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這是一個長綫研究計劃的分題,這個計劃曆時數年,希望從一些特定角度來審視“上海式”都市進化和建築演變的現代化曆程,以及其中帶有普遍性的城市特徵,同時嘗試討論形式形成的基礎和可能走嚮。
《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分為發展迴溯、案例重繪、樣本測試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論文圖錶為主體,對上海主要住宅形式——裏弄、工人新村以及公寓大樓作瞭曆史整理和調研分析,並與西方同時期或者同類型的建築案例作對照比較。第二部分是22 個上海近現代住宅案例實錄以及12位現當代國際建築師集閤住宅戶型的歸類和比較。第三部分是選定場地條件下的樣本測試,將上海住宅區的發展方嚮和程度放在一個多樣化的“標準”背景中去思考其形式取捨。
蝸牛工作室 (Studio G) ,2009年由楊之懿創立於上海,專注於東亞大都會地區城市發展及建築形態的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楊之懿畢業於荷蘭貝爾拉格建築研究學院(Berlage Institute)。Km3: Excursions on Capacity(MVRDV,2005)以及Brussels: A Manifesto Towards the Capital of Europe(NAI,2007)課題組成員。深圳雙年展大運與深圳U站工作坊(2011)及FW: Living係列展(2012/2013)聯閤策展人。Transforming city聯閤研究參加2013香港雙年展。著有城市發展進行時(2010)、商業造城(2011)和棲居之重(2014)。曾執教於國內多傢大學。另一位主持人程文傑是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候選人,2012年加入工作室。曾工作於CAT小島一浩建築設計事務所和原廣司建築設計研究所。《高密度城市街區的研究:東京,紐約,香港與河內》以及《越南河內街區密度與形式的調查研究》課題組成員。
第一章 迴溯——上海的裏弄、公寓和新村
儀式+世俗——20 世紀50 至80 年代工人新村與上海街道景觀
“新”城市邊緣——上海大型居住區溯源與轉型思考
空間流變——裏弄建築與柯布西耶的聯立式住宅
小眾實踐與發展——20 世紀30 年代意大利與黃金時期上海的公寓案例
集體、集閤及復雜化——蘇聯、柯布西耶的探索與1949 年後上海的公房大樓
鏡之日本——上海與日本近代建築發展比較
第二章 重繪——上海經典住宅案例與國際建築師戶型設計
平麵/ 軸測——22 例上海近現代住宅設計重繪
120 ! 90 ! 60 !——12 位國際建築師公寓戶型類比
第三章 測試——公共住宅區形式的意嚮性測試
10 個場地測試
基地現狀
行列式
周邊式
圍閤式
點式
低層高密度
附 錄
附錄一 上海近現代住宅案例訪談錄節選
附錄二 上海住宅大事記1950 ~ 1988
《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
最後對房間組閤關係以及形成的流綫做些討論。江南地區傳統住宅的房間組閤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經過性房間(房間有兩個以上齣入口與周邊環境連接)的數量和作用要高於純粹末端(房間隻有一個齣入口)或者封閉性房間。上文提及的交通空間不足,需要房間內部流綫的彌補可能隻是某種傳統空間組織體係的外化。現象上看,公共活動和傢族成員間聯係的重要性大於個人私密的基本理念是這種現象的暗示。早期裏弄建築通過沿用民居空間形式將這種生活形態保留瞭下來。公順裏和兆福裏中經過性房間的數量占瞭房間總數的一半以上。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現代生活方式快速發展促使過渡性房間從原本含混的功能定位中逐步明確和獨立齣來。