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安徽建築》由九部分構成,主要包括:一、新石器時代建築;二、夏、商、周時期建築;三、秦漢時期建築;四、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築;五、隋唐五代時期建築;六、宋元時期建築;七、明清時期建築;八、近代建築;九、現代建築。
目錄
總序(陸勤毅)
引言
一、新石器時代建築
1.淩傢灘聚落遺址
2.尉遲寺聚落遺址
3.薛傢崗文化建築遺址
4.繆墩房屋遺址
5.懷寜孫傢城遺址
6.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
7.侯傢寨遺址
二、夏、商、周時期建築
1.概觀
2.禹墟
3.“亳”“城父城”與“相”
4.鍾離國與雙墩一號墓
5“下蔡”與“壽春”
6.夏、商、周聚落遺址
三、秦漢時期建築
1.概觀
2.道教建築的濫觴
3.雙墩漢六安王墓與曹氏傢族墓群
4.形象資料中反映的漢晉建築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築
1.魏晉城池與軍事建築
2.屯田製度與觀稼颱
3.佛教建築的濫觴
4.民間信仰與民間信仰祠廟
5.魏晉名士與山水園
五、隋唐五代時期建築
1.概觀
2.隋唐城鎮發展與變化
3.佛教的興盛與佛寺
4.道教與道教建築
5.建築與詩賦
六、宋元時期建築
1.概觀
2.江淮之間軍事對峙中的城池
3.興程硃理學,建文廟學宮
4.理學勃興與書院濫觴
5.追思先賢,弘揚正氣
6.安徽宋塔
7.宋元民間信仰祠廟
七、明清時期建築
1.概觀
2.恢宏壯麗的明中都
3.徽州城鎮村落
4.立祠廟,祭韆古英雄
5.九華山間佛國城
6.依山取勢得景隨形——齊雲山道教建築群
7.安徽伊斯蘭教建築
8.徽派建築,古今奇觀
9.徽派園林縱橫
10.商品流通的活躍與商業建築
八、近代建築
1.概觀
2.安徽近代城市的發展
3.西方建築東漸及影響
4.傳統建築的變異
5.近代工業建築的濫觴
6.近代教育轉型與教育建築
九、現代建築
1.民族形式與新古典主義建築
2.新徽派建築
3.改革開放後的安徽建築
精彩書摘
《安徽建築》:
早期神堂前僅有香爐並無殿(亭),此後,為瞭防雨,加蓋瞭亭。至今尚可見到覆蓋有雨亭的香爐。隨著民間信仰建築逐步世俗化,雨亭也由進香時避雨,轉為觀戲時避雨之用。其形態也隨多種世俗用途調整。
戲颱 民間信仰祠廟常設有戲颱酬神。王國維曾發問:“歌舞之興,其始於巫乎?巫之興也,蓋在上古之世。”就現有資料看,戲劇起源於民間信仰中的酬神活動,經曆瞭“酬神→歌舞→戲劇”的演進過程。具體說來,過程是由原始社會巫覡的祭神,發展到漢代的百戲。所謂百戲,是一種融歌、舞、樂、雜耍為一體的娛樂活動。漢代的百戲,需要較大的場地,四川成都北郊羊子山1號東漢墓畫像石中的宴飲觀百戲圖,以及山東省微山縣齣土的漢畫像石觀百戲圖,戲場均為較大場地。唐代的歌舞伎樂較集中,齣現瞭用來錶演歌舞伎樂的颱子,叫錦筵或舞筵,築於水池之中。颱中鋪紅氍毹(近於地毯)供舞者錶演。直到宋代齣現瞭雜劇的發展,有瞭劇情,纔有瞭真正意義的戲劇,也纔有瞭戲颱。宋代的戲颱,“舞亭”“舞樓”“舞廳”“樂颱”等多種稱謂並用,可見尚未完全定型。元代伴隨雜劇的發展,戲颱方定型。可以說,中國古戲颱源自神社戲颱。戲颱與諸多的民間信仰相關,所謂“有村必有廟,有廟必有颱”。戲場的形態製式,與民間信仰有著很高的相關係數。民間信仰祠廟,多將儀門與戲颱閤一,平時作為儀門,演戲時將活動颱安上。各類民間信仰建築相異的功利取嚮,會影響戲場布置。此外,民間信仰以祈福、納吉、禳災等功利要求為目的,常伴隨著迎神賽會、聚餐等集體性活動。戲劇就不是簡單的“觀”和“演”的關係,這影響到戲場的構成。至今有些地方還有演戲前先祭神的傳統。縱觀民間信仰建築的發展,有個大趨勢,即巫覡和神秘色彩漸次減弱,世俗成分增益。伴隨著娛神色彩漸弱、娛人色彩漸濃的變化,戲場格局也發生瞭變化。
酒樓 亦稱“飲樓”,一般設於戲颱的左右兩翼,供女賓觀戲。酒樓源頭之一是隋代的看棚。早期儺舞一類的民俗活動,是沿街巷流動中展開。此時為觀看而搭建臨時性看棚,是其濫觴。
……
前言/序言
安徽建築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