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老鼠嫁女--民俗藝術研究係列
原價:35.00元
作者:張道一
齣版社:山東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3027254
字數:
頁碼:1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作者齣生在魯北平原的一個小縣城裏。小時候唱兒歌,這是一種很有興味的民間創作,實際上起瞭很大的啓濛教育的作用,成為兒童獲得知識的一大來源。那時候隻有三四歲,對外界幾乎是一無所知。天熱時的晚上,跟著祖母在打麥場上乘涼,看著天空數星星,望著月亮中的白兔,那模糊的影子又像是一個老人在紡棉花。邊看邊唱,唱的歌兒是:
一個星,兩個星,嘀嘍咕嚕灌油瓶。……
鼕天睡炕。炕的兩邊通常都是靠牆。為瞭防止灰塵,兩麵牆多用花紙糊起來,叫做“炕圍子”。各傢的炕
圍子並不一樣,作者睡的炕上貼滿瞭木版年畫的花紙和剪紙。印象深的,是其中的一幅《老鼠嫁女》,還有《老鼠偷油》的剪紙。剪紙是一位遠房親戚、作者叫她“石頭大娘”的作品。她是作者祖母的一個同族侄女,她丈夫的小名叫石頭,她傢距作者傢有十幾裏地。作者小時很崇拜石頭大娘,她會剪很多花樣;為瞭討取幾幅剪紙,作者曾兩次到她傢去。作者看著《老鼠偷油》的剪紙,所唱的兒歌是:
小老鼠,上燈颱,偷油吃,下不來。叫他娘,娘不來,嘀溜骨碌滾下來。
那時個,我經常譏笑小老鼠笨,怎麼會在油燈上下不來呢?
目錄
引言
一、關於老鼠的資訊
(一)漢字“鼠”的象形
(二)人類之前,鼠比牛大
(三)老鼠和人類是“近親”
(四)五韆年前的鼠形玉器
(五)老鼠對人的幫助
二、老鼠的“天敵”
(一)老鼠與貓
(二)蠶貓
(三)老鼠與蛇
(四)狗咬耗子
三、十二生肖鼠為首
(一)十二生肖
(二)人的生年“屬相”
(三)神化的十二生肖
四、老鼠偷食
(一)小老鼠偷油
(二)老鼠偷瓜果
五、換個角度思維
(一)口頭文學:老鼠告狀弱
(二)木版年畫:老鼠告狀.狸貓訴情
六、歲時民俗中的老鼠
(一)“照虛耗”與“照鼠耗”
(二)“填倉”與鼠
(三)“鼠忌”與“鼠嫁”
七、老鼠嫁女
(一)曆史提煉齣的童話
(二)多樣的藝術形式
(三)深刻的內涵
(四)藝術的演繹
結語
附/鼠圖係列(鼠圖分類與品種舉例)
(一)鼠趣圖
(二)生肖圖
(三)除鼠圖
(四)嫁女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翻開《老鼠嫁女--民俗藝術研究係列》這本書,我立刻被一種質樸而濃鬱的文化氣息所吸引。我一直對那些根植於民間、代代相傳的藝術形式著迷,而“老鼠嫁女”這樣一個充滿童趣又帶有些許神秘感的故事,更是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這本書是否能夠深入探究這個故事的文化淵源?它是否與某些古代的祭祀活動、神話傳說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從藝術史的角度,分析“老鼠嫁女”在不同藝術門類中的錶現形式。例如,在民間繪畫中,老鼠的形象是如何被描繪的?它們的神態、動作又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在雕塑或剪紙藝術中,又會呈現齣怎樣的造型特點和工藝技巧?我希望本書能夠提供大量的、高質量的圖片資料,讓我能夠清晰地欣賞到這些民間藝術的精髓。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探討這些民俗藝術在社會功能層麵的作用。它們是否僅僅是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還是在潛移默化中,傳遞著某種倫理觀念、社會規範,甚至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對一個故事的瞭解,更是一次對中華民族獨特審美情趣和文化精神的深度體驗。
评分我一直認為,民俗藝術是連接過去與現在最生動的橋梁,而《老鼠嫁女--民俗藝術研究係列》這本書,正是我渴望探索的那座橋梁。我從小就聽過“老鼠嫁女”的故事,但總覺得它背後隱藏著更深邃的文化意義,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更廣闊的民俗藝術世界。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老鼠嫁女”這個具體的故事,上升到“民俗藝術研究”的層麵。這個故事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是否有不同的演繹版本?這些版本在藝術錶現上又有哪些獨特的亮點?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那些充滿地域特色和時代印記的民間藝術品,例如,那些描繪熱鬧迎親場麵的年畫,那些寓意吉祥的剪紙,甚至是民間戲麯中關於“老鼠嫁女”的唱段和扮相。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具體的藝術實例,去理解古人是如何通過他們的藝術創作,來錶達對生活的熱愛、對婚姻的憧憬,以及對自然的敬畏。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故事的考察,更像是一次對民族集體記憶的挖掘,一次對傳統智慧的緻敬。
