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贈特製藏書票】 南渡北歸 (2015年未刪節增訂版)南渡+北歸+離彆 共3

【附贈特製藏書票】 南渡北歸 (2015年未刪節增訂版)南渡+北歸+離彆 共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蘇德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舜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754043450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00674595
开本:19
出版时间:2005-04-01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南渡北歸(2015年增訂版)(全3冊)

 

定價:¥195.00

未刪節增訂版,附贈特製手繪大師藏書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隆重推齣!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後一批大師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莫言、楊振寜領銜,柳傳誌、俞敏洪、茅於軾、張鳴等聯袂推薦

▲本套書為增訂版,未刪節全本,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隆重推齣!增加十二萬字增訂內容,首次披露颱灣中研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增加大量親曆者采訪資料,如曾氏傢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
▲精細校訂,用心裝幀,附贈特製手繪大師藏書票。適宜字號、排版,裸背鎖綫裝訂,更舒適閱讀。用紙考究,典雅護封,典藏之選。
▲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國難當頭時期,大師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
▲榮獲《亞洲周刊》2011年度華文十大好書之冠,以及諸多大奬,好評如潮。
▲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莫言、楊振寜領銜,,眾多文史大傢鼎力推薦;
莫言、楊振寜、俞敏洪、茅於軾、張鳴、餘世存、刑軍紀、解璽璋、張頤武、李存葆、、何亮亮、李國慶、硃嚮前、張誌忠、徐貴祥、王久辛……聯袂推薦;
▲《人民日報》2015世界讀書日,知名大學校長鼎力推薦圖書
▲CCTV中央電視颱和北京大學聯閤投資,由本書改編成的大型電視劇拍攝中。
▲係列電影《大師》十五部由CCTV六套與中影集團聯閤改編攝製中,由優秀團隊製作,是中國電影首次集中錶現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群像的一部史詩長捲。
▲曆史紀實文學名傢嶽南嘔心力作,作者耗費十餘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采訪與考察,並遠赴颱灣清華大學,更兼2015年重走抗戰中大師內遷路,搜閱整理近韆萬字珍貴史料及親曆者口述資料,首次全麵描述瞭20世紀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所謂“南渡北歸”,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迴歸中原的故事。
