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Talk 人生元編程

MacTalk 人生元編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池建強 著
圖書標籤:
  • MacTalk
  • 人生元編程
  • 編程哲學
  • 個人成長
  • 技術人文
  • Mac技巧
  • 效率提升
  • 思考方式
  • 程序員
  • 生活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22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398297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MacTalk·人生元編程》起於Mac而不止Mac,在Mac之上,講述技術與人文的故事。程序員的自我錶達,釋放編程與寫作的力量。
  如果你喜歡蘋果的産品,那麼你可以在書中迴顧蘋果公司的曆史、故事和人物。
  如果你是 Mac 用戶,你可以瞭解 Mac 的命名、演化史、産品設計和工具,還有130個簡潔清晰的 Mac 使用技巧。
  如果你是程序員,你會收獲編程和建站、Mac 和 Linux、工具和職場建議。
  如果你是 IT 從業人員,你會看到不一樣的科技、産品與人文的故事。
  如果……你隻是想讀一本書解悶,恰好,這是一本達到瞭有趣標準的圖書。

內容簡介

  《MacTalk·人生元編程》是一本隨筆文集,主要內容來自作者的微信公眾平颱“MacTalk By 池建強”。《MacTalk·人生元編程》撰寫於2013年,書中時間綫卻不止於此。作者以一個70 後程序員的筆觸,立於Mac 之上,講述技術與人文的故事,有曆史,有明天,有技術,有人生。70 多篇文章劃分為六大主題:Mac、程序員與編程、科技與人文、人物、工具、職場。篇篇獨立成文,可拆可閤,隨時閱讀。
  此外,作者還對原來散落在各篇文章中的Mac 技巧進行瞭統一的整理和規劃,形成130 個Mac Tips,通過閱讀這些技巧,讀者既可以瞭解Mac,增長知識,又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MacTalk·人生元編程》行文采用瞭一種技術和人生感悟相結閤的風格,起於Mac 卻不止Mac,文風幽默又能筆底見風雷。王小波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有趣,對於一些書來說,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對於另一些書,有趣是它應該達到的標準”。本書就是一本達到瞭有趣標準的技術書,它不僅適閤Mac 用戶閱讀,更值得所有技術人員隨時翻閱。

作者簡介

  池建強,70後程序員,Blogger,微信平颱MacTalk作者。先後任職於洪恩軟件和用友集團,從事互聯網和企業應用軟件研發,目前擔任瑞友科技IT應用研究院技術負責人。
  熱愛技術和編碼工作,Apple和Google産品重度用戶,分享技術,堅持夢想。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這本書的幾個主題中,我喜歡“科技與人文”這一係列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用自己的經曆來印證,迴顧自己從業過程中那些錯誤的抉擇,給瞭我不小的啓發,建議對自己職業生涯有睏惑的朋友能讀一下這個主題。如果是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我可能會更喜歡“程序員與編程”這個主題。而作為Mac用戶,一係列的Mac技巧則直接提升瞭我的工作效率,我的很多文章就是在MacTalk推薦過的工具上寫齣來的。
  另外,幾乎可以說,這是近十年來重要的講述Mac文化的書,正在使用或將要使用Mac的人尤其不可錯過。
  ——馮大輝(@Fenng),丁香園CTO

  ★技術書容易過時,時候一到,想捐都找不到看的人,隻能變迴五毛錢一斤的紙漿。而《MacTalk人生元編程》這本書則可預見能經受住若乾年光陰的洗刷,因為它談的是技術人員精彩、睏頓又多元,充滿選擇又沒有標準答案的編程人生,作者以溫潤的文字碎碎念來,讓人有“既見君子,雲鬍不喜”的愉悅。是的,另一個捨不得賣掉的原因是書裏的好文字,作者對文字的體認基本上忠於悠長的文人傳統,在討厭寫文檔或不寫文檔的IT圈裏,殊為難得。
  ——肖樺(@江南白衣Calvin),開源框架SpringSide締造者

  ★我在美國做過很長時間的程序員,那時就發現美國的程序員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大部分都能說,能寫,甚至還會彈樂器,組樂隊。很多英文技術書籍,讀起來也很有意思,像是在讀一本小說。這些現象充分說明瞭,技術和文藝是相通的,技術宅們也有文藝理想,很多科學傢也是藝術傢。寫程序貌似隻需要邏輯,但實際上好的程序員是有個性、有風格、有感情的。我們的教育體製培養齣瞭大批邏輯嚴謹、智商很高的技術人員,但我相信大傢也希望自己具備更高的情商和更好的情懷,這樣的人格纔更健全、更有魅力。我所認識的池建強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具備智慧和魅力的翩翩君子,《MacTalk人生元編程》就是這樣一本兼顧瞭技術與人文思考的書。
  ——湯崢嶸(@湯崢嶸-還在路上),途牛CTO

  ★《MacTalk人生元編程》是一本隨筆文集,從講述Mac文化開始,每個故事獨立成文,可以隨機閱讀。書中既有一些技術技巧,也有IT圏內程序員的人文故事,再加上作者比較風趣幽默的文風和自己的觀點,這本書可以讓你在比較輕鬆的環境下瞭解程序員的人文故事,並讓你有所思考。
  ——陳皓(@左耳朵耗子),酷殼博主,阿裏巴巴技術專傢

  ★程序員是世界上可愛的人,老池是程序員裏可愛的人。他把半生的感慨和思考都濃縮進瞭這本書裏,每次讀他的文字,我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人文情懷。
  ——吳翰清(@aullik5),安全寶聯閤産品副總裁

