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獨見》三十三捲,初刻於清乾隆間,是清代學者鬍文英的一部注釋、解說《莊子》的著作,取名於《莊子·天地》“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見和焉”,一方麵以古文經學訓詁之法打通《莊子》文字,一方麵以宋儒義理闡發之挖掘《莊子》意蘊,將《詩經》、《楚辭》與《莊子》貫穿起來理解,確有獨到見地。
##仿佛小学老师的审美
评分##三多斋本是有眉批的,无求备斋21册可见。据此底本点校,却无眉批。整理弁言特意强调无眉批,不知何故…
评分 评分##赶ddl,含混读完。胡文英确实汲古好学,其胸怀底里也有得庄子处。《庄子论略》和《读庄针度》写得太好,内外杂篇的注疏反而相形逊色。从前只读选篇,完整看完三十三篇自此而始,尽管有胡的注解,大部分依旧难懂,可以管窥庄子的玄妙深奥。此书可作学成检验用,常读常新
评分 评分##三多斋本是有眉批的,无求备斋21册可见。据此底本点校,却无眉批。整理弁言特意强调无眉批,不知何故…
评分##赶ddl,含混读完。胡文英确实汲古好学,其胸怀底里也有得庄子处。《庄子论略》和《读庄针度》写得太好,内外杂篇的注疏反而相形逊色。从前只读选篇,完整看完三十三篇自此而始,尽管有胡的注解,大部分依旧难懂,可以管窥庄子的玄妙深奥。此书可作学成检验用,常读常新
评分绳崖先生何以能独见?除整理者所揭示的打通《诗》《骚》《庄》的宏大眼界以外,便是自序所言“简细别白,联络其辞,贯串其意,约以缓之,微以显之,解其所可解,而置其所不必解”。就方法论而言,开卷所录《庄子论略》与《读庄针度》表明,著者承袭了“知人论世”的传统。大致说来,胡文英将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并置,判析出作为救世者的庄子与作为文章的《庄子》。因前者,便需留意“想庄叟落笔时,胸次有无限悲感,借此以为发洩之具备”,“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求,何从窥其寄托”?由后之故,诸解未安之处可循结构经营与字句照应视角而豁然开朗;而前人尚未致意处,如《齐物论》中“一牵扯惠子语,便于上下文不贯”,《养生主》“土本地上之物,如土委地,犹‘行所无事’之意”等皆因独见而摇曳生姿。庄子及其后学营造的乌托邦,正须同情揣摩经营表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