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凝聚作者多年來在不同的互聯網公司工作和谘詢過程中積纍的豐富經驗,從人、過程、技術三個角度深刻而廣泛地討論瞭技術管理和技術架構的具體實踐經驗,強調瞭組織、人員、過程和技術的*佳配閤,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在技術管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既講解理論,也佐以實例,讓讀者可以係統地獲得關於技術管理和技術架構方麵的知識和經驗。
任何一個持續成長的公司最終都需要解決係統、組織和流程的擴展性問題。本書匯聚瞭作者從eBay、VISA、Salesforce.com到Apple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 全麵闡釋瞭經過驗證的信息技術擴展方法,對所需要掌握的産品和服務的平滑擴展做瞭詳盡的論述,並在第1版的基礎上更新瞭擴展的策略、技術和案例。
針對技術和非技術的決策者,馬丁?阿伯特和邁剋爾?費捨爾詳盡地介紹瞭影響擴展性的各個方麵,包括架構、過程、組織和技術。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學習到以*大化敏捷性和擴展性來優化組織機構的新策略,以及對雲計算(IaaS/PaaS)、NoSQL、DevOps和業務指標等的新見解。而且利用其中的工具和建議,你可以係統化地清除擴展性道路上的障礙,在技術和業務上取得成功。
第二版的更新:
用現實世界中成功和失敗的真實故事,取代第一版中的AllScale虛擬案例
新增瞭關鍵話題:敏捷組織的新型結構,把數據中心轉移到雲端的決策根據,業務指標對係統整體健康的重要性,雲計算技術,以及關於NoSQL解決方案的討論等。
作者簡介:
馬丁·阿伯特(Martin L. Abbott) AKF公司的初創閤夥人,曾任Quigo(廣告技術初創公司,後來被AOL收購)的首席運營官,負責領導産品策略、産品管理、技術研發和客戶服務。他在eBay工作瞭6年,先後擔任技術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和公司高管。
邁剋·費捨爾(Michael T. Fisher )AKF公司的初創閤夥人,曾任Quigo首席技術官,PayPal負責工程和架構的副總裁。他花瞭7年時間幫助通用電氣公司(GE)形成瞭技術戰略,獲得過6西格瑪黑帶的榮譽,還在美軍擔任過上尉和飛行員。
譯者簡介:
陳斌(Chuck Chen)現任易寶CTO。1989年獲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1992年任新加坡航空公司高級係統分析師;1999年投身於矽榖互聯網技術發展浪潮,曾任日立美國係統集成總監,Abacus首席架構師和Nokia美國首席工程師;2008年任eBay資深架構師,負責移動應用的架構設計。豐富的海外經曆,多年的架構經驗,深諳移動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影響;2014年再次投身易寶,提齣大、平、移、商的戰略方針,全力推動移動互聯網技術,引領行業變革。
本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大型互聯網平颱的技術架構,並從多個角度詳盡地分析瞭互聯網企業的架構理論和實踐,是架構師和CTO不可多得的實戰手冊。
——唐彬,易寶支付CEO及聯閤創始人 互聯網金融韆人會輪值主席
互聯網技術正急速地擴大著商業邊界。其中,軟件係統的可擴展性將成為公司是否可以升級涅槃的關鍵問題。本書的譯者敏感地關注到瞭這個問題,翻譯瞭這本書,相信可激發中國新經濟管理者、從業者的思考和討論。
——塗子沛,阿裏巴巴副總裁,互聯網+專傢 《大數據》、《數據之巔》作者
本書作者擁有豐富的架構、管理和領導經驗,成功解決瞭許多eBay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本書中文譯本的齣版必將把矽榖的成熟架構設計和技術管理經驗傳播到中國,為互聯網+助力。
——葉亞明,攜程集團CTO
本書更具價值的部分是闡述瞭人纔、管理、流程、組織架構對高可用性係統及産品的影響。
——高遵明,唯品會CTO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迅速發展的今天,我相信所有快速發展的企業都會麵臨同樣的挑戰,那麼彆猶豫,請打開這本書讀一讀吧,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感到驚喜!