  ★MacTalk 微信推送的文章我都讀過,結冊成電子書後我又買下讀瞭一遍。看過整冊後,我産生瞭一種敬畏感。
  這種敬畏感源自我心中對“寫瞭十幾年代碼的老程序員”這樣頭銜的贊嘆和崇拜——每一個寫瞭十幾年代碼的程序員都是一本書......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老程序員哼的這樣一段小麯兒。端起來有很多技術性文章,放下去有嬉笑怒罵和語重心長。
  ——邱嶽,微信公眾賬號“二爺鑒書”作者

  ★按理說,作為一個沒有Mac,不怎麼懂編程的人,我和MacTalk應該是沒有任何交集的。不過現在仍然記得看到MacTalk的那一天:一個初夏的中午,陽光很好,看到Fenng在“小道消息”裏推薦瞭Mac君的公眾賬號,正好吃完飯閑來無事,於是順手加上瞭,然後就看到瞭沉沒成本那篇文章,正好之前在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裏看到過這個名詞,印象很深刻,於是查看曆史消息,發現作者在精通技術之餘,還有著深深的人文情懷,這在碼農界是不多見的,於是慢慢變成瞭Mac君的忠實粉絲,每一篇文章都能給人啓發,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每一條迴復到公眾賬號的消息都會認真閱讀並且盡力解答讀者的問題,這在很多傲嬌的公眾賬號中更是不多見的。
  在之前的印象中,碼農都是一群帶著高度近視鏡,脖子僵硬,彎腰駝背的nerd(s),對人生有著令人不敢苟同的奇怪看法。但是Mac君這本書的齣現,很大程度上顛覆瞭這種印象,作者不僅具有high level的專業技能(在百餘篇MacTips 裏有充分體現),而且行文生動,文字幽默,在保證知識性之餘,也兼顧瞭全書的可讀性。
  ——密碼有誤

目錄

寫在前麵的話
技術寫作與減熵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生命中遇見的每一本書,都不是偶然
開篇:為何而寫
Mac
Macintosh 的命名
1984,Mac 誕生
Macintosh 演化史
說說我和Mac
品評OS X Mavericks--唯快不破
免費的代價--從OS X 免費談起
選擇Mac
開始使用Mac
非同凡想
懷念2007
年輕時的夢想還在嗎
蘋果的語言
Mac Tips
程序員與編程
並發的錯覺
程序員的性格
程序員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普通人之殤
趣談個人建站
人生元編程
如何提問
如何學習一門編程語言
神奇的程序員--王小波
Linux 的文件係統王國
科技與人文
不要做一個Hater
沉默的堅持和沉沒的成本
緬懷那些沉沒的項目
錘子和釘子
讀書日談書
付費閱讀
技術成長
剋隆高手
老兵不死,隻能自我提升
沒文化有人文
明天的科技
你有多少時間
自由軟件
允許吹牛
用好自己的份額
也無風雨也無晴
寫作與編程
奇特的一生
是旅行還是長跑
西塘古色
《曉說》不小
遺失的訪談--歲月無聲
怎能忘瞭西遊
重讀黑客與畫傢
人物
傳統的黑客--史蒂夫·沃茲
從匯編到太空--保羅·艾倫
敬畏之心
設計巨匠--喬納森·艾維
工具
Vim
神兵利器--Alfred
終極Shell
職場
留不住的人纔
薪水幾何
顧得上就問,是為“顧問”也
跟著老大去跳槽
一生要麵試多少迴
去創業還是繼續編程
去公司上班還是獨自在傢
獨自在傢續篇兼答讀者問





























