食利者政治經濟學

食利者政治經濟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羅斯] 布哈林 著,郭連成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4220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355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时间:200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食利者政治經濟學》早在1914年鞦即世界大戰開始時就已經寫完,而計劃撰寫的序言則寫於這一年的8、9月間。我早就想對最新資産階級的理論經濟學進行係統批判。為此,我在僥幸逃脫流放後就移居維也納,並開始在維也納大學受教於已故的龐巴維剋。在維也納大學圖書館,我被迫主要來仔細鑽研奧地利理論傢們的著作。然而我未能完成在維也納的寫作,因為奧地利政府在戰爭開始前將我監禁於要塞,而且手稿也被看守人員認真地檢查過。在我被放逐的瑞士,洛桑大學圖書館給瞭我在那裏研究“洛桑學派”(瓦爾拉斯)和老牌經濟學傢的機會,並探究瞭邊際效用理論的根源。同時在那裏我也開始研究英美經濟學傢。然後,政治活動又使我移居到瑞典,這裏的斯德哥爾摩“國王圖書館”以及高等商業學校的專業經濟圖書館允許我繼續研究最新資産階級經濟學。我被捕後被驅逐到挪威,使我轉換到剋立斯坦尼亞(奧斯陸的舊稱。——譯者)諾貝爾學院圖書館,而後,即我到美國後,仍然是在當地的紐約“公共圖書館”比較詳細地閱讀瞭美國的經濟學文獻。
  在剋立斯坦尼亞,我的手稿很長時間不知遺失何方。隻是承濛我的朋友——挪威共産黨人阿爾維德·漢森(Arvid G.Hansen)的極力尋找纔失而復得。並於1919年2月帶到蘇維埃俄國。現在我僅把主要涉及英美學派和近些年整個齣版情況的某些見解和注釋寫進該手稿。
  這就是《食利者政治經濟學》的外部“往事”。
  至於事情的實質,可以歸結如下:迄今為止,在馬剋思主義陣營中,對最新資産階級經濟學傢的批判主要歸結為兩種形式:或者僅僅是社會學批判,或者是純粹方法論上的批判。例如,確定該理論體係與某一階級心理相似,就僅此而已。或者指齣,一些方法論基礎和對問題的態度不正確,因而認為沒有必要對體係的“內部”方麵進行詳細批判。
  誠然,如果認為隻有無産階級的階級理論纔可能是客觀正確的。那麼,單單對該理論的資産階級性加以揭露這一點,嚴格說來就足以摒棄這種理論。實際上事情真是這樣。馬剋思主義希望獲得普遍意義,正是因為它是最進步階級的理論體係,而該理論在認識上的“圖謀”要比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保守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思想更加來勢凶猛。然而十分清楚,在意識形態鬥爭中,例如對與我們敵對的體係的邏輯批判就恰恰應當揭示這個真理。因此,這些體係的社會學特徵也絕不能便我們放棄在純邏輯批判方麵進行鬥爭的責任。
  還需要說一說有關對方法的批判。當然,弄清基本方法論基礎的錯誤會推翻整個理論體係。但意識形態鬥爭力求使方法的錯誤反映在體係的部分結論的錯誤中,也就是說,或是反映在該體係內部互相矛盾中。或是反映在該體係的缺陷和“本質上”不能包羅該學科許多重要現象的情況中。
  由此我們得齣結論,馬剋思主義有責任對最新理論全麵展開評論,這既包括社會學方麵的評論,也包括方法評論和對整個體係及其所有分支體係的評論。連馬剋思本人也對資産階級政治經濟學這樣提齣問題(請比較他的《剩餘價值理論》)。
  如果馬剋思主義者通常僅局限於對“奧地利”理論進行社會學和方法論的評論,那麼,該理論的資産階級反對派就會主要從部分結論不正確的角度來批評這一理論。隻有R.施托爾茨曼幾乎是獨自一人試圖對龐巴維剋全麵展開評論。正因為他的某些基本論點與馬剋思主義有理論共性,所以在評論“奧地利人”方麵不難發現相似之處。我認為有必要指齣,這種吻閤甚至會在我瞭解施托爾茨曼的著作之前就便我像他一樣也得齣瞭同樣的結論。盡管施托爾茨曼有那些優點,但他依據的是對社會完全不正確的看法,正如對“專項教育”(“Zweckgebilde”)的看法一樣。難怪奧地利理論的一位非常敏銳的擁護者R.利夫曼,這位大大深化該理論並著重強調這一理論全部特點的人,會戒備施托爾茨曼,並恰恰去抨擊他的目的論。這種目的論的觀點連同明顯錶現齣來的辯護腔調,使得施托爾茨曼不能在應有的理論範圍內對奧地利人進行分析批評。這項工作隻能由馬剋思主義者來完成,而刊印的概要就是這項工作的嘗試。
  選擇批評對象本身並不需要做長篇說明。眾所周知,奧地利理論恰恰是馬剋思主義的最強大的敵人。
  在歐洲內戰正酣之際我決定齣版這本著作,人們也許會感到奇怪。但馬剋思主義者任何時候甚至在最殘酷的階級搏鬥中,隻要體力允許,就一定不會停止理論工作。如果認為既然資本主義理論的主體和客體在共産主義革命烈焰中馬上滅亡,分析研究這種理論是荒唐的,這種反對意見更加不可輕視。這樣推論是不正確的,因為瞭解資本主義體係對於瞭解目前的局勢極為重要。正因為對資産階級理論的批判為這種瞭解鋪平道路,所以資産階級理論的認識價值依然存在著。
  關於敘述方法我再說幾句。我力圖盡可能寫得簡短些,這樣也許敘述起來比較睏難。另一方麵,我援引瞭既有奧地利人自己的也有數學傢和英美人士等的許多引文。在我們的馬剋恩主義者圈子裏對於這種方法抱有很大成見,正如對故作特彆“學識淵博”抱有成見一樣。然而我認為,這裏需要藉助一些曆史文獻來解釋,這種解釋能順便使讀者熟悉這一科目的書籍,並能哪怕是大緻瞭解這些文獻也好。而認識自己的敵人完全無可指責,更何況,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少得可憐。此外注釋中(in nuce)還包括對資産階級理論思想的其他理論分支同時進行的係統批判。
  我這裏必須嚮我的朋友尤裏·列昂尼多維奇·皮亞塔科夫錶示感謝,我與他曾不止一次地一起討論涉及理論經濟學的各類問題。他的寶貴指點總能引起我的注意。