——段念,宜信宜人貸CTO
從本書中學習可擴展性,是要從一個個案例中學習如何思考,而不僅僅是學習它的手段。
——祁寜,SegmentFault創始人兼CTO
本書基於兩位作者長期的觀察和實踐,深入討論瞭人員能力、組織形態、流程和軟件係統架構對業務擴展性的影響,並提齣瞭組織與架構轉型的參考模型和路綫圖。
——趙先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CTO
每傢快速成長的公司都需要不斷突破自身係統架構的擴展性約束,本書提供瞭大量翔實且係統的案例和工具,將幫助你把公司設計得更好。
——吳華鵬,iTech Club理事長 1024學院院長,原鳳凰網CTO
本書從過程、人員、性能和技術等多角度齣發,創造性地解決擴展性難題,不同階段的係統及不同規模的公司,都能得到非常到位的指導。
——曹重英,IT高管會負責人
本書贊譽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中文版序三
中文版序四
譯者序
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第一部分 可擴展性組織的人員配置
第1章 人員和領導力對擴展性的影響 …… 2
1.1 案例方法 …… 3
1.2 為什麼要討論人 …… 3
1.3 為什麼組織很重要 …… 5
1.4 為什麼管理和領導如此重要 …… 12
1.5 結論 …… 15
第2章 可擴展性技術組織的角色 …… 17
2.1 失敗的影響 …… 17
2.2 定義角色 …… 19
2.3 執行人員的責任 …… 22
2.4 獨立貢獻者的責任 …… 28
2.5 RASCI工具 …… 35
2.6 結論 …… 39
第3章 組織的設置 …… 41
3.1 組織對可擴展性的影響 …… 41
3.2 團隊規模 …… 45
3.3 組織結構 …… 54
3.4 結論 …… 77
第4章 領導力秘籍 …… 80
4.1 什麼是領導力 …… 82
4.2 領導力概念模型 …… 84
4.3 自知之明 …… 86
4.4 身先士卒 …… 89
4.5 謙虛謹慎 …… 91
4.6 以人為本,使命為先 …… 92
4.7 決策英明,以德服人 …… 93
4.8 用人不疑 …… 95
4.9 與股東價值保持一緻 …… 96
4.10 變革型領導 …… 97
4.11 願景 …… 98
4.12 使命 …… 102
4.13 目標 …… 104
4.14 總結 …… 106
4.15 成功的因果路綫圖 …… 111
4.16 結論 …… 113
第5章 管理秘籍 …… 116
5.1 什麼是管理 …… 118
5.2 項目和任務管理 …… 120
5.3 團隊建設:球隊類比 …… 124
5.4 優化團隊:花園類比 …… 126
5.5 度量、指標和目標評估 …… 131
5.6 目標樹 …… 135
5.7 為成功鋪路 …… 137
5.8 結論 …… 138
第6章 關係、思維和商業案例 …… 141
6.1 業務與技術之間的鴻溝 …… 141
6.2 擊敗IT思維模式 …… 145
6.3 為擴展性加大投入的業務理由 …… 147
6.4 結論 …… 152
第二部分 構建可擴展的過程
第7章 過程是可擴展的關鍵 …… 154
7.1 過程的目的 …… 155
7.2 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過程 …… 160
7.3 當好的過程變壞的時候 …… 164
7.4 結論 …… 166
第8章 管理故障和問題 …… 169
8.1 什麼是故障 …… 170
8.2 什麼是問題 …… 171
8.3 事故管理的組成部分 …… 172
8.4 問題管理的組成部分 …… 176
8.5 解決事故和問題管理之間的矛盾 …… 177
8.6 事故和問題的生命周期 …… 178
8.7 施行每日事故例會製 …… 179
8.8 施行季度事故總結製度 …… 181
8.9 事後處理 …… 182
8.10 融會貫通 …… 185
8.11 結論 …… 186
第9章 危機管理和升級 …… 189
9.1 什麼是危機 …… 191
9.2 為什麼要區分危機和其他的事故 …… 192
9.3 危機如何改變公司 …… 193
9.4 混亂中的秩序 …… 195
9.5 通信與控製 …… 200
9.6 作戰室 …… 201
9.7 升級 …… 203
9.8 情況通報 …… 204
9.9 危機事後處理與溝通 …… 205
9.10 結論 …… 207
第10章 生産環境的變更管理 …… 210
10.1 什麼是變更 …… 211
10.2 變更識彆 …… 212
10.3 變更管理 …… 214
10.4 變更控製會議 …… 228
10.5 過程的持續改進 …… 229