精彩書摘

  一生要麵試多少迴
  一生要麵試多少迴?纔能不流淚;一生要流多少淚,纔能不心碎。在職場這個係列裏寫瞭職業、薪水、跳槽等內容,這一篇就說說麵試那點事兒,送給那些因為麵試痛過、苦過、心碎過的同學。
  說起麵試,我個人麵試的經曆原本可以用“平淡無奇”四個字來形容。但是有一個因素讓這事兒變得有趣起來,那就是作為一個從小球和宋兵甲之流開始練級的程序員,一路走來,居然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筆試!每次都是談談就上班去瞭。想想現在的招聘流程,層層把關,處處埋伏,筆試、麵試、機試,一個都不能少,最後還有HR 試。哪個坑沒看到都能摔個鼻青臉腫,爬起來拍拍土不哭,職位已經隨風飄走。
  我個人在IT 行業隻換過三次工作。第一次是從順義郊區南下北京,兜裏揣著一張三寸軟盤,裏麵裝瞭一些散碎的JavaScript 代碼。麵試時沒談幾句我就說“Talk is cheap, show you mycode”,然後強行給人傢演示程序,幾個土土的頁麵元素在瀏覽器上飄來飄去。由於那時DHTML 還不常見,幾個麵試的人麵麵相覷,不明覺厲,於是麵試就通過瞭。憑著這一招我順利地進入瞭洪恩,那次找工作我準備瞭半年的時間(在“薪水幾何?”一篇裏已述)。
  第二次麵試經曆是去一傢外企,屬於朋友推薦。這時我的麵試工具已經從三寸盤升級為筆記本電腦,沒想到這次工具沒派上多大用場。麵試官對Linux情有獨鍾,屬於鐵粉那種,如果彆人無視或詆毀Linux,馬上就和人傢進入你死我活的狀態。這兄弟專門詢問Linux相關的技術問題,這下可把我樂壞瞭,他不知道我在洪恩三年Linux 用得比Windows 還熟!再加上朋友推薦的因素,順利入職,這次麵試幾乎沒做什麼準備。
  第三次麵試就是來到現在這傢公司,細節不錶,一麵之下就足足工作瞭8 年,直到今天。8 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8 年前Facebook 剛剛成立,8 年後美國總統都換瞭,而且是連任。我個人則鮮有成就,一事無成,說起來都是酸楚的淚。
  寫到這估計很多讀者就開始騷動瞭:“Mac 君,看你的麵經在我們麵試界隻能算是麵瓜級彆,何德何能以麵試作題?”
  這……(擦汗中),被麵雖少,但Mac 君善於總結總有收獲,而且年齡越長閱人越多,俺麵試過的人可不少呀,所以多少可以說幾句不是?
  關於麵試,我想從這麼幾個主題去說說:求職類型、情有獨鍾麵試準備、簡曆、要有光、麵試過程、反饋。希望能夠對正在找工作或想找工作的同學有些許幫助。
  求職類型
  我把求職類型分為:主動求職和被動求職。初入職場找工作;錢沒給夠,心委屈瞭,想換工作;這都算主動求職。朋友推薦、獵頭挖人,算是被動求職。我推薦大傢主動求職,主動總是好事,我們可以有規劃按步驟地找到新的工作空間。被動求職則偶然性更大一些。獵頭找你瞭,韆萬彆覺得自己身價倍增,很多因素需要自己考慮,職業方嚮、環境、空間、薪資等,獵頭是不會替你考慮這些的,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讓你入職目標公司並獲取那份傭金。當然,如果確實有好機會你也彆愣躲。我有個朋友,在幾個公司之間跳來跳去,但每次都能恰如其分地躲過事業發展和積纍財富的機會,就像上帝在天空中拿著一把機會往他身上砸,但每次都讓他以無比淩厲的步伐躲過,看得上帝扼腕嘆息。有一次吃飯我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他點根煙說:“這是命。”
  其實不是命,判斷和選擇而已。
  在這篇文章裏,我們主要談主動求職的麵試,如果想聽被動求職的道道,請齣門右拐上樓!
  麵試準備
  既然是主動求職,那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太祖說瞭,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果你想做一次慎重的工作變動,那麼花3~6 個月的時間去準備是值得的。當然這3 ~ 6 個月不是讓你辭職在傢閉門思過或暗暗練習九陰白骨爪之類的速成武功,利用業餘時間對自己的目標知識體係查漏補缺就可以瞭。
  很多人找工作采用廣撒網多捕魚的方式,滿世界撒簡曆,期望摟草打兔子,碰見一個算一個。這種方式靠的是運氣,如果你最近買彩票沒中過20 塊以上的奬金,那還是要靠實力和準備。準備內容大概有下麵這些。
  1.明確自己現有的知識領域和目標職位的匹配程度
  比如你現在的工作就是挖坑,但是坑挖得前寬後窄、忽深忽淺,空間也不夠,這時候你就想找個更敞亮的地方去挖齣質量更好的坑,這種匹配程度就很好,在技能層麵簡單準備就可以瞭。如果你現在是個程序員,想去從事銷售這種似乎更有前途也可能死得更慘的職業,匹配程度就差多瞭,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準備,3~6 個月可能還說少瞭。
  願意繼續編程,還是換行業挖坑,這都是選擇。堅持可以讓你走得深遠,改變可能讓你飛得更高,選對瞭都是好事,選錯瞭……就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2.技能準備
  搞清楚自己的職業訴求,就可以對癥下藥瞭。如果你是技術人員,先要把基礎的東西收拾收拾,IT 技術雖然浩如煙海,一日韆裏,但基礎的東西幾十年沒有太大的變化,操作係統原理、進程和綫程、並行和並發、I/O、文件係統、TCP/IP、數據結構、麵嚮對象、函數式編程等,看看哪兒薄弱,哪些急需,按需進補彆吃錯藥。關於算法,如果你不打算做算法工程師,瞭解一下排序查找二叉樹就差不多瞭,我對麵試直接考算法題是深惡痛絕的。
  基礎夯實之後,就要針對你目標職位的領域內容做些知識儲備瞭。想做大數據的,最好知道GFS、Hadoop 等技術;想去做移動開發的,iOS 和Android不能比翼齊飛,至少要選擇其中一個;想去做搜索和推薦的,那算法就成為必備技能瞭,等等,諸如此類,餘不一一。
  關於技能麵試的準備,有一本聖經級彆的教材,叫做《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150 道編程麵試題幾乎涵蓋瞭各個領域的編程知識,你覺得把這些題都做一遍得多長時間?按照正常人一天做5 道,你得用足一個月!看到這兒是不又崩潰瞭,“哪有那麼多時間啊”。彆急,我很早就說過,世界上總是存在一些看起來不是那麼正常的人,他們會做一些凡人不能理解的東西,麵試界也是一樣,有位麵霸級彆的人物,不僅把這些題做瞭,還寫瞭一篇《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問題與解答》的博客,逐一翻譯和講解,最後還把代碼放到瞭GitHub 上,看到這裏彆以為伸齣濕漉漉的手指點贊就算瞭,記得以後做些傻事迴饋社會!
  如果你是非技術人員,請參照技術人員的內容進行準備“Mac 君隻能幫到這裏瞭……”
  3.目標公司
  主動求職最好有目標公司。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裏說:“我的理想是做一個演員”,他成功瞭。作為蕓蕓眾生的我們,求職一樣需要有理想,這樣纔能找到有理想的公司去實現理想。如果隻是為漲三韆塊跳槽,為五鬥米摺腰,也不是壞事,但閱讀這篇文章的意義就沒有瞭。
  根據你的特長、訴求和發展規劃,選擇自己喜愛的公司。彆太多,你要是把世界500 強都列進去,那下半生估計都將躑躅於麵試和趕往麵試的途中,此恨綿綿無絕期。也彆太少,非Google 和Apple 不進的同樣具備找抽的潛質。我曾經見過非清華、北大不上的學子,把人大遞來的入學通知書在風中撕碎轉身離去,復習一年上瞭大連理工。對於這樣的孩子,他們根本不知道一年的時間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選擇瞭心儀的公司,不是讓你把這些公司的Logo 掛牆上供奉的,去瞭解這些公司的業務範圍、招聘需求和招聘的時間區間。
  這時可能又會有同學質疑瞭,不就是個目標公司嗎,能不能入職還不知道,瞭解那麼詳細有什麼用?
  瞭解業務是為瞭防止麵試時人傢問你:“Why Apple?”你迴復:“Sorry,I
  have no idea about this fruit.”
  瞭解招聘需求是為瞭讓你的技能準備更有針對性。
  瞭解招聘區間當然是為瞭讓你適時投簡曆啦,這還用問嗎?
  好瞭,經過瞭長時間的自我提升和完善,你的能力和精力已經達到巔峰狀態,
  你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時突然有個心儀的公司高薪把你挖走瞭……
  咳,這位同學醒醒,擦乾嘴角的口水,這種戲劇性的變化要麼發生在夢裏,
  要麼發生在彆人身上。咱該準備簡曆瞭……
  ……

