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學書法教材:大學篆刻創作教程》主要內容包括:璽印史前史、對戰國璽印與秦代璽印的一點考察、印學史上的一座高峰——漢印、式微期:魏晉南北朝的璽印、唐宋官私印及有關問題研究、審美自覺——元代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明代篆刻的興盛與批評框架的建立、多元化格局——關於清代印壇、民國篆刻藝術簡析等。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編 知識編
第一章 印學發展史
第一節 璽印史前史
第二節 對戰國璽印與秦代璽印的一點考察
第三節 印學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漢印
第四節 式微期:魏晉南北朝的璽印
第五節 唐宋官私印及有關問題研究
第六節 審美自覺——元代的創作實踐與理論
第七節 明代篆刻的興盛與批評框架的建立
第八節 多元化格局——關於清代印壇
第九節 民國篆刻藝術簡析
第二章 篆刻技法概述
第一節 篆法論
第二節 刀法論
第三節 章法論
第四節 印式分類
第五節 臨摹、創作及其他
中編 實踐編
第三章 一年級訓練程序
主題:忠實臨摹
單元一 古璽臨摹
單元二 漢印臨摹
單元三 明代篆刻臨摹
單元四 圓硃文印臨摹
單元五 浙派印臨摹
單元六 皖派印臨摹
單元七 趙之謙篆刻臨摹
單元八 吳昌碩篆刻臨摹
單元九 黃士陵篆刻臨摹
單元十 邊款刻製與拓製
第四章 二年級訓練程序
主題:基本技巧分類
單元十一 篆法——印文處理:用篆變化
單元十二 篆法——印文處理:省減
單元十三 篆法——印文處理:繁飾
單元十四 篆法——印文處理:“篆書化”
單元十五 刀法——綫條處理:“藏刀之法”
單元十六 刀法——綫條處理:“露刀之法”
單元十七 刀法——綫條處理:切刀
單元十八 刀法——綫條處理:衝刀
單元十九 刀法——綫條處理:“細篆而刻”“反復篆再刻”
單元二十 刀法——綫條處理:“不篆直刻”“粗篆即刻”
第五章 三年級訓練程序
主題:形式與變化
單元二十一 形式——外形
單元二十二 形式——邊框
單元二十三 形式——界格
單元二十四 形式——剝蝕
單元二十五 形式——空白
……
下編 理論編
精彩書摘
最為奇怪的是齊白石(1863-1957),這位以畫名世的“木匠”,竟然以其超人的悟性,也在篆刻上拔戟自成一軍。並且,他的嘗試,竟然成為反叛既有篆刻傳統最烈者,因此在民國印學史上也是最有爭議的一種類型。平心而論,齊白石的篆刻如僅憑印章本身,是難以涵蓋全局統領三軍的。他的單刀衝撞截斷,離既有的篆刻規範太遠,當然難以為印學界認可。因此,若論齊白石的門派,也許是流傳最弱,追隨者最少的,而即使是有追隨者,在篆刻史上也是缺乏足夠影響力者。我們看王個簃之與吳昌碩、鄧爾雅之與黃土陵,均可稱是不辱師門,亦有較強的第二代統攝力。但齊白石的篆刻後繼,則找不齣這樣的水準。人們較多地提到劉淑度之學齊白石,但那也隻是限於逸聞逸事,並不真認為劉淑度能成為齊派中堅。嚴格說來,齊白石在民國時期的印壇上還是知音甚少、相當寂寞的。隻是看他的篆刻,也易得齣一印象:他的印風衝擊力強,破壞性大、,但卻還無法成為一個時代的典範與代錶。
齊白石的篆刻以奇異詭怪而聲名鵲起,不得不仰仗於他的畫名。在中國畫方麵登峰造極的他,一旦被作為民族藝術傳統的偶像來對待,則其書法、篆刻當然也立即身價百倍,藉助舉世無雙的畫名而使印名也具有開宗立派之氣概.本來在中國古代書畫篆刻傢中就不少見。更何況,齊白石的印本身就具有戛戛獨造之處,他挾丹青餘威而於印壇獨樹一幟。在他生前身後,也有諸如婁師白、馬景桐等。但如前所述,他的門生弟子的缺乏作為,也從一個側麵反映齣齊白石篆刻本身在藝術上的明顯不平衡:破壞有餘、構建不足。對齊白石本人而言,有強大的繪畫背景支撐,一切還沒有什麼問題,一旦到瞭他的門生子弟,這強大的繪畫支撐的背景沒有瞭,單憑篆刻,立顯勢單力薄的窘相。一。如果說,民國時期篆刻的發展基本上體現齣一種以一位大師提攜一個風格相近的印學集團,如吳昌碩、趙時櫚、黃士陵、齊白石那樣的話,那麼,隻有一個集團的構成方式是例外的——在民國時代,這是個唯一的例外。地處杭州的西泠印社,在成立之初,是有著較為明顯的流派傾嚮的,這就是上承清代浙派丁敬、蔣仁等先賢遺風——這是一個吳昌碩、趙時櫚、黃士陵、齊白石都未曾刻意追求並關注到的流派領域。自然,西泠諸子們也的確在不以門派所囿的同時,在創作上仍然秉承浙派脈息,以切刀仿漢作為正宗。這使它作為一個流派、一個集團而言可謂輪廓分明。盡管有吳昌碩這樣一位非浙派大師來當社長,但社中風氣卻仍是較傾嚮於浙派的。
……
大學書法教材:大學篆刻創作教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