10.6 結論 …… 230
第11章 確定應用發展的預留空間 …… 233
11.1 目的 …… 234
11.2 結構 …… 235
11.3 理想使用率 …… 240
11.4 使用電子錶格的快速示例 …… 244
11.5 結論 …… 246
第12章 確立架構原則 …… 248
12.1 目標和原則 …… 248
12.2 架構選擇 …… 251
12.3 AKF采用的最普遍的架構原則 …… 255
12.4 結論 …… 266
第13章 聯閤架構設計和架構審查委員會 …… 267
13.1 修復組織的功能障礙 …… 267
13.2 跨部門的擴展性設計 …… 268
13.3 JAD的準入和退齣標準 …… 271
13.4 從JAD到ARB …… 274
13.5 舉行會議 …… 276
13.6 ARB的準入和退齣標準 …… 278
13.7 結論 …… 281
第14章 敏捷架構設計 …… 284
14.1 敏捷組織中的架構 …… 286
14.2 架構的所有權 …… 287
14.3 有限的資源 …… 288
14.4 標準 …… 290
14.5 敏捷組織中的ARB …… 293
14.6 結論 …… 294
第15章 聚焦核心競爭力:自建與外購 …… 296
15.1 自建與外購及可擴展性 …… 296
15.2 聚焦成本 …… 297
15.3 聚焦策略 …… 298
15.4 一切自建的現象 …… 299
15.5 閤並成本與策略方法 …… 300
15.6 該組件是否會形成戰略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 301
15.7 我們是這個組件或資産的最佳所有者嗎 …… 302
15.8 這個組件的競爭力是什麼 …… 303
15.9 我們能有效地構建這個組件嗎 …… 303
15.10 最佳的購買決策 …… 304
15.11 自建失敗剖析 …… 306
15.12 結論 …… 308
第16章 確定風險 …… 310
16.1 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 310
16.2 測量風險 …… 313
16.3 管理風險 …… 322
16.4 結論 …… 325
第17章 性能與壓力測試 …… 328
17.1 執行性能測試 …… 328
17.2 不要過度強調壓力測試 …… 338
17.3 可擴展性的性能和壓力測試 …… 346
17.4 結論 …… 348
第18章 障礙條件與迴滾 …… 351
18.1 障礙條件 …… 352
18.2 迴滾能力 …… 358
18.3 服務降級:設計禁用 …… 362
18.4 結論 …… 364
第三部分 可擴展的架構方案
第19章 構建故障隔離的架構 …… 368
19.1 故障隔離架構 …… 369
19.2 故障隔離的好處 …… 371
19.3 如何進行故障隔離 …… 380
19.4 何時實施故障隔離 …… 383
19.5 如何測試故障隔離 …… 386
19.6 結論 …… 387
第20章 AKF擴展立方體介紹 …… 389
20.1 AKF擴展立方體 …… 389
20.2 擴展立方體的X軸 …… 391
20.3 擴展立方體的Y軸 …… 393
20.4 擴展立方體的Z軸 …… 396
20.5 融會貫通 …… 397
20.6 何時以及何處使用擴展立方體 …… 400
20.7 結論 …… 401
第21章 為擴展分割應用 …… 404
21.1 AKF應用擴展立方體 …… 404
21.2 AKF應用擴展立方體的X軸 …… 406
21.3 AKF應用擴展立方體的Y軸 …… 409
21.4 AKF應用擴展立方體的Z軸 …… 412
21.5 融會貫通 …… 414
21.6 應用立方體實例 …… 418
21.7 結論 …… 423
第22章 為擴展分割數據庫 …… 426
22.1 在數據庫上應用AKF擴展立方體 …… 426
22.2 AKF數據庫擴展立方體的X軸 …… 428
22.3 AKF數據庫擴展立方體的Y軸 …… 434
22.4 AKF數據庫擴展立方體的Z軸 …… 436
22.5 融會貫通 …… 439
22.6 數據庫擴展立方體使用案例 …… 443
22.7 結論 …… 450
第23章 為擴展而緩存 …… 452
23.1 定義緩存 …… 453
23.2 對象緩存 …… 457
23.3 應用緩存 …… 461
23.4 內容傳送網絡 …… 467
23.5 結論 …… 469
第24章 為擴展而異步 …… 472
24.1 對同步的共識 …… 472
24.2 同步與異步調用 …… 474
24.3 定義狀態 …… 482
24.4 結論 …… 488
第四部分 其他的問題和挑戰
第25章 海量數據 …… 492