記敘抗戰年代學人的艱苦卓絕
再現國難當頭大師的風骨典範


目錄

第yi部《南渡北歸.南渡》(增訂版)

序章烽火照京都
第yi章往事再迴首
◎慌亂大逃亡_
◎彆瞭,北總布鬍同三號
◎大師雲集清華園
◎梁啓超與李濟的友誼
第二章英雄輩齣的時代
◎波滾浪湧的北大校園
◎從北大到柏林
◎狹路相逢
第三章通往曆史隧道的深處
◎四巨頭聚會
◎從殷墟到龍山
◎人類星光閃耀時
◎鬍適在搖擺中前行
第四章流亡歲月
◎戰爭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華北淪陷
◎炸彈落到梁傢
◎清溪閣醉彆
第五章弦誦在山城
◎遙遙長路,到聯閤大學
◎跑警報的日子
◎觀音殿、尼姑庵的學者們
◎九州遍灑黎元血
第六章又成彆離
◎小酒館奇遇
◎鬍福林神秘齣走
◎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滇川道上的行旅
第七章陶孟和逼上“梁山”
◎與毛澤東北大結緣
◎自立山頭的甘苦
◎何處覓安居
第八章揚子江頭的來客
◎廟堂之睏
◎梅貽琦在李莊
◎一場特殊的考試
第九章似水流年
◎人生若隻如初見
◎林徽因與冰心成為仇敵
◎老金韆裏走單騎
第十章大愛無言
◎狀元府走齣的纔子
◎梁思永患病之因
◎在睏境中突圍
第十一章歸去來兮
◎李濟的哀傷
◎吳金鼎與城子崖遺址
◎考古界兩隻學術大鼎
第十二章三隻新生代“海龜”
◎一代纔女曾昭燏
◎倫敦大學的中國學生
◎發掘彭山漢墓
第十三章三韆裏地山河
◎三百年來一大師
◎天涯涕淚一身遙
◎由長沙到濛自
第十四章南渡自應思往事
◎對花還憶去年人
◎北歸端恐待來生
◎彆瞭,濛自
第十五章國破花開濺淚流
◎炸彈下的書生們
◎雞犬飛升送逝波
◎殘剩河山行旅倦


《南渡北歸·北歸》(2015增訂版)
第五章 北大春鞦
◎·周作人罵傅斯年“驢鳴”
就在傅斯年、鄭天挺、周炳琳對蔣夢麟的離職滿含悲憤口誅筆伐之時,遠在美國的鬍適,一直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這一變故,並以和事佬的口氣不慍不火地為蔣 開脫,強調夢麟此舉實乃是“為政府徵調,隻是暫局”雲雲,以此消融北大諸教授的怨聲與憤慨。當國府發布鬍適齣任北大校長的消息後,鬍沒有推辭,而當時他在 美國的尷尬處境也不容許推辭。迴國執掌北大,無論是對鬍氏個人還是政府,都是一件保存體麵、如釋重負的zui好解脫機會。但在正式齣山之前,像過去皇帝登基需 要有一個“勸進”程序一樣,錶麵上的“遜讓”文章還是要做一做的。於是,鬍適拍發瞭一封緻硃傢驊、蔣夢麟(南按:鬍文稱孟鄰)、傅斯年三人的電報:
騮先、孟鄰、孟真三兄鑒:
江、微、魚電敬悉,緩復乞恕。世界教育會議,當勉強遵命參加。民國二十年以後,北大復興,孟鄰兄領導之苦心偉績,弟所深知,北大復員,仍不可無孟鄰兄之領 導。曾於上月托張仲述帶信與北大同人懇切工述此意。孟鄰兄為政府徵調,隻是暫局,孟真兄肯扶病暫代,zui可感幸。將來弟歸國,若不得已,亦願與孟真分勞,暫 代一時,以待孟鄰兄之歸,此意至誠懇,乞亮察,並乞轉陳主席與詠霓兄,並懇轉緻北大同人,至感。弟在外八年,結束稍需時日,擬明年二月海道歸國,並聞。
弟 鬍適 蒸(十月十日)[44]
電文發齣,禮數算是盡到,既是答應暫代一時,那“一時”的長短與何時權歸舊主,隻有看天命人事瞭。正是這封電報,意味著蔣夢麟與北大徹底脫離關係,這時的蔣或許已經料到,此次一彆竟成永訣,再也沒有機會迴到他付齣過心血與痛楚、充溢著光榮與夢想的北京大學瞭。
因鬍適尚在美國,在歸國之前,國民政府任命傅為北大代理校長,並聘為西南聯大常務委員。在這種情形下,按硃傢驊的說法,傅“不得不勉強答應”。
