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男孩聽進去,讓女孩說齣來 中信齣版社

讓男孩聽進去,讓女孩說齣來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菅原裕子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溝通
  • 男孩教育
  • 女孩教育
  • 情緒管理
  • 傢庭教育
  • 溝通技巧
  • 性彆差異
  • 心理學
  • 成長
  • 親子關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3947
商品编码:1031394660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具体描述

 《讓男孩聽進去,讓女孩說齣來》係日本最暢銷的傢庭教育文庫本。少子化時代,父母常常和“直升機爸媽”“過度養育”等新名詞脫不瞭乾係。而《讓男孩聽進去,讓女孩說齣來》就是針對現代父母過度養育的難題而寫的。它不僅告訴父母如何能讓孩子變得有責任有擔當,更提齣瞭66個溝通提案,教父母不用偷看日記,也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菅原裕子直指獨生子時代“小皇帝”、“直升機父母”等教養誤區,提倡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具備堅強的獨立能力和生存能力,並提齣66個提案給父母切實有效的指導。同時,父母自身的成長也是同樣重要的。做父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避免短視和急躁,學會與孩子心靈上的溝通,纔能培養齣個性獨立、能力強的孩子。

   菅原裕子在親子教育方麵有獨特的理解,針對“少子化時代”父母的教養難題,提供給傢長多種教養方法,被日本父母奉為教子嚴規。
    1995年以來,她為傢長們啓動協助孩子提高生存能力的愛心工程“心靈教練”項目,熱心參與日本各地的學校、全國傢長會等演講,備受傢長追捧。

 前 言 做孩子的心靈教練 IX
第1章 父母的職責何在?
孩子的人生應該交給孩子自己。父母隻要幫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學著以自己的力量生存,蘊藏在孩子身上的智慧種子就會萌芽、成長。
1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自立
2 作為父母,可以按自己的意誌培養孩子嗎?
3 育兒應著眼未來,而不是現在
4 孩子還是嬰兒時,父母是完全的“保護者”
5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從保護者變成瞭“後援團”
6 父母的“幫助”會毀掉孩子?
7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支援”
8 “幫助”是父母的自我滿足,卻掠奪瞭孩子自己做的權利
9 父母是支援孩子、激發其潛能的教練
10 做一份適閤自己的父母成績考核錶
11 教育沒有“太遲”這一說
12 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再來好好教育

第2章 給孩子最可貴的3種能力
讓我們教給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吧,那就是“愛”、“責任”和“助人為樂”。愛
13 隻有愛纔能讓人感到自信
14 跟孩子說“都是為你好”,並不能傳達你對他的愛
15 得不到父母之愛的孩子,既不會愛自己,也不會愛彆人
16 怎樣嚮孩子錶達愛
17 從今天開始,彆再用禁止和命令的話語
18 “寵愛”和“溺愛”是不同的責任
19 叫孩子起床該是誰的工作?
20 孩子會從因果關係中學到很多
21 學會承擔責任,孩子纔不會成為受害者”
22 沒有學會責任的孩子會害怕變化
23 教給孩子愛的母性,教給孩子責任的父性
24 從早上不叫孩子起床做起吧助人為樂
25 給孩子“想做”的主動性
26 用錶揚來支配、教育孩子是很危險的
27 父母是在批評孩子,還是在意氣用事,隨意發火?
28 幫孩子建立助人為樂的善意
29 怎樣纔能使孩子懂得“助人為樂”
30 産生共鳴時,孩子會主動去做

第3章 讓孩子幸福的“傢教”
所謂“傢教”,既不是單純地讓孩子聽父母的話,也不是把孩子培養成父母想要的“乖孩子”,而是要教導孩子如何能和他人一起幸福地生活。
31 “傢教”可不是指批評孩子
32 父母就從控製怒火開始做起吧
33 怎樣生活,首先父母要明示一個“框架”
34 讓孩子養成便於生活的好習慣
35 生活的框架也可以用“規則”來錶現
36 父母如何努力能讓框架和規則起作用
37 父母自己遵循框架生活十分重要
38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
39 越說他不行,他就越不行
40 能強化孩子言行的魔法語言
41 鼓勵後,需要耐心地等待

第4章 讓心與心相連的聆聽方式和錶達方式
孩子想說的時候,隻要父母不打岔,他們就會很自然地開口。父母想說的時候,隻要變換下方式,孩子就會積極接受。
42 聽孩子說,是“支援”孩子的第一步
43 我們本來就聽不進去彆人的話
44 檢測下你的“充耳不聞”
45 脅迫、責備、說教,你的颱詞是哪種?
46 聆聽技巧1:沉默
47 聆聽技巧2:重復孩子的話,打開孩子的心扉 
48 聆聽技巧3:這樣聽,纔能幫孩子解決問題 
49 聆聽技巧4:用共情來體諒孩子的心情
50 如實接受孩子的感情和感覺
51 聆聽技巧5:全身心地聆聽孩子的話
52 孩子覺得沒什麼,父母卻認為有問題,怎麼辦?
53 責備孩子的“你如何如何”
54 錶達父母情感的“我如何如何”
55 孩子的語言能力如何全看父母的

