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n Soil Geograph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內容簡介
《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為省級精品課程“土壤地理學”的配套教材,相關實踐教學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考核方案等已十分成熟,該教材的講義已經過近十屆學生的試用,經過六次改稿,目前已基本成熟。特彆是結閤我們擁有的激光粒度儀與磁化率儀等先進儀器設備,能夠及時反映土壤與沉積物粒度特性與環境磁學特性的新進展。《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參編人員全部由畢業於中科院、蘭州大學、武漢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士教授組成,並已參加過相關教材的編撰工作,積纍瞭豐富的編寫經驗。他們也帶領學生對山東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瞭多年的自然地理學、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積纍瞭豐富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經驗。
《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齣發,將野外實習與室內試驗有機結閤,反映最新科技成果與學科前沿,對實踐教學的課程結構和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等方麵進行瞭一係列的改革,形成瞭反映創新教學內容與方式、將土壤與環境科學有機結閤的實踐教學體係。
目錄
前言
實驗一 主要造岩礦物和母岩的觀察鑒定
一、主要造岩礦物的認識
二、主要母岩的觀察
實驗二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一、土樣的采集
二、土樣的數量
實驗三 土壤水分的測定
測定方法
實驗四 土壤顆粒分析(傳統方法與激光粒度儀法)及手測質地
一、土壤顆粒分析(比重計速測法)
二、土壤質地手測法(適用於野外)
三、土壤粒度的激光粒度儀測試
實驗五 土壤有機質及腐殖質組成測定
一、土壤有機質測定
二、土壤腐殖質組成測定
實驗六 土壤酸堿度的測定
一、土壤pH值的測定
二、土壤交換性酸的測定(氯化鉀交換——一中和滴定法)
三、土壤水解性酸的測定(醋酸鈉水解一中和滴定法)
實驗七 土壤結構形狀的觀察及微團聚體分析
一、土壤結構形狀的觀察
二、土壤微團聚體分析
實驗八 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測定
一、比重的測定
二、土壤容重的測定(環刀法)
三、土壤總孔隙度的計算
實驗九 土壤最大吸濕量、田間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測定
一、土壤最大吸濕量的測定
二、土壤田間持水量的測定
三、土壤毛管持水量的測定
四、藥品配製
實驗十 土壤速效養分的測定
一、土壤水解性氮的測定
二、土壤中速效磷的測定
三、土壤中速效性鉀的測定(火焰光度法)
實驗十一 土壤磁化率的測定
實習一 土壤剖麵的選擇與挖掘
實習二 土壤剖麵的觀察描述與記載
實習三 塔山實習區概況與塔山酸性棕壤特徵
實習四 坡麵土壤侵蝕強度觀測——徑流小區法
實習五 小流域土壤侵蝕強度空間分布測定_137Cs示蹤法
實習六 平邑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實習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
如果實習調查區域範圍不大,基本上處於相同的生物氣候地帶背景條件下,區內土壤的差異或變化通常是由地貌和母質條件決定的。地形的高低、凸凹、陡緩,導緻地錶物質侵蝕堆積的變化,引起土壤水分狀況的改變;不同性質的母質母岩條件,也導緻土壤理化性質的差異。所以,在設計區域調查路綫時,要特彆注意通過這些有地形及母質變化的地段。
假使通過路綫調查要完成一定麵積範圍的土壤圖,則選綫的間距要根據不同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土條件和土壤類型的變化復雜性而定。如地勢平坦開闊,土壤類型較單一,分布範圍較廣,則調查路綫的間距可大些;相反,如果成土條件、土壤類型復雜多樣,麵積較小,圖斑比較零碎,則調查路綫的間距應適當小些。總之,要使調查路綫能控製土壤類型分布規律,有利於調查後繪製完成土壤圖為原則。
(1)山區土壤路綫調查選綫:首先要遵循垂直於等高綫的原則,使選定路綫從山下到山上,能經過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種植被、母質類型以及通過不同的土壤垂直帶;還應考慮山體的大小,注意丘陵、淺山、中山和深山之彆,以及不同坡嚮、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對土壤形成發育造成的差彆。此外,山區選綫最好從河榖起,這樣還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質與地形等對土壤形成分布的影響。
(2)平原區選綫:平原區土壤的變化比山區要簡單些,但平原區各種地貌類型、中、小地形的起伏變化、沉積母質類型的變異程度等對土壤發生與分布的影響都很重要。因此,平原區選綫同樣要遵循垂直於等高綫的原則。選綫要通過主要的地貌單元、地形部位、母質類型,以便能觀察到更多的土壤類型,並掌握土壤分布規律。例如,濱海(濱湖)平原一衝積平原一山麓平原、河漫灘一高階地、窪地二坡地一崗地,能夠觀察到各種類型的土壤。平原區選綫還應注意其典型性,即選定的路綫要通過實習地區最具有代錶性的地貌類型、地形部位、母質類型的地段。如河流衝積平原要盡量選定在各階地比較齊全而完整的地段,不應選擇某幾級階地缺失,或被侵蝕切割成支離破碎的殘存階地地段。農耕區選綫要選定能代錶當地主要耕地、不同農業利用類型的土壤調查路綫,如通過路綫應照顧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經濟作物區、各種草場類型等。
(二)剖麵的設置與挖掘
1.土壤剖麵的種類
土壤剖麵按來源分為自然剖麵、人工剖麵兩類。
(1)自然剖麵:由於人為活動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麵。例如,興修公路、鐵路,工程或房屋建設,礦産開采,興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燒磚瓦,以及河流衝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剖麵。自然剖麵的優點是垂直比較深厚,可觀察到各個發生土層和母質層,同時暴露範圍比較寬廣,可見到土層薄厚不等的各種土體構型的剖麵,這就有利於選擇典型剖麵。比較不同類型土體構型的剖麵,對分析研究土壤分類、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規律都比較有利。自然剖麵的另一大優點是挖掘省工,隻需挖去錶麵舊土就可進行觀測。自然剖麵的缺點是暴露在空氣中較久,因受風吹日曬雨淋的影響,其剖麵性態已發生瞭變化,不能代錶當地土壤的真實情況,因而它隻能起參考作用,不宜做主要剖麵。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麵,則進行觀測時應加以整修,以挖除錶麵的舊土,使其暴露齣新鮮裂麵。因此,野外調查土壤時,仍應以人工剖麵為主,而自然剖麵隻能起輔助作用。作為土壤地理野外教學實習,如果實習區是一個需嚴格保護的風景名勝區,其要求與土壤的調查研究不同,我們應盡量采用有代錶性的、有教學意義的自然剖麵。
(2)人工剖麵:這是根據土壤調查繪圖的需要人工挖掘而成的新鮮剖麵,有的也叫土坑。按剖麵的用途和特性,又可分為主要剖麵、檢查(或對照)剖麵、定界剖麵三種。
主要剖麵:也叫基本剖麵,是為瞭全麵研究土壤的發生學特徵,從而確定土壤類型及其特性而專門設置挖掘的土壤剖麵,其目的是全麵確切地掌握土壤的發生、發育的全部特性及其生産性能。它應該是人工挖掘的新鮮剖麵,從地錶嚮下直接挖掘到母質層(或潛水麵)齣露為止。因此,主要剖麵都要求挖大坑,自地錶嚮下,貫穿全部土層,直至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變化很弱的母質和基岩為止。
……
前言/序言
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n Soil Geograph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土壤地理學實驗實習教程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n Soil Geograph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