1945年9月20日,傅斯年以西南聯大常委、北京大學代理校長的身份參加瞭在重慶召開的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會議就內遷教育機關復員以及教育秩序整頓 等問題進行瞭討論和議決,參加者有硃傢驊 、翁文灝、李石曾、蔣廷黻等政學兩界大腕。傅氏在會上極其活躍與情緒化地指手畫腳,並公開為硃傢驊齣謀劃策,其形態立即引起瞭相當一部分與會者的反感。原 清華大學曆史係主任、時為聯閤國善後救濟總署中國代錶及國民政府善後救濟總署署長的蔣廷黻,對傅氏張牙舞爪的做法更是深惡痛絕,當場不無諷刺地謂傅斯年是 “太上教育部長、太上中央研究院總乾事,太上北大校長”。傅聽罷反唇相譏,說自己隻做“太上善後救濟總署署長”。蔣廷黻見傅臉呈豬肝色真的動起怒來,怕節 外生枝,引起對方的心髒病,遂不再攻擊。事後,傅斯年給夫人俞大綵的信中道齣瞭自己的委屈:“事實是騮先好與我商量,而(他)十之七八不聽,然而外人不知 也,以為他的一切由我負責。”[45]不管硃傢驊聽不聽,傅斯年擺齣一副“太上皇”的架勢當是符閤實際的。
通過這次會議,傅斯年更加認清瞭教育界局麵復雜與派係爭鬥的險惡,他在給北大法學院院長周炳琳的信中不無憂慮地說道:“弟貿然代理,半年之後,必遭天殃, 有不得不與兄相約者,弟固跳火坑矣!而公等亦不當立於高峰之上,搬請以為樂也,除非大傢努力,齊一步驟,此局不易維持也。北大之敵人多矣,隨時可來算賬, 且此時不攘外即無以自立,此尤使弟鬥誌奮發,而又不得不戒懼者也。”[46]從此信可以見齣,傅斯年已做好與一切北大之敵開打的準備瞭。
9月25日,蔣介石在軍委大禮堂為此次會議結束召開宴會並緻辭,大旨為:一、各校遷移應在明年課業結束之後;二、西北西南各校除少數外,宜留設原處;三、 戰後建設應農、工並重;四、未來學校發展應質、量並重雲雲。重慶會議是一個重大轉摺點,可謂中國教育、文化界的分水嶺,越過這道標誌著戰前與戰後的山嶺, 那潛流洶湧的溪水很快與社會大潮融匯一起,形成瞭一股翻江倒海的滔天巨浪,在中國大地上喧囂奔騰起來。
會議過後,傅斯年即委派北大教授陳雪屏與鄭天挺由昆明趕往北平,接收北京大學校産,為學校復員做準備。當陳鄭二人抵達北平,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件頗感頭痛的 麻煩事。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北京大學教職員工與學生倉皇南下,占領北平的日軍利用原北大的校捨和來不及遷運的圖書設備,又成立瞭一個僞“國立北京 大學”,並招生開課,對中國青年進行奴化教育。當時未隨校南遷,仍留在北平並漸漸墮落為漢奸的湯爾和、錢稻孫、鮑鑒清等原清華、北大教授,先後齣任僞北大 “總監督”和“校長”等職,魯迅之弟周作人和著名古器物與古文字學傢容庚等沒有南遷的原北大、燕京大學教授也相繼下水,周作人齣任僞北大教授兼文學院院 長,容氏齣任文學院教授。此次陳雪屏北上途中,又接到國民政府教育部命令,令其接收北平日僞各校的學生,辦理北平臨時大學補習班等事宜。總體方針是不管是 真北大還是僞北大,全部照單接收,然後把教職員弄到一起辦學習班,鑒彆之後再做是否錄用的決定。但這一點與傅斯年的想法大相徑庭,因而導緻抵達北平做接收 的陳鄭二人不知如何是好。
傅斯年嚮來zui痛恨不講民族氣節的儒生文士,對他的先祖傅以漸當年沒有率領梁山一帶的英雄好漢參加抗清復明運動,揮動花和尚魯智深遺贈的月牙鏟,或天殺星黑 鏇風李逵喝瞭宋江端來的毒酒砰然倒地後遺落在傢鄉的黑鐵銅頭闆斧,來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且還參加瞭滿清入關後首次鄉試、殿試,得中順治朝狀元並做 瞭滿清王朝的高官大員,一直耿耿於懷,深以為恥。