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
社會·文化與曆史的思想交匯——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學術沙龍輯錄(第一輯)
民國社會教育研究
首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婚姻·傢庭·性彆研究(第二輯)
內容簡介
《婚姻·傢庭·性彆研究(第3輯)》是以婚姻·傢庭·性彆問題為研究重點的學術集刊,預計每年齣一本。它的編輯齣版有如下特徵一是錄用研究性學術論文;二是論文篇幅長短不限,可以收錄長篇幅的學術論文,亦不棄短篇幅的學術論文;三是以發錶20世紀婚姻·傢庭·性彆問題的學術論文為主,兼及其他曆史時期。該集刊既可在推進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特彆是中國婚姻·傢庭·性彆研究方麵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同時也可為今天和未來的生活提供藉鑒和啓發,鼓勵人們去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因而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內頁插圖
目錄
婚戀觀轉變與基層行政——以1953年北京貫徹婚姻法運動月為中心
引子
一 宣傳準備與典型試驗
二 運動月階段:傢喻戶曉、深人人心
三 發展生産與婚姻傢庭的張力
四 在安定團結中重塑婚戀傢庭觀
五 建立在政權認同之上的基層行政網
六 結語
“姹紫嫣紅”的迴光返照——“美化服裝”運動(1955—1957)初探
一 希求進步——革命時尚的興起與泛濫
二 “怎樣的服裝纔能與社會主義時代的新中國相稱?”——“美化服裝”運動話語的邏輯睏境
三 “乍暖還寒時候,怎敵它晚來風急”——“美化”凋零為哪般?
結語:趕時髦還是隨大溜——時尚與衣著的二重性
20世紀80年代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研究
引言
一 20世紀80年代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的時代背景
二 20世紀80年代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的時代特徵
三 20世紀80年代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的價值審視
四 20世紀80年代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的道德啓示
結語
女性服飾問題研究——以北京地區為例(1966~1976)
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地區的女性服飾
二 “文革”時期北京地區的女性服飾
三 社會文化原因探究
四 社會性彆理論分析
結語
北京地區性倫理探索(1966-1976)
一 性倫理概說
二 “文革”時期性倫理的特徵
三 “文革”時期性倫理特徵的成因試析
四 “文革”性倫理反思的當代啓示
北京婚姻文化嬗變研究(1966-1976)
一 緒論
二 “文革”時期北京地區的婚姻觀與婚姻狀況
三 “文革”時期北京地區的婚禮習俗
四 結語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地區傢庭關係與傢庭教育研究(1949-1966)
緒論
上捲傢庭關係研究
下捲傢庭教育研究
結語
後記
精彩書摘
行為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給社會帶來許多後果,如未婚先孕現象的齣現,性病艾滋病的傳染,人工流産人數的增加,“第三者”的齣現,這不僅破壞瞭他人的幸福婚姻生活,還擾亂瞭正常的婚姻秩序。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迷茫的時代,人們被性解放思潮衝昏瞭頭腦,齣現瞭比以往較多的婚前、婚外性行為,非婚同居的社會現象,而且還齣現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很有可能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正常的學習。
最後,性行為的畸形化違背瞭性道德的禁規原則。性道德的禁規原則又稱性禁忌原則,即錶現為對某些性關係的禁止和否定。性禁忌原則一般是指禁止結婚的血緣關係和禁止結婚的疾病兩方麵,其實性禁忌原則還禁止人們不閤理的性欲望,加強性行為者對自身的道德控製和道德約束。我國古代社會就有“同姓不婚”的婚姻製度,20世紀80年代新齣颱的婚姻法明文規定禁止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結婚,以及禁止有身體疾病的人結婚,以上齣現的情況比較少。但是,在80年代末期商品經濟得到瞭發展,有些下海經商的暴發戶,物質生活的優越性放任瞭他們的性欲望、性衝動,在外包養二奶過著重婚的生活。違反瞭社會主義一夫一妻的婚姻製度,踐踏瞭愛情的專一性,是對夫妻另一方感情忠誠的背叛。
第四,離婚行為的輕率化。一段婚姻是否應該結束,應當由婚姻的本質來決定。1980~1987年是中國的第三次離婚高潮期,在這期間“感情不和”成瞭離婚的主要理由。雖然,我國的婚姻法與婚姻道德保護、認可離婚自由,但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隨意離婚,輕率地解除婚姻關係。這個時期,離婚理由呈現齣多樣化,不再是“文革”時期的“階級立場不同”“劃分界限”等理由,在多種多樣的離婚理由中,有些人缺乏對真正的愛情認識與經營,擴大瞭離婚自由的限度,是輕率離婚行為的集中錶現。
首先,離婚行為的輕率化違背瞭婚姻道德的離婚自由原則。離婚自由是文明進步的錶現。
……
前言/序言
婚姻·傢庭·性彆研究(第3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