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第二版) 中信齣版社

包郵 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第二版)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0585
商品编码:10394151991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832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1.業內一綫從業者實踐著作,中國資産證券化必備操作指南。

2.第二版增加新案例,保險資産支持計劃,以及證券化建模功能。新增案例均為近兩年中國ABS落地産品,本書更具實操性。

3.首本中國本土化資産證券化落地操作手冊。

4.首本從資産證券化參與機構的角度對業務操作的完整流程進行詳細敘述的專著。

5.蔡鄂生、金中夏、洪磊作序推薦。

6.一本書係統瞭解中國資産證券化全過程。

7.一本書指導中國資産化證券化全程操作。

8.資産證券化從業者必備的人手一冊的工具書。

9.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必備的操作指導。

10.大眾讀者快速、全麵瞭解資産證券化的專業讀物。

內容簡介

《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為中國資産證券化必備操作指南。第二版新增案例、保險資産支持計劃、證券化建模等。《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從資産證券化參與機構的角度,對業務操作的完整流程進行瞭詳細敘述。

《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由一綫專傢,結閤多年實戰經驗,通過信貸資産證券化在美國的成功實踐與在中國的應用進行對比,結閤國務院頻發有關資産證券化改革製度和發展展望,總結資産證券化操作的中國模式,一步步指導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實務。

第二版進行瞭重要的結構調整、案例與數據內容更新。重要的變化在於,考慮到近年來保險業進入更高水平的快速發展通道,作為保險業自主拓展的資産管理産品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産支持計劃日益受到業內的廣泛重視,單獨增加瞭一章保險業資産支持計劃的內容,專門針對我國保監會口徑下的資産證券化業務背景與現實狀況做瞭詳細介紹;考慮到之前介紹SPV時僅僅側重瞭信貸資産證券化的工作與內容,還重寫瞭第五章,以全麵介紹資産證券化中的受托機構;在第十章中增加瞭報價係統的發行、登記、托管、結算相關流程與工作內容。zui後還新增瞭一個附錄,用實例介紹瞭資産證券化的數據分析與模型構建。

作者簡介

林華,特許金融分析師、美國注冊會計師、注冊風險管理師。

現任中國資産證券化分析網(CN-abs.com)董事長,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院長,興業銀行獨立董事,南開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廈門國傢會計學院客座教授,央行《金融會計》編委。

在美期間任職於畢馬威結構金融部,先後為GE資本、摩根大通銀行、世界銀行及匯豐銀行設計ABS、CLO、 MBS、CMBS等信貸資産證券化模型,並負責此類産品的定價和會計處理。歸國後曾任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資本運營部投資總監,廈門市創業投資公司、金圓資本管理(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被深圳市政府認定為深圳市領軍人纔。

著有《金融新格局:資産證券化的突破與創新》、《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PPP與資産證券化》,譯有《全球REITs投資手冊》。


副主編:

許餘潔

現任聯閤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特聘研究員。2013年7月起供職於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2015年更名為中證金融研究院),暨證監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閤培養博士後。2014年從事明斯基《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一書中文版的翻譯校稿。近年來,在《人民日報》、《金融法苑》、《中國金融》、《工業技術經濟》、《中國經濟報告》、《中國證券報》等報刊雜誌上發錶文章30餘篇,並以筆名“餘吉力”在財新博客上堅持撰寫100篇讀書心得,廣為轉載。

作者:

黃長清

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資産證券化分析網專傢顧問,現任嘉興天風蘭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供職於中信證券、一創摩根和恒泰證券,首次在閤資券商中牽頭建立瞭資産證券化和私募結構化融資的雙重業務流程,負責完成瞭國內多個創新型基礎資産的資産證券化和類REITs項目,已完成或正在執行的各類資産證券化項目超過50單。擁有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和南開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

羅桂連

現任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掛職),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專傢。2000年以來一直在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及資産證券化領域從事實務、研究與政策製定工作。近年在保監會資金部工作,牽頭製訂資産支持計劃監管政策,研究製定保險資金信用風險監管規則。

李耀光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經濟學碩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中國注冊會計師(CPA)。現就職於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結構融資總監,負責境內資産證券化、REITs及結構化金融産品的設計與發行,並參與跨境證券化産品的研究或顧問工作,成功完成或執行的資産類型覆蓋商業與工業地産、應收賬款、銀行信貸、消費金融、租賃資産、公共事業收費等。在此之前,曾就職於某行業領先的內資證券公司資産管理部、四大國有銀行總行,長期從事理財與資金池投資管理、結構化投融資相關工作,並擔任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資産證券化論壇理事及教育委員會委員。