對與自己同一時代的親朋故舊、同事友好,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不顧名節和民族大義,甘願為日本小鬼子驅 使的大小知識分子更是深惡痛絕,恨不得立即將其擒獲,按入老虎凳灌一頓辣椒湯,或乾脆推齣轅門斬首而後快。據傅斯年研究專傢王汎森對存在颱北史語所的“傅 斯年檔案”整理研究,發現許多細節都與傅氏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有關,比如他特意收集一小袋有關鄭成功墳墓、祠廟的照片,並在其中一張照片背麵題道: “民族主義者鄭成功起義的地點是南安縣東文廟。”又如他在抗戰勝利後馬上寫信到北平問文天祥祠是否無恙,後來當他為開除日據時代北大“僞教員”一事與北平 教育界鬧得不可開交時,請視察北平的蔣介石與自己同遊文氏祠,並閤照於“萬古綱常”的匾額之下。這種民族主義情緒還錶現在更細微之處,如傅斯年在記筆記 時,將有關中亞曆史者列為“虜史”;又如傅氏讀淩廷堪《校禮堂文集》,作者主張以曆史上幾個鬍人政權為正統的文字時,便寫瞭不少眉批痛斥淩氏。此外,還將 民族主義情緒發展為對教會學校的排斥與競爭。當年傅斯年與陳寅恪等竭盡全力耗巨資購買從故宮流齣的明清內閣檔案,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怕這批珍貴資料流 落到燕京大學,尤其是日本人之手。更有甚者,傅斯年曾說過,寜願中國赤化,也不願做日本的殖民地。而在史語所大舉校《明實錄》時,曆史學者吳豐培來函建議 參校日本的善本,傅氏迴答說,“即使日本有善本也不用”。[47]
正是內心存有這樣一股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1945年10月底,傅斯年由重慶飛往北平處理北大事宜,陳雪屏等人到機場迎接,傅走下飛機第yi句話就問陳與僞 北大教員有無交往,陳迴答說僅限一些必要的場閤。傅聞聽大怒道:“‘漢賊不兩立’,連握手都不應該!”[48]當場錶示僞校教職員堅決不予錄用,全部都要 屎殼郎搬傢——滾蛋。同時錶示要請司法部門將罪大惡極的儒林敗類捉拿歸案,打入囚車木籠,來個“斬立決”等。
蝸居在北平的僞教員們聞聽傅斯年擺齣一副鞦風掃落葉式的無情模樣,既驚又怕,特彆是按照陸軍總部“徵調”僞敵人員服務辦法,已經進入補習班任教的僞北大教 授,更是惱羞成怒,不僅四處鼓噪,還企圖渾水摸魚,負隅頑抗。僞教授們經過一番密謀,暗中聯閤起來以罷課相要挾,不承認自己屬於僞敵人員被“徵調”,而是 國立北京大學yongjiu的閤法教授,並糾集起來共同嚮時任國民黨北平行營主任的李宗仁請願,強烈要求入主復員後的北大,繼續擔當傳道授業解惑、萬世不朽的人類靈 魂工程師。為錶示自己的正統與閤法性,僞北大教授、古器物學傢容庚於11月7日北平《正報》發錶瞭緻傅斯年的“萬言書”,藉此抗議並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書 曰:

…………

第九章 獨宿春城燭炬殘
◎·鐵蹄下的書生骨氣
關於劉文典在北大和清華任教時的性格、神態,錢穆與周作人已有勾畫,大體是不差的。錢氏文中所說的劉文典“晚年喪子”一事,發生於1931年著名的“九一八”事變之後。
麵對日軍大舉侵占中國東北領土,進逼華北,張學良軍隊不戰而退,東北淪陷,舉國悲憤,學界更是群情激昂。北平青年學生為敦促國民黨政府齣兵抗日,除罷課結 隊南下嚮政府請願,還發起臥軌請願行動。時劉文典的長子劉成章正在北平輔仁大學讀書,欲參加臥軌行動,迴傢請示後,得到瞭劉文典支持。作為教授的劉氏認為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非常時期,若非采取一些極端辦法,不足以令高高在上的黨國領袖和軍政大員醒悟並認識到下層民眾的力量。當時北平已進入瞭滴水成冰的嚴 鼕季節,身體羸弱的劉成章因在雪雨交加的曠野裏連夜行動,飢寒交迫,不幸身染風寒,不治而亡。
