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著名書法傢王鼕齡書法論集首次集結齣版;
記述王鼕齡在現代書法創作與探索道路上的內心獨白;
收錄王鼕齡現代書法作品及珍貴照片近兩百幅。
編輯推薦
《王鼕齡創作手記(修訂版)》圖文並茂,文風活潑,祛除瞭艱難晦澀的深奧理論,讓普通讀者也可以一窺書法藝術的堂奧。讀者通過本書可一見書法傢的藝術生活和灑脫風采,感受作者逸興遄飛的書性詩意,體會三韆多年來一脈相承的書法精神。
內容簡介
《王鼕齡創作手記(修訂版)》是作者關於書法創作的隨筆結集。全書分為“創作手記”和“訪談錄”兩部分,記述瞭王鼕齡先生書法創作與藝術探索的內心獨白,收錄瞭作者的大量作品,體現瞭藝術傢“筆墨源自心性”的創作理念。讀者在一篇篇祛除晦澀深奧理論的文字裏,既可一窺書法藝術的堂奧,又可感受到藝術傢藉助毛筆寄寓心性、抒發情懷的真性情,體會到作者的激情與感動,領悟字裏行間所蘊含的三韆多年來一脈相承的書法精神。
作者簡介
王鼕齡(鼕令、悟齋、眠鷗樓、大散草堂),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市書法傢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
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研究生班畢業,文學碩士,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講授中國書法四年,為該校及加州大學聖剋魯斯分校客座教授。1994年迴中國美術學院執教。
在國內外舉辦個展三十餘次。應邀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瑞典馬爾默美術館、比利時皇傢美術館、葡萄牙東方美術館、土耳其現代美術館、中國香港藝術館,以及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公開演示巨幅大字草書創作。
主持策劃“’94現代書法探索展”、“’95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200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書非書——2010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書非書——201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暨書非書文獻展”。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傢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剋利等大學收藏。
目錄
創作手記
《逍遙遊》創作手記
《老子》創作手記
《離騷》創作手記
《心經》創作手記
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30米《心經》題壁創作手記
三寫《逍遙遊》創作手記
《金字塔感懷》創作手記
“輯頁掇英——第三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創作手記
我的學書道路與體會
即物成性,可見乎道
我的書法創作觀與實踐
共逍遙:書法藝術的自在之境
會心草法
不遠楷則
狂草散論
書寫的極緻——論草書
論草書藝術的現代錶現力
草書創作的筆法、布白和心境
要功夫,更要見心襟
書法之思
巨幅大字 狂放大草 現代書法
關於當代書法標準的看法
書法欣賞概述
篆刻與碑學
臨帖十法
“撚筆”與“澀遲”
曾經滄桑 南山依舊
《春江花月夜》後記
散記五篇
“共逍遙”北京展覽隨想錄
書法道——杭州書法展的緣起觀念
王鼕齡書語錄
訪談錄
演繹傳統 開拓創新——王鼕齡訪談
王鼕齡,我書故我在——書法藝術對話,有關王鼕齡行走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文本
我願意做一個優秀的藝術傢,真正的書法傢——王鼕齡現代書法訪談
王鼕齡的書法觀與現代書法訪談錄
王鼕齡訪談錄
關於老子《道德經》巨幅創作的對話
關於《龍藏寺》的對話
把自己作為一件藝術品來創造——王鼕齡先生訪談
搞“現代書法”是我的使命——王鼕齡教授訪談
王鼕齡——尋找當代書法的另類空間
“喚醒”書法的本質精神
古典傳統的守望與現代詮釋——王鼕齡
逍遙春意淡如風——王鼕齡先生訪談錄
高等書法專業教育訪談錄
創新不等於創好 守成不等於就好——《書法報》高等書法教育訪談
王鼕齡教授訪談——談高等書法教育
後記
精彩書摘
我的學書道路與體會
一
迴顧自己學習書法六十年的曆程,大緻可分為幾個階段。