常麗娟

管理學博士,聯閤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閤規總監,聯閤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站長,9年評級從業經驗,參與瞭近20單資産證券化評級項目的報告審核工作,連續4年參與並組織撰寫瞭《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報告》(資信評級部分)。

周瓊

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貸業務部副總經理,金融同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資産管理部總經理,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發錶多篇關於資産管理、資産證券化、普惠金融等方麵的文章。

劉洪光

上海大學法學碩士,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研究員,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主要業務方嚮為IPO、資産證券化、資産管理等資本市場法律事務。資産證券化領域的主要操作案例有中航租賃資産證券化、唐山路橋收費收益權資産證券化、河北金融租賃資産證券化、中國飛機租賃資産證券化(第1期、第2期、第3期)、金坤小貸資産支持專項計劃、螞蟻微貸資産支持專項計劃、某城商行信貸資産證券化、奧剋斯融資租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第1期、第2期、第3期)、北京文科租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某AAAAA自然旅遊景區資産證券化、先鋒國際租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華中租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某供水資産支持專項計劃、某城商行信托受益權資産支持專項計劃等幾十個資産證券化項目。

洪浩

現任職於中泰證券債券與結構金融部,負責信貸資産證券化和企業資産證券化業務。曾任職於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在信托公司建立瞭全流程的服務體係。負責或參與十餘單公募、私募資産證券化項目。北京大學理學博士,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任遠

滑鐵盧大學碩士和清華大學學士學位,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注冊管理會計師(CMA)持證人。曾供職於Magnetar Capital,領導MBS和ABS分析部門。參與瞭很多歐美和中國的公開與非公開市場的結構化交易,包括近年來極大的電影支持證券。

萬華偉

經濟學碩士,聯閤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評級總監,中國證券業協會資信評級專傢委員會專傢委員,聯閤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專傢導師,萬先生有10年以上的評級從業經驗。

王冠

資立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碩士,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碩士。曾任海投金融聯閤創始人、中國區總裁,先後任職於新華社、法國樺榭齣版集團,在《21世紀經濟報道》任金融行業高級媒介顧問及金融記者,並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擔任秘書長助理,長期關注創新資産管理及國際金融市場。

張武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機構服務部閤夥人,專注於金融企業的審計和會計谘詢服務,以及企業結構化融資(如資産證券化、優先股等)會計服務,主要客戶包括商業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私募股權基金和投資公司等。負責過諸多資産證券化會計服務項目,在結構設計、會計處理、服務商運營和內部控製設計和評價等方麵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務經驗。

彭琨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學曆,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研究員,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助理;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郵儲銀行總行金融同業部總經理助理。參與過多期資産證券化産品發起,並投資資産證券化産品;在《中國金融》、《銀行傢》、《中國經濟周刊》等雜誌發錶多篇關於資産證券化文章,對資産證券化業務有一定認識。

葛乾達

畢馬威上海辦公室稅務總監,中國注冊會計師和中國注冊稅務師。擁有超過11年的中國稅務專業服務經驗。目前是畢馬威上海金融行業稅務服務組的核心成員,在金融行業稅收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創新性的認識。

張連娜

金融工程碩士學曆,現任聯閤評級結構融資部經理、高級分析師,曾負責遠東三期、大成西黃河大橋、海南航空BSP票款等數十單資産證券化評級業務。

目錄

總目

上冊

第yi章資産證券化概述

第二章資産證券化操作流程

第三章資産證券化發起人

第四章資産證券化交易協調人(券商)

第五章資産證券化的受托機構

第六章資産證券化業務法律操作實務

下冊

第七章保險業資産支持計劃

第八章資産證券化信用評級

第九章資産證券化會計與稅務

第十章資産支持證券的發行登記、托管、結算與支付

第十一章中國資産支持證券投資管理

第十二章美國資産支持證券投資管理

第十三章資産證券化未來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精彩書摘

第二版前言

2015年是我國資産證券化發展zui為快速也zui有意義的一年。在備案製、注冊製、試點規模擴容等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市場發展提速明顯,業務漸趨常態化,創新迭齣,基礎資産類型持續豐富,並形成大類基礎資産産品,市場參與主體類型更加多樣,産品結構設計更加豐富。據統計,2015年全年資産證券化發行總金額達5 930��39億元,同比增長79%。自業務開展以來,截至2015年12月末,包括資産支持票據在內,資産證券化共募集資金10 873��4億元,正式進入萬億元的新時代。

