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麗奧眼中的科學:科學編史學初論(修訂版)

剋麗奧眼中的科學:科學編史學初論(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兵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485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2620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8
字数:228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不少科學史研究者早就問過:科學哲學或是科學編史學,對科學史研究有什麼用?確實,這個問題很難迴答。劉兵在他的書裏雖然提供瞭一些答案,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答案能夠像“筆有什麼用?可以寫字”那樣簡潔明瞭,令人滿意。然而我們為何不可以反過來問:科學史對我們有什麼用?曆史學對我們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人會說:其實沒用。沒有曆史學,地球照樣轉動,社會照樣運作,生活照樣進行。同樣的,沒有科學哲學或科學編史學,科學史的論文也照樣一篇篇寫成,科學史的書籍也照樣一本本齣版。不過,人類是有文明的,人類總需要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曆史學就是其中的一種——至少,曆史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些。同樣的道理,科學哲學,或是科學編史學,也會使得科學史研究者變得更聰明些。那些形形色色的哲學思考和理論探索,對於隻知道急功近利、“立竿見影”的人們當然無用,但是對於真正的史學研究,卻是有益的滋養。中國古代史學傢講培養“史識”,或許也隱約有這方麵的意思。

作者簡介

劉兵,1958年生,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198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嚮:科學史、科學文化傳播。齣版有《剋麗奧眼中的科學》等專著9種,《劉兵自選集》等個人文集8種,《超導史話》等科學史與科學文化普及著作5種,譯著7種;發錶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他文章300餘篇;主編有《科學大師傳記叢書》等多種叢書、教材和讀物。

目錄

序言
初版序言:歡迎無用的理論
導言:何為科學編史學
1.編史學
2.科學史
3.科學編史學
4.關於科學編史學的某些偏見
5.科學編史學的“用處”
第一章 科學史的曆史概述
1.討論範圍的限定
2.科學史的起源
3.科學史的早期發展
4.從學科史到綜閤科學史
5.獨立的科學史學科的形成
6.庫恩的重要性
第二章 內史與外史
1.背景
2.內史與外史
3.內史與外史關係之爭
4.科學知識社會學對內史與外史之劃分的消解
第三章 科學史的功能
1.剋拉的總結
2.科學史之功能的進一步歸並
3.進一步的分析討論
第四章 曆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
1.概念的提齣
2.曆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
3.問題與爭論
4.小結
第五章 科學哲學與科學史
1.“權宜的婚姻”
2.曆史的迴顧
3.科學哲學傢對科學史的關注
4.法國傳統
5.科學史傢的態度
6.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的關係
7.“劃界問題”與科學觀
第六章 科學史的客觀性問題
1.曆史學中的客觀性問題之爭
2.史料、史實與觀察滲透理論
3.科學史的特殊性
4.相對主義、一元或多元的科學觀與科學史
5.客觀性、主觀性與曆史學傢的研究規範
第七章 科學史中的“科學革命”
1.“科學革命”的概念及其確立
……
第八章 女性主義與科學史
第九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計量方法
第十章 格/群分析理論與科學史研究
第十一章 科學史研究的傳記方法(I):一般傳記
第十二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傳記方法(II):心理傳記
第十三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傳記方法(III)集體傳記
第十四章 科學史教學
附錄 李約瑟與“李約瑟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科學史的曆史概述
研究任何曆史問題都不能不研究其次級的曆史。所謂次級的曆史是指對該問題進行曆史思考的曆史……正如哲學對自身的批判形成瞭哲學史,曆史對自身的批判也形成瞭史學史。
——柯林伍德,《自傳》
1.討論範圍的限定
中國的史學傳統源遠流長。在眾多古代史書中,很早就有瞭與科學史有關的史料記載。從宋代開始,還齣現瞭像周守忠的《曆代名醫濛術》這樣的醫史著作;而到瞭清代,甚至有瞭由阮元等人撰寫的《疇人傳》這樣專門的有關天文學傢、數學傢的傳記專著(其中有若乾重要的西方科學傢傳)。有人認為,我國學者對科學史(主要是中國科學史)的真正研究(而不僅僅是對史料的匯集和簡單記述)始於20世紀前後。(郭金彬,王渝生.l988.258--259)但是,近代科學産生於西方,一般認為,與近代科學誕生直接相關的文化傳統也是西方的。相應地,在作為一門學科這種意義上,科學史基本上也産生於西方的文化土壤。本書所要討論的主要內容,正是與西方
科學史發展密切相關的理論性問題。因此,在概要地迴顧科學史的發展時,我們也隻局限於西方科學史的範圍。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的曆史上絕無科學史的工作(哪怕隻是萌芽式的工作),隻是說這些內容不在本書所討論的範圍之內。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第一版曾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多所高校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教材。如今,仍然有读者四处找寻这本难以买到的书。而且,此书甚至在非科学史专业的学者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评分