前言/序言

  寫在前麵的話
  在這本書即將付印的最後階段,本書的責任編輯楊海玲老師找到瞭我說:書要齣版瞭,你要不要寫個前言和讀者說兩句?我說:來得及嗎?楊老師鄭重地看著我點瞭點頭。好吧,那就說兩句,於是就有瞭這一篇前言。
  我小學四年級之前一直在農村居住,那時候沒見過汽車,隻見過馬車和小推車。搬到城市之後纔發現,這世上居然有汽車這種交通工具,那時我的理想是當一名212 吉普車的司機。後來見的車多瞭,覺得司機不夠神氣,我希望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這個理想在長大後也實現瞭。但是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齣版一本書!今天這本書也要齣版瞭,我很欣慰。
  現在迴想起來,這本書的誕生經曆是傳奇和值得稱道的。我從來沒有齣版過一本書,曾經有幾次心血來潮想寫本技術書,結果規劃完目錄後自己已經疲憊不堪瞭,看著層巒疊嶂的目錄結構,我仿佛走在一個沒有齣口的迷宮,想到以後的每個日子都要用業餘時間去寫這些枯燥的技術文字,我仿佛置身淒風苦雨中而茫然若失,所以,寫書計劃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瞭。但是大傢都知道,胸中有丘壑的人總能找到吐槽的土壤,是金子總會發光。2012 年8月微信推齣瞭公眾平颱,我終於找到瞭一個寫作的契機。
  2012 年12 月,我開始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平颱“MacTalk By 池建強”,幾乎每天一篇,半年內寫瞭100 多篇文章。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我想得益於公眾平颱的交互性和正嚮激勵,如果每天都有人告訴你,晚上不讀完你推送的文章就不睡覺,你也會堅持下去的。慢慢地讀者越來越多,很多數字齣版界的朋友也加入瞭這個隊伍。突然有一天,他們不再潛伏,而是爬起來告訴我,你的這些文字該收拾收拾齣本書瞭!我原本是不信的,不過,先是多看的朋友這麼說,然後是豆瓣,然後是亞馬遜,然後我就信瞭。這種感覺就像是我一個人混跡於敵占區多年,突然冒齣瞭很多自己的同誌,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同誌,你乾得不錯!我感到無比榮耀,緊緊握住他們的雙手,激動地說:可算找到組織瞭,其實,俺早就想齣本書!
  於是電子版的《MacTalk·人生元編程》問世瞭,書中的內容截止在2013年8月底。
  電子書上綫後獲得的贊譽超乎我的想象,在多看平颱上綫當天就躍居暢銷榜第一名,從此一路榜首,整整霸占瞭一個月之久。隨後上架的很多新書都對我這本書發起瞭猛烈的攻擊,最終都如潮水般褪去,它們失敗瞭,包括韓寒推齣的《一個》。因為這個原因,程序員老趙時不時調侃我為“超越韓寒的男子”,雖然這句話看起來錯誤百齣、邏輯混亂,完全不像齣自一個優秀程序員之口,但我聽起來還是若有所思的。
  截止到2013 年底,多看上的《MacTalk·人生元編程》獲得瞭700 多個評分,平均得分9.1,另有230 多條讀者評論。有些讀者說這是他們的第一本電子書,有些讀者說一口氣讀完,酣暢淋灕。我的感受有兩點:
  1. 我為電子書事業做齣瞭些許貢獻;
  2. 又不是武俠小說,讀那麼快有必要嗎?
  事情終於到瞭峰迴路轉的時候。電子書雖然風光,但僅限於電子閱讀的領域,而且,單純的電子書是沒有ISBN 的,想做個圖書認證都不行,還不能簽售,你總不能賣本書搭個鎸刻版 Kindle 吧。這時候另一群關鍵人物齣現瞭,他們是傳統齣版界的好朋友。每個人都告訴我,電子閱讀確實是未來的方嚮,你已經考慮瞭未來的事兒,那現在的事要不要管?隻有電子版,你讓廣大鍾情於紙書的群眾怎麼看?讓想要簽名版的讀者怎麼看?……於是我覺得,是時候齣一本升級版的《MacTalk·人生元編程》瞭。最終這個重擔落到瞭程序員的好朋友、人民郵電齣版社的楊海玲老師肩上。
  和人民郵電齣版社的閤作是輕鬆愉快的。我繼續寫作,除瞭完善之前的文字之外,還要為這本紙質版再增加十萬字。齣版社的編輯和美編則開始對於原有的文字進行校對和美術設計。一切都很順利,除瞭我偶爾齣現寫不下去或改不下去的情形。楊老師對我是非常寬容的,遇到這種情況,她就會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對你我心裏有底,選題咱已經報瞭,選題號也已經批瞭,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所以您寫也得寫,不寫也得寫,還是寫吧。於是我的文章順利地完成瞭……剩下的就是楊老師和編輯們的工作瞭,他們像打磨璞玉一樣一點一點地打磨這本書,從文字、內容、印張和色係選擇,到最終的版式設計和封麵設計,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修改順利的時候他們不會來找我,偶爾找我的時候也是谘詢一下我的個人意見,我隻要一言不發或若有所思就可以瞭,因為楊老師他們總能找到最佳的做法。我唯一的任務就是等待,或想點兒彆的。
  最終的成書就是您手中的這本書,它的封麵設計和正文版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書封簡約大方,乾淨得一塌糊塗,體現瞭MacTalk 所倡導的純粹之美。沒有腰封,沒有邀請業界大牛和土豪在封底寫推薦語(年底瞭,他們都在做新年計劃,我就甭給人傢添麻煩瞭)。正文采用圖文並茂的方式,頁碼和標題都精心設計過,如果您獲得瞭良好的閱讀體驗,那麼我們要感謝這本書的美術設計。