劉文典失子之時為42歲,正是人生的鼎盛時期,算不上錢穆所說的“晚年”。中年喪子,給予劉氏精神上的打擊可想而知,在極大的悲憤憂傷中,原本就較單薄的 身體漸漸垮瞭下來。後來,隨著馮玉祥發起的“長城抗戰”事起,劉文典似乎又看到瞭一綫救亡圖存的希望。國難傢仇使他強打精神,每次上課都要給學生講一段 “國勢的阽危”,並以自己兩度留日的親身感受和對這一民族曆史的觀察研究,告訴弟子們日本對中國的險惡用心及曆史背景,號召學生們趕快起來研究日本,以便 找到這一民族瘋狂無忌的根源、癥結與“死穴”,在未來抗戰中給予緻命的打擊。與此同時,極具血性的劉文典懷著國破子亡的悲憤心境,夜以繼日地翻譯與日本有 關的資料,有時竟通宵達旦工作。據一位學生迴憶:“有一天上國文課時精神萎靡得連說話都幾乎沒有聲音,說是因為昨晚譯書到夜裏三時纔休息。我當時聽瞭劉先 生的話,眼淚真要奪眶而齣瞭。”[13]
就在這一時期,號稱“南天王”的陳濟棠,聯絡孫科、李宗仁等輩在廣州密謀造反起事,與南京中央政府對抗叫闆兒,並效法孫中山當年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的方 法,成立瞭“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以“打倒獨裁”“護黨救國”“中正當死,兆銘當立”為旗號,提齣凡國民黨第yi、第二、第三屆中央執監委員 贊成反蔣者(共産黨員除外),均自然成為非常會議的委員。陳濟棠、李宗仁等人邀請躲在香港的汪精衛齣任領袖,並在汪精衛的主持下,成立瞭廣州國民政府,否 認南京國民政府的閤法性,與蔣介石集團公開唱起瞭對颱戲。在新內閣急需用人之際,陳濟棠想到劉文典曾是老同盟會會員,曾做過孫中山秘書,在安徽大學校長任 上又被蔣介石當眾侮辱性地扇瞭兩個耳光,從此與蔣結下梁子,便多次函請並齣重金禮聘劉文典,讓其離平赴粵,共商“抗日興國大局”。劉文典深知這幫烏閤之眾 隻圖私利,不計國傢民族危難,成不瞭什麼大器,乃仰天長嘆曰:“正當日寇侵華,山河破碎,國難深重之時,理應團結抗日,怎能置大敵當前而不顧,搞什麼軍閥 混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4]遂婉言謝絕,並將重金退迴,以明心誌。
就在內外交睏與感傷中,劉文典心力交瘁,直至一病不起。有好事者為其齣主意,謂吸食少許鴉片可以療治心靈之痛。劉依計而行,神情雖有好轉,但漸染鴉片癮而不能自拔,後雖屢有戒意而不能根絕。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北平陷入日軍的鐵蹄之下,劉文典因傢庭拖纍而未能及時離平轉移長沙,暫時蟄伏下來,在北平北池子騎馬河樓濛福祿館三號宅 院內埋頭研究學問,等待逃脫的時機。隨著華北淪陷區日僞政權的建立,附逆者一時如過江之鯽,並為爭權奪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整個北平氣焰喧騰,濁浪滾 滾。時劉文典的四弟劉蘊六(字管廷)也不甘心落後,很快附逆並在冀東日僞政府謀到瞭一個肥缺。當不知輕重的蘊六滿懷喜悅,興衝衝地迴到傢中在餐桌上言及此 事並露齣得意之色時,劉文典大怒,當即摔掉筷子道:“我有病,不與管廷同餐。”霍然起身後又說:“新貴往來雜遝不利於著書,管廷自今日始另擇新居。” [15]毫不客氣地將這位同胞兄弟逐齣瞭傢門。
劉蘊六捲起鋪蓋率妻子兒女頗有些怨恨與不服氣地走瞭,另一位附逆者、原北大同事周作人又找上門來,遊說劉文典到僞教育機構任職。周說:“文典兄以一部《淮 南鴻烈集解》而譽滿學界,如今政府雖僞但教育不可使僞,以你的學問纔識,應到‘維持會’做事,以維持教育,抵抗奴化。”
劉文典強按怒氣,平和婉轉地說:“你有你的道理,但國傢民族是大義,氣節不可汙,唐代附逆於安祿山的詩人是可悲的,讀書人要愛惜自己的羽毛!”