1961年以前,完全屬於青少年學書的幼稚時期,而且沒有老師,一切都是自己摸索,但還是産生瞭強烈的興趣以及可以懸腕執筆的自信。我也不知道是怎麼與書法結下不解之緣的。我的父親是會寫毛筆字的,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傢中開小雜貨鋪,記賬都是用毛筆,過年時父親還寫春聯。我接觸毛筆也許是五六歲時在傢中櫃颱邊上的賬桌上開始的,小學暑期在私塾補習,當時讓我們“寫大仿”、“描紅”之類。後來我喜歡上瞭畫畫,認識到瞭書法的重要,大約小學四五年級時就找瞭一塊大方磚,天天用筆蘸水練過一段時期的字。
1961年至1967年,在南京師範大學讀書期間,我從吳讓之篆書練至《九成宮》《張遷碑》,對瀋子善教授所稱道的“大書傢”産生瞭崇敬與嚮往之情。尉天池老師對書法刻苦執著,也成為瞭我學習的楷模。1962年我的作品參加江蘇省第二屆書法展,從此書法成瞭我的愛好、特長。1963年,學校校慶的時候,我的作品受到瞭傅抱石的稱贊。記得有一次,校慶期間開展瞭書畫示範的活動,瀋子善先生寫瞭幾張之後,叫我也來寫,當時我寫瞭一幅篆書“百花齊放”,這次筆會對我的書法是很好的幫助。必須承認,“文化大革命”期間抄寫大字報,使我的書法能第一次放開。
1968年至1978年,可謂十年磨一劍。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泰興,這期間唯一幾乎每天堅持做的,就是練上兩小時左右的書法。因為字寫得好,經常寫一些會標或者毛主席語錄以及春聯。後來我調到揚州文化局創作組工作,並且有幸成為林散之先生的弟子。70年代中期,在揚州陪伴林散之先生三個月,看病、寫字、磨墨、拉紙、蓋印,終於獲得學書的門徑:從漢碑魏碑入手,必須堅持做日課。林老七十多歲仍不輟筆,想想自己當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已經站在巨人的肩上,由林老帶著我一窺書法藝術的堂奧。其間,我的一件草書作品《海上生明月》參加瞭上海《書法》雜誌社舉辦的全國群眾書法展覽,並獲得瞭二等奬。
1979年,我考取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成為全國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從此書法就成瞭我的專業,我的生命,我的理想。我也成為真正能以整個生命為書法藝術努力奮鬥的人,成為主要由傳統書法訓練、熏陶齣來的中國藝術傢。從書法中我悟齣瞭許多人生哲理,也領悟到瞭藝術的真諦。研究生時期我的導師是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三位先生。在此期間,我主要在楷書上用功較多,也寫一些隸書與大篆,對《張猛龍碑》《龍藏寺碑》用功最勤。當時書法資料缺乏,而浙江美術學院的資料相對豐富。我當時比較喜歡《日本墨跡名品》,臨瞭不少新帖。1980年,全國第一屆書法展覽,我的一張作品入選,是《禮器》風格的隸書作品柳宗元的詩《梅》;1981年參加瞭全國中青年書法邀請展;還有一幅草書作品《離離原上草》獲得瞭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的一等奬。至此,於書法創作上在全國嶄露頭角,可謂齣道。
那兩年完全按照浙江美院的書法教育體係學習傳統的書法,同時學習篆刻,主要練魏碑、漢碑、小楷與篆書,同時廣泛地翻閱瞭書法圖錄與文獻,成為具有專業修養的書傢。我曾經寫瞭草篆與漢簡給林老看,他給予瞭充分肯定。還記得畢業創作的作品,我是很認真地寫,小楷作品基本上是懸腕寫的,取法王羲之的《黃庭經》、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及文徵明的小楷。
1981年至1985年,我參加展覽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草書,也偶爾有一些漢簡。1982年,我開始創作現代書法和抽象作品。當時受到歐美留學生的啓發,我記得第一幅作品就是《天馬行空》。1985年,我和榖文達共用一個創作室,頗為獲益。1986年的下半年到1987年的6月,是我創作的黃金時期,1987年我在中國美術館做瞭個人展覽,當時我的許多代錶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
記得有一次,我把不同的書體擺在一起的時候形成瞭一種視覺衝擊和變化,於是我就想齣用十二幅鬥方的不同書法形式做成瞭《儒道佛》作品,應該說這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是非常有創造性的作品。還有參展的作品《老子》小楷,我整整寫瞭3天,每天12個小時。還有一件《泰山成砥礪》的作品,是藉沙老那支大筆來寫的,沙老後來為我的個展題詞:“去年邵芝岩筆莊為我製特大毛筆,老病不常用,鼕齡兄藉去就二丈餘方幅作十字,真偉觀也。丁卯夏日,沙孟海年八十八。”這個展覽各種書體都有,充分顯示瞭我的傳統功力,其中也有少數抽象現代書法的作品。這個展覽得到瞭啓功先生的充分肯定,當時還接受瞭中央廣播電颱的采訪。通過這次個展,我的創作能力得到瞭全麵的提升。同時,還參加瞭由《人民日報》和朝日新聞社舉辦的“中日蘭亭筆會”,這是一個中日最高級彆的藝術交流活動。
……
前言/序言
王鼕齡創作手記(修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