25.1 數據的成本 …… 493
25.2 數據的成本價值睏局 …… 496
25.3 數據産生利潤 …… 498
25.4 處理大量的數據 …… 502
25.5 結論 …… 514
第26章 雲計算的突飛猛進 …… 517
26.1 曆史和定義 …… 518
26.2 雲的特性與架構 …… 522
26.3 雲和網格之間的差異 …… 528
26.4 雲計算的優勢和劣勢 …… 530
26.5 雲適用於什麼樣的公司 …… 540
26.6 決策過程 …… 543
26.7 結論 …… 546
第27章 雲計算準備就緒 …… 550
27.1 雲端的擴展立方體 …… 550
27.2 剋服挑戰 …… 553
27.3 Intuit案例研究 …… 559
27.4 結論 …… 561
第28章 應用監控 …… 564
28.1 為什麼我們沒有及早發現問題 …… 564
28.2 監控框架 …… 566
28.3 衡量監控的價值 …… 575
28.4 監控和過程 …… 576
28.5 結論 …… 578
第29章 規劃數據中心 …… 581
29.1 數據中心的成本和約束 …… 581
29.2 位置、位置、位置 …… 584
29.3 數據中心和增量增長 …… 588
29.4 什麼時候考慮采用IaaS …… 591
29.5 魔法三規則 …… 595
29.6 多活數據中心的考慮 …… 602
29.7 結論 …… 604
第30章 縱觀全局 …… 608
30.1 現在該做什麼 …… 610
30.2 可擴展性的其他資源 …… 612
中文版序一
Thank Chuck Chen for translating The Art of Scalability (2nd Edition). Here are some quotes for the publishing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 Art of Scalability outlines our fundamental business practice at AKF Partners that has allowed us to help over 400 companies from startups to Fortune 100.
You can delegate anything you would like, but you can never delegate the accountability for results.
Management means measurement and a failure to measure is a failure to manage.
In general and at a very high level, you can think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s “pushing” activities and leadership as “pulling” activities. Leadership sets a destination and “waypoints” toward that destination; management gets you to that destination.
As your resource pool dwindles, the tendency is to favor short-term customer facing features over longer-term scalability projects. That tendency helps meet quarterly goals at the expense of long-term platform viability.
(感謝陳斌將《The Art of Scalability》第2版翻譯成中文。下麵是我送給中國讀者們的幾句話:
本書概述瞭AKF公司基本的業務實踐,正是這些實踐使我們得以幫助從初創公司到財富100強的400多傢公司。
你可以對任何事情放權,但是絕對不會把對結果負責的事情放權。
管理意味著度量,失敗的度量意味著失敗的管理。
宏觀地說,你可以把管理看成是“推動”活動,把領導看作是“牽引”活動。領導設定目的地和前進路徑上的標記,管理讓你到達目的地。
隨著資源池的逐漸枯竭,企業更傾嚮於那些麵嚮客戶的短期功能研發,而不是長期的擴展性項目。結果是滿足瞭短期的目標,卻犧牲瞭平颱長遠的活力。)
馬丁L. 阿伯特,AKF公司初始閤夥人,eBay前CTO
中文版序二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盡管最近非常忙,我還是特彆騰齣瞭一整天的時間,一口氣把本書看完瞭。掩捲而思,作為一個曾經在京東管理過幾韆人研發團隊的我,收獲頗多。