長樂村案例中我們已經很難找到原本“堂、廂、間、室”等概念,取而代之是起居、餐廳、浴室、臥室等功能更精確的稱謂。概念上的轉變使得傳統空間格局不再閤乎使用要求,過渡性房間的做法也很自然的逐漸離場。到20年代中後期,現代住宅的功能空間已經趨於成熟,正如靜安彆墅錶現的那樣。這裏必須留意均益裏這樣具有復古意味案例的提示:對於剛剛接觸現代都市生活的人們而言,要從封建傢族製的形態中完全轉換齣來並不是那麼順其自然和果決的,發展進化中的搖擺在所難免。與傳統空間在徘徊中前行的現象相對,為盡快形成穩定的現代住宅格局,産生瞭許多“過早”齣現的套路化作法。樓層重復就是其中比較突齣的做法之一,較早的靜安彆墅,後期的景華新村、滬江彆墅、懿園都是二三樓平麵完全一緻。平麵重復在傳統民居中也很常見,做法是各樓層格局一緻或相近,但房間功能保持彈性。在功能獨立的現代住宅布局中,平麵重復其實暗含瞭對於生活細節及其變化理解不足,存在“權且”保證數量和急於自我模式明確的嫌疑。這種猜測可以從少數幾個二三樓功能和格局都不相同的案例中得到部分驗證。以漁光村平麵為例,它的二層有供主臥單獨使用的起居室,空間層次的豐富度以及由此促成的生活方式得到瞭很大提升和進化。三層因保證曬颱麵積而縮小瞭平麵,並分隔齣三個較小的臥室,這樣與二層的功能定位及空間體驗清楚地區彆開來。從這一情況來判斷,雖然現代生活已經進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但是全麵和深入程度還不很充足,對新生活和新空間的理解與“創造”也就必然有限。也許藉助流綫可以對上麵的問題作進一步討論。雖然同為沿用傳統模式、經過性房間比例很高的案例,但是公順裏與兆福裏在空間屬性的界定上還是有各自比較明確的傾嚮。公順裏主要的流綫沿進深方嚮,分左中右三個軸綫展開,彼此隻有樓梯間發生聯係,所以盡管流綫較長似乎活動範圍很大,但幾根流綫間保持高度約束性,並不能說有高開放度,與傳統住宅空間的特徵基本一緻。兆福裏則有改良的做法。雖然該案例中將諸多經過性空間布置在二樓且形成較高貫通性的原因不很清楚(是不是僅將二樓作為閣樓而保持使用彈性?),但是客觀上嘗試將經過性空間與私密空間作瞭樓層上的劃分。效果上看,底層空間的房間獨立性較公順裏有瞭大幅度提高,並促使流綫集中在交通空間周圍,因為不用穿越房間而大大縮短。這種看似細微偶然的變化在後來的案例中得到瞭繼承和發揮。其實,從斯文裏開始通過樓層私密度的劃分(通常底層較開放,二樓以上較私密),現代住宅功能分區得到瞭初步的嘗試。上文提及的樓層重復也應該是從這裏發展齣來的。圍繞交通空間的集中短小的流綫做法也為後來的案例提供瞭思路。
……
“黃金時代”的上海
20年代到30年代也是上海城市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基於資本主義世界普遍繁榮和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以及上海在地緣政治和經濟身份上的特殊性,同時不能忽略國內“戰爭”狀態下相對“平靜”的租界環境。這些因素通過租界房地産市場的蓬勃生機錶現得一覽無餘,裏弄建築和公寓是當時居住類建築的主要投資門類。相比裏弄建築的規模龐大以及在社會層麵的“成效”顯著,公寓在數量上算是地地道道的小眾類型。然而因為位置上大多位於城市繁華地段,而且設計、施工、設施質量普遍較高,最重要的是相比裏弄建築更多偏好摩登的外觀和體量較大,對城市核心區域的整體麵貌影響很大,所以甚至更為醒目和受到關注。除瞭上文提到的政治上的原因,租界內各國各時期建築風格的包羅萬象,以及當時民眾對於西化、洋化、近現代化並無二緻的接受心態,以及市場求新求異的推波助瀾,上海建築形態呈現齣比意大利更為花樣雜呈的局麵。這些也在公寓設計中客觀的反映齣來。即便如此,從眾多案例的歸類分析中還是可以依稀找到其中的類型差彆和發展綫索,尤其是近現代居住模式的特徵。在戶型布局和單元組閤方麵既有與歐美公寓類似的常見情況,也有源於當時本土生活方式和社會條件的特彆案例,錶現齣公寓設計在概念和手段上的諸多不均衡。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的公房和公寓大樓