在和朋友們一起閤作編寫上一版《中國資産證券化手冊》時,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市場正處在上述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我們的作品得到瞭很多領導和朋友們的熱情關注,我們作為參與者和見證者,深感榮幸。我意識到,盡管近年來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成長迅速,但與歐美等成熟市場相比,依然處於起步階段。由於市場參與主體與監管主體眾多,在實際推進中,市場發展依然存在諸多睏難和障礙。資産證券化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有更多專業的機構和組織積極參與。基於以上考慮,我提齣成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的倡議,後來在金融時報社、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聯閤信用評級等機構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成立大會2015年年底得以在北京成功舉辦,再次感謝資産證券化行業專傢及業界精英500餘人的現場支持。

在中國資産證券化研究院的成立大會上,行業專傢和業界精英也錶達過對《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的肯定,並提齣過一些修訂意見。我們也充分意識到書中選取的案例等相關資料不一定能滿足讀者們日益增長的需要,我與寫作團隊成員正式商議後,決定盡快啓動《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的再版。在第二版中,我們進行瞭重要的結構調整、案例與數據內容更新。zui重要的變化在於,考慮到近年來保險業進入更高水平的快速發展通道,作為保險業自主拓展的資産管理産品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産支持計劃日益受到業內的廣泛重視,我們單獨增加瞭一章保險業資産支持計劃的內容(由羅桂連主筆,作為第二版的第七章),專門針對我國保監會口徑下的資産證券化業務背景與現實狀況做瞭詳細介紹;考慮到之前介紹SPV時僅僅側重瞭信貸資産證券化的工作與內容,我們還重寫瞭第五章,以全麵介紹資産證券化中的受托機構;在第十章中增加瞭報價係統的發行、登記、托管、結算相關流程與工作內容。zui後還新增瞭一個附錄,用實例介紹瞭資産證券化的數據分析與模型構建。

感謝讀者們對《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的厚愛與支持,願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市場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實現健康長遠發展。

林華

……

前言/序言

序一

蔡鄂生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

資産證券化被稱為美國金融市場30多年來重大的金融創新,對於促進資本市場的發達、居民消費的繁榮和經濟結構的優化起到瞭很大作用。資産證券化是聯結實體經濟、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一種金融工具,如果使用得當,將會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美國資産證券化産品的發行量長期以來與美國國債不相伯仲,2009年之前曾一度超過美國國債,次貸危機後雖有所縮減但目前仍占據重要市場地位;2014年美國資産證券化産品(MBS和ABS)的發行量為14 89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國債。

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正式起步於2005年,截至目前已發展瞭10年時間,目前主要分為信貸資産證券化、企業資産證券化和準REIT這3類産品。經過前期的製度建設、市場培育和創新實踐,資産證券化市場目前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從政策層麵來看,資産證券化獲得瞭政府和各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201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齣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2014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齣瞭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六項舉措,支持資産證券化等産品的發展。2014年年底,中國證監會和銀監會分彆就企業資産證券化業務和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發布瞭備案製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權,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産證券化市場的發展。

從市場需求來看,無論是銀行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對於資産證券化均具有較強的潛在需求。資産證券化不單是一種融資工具,更是一種金融機製和創新路徑,可以降低債務杠杆,改變傳統盈利模式,提高綜閤化經營業務收入,實現經營模式創新和促進産業升級。另外,資産證券化通過標準化産品縮短融資鏈條、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也為中小企業融資開闢瞭一條新的路徑,同時,資産證券化通過與互聯網金融有效結閤,促進瞭其規範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總之,資産證券化對於中國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義。

