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學原始》是清初學者兼醫傢王宏翰的代錶著作之一。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醫學原始》共分四捲。捲一,闡釋先天稟賦,即元神元質的本源——命門與腎,從天人閤一齣發,闡發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從遺傳學角度闡釋本源在父母的先天稟賦。捲二,分彆對四元行、四行變化、生長、四液、知覺、五官、四司、寤寐論、夢論、噓吸論等論述,大量引用並幾乎全盤接受瞭西方醫學的“四元行說”,即土、水、氣、火,通過四行之間的變化生長關係以及四行中的關於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等方麵的闡述來闡釋“四行論”。捲三和捲四主要論述經絡學說、髒腑學說。《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醫學原始》對清晚期的匯通學派的形成産生瞭較深的影響,對於瞭解醫經醫理及研究明末清初西學東漸曆史及文獻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宏翰,字惠源,號浩然子。乃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之後。先世久居華亭(今屬上海市),後遷至姑蘇(今江蘇蘇州)。初習儒,博通經史,天文地理,無所不精。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學東漸時,王宏翰是第一位積極接觸並接受西方醫學思想和學說的中醫醫傢。王氏精研東西方醫學理論,並於1688年撰寫完成國內第一部大量融入西方醫學觀點的中醫著作《醫學原始》。此書倍受中外交通史和醫學史研究者的重視,如範行準、方豪等老一輩學者均曾引用或討論過其中的內容,近年來海內外學者對王宏翰及其《醫學原始》又給予瞭很大關注,該書為東西匯通的早期著作。
目錄
醫學原始序
醫學原始序
醫學原始序
醫學原始自敘
醫學原始捲之一
天人閤一論
總論
元神元質說
受形論
診脈分男女考
子形似父母或似祖伯母舅說
命門圖說
醫學原始捲之二
天形地體圖論
四元行論
四行變化見象論
生長賴補養論
四液總論
紅液黃液
黑液
白液
脈經之血由心煉論
動覺至細之力德論
知覺外官總論
目之視官論
耳之聞官論
鼻之嗅官論
口之啖官論
身之觸官論
知覺內職總論
總知職
受相職
分彆職
涉記職
記心法
記心辯
寤寐論
夢論
噓吸論
……
醫學原始捲之三
醫學原始捲之四
醫學原始捲之五
醫學原始捲之六
醫學原始捲之七
醫學原始捲之八
醫學原始捲之九
精彩書摘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醫學原始》:
或問白液之自口齣者何來?日:凡飲食自胃化以至腸,或有未即化者,則存於胃,漸化以齣其濕,變為白液,以為胃元熱之薪。其所不須者,口則唾之,或成溺齣之。然白液自口齣者,或由腦上來,或由於胃,其吐齣時自覺也。若胃弱無力者,其元熱亦無力,飲食必難化,因變惡氣與白液,緻胃不飢,苟白液之無用者,或自口齣,或從腸泄,則胃潔飲食,黑液上升緻胃覺飢矣。若人之汗,則上分不入四液,下分不為溺,名日剩液,在胃中。人受夏熱蒸內,此液則相煎以齣則為汗,味則鹹,故夏月汗齣,乃液為汗,故溺少。鼕既無汗,故溺多。若有疾發汗者,病從剩液以去也。若人病,則元熱少,力不勝此液,雖齣為汗,汗則冷,冷則澹澹,為熱微之過。若元熱旺,能勝此液,液則少,則汗熱而鹹也。
脈經之血由心煉論
夫人身大小諸血絡,散結周身,其根皆生發於肝,其本性之德亦在肝,帶黃白黑液,同紅液灌溉於血絡,此為一分,養周身之肢體者也。更以一分,從肝帶三液以至心,心細煉為甚熱至純之血,並生活至細之德,流灌於脈絡,以運周身。而脈絡之根與血,同生發於心者也,脈經分繞周身之肢體,俱貼於血絡之下,血絡與脈經各有本絡,各有相彆之血也。
問血絡之血,運行周身者可見,脈經之血,運行周身於血絡之下者不可見,何也?日:脈經之本性本用,較之血絡,脈經尤高,其覆掩之也。有皮肉與血絡三重,且脈經之純血,與生活至細之德,均為甚熱,必脈經貼於血絡之下,則血絡之血,受脈經血之甚熱,乃不凝固,可運行於周身,不然,血體重,凝滯不行矣。今血齣膚,未有不凍者,是知血絡之血,必藉脈經血之甚熱以行周身也。脈經之血,較肝血更精粹,故甚熱甚純,須甚生活。蓋由來之所以然為甚熱耳,其體性如火之迅烈也。
或問大小脈經,何以必分周身之上下?日:脈絡大根生於心,猶血經之根在肝,上生下生,分為二焉。一由心下分,分於左右至足;一由心上分,分以至頭,盡貼於血絡之下,繞行周身,使生活至細之德,與血絡養補之血,俱運行不少凝止,且以甚熱之血,與生活至細之德,至腦內便細煉之,即變為動覺至細之質之德也。
心之本性甚熱甚烈,試以初殺牛羊之內,探手試之,其心如火。心內有二小包孔,一左一右,二孔中以堅肉成壁,以為左右孔之界。問心內堅肉,何以二孔之界如壁?日:心之二小孔,所以煉脈經甚熱之血,使莫可滲。初進右小孔細煉之,其外進惡粗之諸氣,以噓齣之,其精者,左小孔更細煉之,始成脈絡甚熱至細之血矣。二小孔各有管路,各有小門,如樹之小葉,血之齣入,皆自開閤,莫或有逆退者,細煉既成。一為生活至細之德,一為脈行之血,理雖二分,實則總在一脈經也。心既常動,故周身之脈經亦俱運動不息也。
……
前言/序言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醫學原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