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 20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基本信息
書名: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研究
原書定價:88元
售價:70.40元,
作者:汪文雄 著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030415257
字數: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研究從農地整治項目過程和結果兩個視角齣發,研究農地整治項目效 率測度方法、效率影響機理及提升效率的運行機製。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研究運用價值增值理 論係統識彆農地整治項目各階段的效率目標與效率指標,構建基於標杆管 理的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模型;然後建立瞭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 效率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探索該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影響機 理,研究瞭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的組織設計、投資分攤等運行機製;此外,探討瞭農地整治項目的農戶參與意願、參與程度及農戶參與對項目 效率的影響機理。
文摘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大力推進農地整治、大規模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實現耕地數量管控、質量 管理和生態管護目標,是促進糧食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有效手段。《國 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及近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齣:大力開 展農村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按照全國土地整治規 劃,2015年我國將建成4億畝高標準基本農田,2020年力爭建成8億畝高標準 基本農田。
2001?2011年全國通過土地整治共建成2億多畝高産穩産的基本農田,補充 耕地五韆多萬畝,使得耕地質量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增強、農業生産成本降低、 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得以改善。雖然我國農地整治取得瞭顯著成績,但項目建設 與管護的效率偏低:①項目立項決策階段調查不深入,評估工作相對滯後,未形 成統一評價標準,項目決策不完善損害瞭農戶利益,形象工程、農民“被上樓” 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發生嚴重土地衝突事件;②規劃設計脫離實際,項目施工 過程中受到農戶阻撓,導緻設計變更頻繁,甚至有些設施竣工後無法使用,例如,湖北浠水抗旱灌渠成擺設,村民一怒之下拆掉瞭百萬元的形象工程;③施工 階段存在相當的隨機性,國土部門等單位與施工企業的閤謀導緻工程質量低下, 例如,土地耕作層破壞嚴重,硬化水渠開裂等;④後期管護階段責權不明確,造 成管護缺位,相互推卸責任,資金缺少保障等,項目陷入瞭 “有人用、沒人管” 的境地,田塊堆放雜物,道路塌陷、泥濘,溝渠淤堵,建築物破損,變壓器、電 綫和泵房設備被盜,林網損毀等現象屢見不鮮,造成工程閑置甚至農地拋荒,更 無從說農地規模化與産業化經營。此外,土地整治資金的使用效率偏低,截留、 挪用、貪汙和浪費土地整治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
大量文獻和工程實踐錶明,上述低效率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①從技術層 麵來看,沒有對農地整治項目全過程各階段的工作設定效率標杆並進行科學的效 率測度;②從製度層麵來看,目前農地整治項目被納入政府的公共産品投入範 圍,項目建設完全采取國傢動員機製,這種單一的財政投入機製對項目實施和管理主體激勵不足。因此,需要建立科學的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方法並對項目全 過程各階段的效率進行動態測度,在此基礎上分析效率的影響機理,探尋效率提 升機製,改革項目建設與管護模式。
公私閤作是從製度層麵提升我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理想模式。對於日益 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政府獨立投資存在資金缺乏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社會 投資隻追求利潤忽視社會效益(zhang,2005),通過公私閤作可實現利益共 享、風險的閤理分擔,從而提高投資效率。農地整治項目屬於公益性較強的項 目,米用政府和社會投資機構共同投資的公私閤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可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效率低下的狀況。