事實上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上海公寓因為戰局動蕩已經沒有可能繼續沿著小眾化的方嚮繼續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國傢係統全麵轉嚮社會主義更加明確瞭這一狀況。一方麵,原本的中産階級和所謂上流社會一夜之間被打倒,他們所代錶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體驗被扣之以“資産階級腐朽生活”的帽子遭到瞭新社會的唾棄。小眾化設計的社會基礎分崩離析,再也沒有閤適的土壤以供培育。另一方麵,原本從事一綫設計的建築界活躍人物因為政見不同分道揚鑣,其中一些離開上海去往港颱或海外,而留在國內的建築師則大多進入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默默無聞的履行自己的專業職責。“悄無聲息”恐怕是對建國初期因政治震蕩設計活動停滯的最好描述。無論如何,百廢待興的社會狀況督促政府盡快給齣指導路綫。根據當時政治體製上的關聯性和經濟上的現實壓力,更重要的是急需從政府管理部門到專業技術人員的執行經驗,蘇聯作為最早建立且最有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傢體係實例,成為唯一可參照的指路明燈。不過受限於低下的工業和建設水平以及捉襟見肘的經濟條件,對於具體的住宅建設而言,嚮蘇聯學習並非是(也沒有可能)直接做類型上的套用,而主要是在政策和“原則”層麵上進行。一方麵依照國傢工業化的指導方針,生活方麵的保障需要給生産建設讓路。“生産第一、生活第二”的原則從根本上決定瞭後來數十年間住宅建設在國傢建設中所飾演的配角角色。另一方麵,依照理論上對社會主義傢庭與公共生活關係的理解,以及對無産階級社會需求的認識,“集體化”成為理所當然得到贊賞和提倡推廣的模式。其中不僅對人們日常起居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提齣要求,同時也對規劃和建築如何作為物化的保障做齣相應的規定。這成為衡量居住建築類型和形式的無形準繩。同時,為瞭倡導工業化設計與施工,以及控製造價和提高使用效率,住宅建設開始使用統一的標準化設計,每年由市級政府部門統一提供1~3種標準平麵。當然,住宅作為生活耐用消費品必須根據按需分配的原則統一生産和供給,符閤計劃經濟體係的基本運行邏輯。這是另一項對住宅設計和建設産生重大影響的政策,其維係時間之長大大超過前述兩項。上海到20世紀90年代末仍在孜孜不倦的繪製2000年住宅標準,這恐怕對現在大多數年輕設計人員以及建築專業的學生而言都是很難理解的。另外,有必要對當時提齣的“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這一設計原則(《堅決降低非生産性建築標準》,1955)略作補充說明。“適用”可以理解為符閤使用要求或供求匹配的前提下(對於政府計劃而言)對多餘或補充細節的限製。“經濟”即不可浪費,除瞭是對建設投資控製的提示,還暗含瞭對設計方案應注重使用實效的鼓勵。“美觀”顯然是與形式有關,不過這裏不單是指建築外觀樣式的直觀視覺感受,還包括建築內部由空間、尺度帶來的間接場所體驗。“在可能的條件下”其實意指除有特殊要求的項目外,通常情況下不作相關考慮。這三方麵的原則其實互為補充的闡明非生産性建築應作為“生活必需品”加以剋製和節儉的對待。這雖然是來源於對蘇聯國傢建設的理論和經驗總結,但是國內的情況使這一指導方針變得更為苛刻和束縛。如果標準定型設計圖紙是在操作層麵對住宅設計的運作和規範做齣限定的話,那麼“三原則”則是在美感和居住體驗層麵對設計基調和品質方麵做齣瞭相應約束。1949年以後上海居住建築設計與建設活動就是以上述政策原則為背景,關於住宅樣式的紛爭和極端現象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綫索或依據。當然,公寓從小眾類型嚮社會化的跳躍式轉變也在範疇之列。
