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
:52.00元
作者:薑鳴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08041760
字數:480000
頁碼:561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中,他以現代意識審視曆史,看眼於中外海軍的比較研究,從而對海防與塞防的大討論、海軍發展戰略、晚清和清流政治等問題,都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觀察與分析。雖然,分析中有時會夾雜一些太現代化的辭句而顯得不夠縝密,但年輕人在對曆史進行反思時所特具的敏感,又常常使人嗟嘆不已。
目錄
序一
序二
初版前言
增訂本前言
章 海軍事業的先聲(1861-1874)
一、船堅炮利的時代
二、初創的江南製造局
三、福州船政局的誕生
四、天津、廣州的造船事業
五、海軍人纔的搖籃
第二章 南北並舉(1875-1884)
一、日本侵颱與海防籌議
一、方興未艾的近代海軍
三、官場內鬥與琉球、朝鮮的外爭
四、炮艇、巡洋艦和鐵甲船
五、海防經費的收支
六、繼續發展的海軍教育
第三章 馬江之戰前後(1884~1885)
一、戰前風波
二、馬江之戰
三、東南戰局與議和
四、海防建設的再次討論
第四章 海軍衙門的設立(1885-1894)
一、史所未有的新機構
二、西苑、頤和園與海軍費
三、海軍教育的全盛時期
四、由盛轉衰的福州船政局
第五章 北洋海軍成軍(1885-1894)
一、購艦活動的繼續
二、《北洋海軍章程》和北洋海軍成軍
三、兩大海軍基地_
四、北洋海軍的訓練
五、北洋海軍中的外籍雇員
六、跛足而行
第六章 甲午海戰及北洋海軍的覆滅(1894-1895)
一、寂靜戰場的較量
二、豐島海戰
三、黃海大海戰
四、亡羊未能補牢
五、威海衛保衛戰
六、龍旗飄零
第七章 海軍發展的第二個浪峰(1895-1911)
一、瓜分軍港的狂潮
二、再造海軍的初步措施
三、三個事件
四、海軍復興
五、辛亥革命海軍易幟
主要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艦船索引
作者介紹
薑鳴,1957年齣生,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當過工人、大學教師、機關乾部、證券公司高管,現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上海國盛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國盛集團科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著作有《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天公不語對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及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讀完《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曆瞭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作者的文筆非常細膩,他沒有用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用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將中國近代海軍的興衰曆程展現在我眼前。我最感動的是書中對那些為海軍建設默默奉獻的人們的描寫,他們有的滿懷報國熱情,有的卻隻是時代的犧牲品。書中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也十分客觀,既肯定瞭他們的努力,也指齣瞭其中的弊端。例如,在描述福州船政局的建設時,既有技術上的突破,也有管理上的混亂,這種復雜的局麵被作者描繪得淋灕盡緻。尤其是在描寫甲午海戰的慘敗時,那種國恥的沉重感撲麵而來,讓人不禁反思,究竟是什麼讓曾經一度強大的海軍走嚮瞭覆滅。這本書不僅僅講述瞭海軍的興衰,更摺射齣整個中國在近代轉型期所經曆的陣痛。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國傢的強大,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強大,更是製度、文化、民族精神的強大。讀完此書,我纔真正理解瞭“落後就要挨打”這句古老諺語的深刻含義,也對中國海軍的未來發展有瞭更深的期待。
评分《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關於一條條戰艦的故事,更是關於一個國傢在時代洪流中的選擇與命運。作者的敘述非常引人入勝,他善於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微觀的人物細節相結閤,讓整個故事變得生動而富有張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時期海軍政策、戰略思想的梳理,它清晰地展現瞭中國近代海軍是如何一步步走嚮衰落的,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錯失的機會和不可避免的悲劇。書中對一些關鍵人物的刻畫也十分到位,比如在描述鄧世昌殉國時,那種悲壯的場景至今仍讓我心潮澎湃。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的殘酷,而是以一種冷靜而深刻的筆觸,揭示瞭洋務運動的局限性,以及中國在近代化道路上所麵臨的重重阻礙。這不僅僅是一部海軍史,更是一部關於民族自救與探索的史詩。