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收入分配理論》是馬丁·布朗芬布倫納教授的經典之作,被公認為是一本難以復製的理論巨著。在《收入分配理論》中,作者以其寬闊的視野和縝密的思維,全麵、深入、細緻地闡釋瞭新古典經濟學中收入分配問題所涉及的幾乎所有領域以及這些領域裏曾齣現過的重大理論創新和貢獻。他對分配問題的集中細緻的梳理,對新古典理論的辯護,對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以及凱恩斯主義理論的比較,使《收入分配理論》成為一部難以被超過的理論專著,是我們今天領悟經濟學的永恒話題——收入分配——的專傢的讀本。
作者簡介
馬丁·布朗芬布倫納(Martin Bronfenbrenner,1914-1997年),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傢。1934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他曾在多所大學任教,如羅斯福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及密歇根州立大學等。從1971年起,他在杜剋大學擔任坎南經濟學講座教授直到1984年退休,退休後,他一直在日本的青山學院大學任教,直到l990年。他一生發錶瞭250多篇學術論文,齣版瞭5部專著。其著作涵蓋的主題包括收入分配理論、貨幣經濟學、財政理論、商業周期理論、不完全競爭理論、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馬剋思主義經濟學、比較經濟體製、經濟思想史及國際經濟學等。他的學術成就使其成為美國科學藝術院院士和美國經濟學會的傑齣會員。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第1章 分配重要性之爭
分配是根本
分配不重要
經濟製度的判斷標準
分配不再提:是趨勢還是搖擺?
分配與政策癱瘓
第2章 各種形式的分配問題
經濟學與商業:收入與財富
分配的基礎
統計之謎
定義貧睏
第3章 個人收入分配問題
不平等程度的統計測量
分配的錶達式及其推導
對偏度的解釋
貧睏:孤島與病例
收入革命?
威脅性的結論
第4章 功能性收入分配問題
與個人分配的關係
不變的相對份額?
工會的作用
經濟增長中的收入分配
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
第5章 分配不公?
貧富的選擇
個人收入分配模式
經濟的分配不公
主要的再分配措施
第6章 對生産性投入的需求
分配與僞分配
術語和概念
報酬遞減
最優利用量
投入的需求函數
替代彈性I
派生需求的彈性
中性的與有偏的創新
誘緻創新及其偏重
投入的總生産力
第7章 反邊際主義者的抗議
對投入的需求與工資理論
新古典的聯想
完全競爭與競爭性均衡
嚮下傾斜的需求麯綫
信息、動機與時間
含混與誤解
倫理含義
第8章 不完全競爭與剝削
引入範例
壟斷情況
買方壟斷情況
幾種情形的對比
剝削的分類
歧視性的買方壟斷
買方壟斷下的消費者利益
晉升的階梯
大拇指法則?
第9章 投入的供給
個體供給者
投入提供函數和投入供給函數
社會方麵
進一步的應用
整體影響
動態擴展
附錄最大投入提供
第10章 集體議價
投入供給的不完全性
Fellner模型
兩個中間解
集體議價的影響
菲利普斯麯綫
劉易斯模型
勞動貴族,工資扭麯,非競爭群體
第11章 工資與就業
兩個有爭議的問題
工資一就業關係:引言
古典理論
凱恩斯理論
高工資的哲學
三個理論應用
關於自動化的離題討論
穩定條件
失業和工資變化的關係?正麵的例子
就業和工資變化的關係?反麵的例子
附錄工資一就業關係的穩定性條件
第12章 古典利息理論
簡化假設
外行的睏難
資本市場上的個人
零利率?
投資迴報遞減?
兩個緊接著的擴展
總結
第13章 貨幣利息理論
引言
可貸資金
流動性偏好
調和模型
投資利率動態分析
貨幣擴張和利率
關於利率結構的附言
……
第14章 兩種租金理論
第15章 正常利潤
第16章 宏觀分配理論:總結
第17章 方針、指引與收入政策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同時需要指齣一個重要的客觀事實,即我們的若乾標準並不是不相乾的,而是互相聯係的。要單獨執行其中的一條或幾條而不考慮對其餘標準的影響是很睏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比如說,假設經濟增長和勞動所得份額的提高速度是首要目標,並且我們接受“凱恩斯主義”(或卡爾多主義)的總收入分配理論,我們就會麵臨左右為難的局麵。我們將不得不麵對其結論(如果我們無法修改的話)——不斷上升的增長率將降低勞動所得相對於財産所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就是國傢所得)的份額,而不斷上升的勞動所得份額將減緩經濟發展的速度。
我們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之一是把增長視為有利於通過再分配改善貧睏狀況,並且帶給富有階級和國傢的成本很小甚至等於零。按照這一觀點,圖中的嚮上的趨勢和每個車庫裏的第三輛汽車或每問臥室裏的第二颱電視機的意義差不多。假如不斷提高的增長速度成瞭改善貧睏的障礙,那麼對於幾乎所有的權衡來說都應該讓增長先行。而上升的勞動份額僅僅是改善貧睏的一種不完美的辦法,二者之間的任何一一對應關係都會被以工人貴族為一方、孤兒寡母為另一方的情況所阻隔。
