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石係列·黃鍾大呂:中國古代和十六世紀聲學成就

哲人石係列·黃鍾大呂:中國古代和十六世紀聲學成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程貞一 著,王翼勛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4371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30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哲人石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3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三韆多年的音樂聲學,源遠流長,樂律文獻史料豐富。係統地研究中國古代音樂聲學,並對不同文明中的聲學發展和成就,作齣適當的比較和評價,是世界科技史、音樂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大課題。
然而,多數現代讀者所感受的音樂知識,基本是起於西方18世紀的古典音樂和近代的電子音樂,其中潛移默化占主導地位的,似乎就是西方近代的聲學成就。更有甚者,由於西方史學傢對中國科學技術(包括聲學)發展史存在偏見,導緻古代中國的音樂聲學成就,不僅在西方沒有得到適當的評價,就是在近代中國,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
《黃鍾大呂:中國古代和十六世紀聲學成就》以原始文獻記載和齣土文物為依據,係統地分析古代中國在聲學和律學方麵的成就,並駁斥瞭西方學者的種種誤解和偏見。
《黃鍾大呂:中國古代和十六世紀聲學成就》緻力於證實,古代中國的三分損益律製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用五度生律而沒有最大音差問題的十二律體係。早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已經推算齣十二半音純律體係。即使是等比律,這個歐洲主調體音樂內主要律製體係,也首先齣現在16世紀的中國。
《黃鍾大呂:中國古代和十六世紀聲學成就》列舉大量事實,描述古代中國輝煌的聲學實踐。例如,率先成功地實施律音的標準化;利用鍾的雙音特性,首創超齣五個八度音域的演奏樂器;根據“管短氣寬”的實驗結論,進行律管管口校正等。

作者簡介

程貞一(Chen [Joseph] Cheng-Yih),1933年齣生於南京。美國聖母大學物理化學博士,1961年任美國布魯剋黑文國立實驗室副研究員,1965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fellow),1966年任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物理學終身教授。長期從事研究量子碰撞理論,首先用法捷耶夫方程解電子氫原子三體散射問題。在分子振動能級激發、共振散射、分子結構和能量轉移方麵取得成果。曾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問講師,美國聯閤天體物理研究所(JILA)訪問學者,北歐理論原子物理學研究所(NORDI-TA)訪問教授,清華大學(颱灣)特約講座教授,阿根廷原子中心南美多國物理規劃訪問科學傢。發錶100餘篇物理學專論。除活躍於物理學領域外,他曾在美國於1988年舉辦日本細菌戰國際研討會,1986年舉辦國際中國科技史研討會。任1988年第五屆中國科學技術史國際學術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2001年第九屆中國科學技術史國際學術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之一。1980年在扣州大學開設中國科技史課程(UCSD中國開究170),授課24年。他還擔任“為公東亞鬥技史叢書”主編。

目錄


引言
第一編 中國古代聲學成就
1 聲音的感知
1.1 音律
1.2 音量
1.3 音質
2 聲音的物理性質
2.1 雷聲的分析
2.2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2.3 共振現象
2.4 鍾的音響
3 音樂聲學
3.1 音樂聲學萌芽階段
3.2 律的標準化和鏇宮原理
3.3 五聲音階的推算
3.4 上下相生原理
3.5 半音音階的推算
4 評論和評價
4.1 古代中國聲學的起源問題
4.2 八度和純四度問題
4.3 諧率測量工具問題
4.4 半音的處理
4.5 中國音階推算法的估價
第二編 中國16世紀聲學成就
5 等比律的發展
5.1 曆史的迴顧
5.2 硃載堉的等比律
5.3 等比律律管
5.4 評論和評價
注釋
參考文獻A 1800年之前的中文書籍與文獻
參考文獻B 18110年以來的中文和日文書籍與論文
參考文獻C 西文書籍與論文

精彩書摘

第一編 中國古代聲學成就
  1 聲音的感知
  聲音的感知
  人對聲音的感覺分三個方麵:音律、音量和音質。這三個聲音特性的辨認,雖齣於人們的主觀感知,但卻與聲音的三個物理特徵相對應。音律與頻率相應,音量與振幅相應,音質與聲音的泛音(或諧音)結構相應。
  春鞦戰國之前,“聲”和“音”兩個字是分開來用的,嚴格說來,含義並不相同,到後來纔變成同義詞,閤為一般所用的“聲音”。《史記》2記錄著聲和音兩字當初的定義:
 單齣日聲,雜比日音。
  【釋文:單獨發齣的聲音稱之為聲,混閤相近的聲音稱之為音。】
  這個定義從現代聲響學觀點看來,雖然不夠精確,但它至少證明瞭,聲和音兩字之間曾有過精細的差彆。直到今天,漢語“四聲”中的“聲”還是不用“音”來代替的;音用在和聲方麵,錶示諧和關係,例如“協和音”的“音”。本書中有關“聲”和“音”的釋義,將參考上下文而分彆解釋。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的书,内容深入浅出,讲解什么有条理

评分

不错的图书,活动时期购入,便宜。

评分

我敢预言,你们的服务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不出三年,你们将垄断全国市场,你们的事业必将红红火火!!!我会给予最好评价!

评分

非常好的书活动入手超值的。

评分

尽管格尔茨掌握的当地语言有限,现在很清楚他和妻子也被认为参加了这次越轨的行动了。于是这些当地人开始询问他们为何来此地、是否和警察有纠葛之类的问题。正如他们后来所发现的,斗鸡的社会、政治、经济作用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像他们在美国去参加棒球赛或者去影院看电影一样重要。克利福用这个故事去说明,参与当地的活动如何有助于人类学家理解当地居民以及被他们接纳和欢迎。

评分

作为他那个时代中最多产的人类学家之一,克利福·格尔茨博士被认为是人类学的使者,他毕生致力于研究、发现和认识。格尔茨于1926年8月23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他的童年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农村度过的,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读完中学之后,他加入了美国海军。1946年服役结束后的那个夏天,他在旧金山市漫无目的地游荡。由于不确定今后做什么,他就去征求一位以前的高中英语老师的意见。那个时候,美国人开始认识和理解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于是这位老师就建议他去俄亥俄州的安季奥克学院上大学,这所学院贯彻的是让学生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童年时代的他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接受大学教育,但是作为前海军的一员,美国军人权利法案能够在财政上支持他的学业。此法案为超过200万曾经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退伍军人提供大学学费。

评分

诺厄·C·劳瑞赛拉

评分

在大学的这四年中,格尔茨利用学院选课的灵活性,把课程安排到最满,从而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学科。因为他想成为一名作家,他认为他应该主修英语。作为勤工俭学计划中的工作部分,他在《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做勤务工。这个工作打消了他对于进入新闻界的渴望。最终他觉得英语对人有太大的限制,然后就把他的主修转到哲学。

评分

  然而,多数现代读者y所感受BA的音乐知识,G基本是起于西方18R世纪S的古典音乐和近代的d电子音乐,其k中j潜移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