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 校訂本(套裝上下冊)

群書治要 校訂本(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徵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275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585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0
套装数量:2
字数:500000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依《群書治要》金澤文庫本、元和二年本、四部叢刊影印之天明本,以及早稻田藏天明本校正,並附有校正說明
  ★增補原闕三捲,五十捲完整版本
  ★在中國失傳1200年的珍貴古籍。
  ★中國古聖先王治國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經驗
  ★修齊治平的理論大綱;治國安邦的經驗匯編
  ★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

內容簡介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十八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十八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特彆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根據《新唐書》記載如下: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詔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愛其書博而要,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賚賜尤渥。《群書治要》一書,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經、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書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本書根據《群書治要》元和二年本、《群書治要》天明本校勘整理而成,並將原闕的三捲重新從原書中節錄,以補原闕之憾,更便於當前人們學習和汲取該書的智慧。

作者簡介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初傑齣的政治傢、思想傢、史學傢。河北巨鹿人。貞觀元年(627年),升任尚書左丞。貞觀二年(628年),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在此期間,受命編撰《群書治要》,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為侍中。貞觀十年(636年),魏徵奉命主持編寫《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曆時七年。貞觀十二年(638年),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剋終疏》,列舉瞭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貞觀十六年(643年),魏徵病逝傢中。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目錄

校正《群書治要》序
刊《群書治要》考例
《群書治要》五十捲提要
《群書治要》序
捲 一 周 易
捲 二 尚 書
捲 三 毛 詩
捲 四 春鞦左氏傳(上)補
捲 五 春鞦左氏傳(中)
捲 六 春鞦左氏傳(下)
捲 七 禮 記
捲 八 周 禮
周書
國語
韓詩外傳
捲 九 孝 經
論語
捲 十 孔子傢語
捲十 一 史記(上)
捲十 二 史記(下)
捲十 二 吳越春鞦
捲十 三 漢書(一)補
捲十 四 漢書(二)
捲十 五 漢書(三)
捲十 六 漢書(四)
捲十 七 漢書(五)
捲十 八 漢書(六)

精彩書摘

前言/序言

  中華民族有著五韆多年的文化史,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延續五韆多年,一直發展至今的文明,是人類智慧的瑰寶。在世界文明史上,先後齣現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等,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瞭,有的消亡瞭,有的融入瞭其它文明。而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凝聚力和雋永的魅力,曆經滄桑而完整地保留瞭下來。
  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所以韆古傳承、不斷豐富發展而沒有中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瞭大量的典籍,其數量之多舉世罕見。這些經典,讓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代代都能培養齣聖賢君子,使得中華民族無論在何種境況下都後繼有人,讓傳統文化的薪火始終不滅。這些經典,不僅讓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濛受福蔭,也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給世界人民帶來和諧、安定。
  在中國曆史上,就曾經有這樣一部書,它不僅開創瞭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盛世”,而且還遠渡重洋,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為圭臬,創造瞭日本曆史上的兩朝盛世。然而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卻在中國曆史上失傳瞭一韆多年,一直鮮為人知。這部書就是——《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於貞觀初年下令所編輯的。太宗十八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十八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特彆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第二個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書二十萬捲,設立“弘文館”,即為國傢藏書之所,亦為皇帝招納文學英纔之地,集聚瞭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蕭德言等英纔,“聽朝之際,引入殿內,講論文義”,“或至夜分而罷”。每當朝廷議事之後,唐太宗便延請眾人同入弘文館,嚮眾賢士請教治國良策,以為日後施政良方。
  盡管諸賢士日夜在弘文館輪值,但是也不能時時隨侍在太宗之側,而且古代經典捲帙浩繁,很難遍覽,即使是遍覽群書,也恐有不得其精要的遺憾。太宗有感於此,故而産生編撰《群書治要》的想法。對此,《新唐書?蕭德言傳》如是記載: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詔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愛其書博而要,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賚賜尤渥。
  《群書治要》一書,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經、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書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
  唐太宗在讀《群書治要》後,在《答魏徵上〈群書治要〉手詔》中感慨道:“朕少尚威武,不精學業,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觀所撰書,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緻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見《全唐文》)唐太宗特令繕寫《群書治要》十餘部,分賜太子及諸侯王以作從政龜鑒。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研讀《群書治要》,能夠達到“君”學可以治國、“臣”學可以輔政、“民”學可以齊傢的效果。願我輩同仁,共學此書;願古聖先賢之教誨,利益世人,和諧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比想象的要厚重,大16开,绸面精装,包装精美,内文字大行疏,方便阅读。微信端特价430,凑足450,叠加每满150-50再用300-120的券,170左右入手,大概二十多斤,若按重量算的话可以说是超值了。《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评分

是正版,绝对经典。就是书皮略有些脏

评分

雨天到货,但包装完好,值得购买

评分

超级好的一套书!京东活动真是太划算了!京东物流超级快,不想某当,买书还是京东最好!感恩京东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日夜兼程的老司机们,还有快递小哥,谢谢你们!支持京东!

评分

纸质还可以。锁线。繁体竖排。用了2-0.8优惠券,划算。

评分

包装精美 印刷优良 推荐

评分

京东物流,值得信赖;古典名作,值得拥有。

评分

书不错,唯一不好的就是书壳子的右上角有磕碰,

评分

比想象的要厚重,大16开,绸面精装,包装精美,内文字大行疏,方便阅读。微信端特价430,凑足450,叠加每满150-50再用300-120的券,170左右入手,大概二十多斤,若按重量算的话可以说是超值了。《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