我們要和哈裏·約翰遜討論的另一種解決辦法是收入分配的相對重要性會隨著國傢的發展而下降。當然現實也不完全如此,比如印度的情況。
前言/序言
本書是一本論述收入分配的傳統著作。作者是理論經濟學傢,所以本書考察的也是經濟理論。它延續瞭剋拉剋的《財富的分配》(1899年)、希剋斯的《工資理論》(1932年)和作者的老師道格拉斯的《工資理論》(1934年)的傳統。此外在智識方麵還得益於很多人。
之所以說本書是本“老式”的著作,主要是因為其內容屬於“重新解釋和重新錶述”的範疇,這同時也增加瞭它的篇幅。我不想背棄新古典經濟學,這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層麵的邊際主義或者生産函數。但是也不同於激進的凱恩斯主義,因為我不相信收入分配完全或者主要是在産品市場上決定的,那樣會使得投入市場成為一個暗箱。與此同時,我還試圖理解那些擁有不同想法的人,公平並帶有少許責難地展示他們的立場。於是,書中有些部分聽起來可能像是譜寫小調音樂的莫紮特在嘗試搖滾樂。
不過,我給篇幅過大找的主要藉口是為瞭保持各部分之間的“平衡”,本書內容包括分配的意識形態問題(1、5章)、分配的統計問題(2-4章)、分配的微觀經濟學(6-10、12、14~15章)和分配的宏觀經濟學(11、13和16章)。在某種程度上,討論收入政策的第17章屬於後續的思考。
“從一個很高的標準(比如說最大程度的縝密、優美和一般性)來看”,剋萊因展現瞭他在基礎數學各分支裏的纔華。而我的作用主要是反麵的,即“從一個基本的標準(即和製度的‘靈魂’以及經濟學專業之外的興趣保持聯係)來看”,我試圖展示高級的經濟學。為“靈魂”付齣的代價往往就是噦嗦。
入分配理論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大多數支配著人們頭腦的大人物,如今已經不再設立聖壇,但是他們還有雕像,或者他們的贊美者手裏有他們的畫像,以他們為對象的崇拜行為,和他們的前輩所得到的相比毫不遜色。隻要深入探究一下群眾心理學的這個基本問題,即可破解曆史的奧秘。群眾不管需要彆的什麼,他們首先需要一個上帝。
評分
☆☆☆☆☆
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條的創立者所以能夠立住腳,皆因為他們成功地激起瞭群眾想入非非的感情,他們使群眾在崇拜和服從中,找到瞭自己的幸福,隨時準備為自己的偶像赴湯蹈火。這在任何時代概無例外。德·庫朗熱在論述羅馬高盧人的傑作中正確指齣,維持著羅馬帝國的根本不是武力,而是它所激發齣的一種虔誠的贊美之情。他正確地寫道,“一種在民眾中受到憎惡的統治形式,競能維持瞭五個世紀之久,世界史上還不曾有過類似的現象……帝國的區區30個軍團,如何能讓一億人俯首貼耳,這真是不可思議。”他們服從的原因在於,皇帝是羅馬偉業的人格化象徵,他就像神一樣受到瞭全體人民的一緻崇拜。在他的疆域之內,即使最小的城鎮也設有膜拜皇帝的祭壇。“當時,從帝國的一端到另一端,到處都可以看到一種新宗教的興起,它的神就是皇帝本人。在基督教以前的許多年裏,60座城市所代錶的整個高盧地區,都建起瞭和裏昂城附近的廟宇相似的紀念奧古斯都皇帝的神殿……其祭司由統一的高盧城市選齣,他是當地的首要人物……把這一切歸因於畏懼和奴性是不可能的。整個民族不可能全是奴隸,尤其不可能是長達三個世紀的奴隸。崇拜君主的並不是那些廷臣,而是羅馬;不僅僅是羅馬,還有高盧地區、西班牙、希臘和亞洲。”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由此可見,斷言群眾需要宗教,實在是十分無用的老生常談,因為一切政治、神學或社會信條,要想在群眾中紮根,都必須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夠把危險的討論排除在外的形式。即便有可能使群眾接受無神論,這種信念也會錶現齣宗教情感中所有的偏執狂,它很快就會錶現為一種崇拜。實證主義者這個小宗派的演變,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不尋常的例證。同陀斯妥耶夫斯基這位深刻思想傢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虛無主義者,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很快也會發生在實證主義者身上。他在某一天受到理性之光的啓發,撕碎瞭小教堂祭壇上一切神仙和聖人的畫像,他吹滅蠟燭,立刻用無神論哲學傢——如比希納和莫勒斯霍特——的著作代替瞭那些被破壞的物品,然後他又虔誠地點燃瞭蠟燭。他的宗教信仰的對象變瞭,然而真能說他的宗教感情也變瞭嗎?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韆萬不可以認為,這些事情不過是過去時代的神話,早已被理性徹底清除。在同理性永恒的衝突中,失敗的從來就不是感情。群眾固然已經聽不到神或宗教這種詞,過去,正是以它們的名義,群眾長期受著奴役。但是在過去一百年裏,他們從未擁有過如此多的崇拜對象,古代的神也無緣擁有這樣多受到崇拜的塑像。近年研究過大眾運動的人知道,在布朗熱主義的旗號下,群眾的宗教本能是多麼容易復活。在任何一傢鄉村小酒館裏,都會找到這位英雄的畫像。他被賦予匡扶正義、鏟除邪惡的全權,成韆上萬的人會為他獻齣生命。如果他的性格與他傳奇般的名望不相上下,他肯定能在曆史上占據偉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