關於資産證券化的理論、業務模式和意義,本書作者在《金融新格局:資産證券化的突破與創新》一書中進行過翔實的討論和分析。本書則從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的實務操作入手,藉鑒國外成熟市場的有益經驗,結閤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現狀,對各種類型資産證券化産品的操作流程、法律要點、會計和稅務處理要點、信用評級、登記結算、投資與交易等一係列關鍵環節進行瞭具體而深入的介紹與分析,既有係統的流程介紹,也有詳盡的案例解析。此外,本書也對市場各參與機構(包括發起人、交易協調人、受托機構、律師、會計師、評級機構等)的工作職責和業務流程要點進行瞭具體介紹。投資能力的提升將決定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未來發展的深度,本書花瞭很大篇幅介紹資産證券化市場的投資者群體特徵、投資與交易要點,並對投資者市場製度建設提齣瞭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資産證券化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有利於促進直接融資比重的提升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的建設。通過有效配置金融資源,可以更好地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型。

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的發展需要周密的市場基礎設施的頂層設計,還需要市場各參與機構的成長和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作為一本係統而務實的工作手冊,本書對於資産證券化市場的從業人員、監管機構人員及理論研究人員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序二

金中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

在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資産證券化有利於有效盤活經濟存量、拓寬企業融資途徑、提高經濟整體運行效率,是我國新常態下緩解經濟增速下滑、緩釋金融機構與企業財務風險、提高直接融資占比和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效工具。

除此之外,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資産證券化也是中國資本邁齣國門的重要渠道。中國目前正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大力推動亞投行的建設,這些舉措都有望使人民幣跨境結算額度大幅提升,使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基礎越來越堅實。資産證券化産品作為一項主要的投資標的,資産證券化業務的發展有利於為境外人民幣配置充足的投資産品,從而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剛剛過去的2014年,資産證券化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全年發行規模超過3 000億元,在資産證券化發展曆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2014年年底,證監會與銀監會相繼發布瞭資産證券化備案製改革方案,為中國資産證券化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瞭更好的環境。

目前,我國資産證券化尚處於發展初期,一方麵,多數金融機構、企業和中介機構對資産證券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尚缺執行資産證券化項目的知識儲備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麵,國內資産支持證券二級市場交易清淡、投資者群體單一、市場定價能力缺失,眾多機構投資者對此類創新産品仍處觀望階段,尚未實現投融資供需兩旺的局麵。為瞭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能夠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並為我國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做齣貢獻,必須大力普及資産證券化業務的實務技能,培育多層次、差異化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這本書是林華繼《金融新格局:資産證券化的突破與創新》之後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前者全麵介紹瞭資産證券化的理論和産品類彆,並從會計、稅收、法律和評級等方麵介紹瞭相關的“軟環境”建設問題。這本書則更側重操作性,用大量的篇幅闡述瞭我國資産證券化業務中各個環節的操作實務,用專業、易懂的方式介紹瞭包括政策研究、産品設計、申報備案、發行銷售、法律實務、會計與稅務處理、評級方法、資産管理、登記托管在內的完整流程,並對各個流程中存在的挑戰提齣瞭可行的建議。同時,這本書也通過大量的案例,對我國資産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和創新進行瞭梳理。這本書既能為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可以藉鑒的意見和經驗,也可供政策製定部門參考和研究。

從美國經驗看,利率市場化過程中規模不斷壯大的投資者群體,是資産證券化大規模發展的基礎。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正穩步推進,將為市場提供持續的資金動力;多層次的市場不斷發展,將使市場參與者快速增加。在這個背景下,加強並普及投資者教育,可以使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更快成熟起來。本書是第yi本講解本土資産證券化産品投資分析實務的書籍,既介紹瞭國際成熟市場資産證券化産品投資分析的方式與方法,也介紹瞭國內市場的投資模式和投資分析方法,可供國內機構參考與探討。

衷心希望這本手冊可以幫助我國資産證券化的從業者、學習者、監管部門和研究工作者更深入地瞭解並推進資産證券化,zui終共同推進中國金融市場發展。

序三

洪磊 中國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

財富管理是一個既古老又具有鮮明時代性的行業。現代意義上的財富管理,主要是為個人、傢庭、機構乃至國傢的財富提供保全、增值和傳承的綜閤解決方案。在新形勢下,我國財富管理行業迎來創新發展的zui佳機遇期。我國社會財富迅猛增長,2014年年末,中國GDP總量達到63��65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達到7 500美元;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經濟步入新常態,長期利率走低,公眾儲蓄賬戶資金正在嚮投資賬戶轉移,財富管理需求提升,傳統投資賬戶在互聯網格局下正在開啓新一輪的競爭;公務員職業年金推齣,養老體係更為豐富,需要財富管理行業提供跨生命周期和經濟周期的解決方案。在上述背景下,大力發展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意義深遠,空間巨大。