同時,國土資源部2008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齣:“積極探索市 場化運作模式,引導公司、企業等社會資金參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文 件指明瞭我國土地整理的未來發展方嚮一在政府主導下,運用市場手段,充 分利用社會資金和技術服務土地整理事業。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和農地整治 項目都以新增耕地為目的,本質是相同的,因此該文件也為我國農地整治項目 公私閤作模式提供瞭政策前提。基於此,我們提齣瞭 “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 及效率提升的公私閤作模式”這一研究構想,以期為提升農地整治項目的效率 提供理論依據與具體案例支持。本研究不僅可以豐富和發展土地整治的理論, 而且對規範與指導農地整治的實踐活動、改善農業生産條件、保障國傢糧食安 全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分彆從過程和結果視角研究農地整治項目效率動態測度模型,從技術層麵提升我國農地整治項目的效率。
2)弄清基於效率提升的農地整治項目公私閤作模式的組織設計、投資分攤機製等,從製度層麵提升我國農地整治項目的效率。
3)為各級政府在農地整治項目建設與管護中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不可缺少的 基礎資料,同時也為農地整治項目的各級政府國土部門、社會投資機構、施工單位、農村閤作組織、農戶等提升項目的效率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4)對規範與指導農地整治的實踐活動、改善農業生産條件、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1.3.1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趨勢
研究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與效率提升問題,必須藉鑒效率測度(efficiency measurement)的相關理論,特彆是效率測度方法的相關研究成果。
傳統上,國外學者關於效率測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麵。
1)關於效率評價參數法的研究。這方麵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效率評價研究 的主要關注點,集大成者:Aigner等(1977)和Meeusen等(1977)zui早提齣瞭 效率評價的隨機前沿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通過對上述方法的改進,Berger和Humphrey(1992)提齣瞭厚前沿法(thick frontier analysis),Berger等(1993)提齣瞭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free approach),Rien和Paul(1999,2006)提齣瞭遞歸厚前沿法(recursive thick frontier approach)。
2)關於效率評價非參數法的研究。例如,Charnes等(1978)源於數學考慮及經濟背景提齣瞭CCR模型;Banker等(1984)從公理化模式提齣瞭BCC模型;Fare等(1985)使用非參數的費用方法研究規模效益時提齣瞭FG模型;Seiford和Thrall(1990)提齣瞭ST模型;Charnes等(1985,1987)提齣瞭CCGSS模型、CW模型及CCWH模型;Yu等(1996)提齣瞭GDEA模型和逆DEA以模型。
3)關於參數與非參數相結閤法的研究。由於參數法和非參數法各有優缺點, 許多學者提齣瞭參數與非參數相結閤的方法(Fare et al.,1994;Luis and Juan,2001;Huang and Wang,2002;Daniel,2008)。
效率測度方法zui初被應用於衛生服務、銀行及高新技術等領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逐漸被應用於鐵路、機場、教育等公共服務及資源利用管理等項目。 上述領域的效率測度多應用效率評價的方法來考察項目建成後的産齣與投入比等 效應,多屬於項目後效率評價。目前,在傳統視角研究基礎上,國外學界關於項 目效率的研究逐漸齣現多個新的視角。
1)多維度(過程―結果)視角的綜閤效率測度研究。學術界對效率的界定 主要有三種觀點:基於結果的效率觀(Bernardiand Beatty,1984;Kane,1996)、基於過程的效率觀(Frank and Wolfgang,2003;Michael,2004)、過程和 結果的綜閤效率觀(硃誌剛,2003;Cukusic et al.,2010)。一些研究從項目決 策到後期運行維護的全過程的視角齣發,在強調考察項目全過程各階段效率動態 測度的重要性(Neely et al.,2000; Tongzon,2001;Haang Qi,2003;Michael,2004)的同時,正逐漸嚮“過程十結果”的綜閤效率觀發展(Das et al.,2011)。
2)基於標杆管理的效率測度。為瞭明確效率提升的目標,界定與典型項目 (即標杆)的效率差距,從而尋求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和工具,zui終達到提升項 目效率的目的,一些專傢提齣瞭基於標杆管理的效率測度(Hanna et al.,2002;Josepsoet al.,2002;Brunso and Siddiqi,2003;Zhou et al.,2003)。
3)關於效率的影響機理研究。以提升效率為目的,一些學者在傳統的效率 影響因素研究基礎上開展瞭效率影響路徑及影響效果的研究,以探尋效率不高的 根源(Gilsoand Kraakman,2002 ;Crawford and Bryee, 2003 ;Mezzetti, 2004 ;Votiner et al. ,2006)。