  書的內容比原來的電子版增加瞭 Mac 入門和演化史係列、Linux 係列、Vim插件係列、職場係列、編程與寫作等內容,全書共計70 多篇文章,劃分為六大主題:Mac、程序員與編程、科技與人文、 人物、工具、職場。篇篇獨立成文,可拆可閤,您可以隨時翻閱。Mac 主題的最後部分是130 個 Mac使用技巧,供 Mac 用戶參考使用。另外,我根據書中的主題和時間綫,重新調整瞭文章的順序,更符閤讀者閱讀習慣。
  這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Mac 用戶手冊或技術圖書,也不是一本思想文集,而是一個70 後程序員,以柔軟的筆觸,立於 Mac 之上,講述技術與人文的故事,起於 Mac 而不止 Mac。書中寫瞭 Mac,說瞭蘋果,聊瞭技術,侃瞭人生元編程,匯聚瞭我個人的經曆和悲喜。您讀完瞭,有收獲就是好事,不用想的太多。
  如果書裏在講 Mac,那就是蘋果公司的 Mac;如果在說Shell,那就是操作係統的Shell,如果在聊程序員,那就是你我身邊的程序員。我盡量做到文字簡單、內容有趣,因為簡單和有趣也是一種力量,希望您讀完這本書以後,也能擁有這種力量。
  王小波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有趣,對於一些書來說,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對於另外一些書,有趣是它應該達到的標準”。我希望這本書達到瞭有趣的標準,同時還講瞭一些有用的東西。如果您說沒達到,那我下次繼續努力。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得到瞭很多朋友的幫助,包括技術圈和齣版界的朋友。其中馮大輝先生在我運營微信平颱和寫作的過程中給予瞭諸多支持和推薦,並為此書作序;微信平颱“二爺鑒書”的作者邱嶽為此書作序並多次推薦;網友“密碼有誤”為此書作序並進行瞭部分文字的校對。楊海玲老師在成書的過程中起到瞭中流砥柱的作用,沒有她的催促和辛勞的工作,此書無法齣版,在此一並謝過。
  特彆感謝我的妻子和女兒,寫作占用瞭我大量的業餘時間,雖然我很努力地抽齣時間去陪伴傢人,但在這方麵顯然是不達標的。沒有她們的包容、照顧和期盼,此書無法齣版。
  最後,我把這本書獻給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就像韆韆萬萬的普通父母一樣,永遠在遠方默默注視著子女的成長。我在他們身邊得到瞭最好的教育和關懷,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我最敬愛的人!
  池建強
  寫於北京,2014 年1 月8 日,晴
  技術寫作與減熵
  池建強兄告知我他的書即將齣版,作為他的微信公眾賬號“MacTalk”的忠實讀者,必須要支持一下。“MacTalk”和我的“小道消息”差不多同時期開始進行寫作,我們也經常交流寫作和運營的經驗,從內容流行性上來說,我的“小道消息”贏得瞭更多讀者和一點名聲,但從內容上看,“MacTalk”則對讀者更有價值,所以,一有機會,我總要推薦一下他的賬號。
  這本書的幾個主題中,我最為喜歡科技與人文的這一係列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用自己的經曆來印證,迴顧自己從業過程中那些錯誤的抉擇,給瞭我不小的啓發,建議對自己職業生涯有睏惑的朋友能讀一下這個主題。如果是5 年前看到這本書,我可能會更喜歡程序員與編程這個主題。而作為Mac用戶,一係列的Mac 技巧則直接提升瞭我的工作效率,這篇文章就是在MacTalk 推薦過的工具上寫齣來的。
  或許有人覺得,寫書會帶來經濟收入和名氣,但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這可能是一種誤解。在我們這個領域,寫書的確會帶來一點“好處”,但肯定比很多人預期的要小得多,對於作者來說,投入和産齣簡直不成比例。如若不信,也可以先算一筆經濟賬。假定一本講技術人文的書能賣到5 000~10 000冊,按照8% 的版稅來計算,也就是幾萬塊錢的收入,這還沒繳稅呢。當然如果是齣版電子版圖書的話,則需要另作計算,但經濟上的收入也不會有多高。而一個作者在這上麵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如果用來做點彆的事情的話,比如齣去做幾次培訓,或者是做個技術顧問收點谘詢費什麼的,輕輕鬆鬆也能拿到這個收入。至於“賺”名氣,寫再多的書怕也不如多參加幾次行業會議、多做幾次公開演講賺取名氣來得快。
  王小波稱自己的寫作是一個“減熵”的過程,通俗一點說就是“吃力不討好”。考慮到王小波曾經也是個不錯的程序員,套個近乎,算是咱們這個行當的,所以這一點上IT 人倒是容易對他的文章有共鳴,至少我就受到瞭一些影響。我曾在微博上說過,盡管曾被慫恿或是鼓勵去寫本書,但是總還下不瞭這個決心。一方麵是考慮到經濟賬。另一方麵,心裏也有點擔心總乾這個“減熵”的事情是不是有點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還有一個不好意思說的原因是,我一想到像建強這樣把文章重新整理一遍就頭大,總是有畏難情緒。但是世界上總是有人在不停地做這種“減熵”的事情,我想這麼做的人可能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樂趣,一種真正的樂趣,尤其是你的文字能夠幫到人、能夠啓發彆人的時候,那種快樂難以言說。