……
要認識一個城市,可以從各個方麵加以研究,比如商業建設、交通節點、公共設施等,但是對於真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最能夠形成某個城市印象的,恐怕應該還是居住建築。居住建築不僅在城市中所占麵積比例最大,也是最為基礎的部分,往往最能切實地反映齣某個城市建築活動的基本條件和狀況。
本書在研究思路上作瞭兩個嘗試。其一是“基於相似性的比較”。這裏可能要藉助個人體驗來做個類比。長期在上海和東京兩地生活,常常會有這樣的睏惑:兩個城市存在不同似乎毫無疑問,但要被問起到底有何不同或者為什麼不同,往往隻能從零星的印象上迴答,很難給齣精確完整的描述。甚至可能一拍腦袋,“因為土地所有方式不同”“發達程度不同”等等。另一個疑問可能更令人糾結:假設上海最終和東京同樣發達,土地所有方式也類似(當然這種假設本身就不成立或毫無意義),兩者在建築現象上就一樣瞭嗎?問題雖然莫名,答案倒不難給齣。兩者的不同點確實到瞭一定的數量級,以至於不可能依靠幾個要素的一緻就能獲得外在形態的靠近。然而,問題的答案也不會真的隻剩下因為不同,所以不同。仔細想想此處的不同,其實有共性的差彆和個性的特徵兩層含義。本書主要集中在前者的討論上,既有尋找區彆依據之意也有定位程度高低的企圖。直白些來講,就是在試圖談論某種互相的參照性。另外,比較會帶來某些意想不
到的啓發性其本身也很有吸引力。
其二是“超越類型的影響”。重新迴到居住反映城市建築活動的基本條件和狀況這一話題,還是以上海和東京為例。一方麵,對於在兩個城市都有居住經曆的人們,通過其中任何一個居住區域都可以感受到兩地明顯的差異,政治、經濟、文化、製度等各個方麵的差彆,會通過建築活動,以一種最直接的自下而上的狀態反映在居住形態上。另一方麵,對於走馬觀花的旅行者來說,認識上海和東京往往隻是通過旅遊指南上那些城市名片地區——例如上海的外灘、南京路、淮海路或者東京的銀座、新宿、澀榖,來得到關於兩者的基本印象。如果隻是藉助城市中心商業區來感受兩個城市的差異,總覺得似是而非,不怎麼說得清楚。可能對於大型商業建築單體本身來說,自上而下的全球化標準模式使得它們在操作方式上並沒有很大區彆。那麼我們真切感受到的兩個城市商業中心之間的差彆到底來自何處呢?簡單來說,第一是觀念層麵上,它們必然受到所在城市“建築活動的基本條件和狀況”下某種集體潛意識的影響或製約;第二是物理層麵,
這些商業中心的形成不可避免地來自與周邊居住環境的互動,這些互動的痕跡在很多地方都清晰可辨。因此在一個城市中,不論是對於顯見的居住建築還是各式各樣的“非居住”的公共建築,“居住”作為地方化身體感受性的重要部分,對它們的烙印是最基礎、最廣泛或許也是最深刻的。
如此看來,對於居住主題的討論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超越自身類型的邊界,觸及諸如體製指引、地方文化、建築觀念和形式趣味等更大的命題。More than Living 也可以理解成“不僅僅是關於居住的故事”吧。
書很不錯,特彆裏麵的圖紙,簡約樸素,是本畫平麵軸測分析參考的好書。
評分 評分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過程很真實
評分書是盜版的
評分活著,如果沒有愛,沒有關懷之心,時時計較,天天怨恨。又怎能怪快樂總是背棄瞭我們的生活?
評分書本做工精細,內容深度不淺,軸測畫的蠻漂亮,覺得是一本方便攜帶的口袋書。不錯~不錯
評分書很不錯,特彆裏麵的圖紙,簡約樸素,是本畫平麵軸測分析參考的好書。
評分書很不錯,特彆裏麵的圖紙,簡約樸素,是本畫平麵軸測分析參考的好書。
評分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過程很真實
棲居之重:全球背景下的上海近現代佳宅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