國外學者上關於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麵。
1)關於農地整治項目效率評價的研究。相當一部分的研究集中在農地整治 項目效率的前評估和後評價。關於農地整治項目後評價主要集中在項目建成後的 社會效益評價(Coelho et al., 2001)、生態經濟效益評價(Syrrakou et al., 2006;Hu and Jiao,2010)、生態景觀效果評價(EC,1999a,2000;Michihiro et al. , 2000;Miranda et al.,2006;Uematsu et al.,2010;Zeballos and Yamaguchi,2011)、社會經濟環境綜閤效益評價(Crecente et al.,2002)、作物生産率評價 (Wu et al.,2005)、土地整理完成後耕地質量評價(Philip,1990;Mihara,1996;Zhang , 2012;Yao et al. , 2013)。關於前評估的研究:Huylenbroeck 等(1996)提齣瞭農地整治項目整體評估框架,並運用仿真模型預測瞭農地整治 項目完成後可實現的經濟及非經濟效益;Coelho等(2001)提齣瞭基於多學科視 角的農地整治項目決策評估模型,該模型集成瞭農業係統績效評估的多種方法, 能夠預測農地整治項目對農地灌溉、排澇及道路重建等各方麵的效應及其經濟 影響。
2)關於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該方麵的研究一直都是農地整 治項目效率研究的主要關注點:Yomralioglu和Parker(1993)首先提齣瞭影響土 地整理項目效率的成本分攤和收益分享因素;Larsson(1997)提齣瞭公眾參與因素;Archer(1989)提齣瞭高素質的技術與管理人纔因素;Niroula和Thapa(2005)分析南亞地區土地整理中齣現的土地分塊化問題對耕地退化和農業發展 製約的影響,提齣要采取廣泛的政策和法律措施以促進土地整理的可持續發展; Thapa和Niroul(2008)從項目利益相關者(農戶、地方精英、國會議員、高層 官僚和研究員)的不同需求齣發,研究瞭不同利益相關者行為對土地整理項目效 率的影響;Sikor等(2009)批判瞭中東地區國傢主導的土地整理政策,提齣中 東國傢應該支持地方農村社區對土地整理政策進行適當改變和調整的建議,以提 高土地整理項目的效率;Cay等(2010)從社會和經濟的視角,分析瞭不同的農 村土地再分配模式對土地整理項目成功率的影響。
從國內學者發錶的文獻來看,我國學者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農地整治項目的 前期決策評價、項目後效益評價、農地整治後耕地質量評價、土地整理的可持續 性評價及提升效率的模式等方麵。①關於農地整治項目前期決策評價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農地整治的潛力評價、項目整理的優先度及立項決策綜閤評判等方麵。主 要代錶包括張正峰等(2002);李憲文等(2004);羅罡輝等(2004)。②關於農 地整治項目後的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等綜閤效益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地整 治後的效益錶現及指標體係構建、效率的評價方法等方麵。主要代錶包括王軍等 (2003);吳林等(2005);董霽紅等(2006);楊慶媛等(2006);榖曉坤和陳百 明(2008);劉勇等(2008);孫雁等(2008);趙俊銳和硃道林(2010);王軍 等(2011);高秀明等(2011);羅文斌和吳次芳(2012)。③關於農地整治後土 地質量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增耕地質量評價、土地質量的時空配置與變異兩 個方麵。主要代錶包括周佳鬆等(^卩卩4);金曉斌等(2006);王璦玲等 (2006);張雯雯等(2007,2008);譚夢等(2010)。④關於農地整治項目可持 續性評價的研究,主要代錶有鞠正山等吳懷靜和楊山(2004)、董利 民等及張敏等(2007)”。⑤關於土地整理項目效率提升的方法研究比較 鮮見,白雪華等(2003)提齣瞭土地整理的PPP模式,徐雪林等(2004)提齣 瞭 土地整理的公眾參與模式。
由此可見,國內學界對國際上效率測度方法研究現齣的新趨勢和發展方嚮沒 有足夠重視,直接針對多維度視角下農地整治項目的效率測度、農地整治項目效 率的影響機理及提升效率的公私閤作模式的組織設計、投資分攤比例、社會投資 迴收、後期管護設施産權配置、政府激勵等運行機製等的研究更少。
從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近年資助的相關項目來看,學者們分彆從土地整理生態 環境效應及其安全調控機製(張正峰和趙偉,2006)、土地整理水土保持效益 楊子生,2006)、土地整理環境效應評價指標與方法(鞠正山,2008,鞠正山 和張鳳榮,2004)等方麵,對土地整理項目效率展開瞭廣泛深入的探討。總體而 言,從農地整治項目建設與管護的全過程進行效率動態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的深 入研究還非常有限。
1.3.2現有研究的不足
由上可知,國內外學者在農地整治項目的前期決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生態環境和景觀效益、土地質量及可持續性評價、土地整理項目效率的影響因素 等方麵的研究較為深入,這對研究我國農地整治項目建設與管護效率問題具有極 大的啓發,這些研究側重於項目後評價,對未來的農地整治項目建設有一定的藉 鑒和指導意義。但目前關於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的研究主要有 以下三個方麵的不足:①對多維度視角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研究不夠重視;
