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还有前后引用雷同的现象,比如《学龠》中近百年读书风气一文,在三十年代发表时,韩先生就基本上全部引用,但到了《学龠》发表时,又再次引用该篇。这不能不说是浪费篇幅了。
评分第二位妻子叫张一贯,1929年在苏州与钱穆成婚。张一贯是
评分此外,要说明的是,严耕望归田先生在生前面允笔者编著本谱时,可以采用他写的《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一书中《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一文作代序,未料他还没有看到本谱,即因病去世。今日又翻阅严先生赐给我这本书于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的签名时,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与感念。严先生是一经师人师,笔者十分敬佩他的做人和治学,他与钱先生的先后遽归道山,诚是我国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无可弥补的极大损失。其次,深蒙钱师母胡美琦教授的金诺,将她所撰的《也谈现代新儒家》的一文作为本谱的第二篇代序。严先生之文精粹扼要地说明钱先生一生的行谊。师母的大作主要说明钱先生从来不反对新儒家,只是不承认别人硬说他是新儒家。这两篇代序,实为本谱增添了极大的光辉。谨在此特别表示由衷的感谢。
评分评分
本谱的取材有二:(一)以台北市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出版的钱穆先生全部著作为主(以下简称兰台版),辅以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的《钱宾四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与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关钱先生的著作(以下简称商务版)。(二)多种相关书文资料,详见后面“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评分非常好的书,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
评分一、体例
评分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凡甲、乙、丙三编,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其中《先秦诸子系年》为钱穆的代表作。钱穆居北平八年,授课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华西大学、齐鲁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等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评分大陆刚出的,对于钱大师的一生学术思想行迹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很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