總體而言,在成熟的財富管理框架下,基礎資産、投資工具、理財服務3個層次應構成良性發展生態鏈,但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在各個層次均存在一定不足。就基礎資産端而言,其應當為投資工具提供適應“春、夏、鞦、鼕”不同周期的投資標的,而當前各個市場均不完善,投資品種不足,公募基金缺乏豐富的投資標的,嚴重影響瞭投資工具端個性化、工具化産品的發展,進而難以滿足理財服務機構為不同投資者提供大類資産配置的需求,難以提供跨20~40年長生命周期的資産配置服務。基礎資産端不完善的重要錶現之一,即資本市場證券化水平低,“非標”産品比重過大,交易不活躍,定價不閤理,産品流動性差。在如此形勢下,資産證券化作為資産管理行業的一項創新工具,承擔著將“非標”産品標準化,為財富管理行業提供具有穩定現金流收益的投資品種的使命,在財富管理體係中處於不可或缺的地位。資産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將為投資工具的發展及化解非係統性風險提供有利條件,為整個財富管理體係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我國相關機構在2000年前後就開始對資産證券化開展瞭係統性的研究,並在2005年發行瞭第yi單企業資産證券化産品“中國聯通CDMA網絡租賃費收益計劃”,標誌著資産證券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直接融資商業模式正式登陸交易所市場。2014年,按照“簡政放權、寬進嚴管”的要求,證監會取消瞭資産證券化業務行政許可,實行基金業協會事後備案和基礎資産負麵清單管理,基金業協會製定瞭備案管理辦法、負麵清單指引、風險控製指引等一係列指引和辦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創新和發展動力還給瞭市場主體。在備案工作啓動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即有數十單相關的産品在協會備案,市場對資産證券化的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協會將繼續支持資産管理機構及其專業子公司開展基於證券資産、信貸資産、債權資産、股權資産等各類基礎資産支持的證券化業務,積極研發有穩定現金流收益的投資品種,盤活存量資源,同時將圍繞忠誠義務和專業義務“八條底綫”,不斷細化負麵清單,提升資産證券化業務的閤規水平。

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資産證券化業務,與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同類業務相比,具有基礎資産種類更多、交易結構更復雜的特點,這對於從業人員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林華教授的《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齣版正當其時,這本書令我印象zui深的一點是對信息披露的強調,尤其是基於全球次貸危機的反思,美國資産證券化新規中對資産層麵信息披露提齣瞭新要求,對於我國資産證券化健康常規化發展、未來由私募走嚮公募具有深刻的藉鑒意義,這也符閤資産證券化業務監管中“強化重點環節監管,製定信息披露、盡職調查配套規則,強化對基礎資産的真實性要求,以加強投資者保護”的理念。完善的信息披露體係對於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以公募基金行業為例,其在信息披露製度體係建設方麵一直走在金融領域前沿,在證監會基金部的多年任職期間,我負責或者參與製定瞭多項關於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規則,於2008年啓動基金電子化信息披露建設,通過應用XBRL技術實現基金信息的電子化自動交換和智能識彆分析,令基金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便於計算機處理,易於市場監督。完善的信息披露體係與XBRL商業語言的運用,對公募基金規範發展、透明運作起到瞭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此,我和這本書作者一樣,希望未來中國的資産證券化能和美國等發達國傢一樣,市場力量和各個行業的發展演進會逐步把對應貸款和各類非標資産推嚮標準化,將各類資産信息數據化、電子錶格化。

本書對資産證券化的整個流程進行瞭分解,從不同參與機構的角度齣發,詳細介紹瞭資産證券化的發起和協調、會計、法律、評級、載體、托管、發行、管理,以及資産證券化産品的投資過程。除瞭對工作流程進行詳盡的敘述之外,本書還輔以大量實例,對不同基礎資産、不同交易結構進行深入剖析,對交易的設計原理、交易結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zui後,本書還對當前階段資産證券化業務所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進行討論,並從行業的角度提齣瞭可行的解決辦法。對於從事資産證券化業務的參與機構和從業人員,強烈推薦本書作為參考工具書,也希望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共同推進資産證券化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实用,真的很实用

评分

京东自营的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

评分

好的

评分

很好,正版

评分

还没看完,感觉还是跟不上变化

评分

很好啊

评分

京东自营的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

评分

很实用,真的很实用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