周作人麵帶羞愧地低聲道:“請勿視留北諸同人為李陵,卻當作蘇武看為宜。”[16]言畢,嘴裏嘟嘟囔囔地說著什麼退瞭齣去。之後,又有幾批身份不同的說客分彆登門遊說,皆被劉文典嚴詞拒絕。
由於劉文典留學日本多年的經曆以及在學界、政壇的聲望,日僞組織始終不願放棄拖其下水的計劃,為逼其就範,索性派日本憲兵持槍闖入劉宅強行搜查,施以顔 色。凡劉文典與海外朋友往來的信函一律被查抄,國內友人吳忠信、於右任、邵力子、陳獨秀、鬍適等人的來信亦無一幸免。麵對翻箱倒櫃、氣焰洶洶的日本憲兵, 劉文典以他的倔強、狷介性格,不知從哪裏翻齣一套袈裟穿在身上,做空門高僧狀,端坐椅上昂首抽煙,冷眼斜視,任憑日軍“豬頭小隊長”搖晃著信函嗚裏哇啦地 質問,劉氏始終以鄙夷譏誚的神態,口吐煙圈,一言不發。一油頭粉麵的年輕翻譯官見狀,用標準的北京油子腔兒喝道:“你是留日學生,精通日語,毛驢太君問 話,為何不答?”劉文典白瞭對方一眼,冷冷地道:“我以發夷聲為恥,隻有你們這些皇城根底下太監們生就的孫子,纔甘當日本人的奴纔與胯下走狗!”翻譯官聞 聽惱羞成怒,猛地蹦將起來,拉開架勢揮手欲扇劉氏的耳光,卻意外地被日軍“豬頭小隊長”一腳踹瞭個趔趄,頭撞到牆上差點暈倒,待轉過身來,麵露懼色,手捂 頭顱齜牙咧嘴地嗚哩哇啦一陣,躲在一邊不再吭聲。
麵對越來越險惡的環境,劉文典深知北平不能再留,乃決計盡快設法脫逃,到西南邊陲與清華同事會閤。行前,他莊重地寫下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7]的詩句以自勵。
1938年初,劉文典托英國大使館的一位朋友買到瞭一張船票,獨自一人化裝打扮,悄悄離開北平,轉道天津乘船抵香港、越南海防,輾轉兩個多月進入雲南境 內。一路顛沛流離,受盡苦楚。當他沿途看到因戰火而造成“公私塗炭”,百感交集,內心發齣瞭“堯都舜壤,興復何期?以此思哀,哀可知矣”[18]的悲鳴。
當年5月22日,劉文典乘滇越火車終於抵達西南聯大文學院所在地——濛自。此時的劉文典衣衫破爛不整,原本黧黑的臉龐滿麵風塵,身體瘦削不堪,手中除瞭一 根棍子和一個破包袱,彆無他物,形同一個流浪的乞丐。當他搖晃著茅草一樣輕飄單薄的身子自碧色寨下車,拄著棍子一瘸一拐地步行十公裏,一路打聽來到聯大分 校駐地,抬眼看到院內旗杆上迎風飄揚的國旗,激情難抑,立即扔掉手中之物,搓拍雙手整理衣衫,莊嚴地嚮國旗三鞠躬。禮畢抬頭,已是淚流滿麵。
數日後,劉文典夫人張鞦華攜次子劉平章逃齣北平,自天津乘郵輪經香港、河內踏入滇境,一傢人總算得以團聚。劉文典精心收藏的四大箱文化資料、圖書和手稿, 在妻子曆盡艱難險阻攜齣後,於香港停留時托劉文典一位學生暫為保管,等待一傢在內地落腳後再由香港托運至濛自或昆明。劉文典一聽,甚感不妙,對夫人大聲斥 責道:“這些書稿傾注瞭我一生的心血,寜肯損失綾羅綢緞,也不該把書留在香港!”[19]在苦苦等待中,劉文典的不祥預感終於成為不幸的事實。1941年 底珍珠港事件發生,香港淪陷,四箱書稿全部被日寇擄去,下落不明,成為終生遺憾。後來劉氏在給學生上課時說道:“我的書籍資料都在逃難中丟失瞭,就把腦子 裏的東西給你們吧!”[20]據劉文典的一位學生鄭韆山說: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行政賠償委員會於1947年11月緻函雲大,告知劉文典當年在香港遺失的 四箱書籍於東京上野圖書館發現,要求劉填報財産損失報告單及申請歸還錶格,然後寄迴賠償委員會,由賠委會與相關方麵交涉辦理。劉文典聞訊大喜,立即辦理瞭 手續。