和一般的技術類書籍不同,本書從組織和過程入手進行闡述。這很好理解,沒有好的技術團隊及團隊協作,不可能産生好的架構和擴展性。這也是大多數CTO容易忽略的部分。在組織上,京東研發在人數接近百的時候嘗試過職能化,在人數近韆的時候嘗試過事業部製,最後我們還是實施瞭研發業務閉環。可見可擴展性組織是建立可擴展性係統的前提。
本書花瞭很大的篇幅論述技術管理者如何打造領導力。對於技術齣身的管理者來說,領導力永遠是個挑戰。我個人也有一段從專傢到領導者的艱難轉型經曆。有影響力的技術團隊,一定齣自一個有影響力的技術領導人。如果你想從一個技術專傢轉型為領導者,那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對於互聯網技術團隊來說,應對過事故處理的幾乎沒有。所以我們要考慮如何快速從事故中恢復,以及如何從事故中學習。很多知名的宕機事件都是因為團隊沒有很好地管理過程,不能快速從事故中恢復,從而造成瞭巨大的影響和損失。對於如何管理這些人為的過程,本書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非常值得互聯網技術團隊學習和實踐。
可擴展性還來自於對技術架構的選擇。本書對架構原則、架構委員會、架構敏捷性等內容進行瞭深入討論。這些內容結閤瞭作者多年豐富的經驗,非常值得國內互聯網技術同仁學習。根據我的觀察,中國還缺少架構師,特彆是有領導力的架構師。
所以我覺得:任何技術主管閱讀此書,都受益無窮。特彆是那些想做CTO的技術專傢和架構師。現在中國已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未來所有的公司都將變成互聯網公司。而如何打造可擴展的係統,將是任何平颱型互聯網企業的必修課。
感謝陳斌兄發現這本好書,並花瞭大量的精力進行翻譯。希望本書能幫助中國齣現更多優秀的CTO,希望中國有更多可擴展的互聯網平颱一起助力中國“互聯網+”!
李大學,磁雲科技CEO,中國互聯網+實戰團發起人,
京東終身榮譽技術顧問
中文版序三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許多青年俊纔施展抱負,勇敢投入到波濤洶湧的市場競爭大潮中。在此過程中,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遇到組織發展的瓶頸問題。
當下,許多曆史悠久的知名國企正經曆擴張、兼並、重組等重大轉型。那麼如何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組織擴張、擴展中新興的快速發展企業及傳統的國有企業改組、改造中遇到的各類相關問題?
本書從企業技術人員的角度給我們提供瞭一個解決方案和工作思路。我多年的工作體驗是,企業管理人員與企業技術人員看企業的角度和得齣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認真傾聽技術人員的心聲。特彆是那些善於跟“機器”和“數據”打交道的工程師,當他們也開始強調“人”的因素時,傳統的企業管理者的壓力頓時就增加瞭許多。
我強烈推薦從事企業管理的經理人閱讀此書。
唐毅,中國技術進齣口總公司總裁
中文版序四
本書是IT界的傳奇著作,尤其第2版緊跟時代發展大潮做瞭關鍵的更新,很榮幸,本書第2版由我的同事和老朋友,現任易寶集團CTO的陳斌翻譯,並由我們的親密閤作夥伴機械工業齣版社齣版。
12年前,我和陳斌相識於矽榖,也見證瞭他在技術領域的一路狂飆挺進。他最初在新加坡航空開發過訂票係統,1999年到瞭矽榖,先在CharitableWay開發過互聯網捐款係統,後來曆任日立(美國)技術集成總監、Abacus首席架構師,是矽榖一等一的技術高手。
那時,唐彬和我已經打算迴國創業瞭,我們三個人在老唐的屋子裏一邊吃燒烤一邊討論未來公司的構想。2003年“非典”期間,易寶支付在北京創立,創業初期陳斌還在矽榖幫我們張羅麵試、找融資。之後易寶支付成為中國行業支付的開創者和領導者,隨後以支付為切入,推動瞭中國航空旅遊、快消連鎖、遊戲、教育、保險基金、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的電子化進程,如今又在推動各個行業的移動化進程。
剛開始時,陳斌沒有加入易寶,但參與瞭我們早期的創業過程。2005年我們終於把他“挖”到瞭易寶,由他負責技術和運營,易寶第二代支付係統就是他領導開發的。
因為當時陳斌的孩子還太小,所以2007年他又迴到矽榖,齣任諾基亞(美國)首席工程師。2008年他加入瞭eBay集團,成為eBay負責移動的高級架構師。這也成為他和本書作者結緣的奇妙淵源,因為當時馬丁和邁剋爾恰巧就分彆是eBay的CTO與PayPal的架構師。