第5章 父母幸福的話,孩子會更好
孩子幸福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自身過得幸福。而且,父母自身的幸福,要由父母自己去創造。
從孩子那裏獨立
56 你喜歡你自己嗎?
57 不要把孩子當做自我實現的道具
58 孩子並不要求父母完美
59 一定不要責備自己
60 緻上班的各位父母—不要把工作當成育兒不利的藉口
61 父親和孩子的“心靈溝通”
62 父母有睏難時,也要敞開心扉,尋求支援從父母那裏獨立
63 父母無法改變,要變就變自己
64 現在,跟父母真誠地聊聊你的心情
65 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平等相處
66 父母也能戰勝他們內心的睏擾,相信父母的強大吧
後記 “裂縫水桶”的故事

   第1章 父母的職責何在?
    孩子的人生應該交給孩子自己。父母隻要幫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學著以自己的力量生存,蘊藏在孩子身上的智慧種子就會萌芽、成長。
    1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自立
    圍繞孩子教育齣現的社會問題在逐年增加。凶殺犯罪的低齡化、自閉、厭學、欺淩弱小、傢庭暴力、虐待孩子……
    這樣的問題一旦齣現,總會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太沒教養瞭”,“他們都沒有是非觀念瞭”等等。
    孩子們到底怎麼瞭?親手虐待自己孩子的年輕父母到底怎麼瞭?
    這一切問題和事件的發生,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們沒有自立。正是一群不能自立的孩子,和一群未能自立就為人父母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引發瞭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未必就隻是他們個人的問題,同時也是使他們無法自立的社會和他們父母的問題。
    在社會急劇變化的今天,我們這些大人有時候都會感覺難以適從。孩子們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中,又要經受多少紛亂復雜的刺激和誘惑?
    和我們的孩提時代相比,現在的孩子長得很快,看上去頗有大人樣兒。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世界卻跟外錶很不相稱,尚未成熟。不等內心自立,他們就被拋到瞭完全陌生的信息鏇渦中瞭。
    人的成長過程中,刺激是必要的。可是如果刺激不當或者過度,結果會怎樣?不但無助於人的成長,反而會使身心受到危害。
    遺憾的是,來自外界的刺激是我們難以掌控的。
    不過在父母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客觀限製應該可以吧?比如不給孩子看太刺激的電視節目和雜誌等。但這樣的限製也隻能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效。等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父母便無法完全控製其行為。何況,人際關係等社會心理方麵的刺激更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培養孩子經受刺激的能力。當過度的或不當的刺激襲來時,孩子如果具備抵製等免疫力,就會自覺將問題控製在最低限度內。
    
    動作、手勢
    抱臂或者盤腿常被理解為警戒和拒絕的信號。孩子是解讀這種信號的天纔。父母以這樣的動作跟孩子講話,孩子就會感覺自己的話沒有被父母接納。
    你不妨做個試驗。當看到孩子從對麵走過來時,你張開雙臂、笑臉相迎。孩子就會飛奔到你的懷裏。而下次試驗時,你雙臂抱胸、惡臉相嚮。隻怕孩子就會在你麵前停下來,疑惑地看著你吧。
    聲音的錶現力
    “天氣很好啊”,這句話聲音清脆地說,彆人就能感覺到你在為好天氣感到歡喜,但是如果悶聲低沉地說,彆人就會感覺:“這傢夥是不是怕被曬黑瞭啊。”
    音調和語氣會大大改變語言的意思。特彆是在反射孩子的語言和感情時,讓我們結閤語言的意思,用心地反射給孩子吧。“你看上去很高興嘛”要高高興興地說,“你看上去有些悲傷嘛”要充滿同情地說。我們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隻要感情上追隨對方,自然就會做到那樣。 
    ……

 《讓男孩聽進去,讓女孩說齣來》這本書給我敲瞭個警鍾,正如作者所說“育兒不是按照父母的意誌來行事”,給孩子的更多應該是讓他自我成長的力量,這種力量包括身體的,也包括心理的。社會競爭這麼大,幫孩子遮擋,不如讓他自己武裝起來,纔有更強的生存能力。
    ——一位兩歲男孩的媽媽
    
    用“語言的反射”來聆聽孩子,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沒想到僅僅是重復孩子的話,就讓我不再麯解孩子的意思。書裏的一些方法很簡單,也很實用。
    ——10歲女孩的媽媽、教師李慧文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