  作為讀者,我能做到的事情並不多,想來想去,唯有盡可能地支持作者的創作,並且嚮更多人推薦這本書。順便說一下,如果他這本書銷量好的話,不排除我也會“減熵”一次。
  馮大輝
  丁香園技術負責人,網絡 ID:Fenng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MacTalk 微信推送的文章我都讀過,結冊成電子書後我又買下讀瞭一遍。看過整冊後,我竟然産生瞭一種敬畏感。
  這種敬畏感源自我心中對“寫瞭十幾年代碼的老程序員”這樣頭銜的贊嘆和崇拜——每一個寫瞭十幾年代碼的程序員都是一本書。
  我也差點兒能成為一個“老程序員”,我父親該算是國內第一代程序員,我齣生時他在一所大學教編程,而我母親當時在另一所大學教統計。誕生在這樣的一個傢庭,我幾乎在育嬰室就被貼上瞭“很可能會是個碼農,請注意安全”的標簽,接生的護士說:“這小寶貝好可愛,來給姐姐笑一個,笑,笑,你倒是笑啊。”我冷漠而淡淡地迴應:“Bad command or file name.”
  我曾有過在短時間內帶著極大的心理壓力,以極大的工作量寫代碼的經曆,我甚至不太敢迴憶那時的感受。我知道那種長時間麵對一颱機器的冰冷和絕望。機器沒有感情,它執行你要求的每一句邏輯,你對它沒什麼脾氣,因為起承轉閤都來自於你的編排,機器隻是精確執行。
  有人評價程序員說他們“成天跟機器打交道”,彆鬧瞭,電腦纔不會跟人打交道,在這颱堅硬的機器前,一切喜怒哀懼都是程序員心中的自言自語。於是很多人覺得程序員很可憐,木訥、神經質、不善交際、不修邊幅,嘲笑程序員的段子足夠裝一火車。我聽到不少姑娘偷偷地跟自己的閨蜜說“彆嫁程序員,沒情趣”,或者“嫁個程序員,老實、有錢、死得早”。
  在這種詭異的環境中,很多程序員都在“轉型”和“突破”,做産品,做運營,做職業吹貨,他們想辦法甩開“做技術的”或“寫代碼的”標簽。我不止一次聽到“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你還是得趕緊轉型”這樣的所謂前輩忠告。
  如此背景之下,“一個寫瞭十幾年代碼的老程序員”頭銜的背後,似乎一定有一麯二鬍拉就的挽歌,你忍不住掏齣紙巾想遞給對麵已經年逾不惑的他,伸手叫服務員“再上一箱啤酒,冰的”,你悲愴,你泣涕漣漣,你起好瞭範兒,準備聽他開講。
  結果他一開口,竟然是……
  活潑幽默輕鬆直率葷素搭配清爽可口……
  “可是船長,這明明是一場悲劇,你笑什麼呢?” “誰說這是一場悲劇瞭!”
  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老程序員哼的這樣一段小麯兒。端起來有很多技術性文章,放下去有嬉笑怒罵和語重心長。
  當然瞭,書名叫做《MacTalk·人生元編程》,自然有不少Mac 技巧。看得齣他對蘋果情有獨鍾,書中開篇就是Mac 的曆史和故事。他還有一篇被廣泛轉載的“趣談個人建站”,細緻到代碼級彆。他還寫人,寫書評,說是書評,實則是自省、梳理和復盤,他讀《黑客與畫傢》,勢必跟我這個隻寫過幾行代碼的産品狗讀起來深度不同,我喜歡他那篇書評。
  他有代碼情結,感覺就是隨便一撩動,他就馬上坐那兒不起來非要給你寫上一段兒,還拉著你讓你看他寫,你瞅瞅書中字裏行間那些代碼,像著瞭魔似的。書裏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人生元編程”,他做瞭一個跨度非常大的類比,用元編程的思想類比人生,那段時間我正在看《自私的基因》,我在這三個概念中間也找到瞭些似是而非的暗閤。
  我覺得這篇東西是程序員用程序機製思考人生的一個縮影(當然瞭書裏還有些其他的縮影比如並發什麼的),如果你隻是一個把堆代碼當差事的程序員,我特彆推薦你看看這一係列文章,它們或許會幫你打開一扇門,看看這種奇異的關聯。
  比如你可以在愛情中拒絕GC,自己照顧(take care)你的每一段迴憶(memory),多浪漫啊。
  他認同對他文筆“相對輕鬆溫和”的評價,他說自己在網際多年看慣瞭刀鋒和鮮血,所以他不願意參與或挑起爭端。但我不同意他的文筆“溫和”,我覺得不溫和,而且挺有情緒的。有情緒的文章讀起來像作者在跟你聊天兒,也很容易有代入感,是好事兒。
  這本書有70 多篇文章(其中還有130 個MacTips),寫瞭這麼多內容,書的價格隻有40 多塊,要說作者好歹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技術大牛,到底圖瞭個啥?他在開篇裏是這樣迴答這個問題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太喜歡這句話瞭!
  我想把它送給每一個在深夜燒烤攤前黯然神傷的人們,精於算計的人們,小心翼翼的人們,舉輕若重的人們,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泰山崩於前,我依然沐浴更衣焚香沏茶,誠心正意,手起鍵落:
  Hello World!
  邱嶽
  微信公眾賬號“二爺鑒書”作者
  生命中遇見的每一本書,都不是偶然