eBay從一傢小公司起步,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數萬員工舉世矚目的電商巨頭,馬丁和邁剋爾也隨同經曆瞭人員、技術、組織、管理的擴展曆程,對於可擴展性具有最直接和最寶貴的實戰經驗。而作者在書中提齣的思路、舉齣的實例,陳斌在eBay都親身體會過。
央視在2014年推齣瞭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這是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全球首部反映互聯網全貌的大型紀錄片,整個拍攝過程曆時兩年多,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學術顧問,我隨拍攝組數次赴美拍攝,每次到矽榖都要找陳斌一聚。我勸他迴易寶,投身國內蒸蒸日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當然,也希望他把矽榖的先進技術理念帶入易寶。
2014年陳斌終於正式重迴易寶,齣任CTO,一迴來就展現齣雄心壯誌,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
首先,他主導瞭原有係統的逐步拆分與遷齣,保證交易的安全和穩定,使係統可用性得到極大提升。其次,他提拔瞭五位年輕有為的架構師,分彆負責信息安全、運維、數據、應用、平颱研發的架構,極大加強瞭易寶技術部門的架構意識。最後,他提齣“大、平、移、活”戰略(大數據、雲平颱、移動化、雙活數據中心),且基於對大數據的重視,推動瞭徵信事業部的成立。他擔任CTO的這一年多時間,易寶在技術層麵和運維層麵都獲得瞭極其健康的發展。
這些技術方麵的有力舉措,都堅實有力地支持瞭易寶近兩年引領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網大潮的高速發展。
曆經諾基亞、eBay、易寶等公司,曆任工程師、首席工程師、首席架構師、CTO等職位,陳斌在架構藝術上深有心得,是少有的擁有矽榖經驗和中國創業經驗的技術大拿。其實撰寫一部關於架構思維的書是他的夙願,因為他發現國內的程序員往往隻顧埋頭乾活,卻忽視瞭高屋建瓴的架構思維,又或者隻有直覺性的架構意識,卻缺乏科學係統的架構訓練。本書作者和陳斌淵源頗深,恰逢第2版做齣比較大的關鍵調整,陳斌不辭辛勞,欣然親自操刀翻譯。
從2015年7月拿到本書開始,他投入瞭幾乎全部的業餘精力。不僅在公司、在傢裏,甚至在高鐵上、飛機上、大巴上,他都在字斟句酌地翻譯。他犧牲瞭晚上休憩的時間、周末娛樂的時間,廢寢忘食地投入本書的翻譯中。要知道,準確翻譯傳達一本橫亙技術和商業的偉大巨著需要有巨大的耐心與深刻的洞察力,隻有這樣纔能用中文傳神地把英文原著的精髓傳遞齣來。
最早討論本書的中文版書名時,我們有同事提齣瞭一個書名—《通嚮規模化之路》。齣於忠於原著的考慮,這個書名最終並未采納,但傳神地道齣一個事實,今天的互聯網發展進入瞭深水區,企業想要不被時代大潮淘汰,實現持續增長甚至是指數級增長,就必須越來越重視互聯網,重視技術。這在我和宗毅發起“互聯網大篷車”公益活動,到全國各地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的轉型時已經深刻感受到。企業的高層要越來越重視互聯網和商業的深度融閤,早早做好IT的大布局,讓IT架構可擴展、可升級,先於企業商業戰略做好布局,纔是未來有競爭力企業規模化成長的正道。
餘晨,易寶支付高級副總裁及聯閤創始人,《看見未來》作者
Storm集群的从节点,负责管理运行在Supervisor节点上的每一个Worker进程的启动和终止。通过Storm的配置文件中的supervisor.slots.ports配置项,可以指定在一个Supervisor上最大允许多少个Slot,每个Slot通过端口号来唯一标识
评分书收到后迫不及待阅读了。内容通俗易懂,不像有些书枯燥难读。嬉笑怒骂中讲了软件技术应用场景。感觉不足的地方是技术深度不高,讲的很多内容蜻蜓点水就完事了。但是比较而言,这本书确实比较有趣一些,在技术类书籍中来看。问题是我的纸质发票没见着,几十块钱懒得找客服了。
评分很厚的一本书,内容很多,需要慢慢啃了,架构,流程,组织
评分书质量不错,发货速度快,还没开始学呢。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没开始看,书印刷质量不错
评分书质量不错,发货速度快,还没开始学呢。
评分书挺厚,可惜纸张不好,轻飘飘没质感。内容还没仔细看,看上去挺丰富的
评分编写的挺好的。 一直在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