目錄

序言
緒論 馬剋思以後的資産階級政治經濟學
1.德國的曆史學派 曆史學派的社會學特徵及其邏輯特徵
2.奧地利學派 奧地利學派的社會學特徵及其簡要的邏輯特徵
3.英美學派
4.“奧地利人”的先驅者

第一章 邊際效用理論和馬剋思主義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1.政治經濟學中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
2.曆史觀點和非曆史觀點
3.生産觀點和消費觀點
4.小結

第二章 價值理論
1.價值問題的意義
2.主觀價值與客觀價值 定義
3.效用與價值
4.價值量 評價單位

第三章 價值理論(續)
1.替代效益學說
2.邊際效益規模的財貨量
3.不同使用方式下的財貨價值量 主觀交換價值
4.互補性財貨的價值
5.生産性財貨的價值 生産費用
6.小結

第四章 利潤理論
1.分配問題的意義 問題的提齣
2.資本的概念 “社會主義國傢”的“資本”和“利潤”
3.資本主義生産過程概述;利潤的形成

第五章 利潤理論(續)
1.對現時財貨評價過高的兩個原因:1)不同時期需求與滿足需求的手段之間的不比例關係;2)對未來尚未貨經常評價不足
2.對現時財貨評價過高的第三個原因:現時南貨的技術優勢
3.“生活基金”(der“Subsistennzfonds”) 現時財貨的需求及其供應 利潤的形成
結束語
附錄 理論調和主義(杜岡——巴拉諾夫斯基先生的價值理論)
後記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好,在京东买日用买书已成习惯

评分

在京东买书要有些书籍的基本知识,现在的书与古书不同路。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和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古代书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拷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与人工都相当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少数的教会、大学、贵族和政府有著书籍的应用。直到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从而得以广泛的传播。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著网络的普及书已经摆脱了纸张的局限,电子书又以空间小、便于传播、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未来书的发展趋向。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不但是个娃娃额前法术反射

评分

内容不错,纸张也可以

评分

感谢京东的郭丽彬师傅,雨刚小了一点,他就上门送货了,中途电动车进水了,他大概是慢慢踩过来的,身上都是雨。很辛苦。这一批共五箱书,他分两趟才搬上楼的。书嘛,大多是经典书,各位网友自行判断就好。 6月23日水淹北京后。

评分

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社会的构成,书的内容很好,更加了解到一个生存的状态。

评分

  至于事情的实质,可以归结如下: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对最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判主要归结为两种形式:或者仅仅是社会学批判,或者是纯粹方法论上的批判。例如,确定该理论体系与某一阶级心理相似,就仅此而已。或者指出,一些方法论基础和对问题的态度不正确,因而认为没有必要对体系的“内部”方面进行详细批判。

评分

名著系列,翻译效果好,值得阅读和收集

评分

在十月革命那一拨人中,真正有学术修养的也就布哈林了!

评分

  这就是《食利者政治经济学》的外部“往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