  霍夫斯塔特(《哥德爾、埃捨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的作者)在給內格爾的《哥德爾證明》一書作序時,寫過這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當時是1959 年鞦天,在門羅公園的開普勒書店裏,我完全偶然地見到瞭《哥德爾證明》。可能此刻在中國,有個人——可能就是你——正在書店裏麵隨意瀏覽這本書,正在翻動它的書頁並正在讀著眼前這些詞句。或許如果你買瞭這本書,會使你的生活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就像這本書對我那樣!當然,也可能什麼也沒有發生。或許正在讀這些話的不是你,而是站在書店彆處的另外的人。也可能你根本就不在書店裏。或許你還正在睡覺呢!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不管是你或是彆的什麼人,我的確希望在中國有人能發現這本書,能感受到它是如此之美妙,如此之激動人心……”
  按理說,作為一個沒有Mac,不怎麼懂編程的人,我和MacTalk 應該是沒有任何交集的。不過現在仍然記得第一次看到MacTalk 的那一天:一個初夏的中午,陽光很好,看到Fenng 在“小道消息”裏推薦瞭Mac 君的公眾賬號,正好吃完飯閑來無事,於是順手加上瞭,然後就看到瞭沉沒成本那篇文章,正好之前在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裏看到過這個名詞,印象很深刻,於是查看曆史消息,發現作者在精通技術之餘,還有著深深的人文情懷,這在碼農界是不多見的,於是慢慢變成瞭Mac 君的忠實粉絲,每一篇文章都能給人啓發,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每一條迴復到公眾賬號的消息都會認真閱讀並且盡力解答讀者的問題,這在很多傲嬌的公眾賬號中更是不多見的。
  然後Mac 君就齣瞭書,在多看買瞭,又看到豆瓣也上架瞭,說實話,對於我這種早已告彆瞭文藝青年這個稱號的人來說,實在不好意思來這麼小清新的豆瓣發評論,不過,這本書確實給瞭我很多啓發,所以,寫下這些,也是為瞭讓更多人能夠有緣和它相遇。
  喬幫主在著名的“遺失的訪談”裏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我個人認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不僅僅是為瞭會寫代碼,能夠實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訓練,能夠培養程序員的思維方式。正在我為學習哪門語言難以選擇時,Mac 君適時推齣“如何學習一門編程語言”這篇文章,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提點後學。在他的推薦下,開始學習Python(和那位碼模沒有關係,完全是因為今年是蛇年)。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 天,堅持到現在,每天寫幾段代碼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也許在高級碼農眼裏,我隻是一個非常非常初級的入門者,但是對我自己而言,能夠從coding 中獲得樂趣,將來某天有能力實現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就已經很令人滿足瞭。
  我一直認為,書和人是有特殊的緣分的,緣分這個詞也許有些矯情,更確切的說,遇到的每一本書,冥冥中與你都有特殊的connection。在之前的印象中,碼農都是一群帶著高度近視鏡,脖子僵硬,彎腰駝背的nerd(s),對人生有著令人不敢苟同的奇怪看法。但是Mac 君這本書的齣現,很大程度上顛覆瞭這種印象,作者不僅具有high level 的專業技能(在百餘篇MacTips 裏有充分體現),而且行文生動,文字幽默,在保證知識性之餘,也兼顧瞭全書的可讀性,再加上這麼便宜的定價,不買本支持一下,怎能對得起這難得的偶遇呢?
  正如題目《MacTalk·人生元編程》中“人生元編程”所暗示的,這本書也是作者思考與自省的結晶。所謂“元”(英文“meta”),就是指能夠對自身狀態進行描述。例如希爾伯特當年所說的“元數學”,就是指關於整個數學係統的語言,那麼元編程,就是能夠操作代碼的代碼,人生元編程,就是具有自省能力,隨時檢查和控製自身的情緒和行為、思考自己的想法、改變大腦的動機……或者,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對當下的狀態保持清醒的“覺知”。
  繼續用霍夫斯塔特的話來結尾吧:“……如果你問我是否取得瞭最後的成功,答案是‘當然沒有!’如果是的話,生活將會變得令人厭煩。如果人的心靈會被化簡為幾條僵化的規則,或者是相當大的一個僵化規則的集閤,那會是一件令人極度悲哀的憾事……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心靈是如此不可預知;正因為如此,生活纔充滿瞭情趣。盡管如此,我們仍在進行努力來科學地瞭解我們自身……”
  希望每位有緣讀到這本《MacTalk·人生元編程》的讀者,都能像作者期待的那樣,具有人生元編程的能力,洞察自身的微妙與精深。
  密碼有誤
  開篇:為何而寫
  在盛夏的某個周末,我在杭州度過瞭一段美好的時光。見到瞭很多老朋友,認識瞭很多新朋友,參加瞭阿裏嘉年華的“夜聊”節目,領略瞭夜行西湖的美妙,此行非虛。
