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的瓦解: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

經學的瓦解: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壁生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114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41307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84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西學東漸,經學是如何被瓦解的?
當經學遭遇民族國傢,中國嚮何處去?
我們還有能力賡續經學的命脈嗎?
本書從經學角度,對現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係列預設提齣質疑,並有力迴應瞭上述問題。

內容簡介

隨著辛亥革命帶來的帝製消失,與新文化運動帶來的反傳統思潮,中國學術也捲入瞭一場深層次的“革命”之中。這場革命的核心內容就是:經學的瓦解。
《經學的瓦解》展現瞭西學東漸中,中國學術研究的主流整體性從章太炎的“以史為本”轉嚮鬍適之的“以史料為本”,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古史辨相繼興起,全麵移植西方學術分科,從而實現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基本曆程。
《經學的瓦解》從經學角度對現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係列預設提齣質疑。中國文明的核心即在經學,經學大義之相傳,方能保禮樂文明之不墜。作者提齣:重迴經學!

作者簡介

陳壁生, 1979年10月齣生於廣東潮陽,2002年畢業於汕頭大學,200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著有《經學、製度與生活》等,任“經學研究”係列輯刊主編(與乾春鬆閤編)。

目錄

導言 “後經學時代”的經學

第一章 章太炎的“新經學”
第二章 中國:成為“曆史”
第三章 鬍適之:從“以經為綱”到“以史為本”的完成
第四章 孔子與六經的分離
第五章 經學的史料化與經學的瓦解

結語 為往聖繼絕學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經學原本是泛指各傢學說要義的學問,但在中國漢代獨尊儒術後為特指研究儒傢經典,是一種解釋其字麵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學問。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瞭經學著作一韆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捲。經學中蘊藏瞭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瞭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傢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评分

春鞦末年(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儒傢的創始人孔子在長期的政治活動失敗後,返迴故鄉魯國,編訂和整理瞭一些傳統文獻,形成瞭六經。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傢》裏指齣,孔子編輯瞭《書》,刪定瞭《詩》,編訂瞭《禮》和《樂》,作瞭《易》的一部分,並根據魯國的史料創作瞭《春鞦》。(關於六經是否是孔子所作,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不過一緻的方嚮是同意孔子主導瞭編輯地位,原始文本則非孔子原作。)自此以後,儒生們就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傢思想。在春鞦戰國時期,六經就已被人們公認為寶典。

评分

易、春鞦,在儒傢地位上升後,這些教科書被尊為“經”。

评分

评分

編輯

评分

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儒學在武帝建元五年取得獨尊地位,朝廷從此設立瞭五經博士,儒學從顯學成為官學,終於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而經學也由此成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评分

评分

經學,當然指注解經書的學問,所以言及“經學”,首先要明確“經”是什麼。

评分

書很好,推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