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近代史有瞭更全麵的認識,特彆是對海權意識的缺失以及由此帶來的深遠影響,有瞭更直觀的體會。這本書,真的能讓你在字裏行間感受到曆史的脈搏。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叫《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光聽這個名字,就讓人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波瀾壯闊的想象。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堆枯燥的年代、艦船型號和戰役復盤,但事實遠比我預期的要精彩得多。作者並沒有僅僅羅列史實,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導演,將那些被遺忘在曆史塵埃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新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北洋水師那一段的描繪,不僅僅是丁汝昌的悲壯,更是那些普通水兵在麵對強大敵人時的無奈與堅韌。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情,以及在技術、體製、外交等全方位劣勢下的掙紮,讀來讓人扼腕嘆息,同時也感受到一種民族脊梁的象徵。書裏對洋務運動的審視也相當深刻,它揭示瞭技術引進與製度變革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係,以及西方列強的利益驅動如何左右著中國近代化的進程。這不僅僅是一部海軍史,更是一部關於一個古老國度如何在巨變時代尋求齣路、卻又屢屢受挫的悲歌。書中對史料的考證細緻入微,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被挖掘齣來,讓整個故事更加立體和可信,讀完之後,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屈辱卻又不乏抗爭的歲月,對那段曆史有瞭更深刻、更感性的認識。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翻開這本《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的,起初是被“龍旗飄揚”這四個字吸引,想象著曾經的海上雄風。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這本書更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中國近代史的復雜肌理。作者以一種近乎電影般的敘事手法,將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艦船、英雄和漢奸,以及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淹沒的普通人,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個時期海軍發展背後政治、經濟、社會原因的深入剖析,這使得海戰和艦船的描述不再是孤立的技術展示,而是與整個國傢命運緊密相連。比如,甲午海戰的失敗,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失誤,更是深層體製腐朽、民心渙散的必然結果。作者通過大量史實和鮮活的案例,揭示瞭“落後就要挨打”的殘酷現實,以及中國近代海軍從萌芽、發展到最終走嚮衰敗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充滿瞭深刻的教訓。我尤其被書中描繪的,那些懷揣實業救國、海軍強國理想的先行者們的努力與無奈所打動,他們的身影,仿佛穿透瞭時空的隔閡,與我們今天的時代産生瞭共鳴,讓人在慨嘆曆史的同時,也引發瞭對當下的一些思考,關於國傢發展,關於民族復興,關於我們如何纔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強大力量。
评分說實話,剛拿到《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增訂本)》這本書的時候,我抱著一種“曆史書大概就這樣吧”的心態,沒抱太大期望。但讀進去之後,我徹底被徵服瞭。作者的筆觸非常老練,既有史學傢的嚴謹,又不失文學傢的感染力。他沒有簡單地堆砌名詞和時間點,而是將一個個曆史事件、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我記得書中對李鴻章在海軍建設中的角色有著非常細緻的描繪,既有他的遠見卓識和雄心壯誌,也有他在政治鬥爭和財政睏境中的種種掣肘。這種多維度的刻畫,讓曆史人物不再是刻闆的符號,而是有情感、有掙紮的真實個體。更令我觸動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戰艦的興衰,它更是深入探討瞭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背後,是一個民族如何在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下,從一個陸權國傢試圖轉嚮海權國傢的艱難曆程。書中對清末海軍的訓練、管理、裝備等方麵的細節描述,都展現齣瞭那個時代特有的矛盾與睏境。那種“求強”的呼喚,在字裏行間迴蕩,每一次的失敗,都仿佛在敲打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些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留下的印記,至今仍在警示著我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