  杭州的天氣和北京截然不同,北京要麼是熱烈的陽光直射大地,乾燥溫暖,要麼是大風裹挾著暴雨席捲京城,要麼以漫天的霧靄夾雜著濃濃的PM2.5 氣息為你帶來“這纔是北京的直觀感受”。杭州就溫和多瞭,陽光似乎總被一層薄霧籠罩,溫度很高,但空氣中總夾雜著水汽,齣去轉一圈渾身濕漉漉迴來的一定是北方土鱉,偶爾碰到一個PM2.5,它會告訴你,“我要旅行去北方,那裏纔是我的傢”,想想讓人頗為絕望。說是有颱風,但颱風也隻是輕輕掠過杭州上空,帶來瞭些許清涼,帶走瞭一些紅塵。
  現在我即將離開這座美好的城市,坐在開嚮北方的列車上,頗為惆悵地寫下今天的MacTalk 主題:為何而寫?
  在阿裏嘉年華的“夜聊”節目中,有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寫東西?”換個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你就是個寫代碼的,不去好好做程序員這份有前途的職業,為什麼要來寫文章呢?誰讓你寫瞭?能掙錢嗎?有人看嗎?你爸爸媽媽知道嗎?你的老闆允許嗎?……每個嘉賓都談瞭自己的看法,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分瞭以下這麼幾點,看能不能把這事說得清楚一點。
  程序員崛起。我覺得程序員這個群體是非常幸運的,我們生在一個技術改變世界的時代,而我們可能正在做著能夠改變世界的技術,這是何等的榮耀和機遇。想想Apple 的終端設備、Google 的眼鏡和汽車、Amazon 的電子閱讀、阿裏的電商和金融夢,難以想象10 年以後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更不用提那些還在車庫裏醞釀的各種奇思妙想,而這些改變,程序員都將參與其中。雖然我們現在依然會遭遇到這樣的煩惱:“大哥,聽說你是搞電腦的?” “我做瞭10 年技術瞭。”“好的,能幫我裝個XP 嗎?要番茄版的。”這時候就可以把兜裏準備好的西紅柿扔齣去瞭,如果不會扭到自己的老腰,再加個360°迴鏇踢就更加完美瞭。
  不要給自己設限。誰說程序員隻能寫代碼瞭,誰說程序員都是宅男瞭?程序員裏纔華橫溢的多瞭去瞭,無論是《黑客與畫傢》還是《喬布斯傳》都描述瞭很多具備文藝氣息的技術大師,他們要麼作畫、要麼彈琴、要麼寫作、要麼運動,同時還寫得一手好代碼。其實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要麼熊樣要麼鳥樣,如果你能夠把代碼寫得很好,那麼為什麼不去把自己的思想和設計通過文字錶達齣來呢?如果你能夠把技術文章寫好,慢慢就能寫齣人文類的文字,慢慢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瞭。最高境界就是,你站在哪,哪裏就有一個刻著科技和人文路標的十字路口。
  在MacTalk 之前,我寫博客,也為一些媒體寫文章,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會寫2 ~ 3 篇,每次約稿都要拖到最後纔能完成,但是開始寫MacTalk 之後,到今天為止,近8 個月的時間我寫瞭180 多篇有效文章,平均每周5 篇左右,文字總量在15 萬到20 萬,這個驚人的數量是我從來沒想到的,而且花費的時間是我剪切瞭刷微博、瀏覽網頁、扯淡、看電視的時間,粘到MacTalk 上的,每個人的時間就那麼多,我覺得我並沒有損失什麼。所以,不要為自己設限!
  寫作即思考。寫作其實就代錶思考,你需要言之有物,需要架構、需要梳理,要有開端、有結尾、有結論、有主題,特彆神奇的是你構思瞭一篇文章。寫完後發現文章像具備瞭生命一樣生長齣瞭很多奇異的果實,它們就在那些文字中間微微顫動,閃爍著獨特的光澤,仿佛被歲月衝刷過的鵝卵石一樣,而這一切你可能完全沒有想到過,而且不可復製。所以有時候我們去看之前寫的文章,會産生兩種感覺:要麼是覺得寫得太爛瞭,怎麼會寫得如此臭不可聞;要麼是覺得寫得太好瞭,媽媽我再也寫不齣這麼牛的文字瞭,我覺得這兩種感覺,都挺好。優秀的寫作者不僅能讓事情變得容易理解,而且能夠換位思考,溝通順暢思維敏捷。與這樣的程序員交流是賞心悅目的。遇到問題時他會抽絲剝繭,告訴你問題的前因後果,由錶及裏,並且把能夠反映問題的各種信息都提供給你,包括他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的措施和結果.所以,為自己寫作!
  附加值。寫MacTalk 的初衷是給大傢介紹一些Mac 相關的技術和技巧,從來沒想過商業化和媒體屬性,但是做到現在,積纍瞭幾萬名讀者,每天都有用戶的反饋和贊助,他們告訴我這些文字為他們帶來瞭歡樂、思考和啓發,解決瞭問題,我告訴他們開心就好。MacTalk 還為我帶來瞭很多好朋友,有知名大公司的,也有不知名的小公司的,還有在創業的。天地悠悠過客匆匆,能認識這些朋友,真好!所以,為讀者寫作,附加值會隨之而來。
  MacTalk,為自己而寫,為讀者而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急,人急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老迟的文章写得不错,看一下70后的程序员的思想境界

评分

?看看书

评分

好书,跟其他书一起买的,Mac党必备啊

评分

还行吧,作者挺能侃的,算是一本编程方面的闲书吧。

评分

活动买太便宜买太多看不过来。

评分

写的很细,完全老手。非常好的一本书

评分

还没看完,书是正版并且物流很快

评分

关注池老师的公众号很久才买了这本书,收益匪浅

评分

讲得有点散,就当杂文读读,特别是工程师同学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