想不到此後國共內戰越打越烈,國民政府搖搖欲墜,劉氏書籍與手稿交涉事無人予以理會,其他黨派自封的政府與機構又得不到國聯和盟軍司令部承認,此事 便告夭摺。1961年,劉文典次子劉平章曾寫信嚮周恩來總理反映此事,總理辦公室迴信稱:“鑒於中日關係未恢復正常,目前暫時不宜提這件事。”此事無果而 終。據悉,雲南省檔案館存有一份日寇侵華時劫走劉文典四箱書籍的檔案材料,劉平章得悉,錶示要嚮日本政府交涉,使這批書籍和手稿重新返迴中國雲雲——當然 這都是後來的事瞭。[21]
卻說抵達濛自的劉文典經過數日休整,身體、精神明顯好轉,上課之餘,經常與陳寅恪、吳宓等人結伴到郊外散步。一日幾人散步至南湖岸邊,偶遇一滿身泥巴的當 地農民在暴打老婆。劉文典平時zui恨信奉男尊女卑、不把女人當人看待的男人。見那漢子打得凶狠,激憤不已,走上前去質問為何如此凶悍地毆打一個弱女子。想不 到那農民漢子並不解釋,氣勢洶洶地迴道:“你管不著!”言畢繼續揮拳飛腳地毆打已倒在地上殺豬般嗷叫、口吐白沫的妻子。劉文典見對方如此刁蠻,大怒,挺身 上前指著那漢子的鼻尖大聲罵道:“操你媽,濛自這塊地盤上還有我管不著的事!”說罷拉開架勢,掄圓瞭胳膊,狠狠地抽瞭對方一個響亮的耳光。那漢子遭此重 擊,捂臉抬頭望著劉文典那剛正威嚴的神態,很像個有來頭的紳士,聽對方說著北平官話,又自稱在濛自地盤上沒有他管不著的事,心生怯意,遂低頭弓背溜之乎 也。
吳宓與陳寅恪望著這一戲劇性場麵,心中竊笑,本想一走瞭事。想不到現實生活有時比戲劇更加戲劇化,隻見那個倒在地上披頭散發、口吐白沫、鼻青臉腫的女人如 得神助,忽地立起,由一隻受傷的兔子變成瞭一隻野性十足的老虎,張牙舞爪地躥將上來,一把拽住劉文典的衣袖,質問為什麼平白無故打她男人,並騰齣一隻手嚮 劉氏的脖子和臉抓撓起來。劉文典頓時被弄得目瞪口呆,不知做何解釋。幸得吳宓和幾個遊湖的男生一齊圍上前來,連拉帶拖將那女人擒住,狼狽不堪的劉文典纔趁 機灰溜溜地逃脫。
此事很快作為笑料在濛自分校傳開,諸位師生在議論紛紛中錶示瞭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那個男人固然該打,女的更加操蛋,她可能想錶白一種說不清的心理,纔恩 將仇報不惜嚮劉文典宣戰。對於劉氏的舉動和諸種議論,中文係教授王力卻不以為然,他在一篇叫作《夫婦之間》的隨筆中公然宣稱:“夫婦反目,也是難免的事 情。但是,老爺撅嘴三秒鍾,太太揉一會兒眼睛,實在值不得記入起居注。甚至老爺把太太打得遍體鱗傷,太太把老爺擰得周身青紫,有時候卻是增進感情的要素, 而勸解的人未必不是傻瓜。莫裏哀在《無可奈何的醫生》裏,敘述斯加拿爾打瞭他的妻子,有一個街坊來勸解,那妻子就對那勸解者說:‘我高興給他打,你管不 著!’真的,打老婆,逼投河,催上吊的男子未必為妻所棄,也未必棄妻;揪丈夫的頭發,咬丈夫的手腕的女人也未必預備琵琶彆抱。”[22]有人謂這篇文章是 針對劉文典濛自南湖勸架受辱而發的感慨,意謂劉氏不諳世故,竟至惹火燒身。看來劉大師確是做瞭一件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的傻事。
聯大濛自分校遷往昆明後,劉文典開齣瞭《莊子》與《文選》等課。生活相對安靜,以及工作上的順利,又讓他找迴瞭在清華園時代的感覺,恃纔傲物、狷介不羈與國學大師的名士派頭漸漸流露齣來,且一發而不可收拾。此前,劉文典曾公開宣稱整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