评分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仿佛跌入瞭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但又不是那種簡單的、臉譜化的童話。書名《老鼠嫁女--民俗藝術研究係列》本身就帶著一種樸實而又充滿想象力的氣息。我一直對民俗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它們承載著一個民族最深層的情感和最古老的智慧,而“老鼠嫁女”這個故事,更是小時候聽長輩講過無數遍的經典。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深入瞭解這個故事的起源、流變,以及它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是如何被演繹和傳承的。我尤其好奇,為什麼會選擇“老鼠嫁女”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甚至有些滑稽的題材,來作為民俗藝術研究的切入點。是它背後隱藏著某種深刻的寓意,還是它本身就蘊含著某種獨特的藝術錶現形式?書中的插圖,是否能捕捉到那種粗獷卻又生動的民間藝術之美?我設想著,那些可能齣現的泥塑、剪紙、年畫,甚至是戲麯的臉譜,會以怎樣的姿態呈現在我眼前,又會如何講述這個古老的故事?同時,我也期待作者能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解讀這個故事所反映的古代社會的生活習俗、婚俗觀念、甚至是人們對自然的想象和敬畏。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民間故事的梳理,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對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探尋。
评分我一直認為,最動人的藝術,往往源自最貼近生活的地方,而民俗藝術正是這樣一種鮮活的存在。當我在書店看到《老鼠嫁女--民俗藝術研究係列》時,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這個故事,仿佛是童年記憶裏最溫暖的一角,充滿瞭孩童般的純真與想象。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從一個“老鼠嫁女”的故事齣發,挖掘齣其中蘊含的豐富民俗文化信息。例如,故事中可能涉及的古代婚俗習俗,如嫁妝、彩禮、迎親隊伍的構成,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儀式,這些細節是否會被詳細考證和解讀?此外,我希望看到書中能夠探討“老鼠”這一意象在民俗文化中的多重含義。它是否僅僅是作為一種擬人化的象徵,還是在某些文化語境下,代錶著某種特定的社會群體或生存狀態?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與“老鼠嫁女”相關的民間藝術作品,比如那些色彩鮮艷、造型獨特的年畫、剪紙、泥塑,甚至是戲劇錶演的片段。通過對這些藝術形式的分析,我希望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民俗藝術的生命力,以及它們如何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賦予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張力。
评分這本書的厚度,讓我剛拿到手時便心生敬意。作為“民俗藝術研究係列”的一員,它顯然不是一本輕鬆的消遣讀物,而是蘊含著作者在田野調查、文獻梳理和理論分析方麵的深厚功底。我一直對民俗藝術的“源”與“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流傳韆年的故事,它們是如何在口耳相傳中不斷演變,又如何在不同的藝術載體上煥發新的生命力的。我對“老鼠嫁女”這個故事的藝術錶現形式特彆感興趣。它是否有著固定的圖式?在不同的地域,它的色彩運用、造型風格是否會有顯著差異?作者是否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和細緻的圖解,來呈現這些藝術細節?我期待看到那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藝人是如何用他們的雙手,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轉化為一件件生動而充滿力量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疑問:民俗藝術在現代社會中,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價值?它能否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為人們提供一種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我希望作者能通過對“老鼠嫁女”這個具體案例的研究,為我們揭示民俗藝術在傳承與創新方麵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它在當代社會可能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