评分

“由此,根据科学家、科学史家、科学编史学家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就不难看出各个学科的研究价值何在。”刘兵说,科学编史学家对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史家的工作的研究,就如同文学评价家和文学理论家对文学家的创作所作的文学评论一般,并非毫无帮助。科学史家在进行科学史研究时,不可回避的是自己的科学史观及相应的科学史方法论会影响自己对内容的选择、历史事件的评价、叙述方式的不同,从而会直接影响研究成果。例如,过去传统的科学史家在简单、传统的对科学的理解中,将占星术看成是与科学无关的伪科学,将非西方主流的中医等地方性民族医学排除在医学之外,由此写出的历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那些关心科学编史学的科学史家才能在研究中不断主动调整立场、观点和方法。

评分

质量不错,业务用书。

评分

质量不错,业务用书。

评分

挺好的 物流一如既往 商品也放心 一直信任京东

评分

整理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夏天。因为工作的缘故,需要不停地四处奔波,几乎走遍了整个加拿大的东部省份,常常需要沿着怪石嶙峋的海岸线独自开车几个小时,一路上,大西洋的风淡淡的吹来,依然带着陌生世界的苦和咸。           一个人,独自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自己的一生,随铁坠的上升和下沉,随着千万个黄昏昼夜的交替,在世界尽头般的海角上日复一日,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时候我以为可以用幻想,去体会另一个人的心情,用脑海里的无尽想象去还原自己无法感知的世界,一直这样的以为着,终于在某些时候,看到与自己毫无一丝相似的人生,才真切的触摸到那个想象的边界。      他接受这样的工作,是自己的选择吗,多数的时候,是我们选择一种生活,还是生活选择我们呢?     在这本书里,似乎每个故事,都是在诉说着“选择”。在漫长的人生里,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将我带到了许多陌生的世界,最后停留在从未想到的一个地方。      前几天妈妈发来信息,说家里下了一天的雨,她说往常天气不好的时候,总会给姥姥打电话,虽然姥姥的五七已经过了,但她仍然觉得姥姥还在。姥姥在一个多月前去世了,她健壮的身体在癌症晚期的最后三个月里急速的恶化,连带神智也不清楚了,每次在电话里跟她说话,她只会发出咿呀的声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唯一算得上庆幸的,是她走的时候没有带着痛苦,在她住了一辈子的那个院子里,刚刚盖起不久新房的床上,悄然离开了。      我知道姥姥去世的消息已经是三天之后,电话里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她克制着情绪对我说,你爸才刚刚好些,能自己做饭了,我本想回老家多待些日子,谁知道你姥姥在我出发前一天的晚上就不行了,我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我知道,她对于这件事一直有自责,如果是由她来照顾姥姥,相信结果不会来的这么快,但面对两个都需要她的人,她无法分身。      在很多时候,必须要做出抉择,尽管是痛苦的抉择,尽管是面对着两个对自己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妈妈做出了她的选择,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选择的代价。可以预见的,人生的后半程,我也会面对许多的抉择,也许同样痛苦,也许难以取舍,不知道命运会将我带往哪里,而我是不是又能像她一样的坚强。      后来我又梦到了姥姥,梦到我终于回去老家,她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等我。我也不知道,到现在,我是不是真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只是觉得偶尔起风的时候,感到的深深失落,觉得自己离那个曾经熟悉的世界那样遥远。也只是两个夏天过去,一切却像是倒转后又重新排列过,在我离开之前,未曾想到这些会付出的代价。         对于我,文字就像是用来洗刷记忆中阴暗角落的柔软海绵,是与自我相处的一个通道,它将我身上湿冷的部分吸收,又将我在阳光下晒干。在这本书中,收集了这些年零零散散写的文章,我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再次翻阅这些记忆,这些在不同境遇写下的文字,原本静静躺在角落,现在得以变成了印刷品,散布到我想不到的地方。      人生而孤独,有些幻想中的生活,也许永远不会来,那些期待中的爱情,也许不存在。然而消极的人可以乐观的活着,相信宿命的人也可以相信努力就会被记得。时光飞速掠过,有些故事,当时的人们都忘记了,一件又一件,像是山谷中悄悄开放又枯萎的花。但也许,不是忘记了,也许是那记忆的闸口一旦打开,汹涌的水会将现实和虚幻的边界湮没,如果是这样,还是让自己忘记的好。生活不算太艰难,亦不算太容易,一切向前看,往事都抛在身后吧。      而我选择,在还能记得的时候把它们写下来,收藏到一个安全的去处,再将记忆的闸口关上。如同将心淬火,将细小的火光收集,在无尽的长夜里,给需要的人一点温暖。也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当我懂得了如何安然的面对自己时,让它们重新回到我身上。

评分

东西不错,没什么问题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