②對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影響路徑、影響效果等影響機理方麵的研究非常有限;
③雖然提齣瞭土地整理效率提升機製的PPP模式或社會參與機製,但對政府與社 會營利和非營利機構閤作的具體運作機製未涉及。因此,立足中國現實,全麵、 係統地研究“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勢在必行。
1.4研究內容
根據研究問題和研究目的,本書具體章節的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從現階段我國農地整治麵臨的艱巨任務及存在的突齣問題齣發, 提齣瞭建立科學的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方法並對項目全過程各階段的效率進行 動態測度,並分析效率的影響機理、探尋效率提升機製、改革項目建設模式的重 要意義。對效率測度的理論與方法、農地整治項目效率問題的研究等進行瞭文獻 迴顧,提齣瞭當前研究的不足。在提齣問題及梳理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設計 瞭本書的研究框架和技術路綫,總結瞭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2章分析瞭公共産品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價值鏈理論、項目組織理 論、業務流程理論、計算機組織理論,為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及效率提升機製 的研究提供瞭理論基礎。
第3章分彆從過程和結果兩個維度研究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對農地整治 項目效率的內涵進行瞭界定,剖析瞭其價值鏈,並圍繞著價值鏈增值這一核心分 彆建立瞭項目前期階段、實施階段及後期管護階段的效率指標體係,依據標杆管 理原理和項目特徵設置效率指標的基準標杆、實際zui優標杆及理論拓展標杆,分 彆構建瞭基於距離函數法的農地整治項目前期階段、實施階段及後期管護階段的 效率測度模型,並以鄂州市華容區蒲團高産農田建設示範項目、鄂州市鄂城區杜 山高産農田建設示範項目和孝感市孝南區肖港鎮基本農田土地整治項目為例,對 項目的過程效率進行瞭測度,針對測度結果分析瞭項目存在的問題,並有針對性 地提齣瞭建議;從投入和産齣等方麵構建瞭基於結果的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指標體 係,運用標杆管理理論和構建瞭其效率測度模型,本書以湖北省崗前平原工程模式區的22個縣(市、區)農地整治為對象進行瞭實證研究,提齣農地整 治DEA無效地區的標杆選擇方法,確立齣DEA有效地區為農地整治的備選標 杆,運用投影分析法找齣DEA無效地區與標杆間的效率差距並分析原因,進一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目錄
1 緒論t1
1.1 研究背景t1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t2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t3
1.4 研究內容t6
1.5 主要的研究方法t7
2 理論基礎t9
2.1 公共産品理論t9
2.2 利益相關者理論t14
2.3 價值鏈理論t16
2.4 項目組織理論t18
2.5 業務流程理論t21
2.6 計算機組織理論t23
3 多維度視角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研究t26
3.1 農地整治項目前期階段效率測度研究t26
3.2 農地整治項目實施階段效率測度研究t38
3.3 農地整治項目後期管護階段效率測度研究t49
3.4 基於結果的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測度研究t64
4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提升的機理研究t80
4.1 農地整治項目PPP模式的內涵t80
4.2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指標的建立t81
4.3 變量選擇與理論模型的構建t83
4.4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效率影響機理的實證分析t91
4.5 PPP模式提升農地整治項目效率的機理分析t115
5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組織設計研究t121
5.1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組織分析t121
5.2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的組織設計t133
5.3 實例分析一以長沙縣春華鎮宇田蔬菜基地為例t153
5.4 結論與討論t161
6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投資博弈研究t163
6.1 PPP模式下農地整治項目投資主體及博弈關係t163
6.2 政府與企業投資分攤的博弈分析t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 201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 20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