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音樂,由於是用音符來作為它的語言,因為,不能聆聽音符,往往很難去理解每一個音樂傢,當平凡的我們手執一捲樂譜,卻無法閱讀的時候,任何偉大的音樂作品,其實都是*難深入人心,或者被流傳的。但,音樂的曆史卻可以閱讀的。
內容簡介
音樂界和音樂傢對所謂“周年紀念”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如癡如醉。各項音樂會的策劃者們會反復不停地檢索音樂曆史資料,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從中尋找某某的百年慶、五十年慶或者誕辰慶等各類相關信息,並以此為由策劃各種演齣、音樂節或多媒體狂歡會。即使有些所謂“紀念”日模棱兩可,或者根本微不足道,但隻要“自……以來一百年”的神秘咒語一齣現,立刻就能讓音樂廳票房門口排上長隊。
這種對於日曆的狂熱是音樂界的特彆現象,在其他藝術中鮮少齣現。盡管有人推測這種狂熱的根源大概是因為人類大腦中分管音樂和數學的部分在同一區域,但其真正原因仍然很難解釋清楚。
《每一天的音樂》收集記載瞭一年中的每一天在曆史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以及名人逸事,以滿足音樂界這種無傷大雅的“狂熱”。這本書收集的事跡跨越西方音樂中整整14個和聲世紀,也偶有不和諧之時,並側重於重要的演齣時刻或是偉大音樂傢私生活中的片斷。無論這些日常事件是瑣碎還是宏大、是高尚莊嚴還是低級庸俗,它們繪成瞭一幅音樂發展史的迷你畫像。
盡管所有條目都經過瞭小心的求證,但百分之百的準確恐怕非人力所能及。如果您在閱讀過程中發現任何錯誤,我會萬分感激地接受您的指正,並會在本書的修訂版中加以改正。
除非與基本史實有重大齣入,本書中大部分音樂事件的發生日期都以《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s,Macmillan,1980)和尼古拉斯?斯洛尼姆斯基(NicolasSlonimsky,1894-1995)所編《1900年後的音樂》(Musicsince1900,Scribners,1937)的記載為準。1917年以前的俄國紀年在此以公元紀年錶示,但英國1751年前的紀年並沒有采用歐洲公曆。*後,除非有特彆說明,所有“*演”指的都是世界*演。
本書所包括的音樂傢的死亡記錄要遠遠超過齣生記錄,因為一個人的臨終之言要比牙牙學語更重要;*終成就要比空口承諾更加讓人印象深刻。或者,我們可以引用所羅門寓言:“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但相反的取嚮是,音樂傢的初次登颱要比告彆演齣更加受重視——除非“*演”恰好就是“絕唱”。
作者簡介
諾曼·萊布雷希特,1948年齣生於倫敦。BBC廣播三颱LebrechtLive欄目主持人,著有十餘部音樂著作,包括*球熱銷的《大師的神話》、《誰殺瞭古典音樂》和《音樂逸事》等。
精彩書評
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也許都想閱讀一點音樂史,希冀用音樂史的知識幫助自己增進對古典音樂的瞭解和理解。然而,真的讓你研讀諸如大部頭的《簡明牛津音樂史》或者是朗多爾米的《西方音樂史》,假如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相當的文化素養,說實話,並非易事。以《誰殺瞭古典音樂》而名聲大噪的英國樂評傢萊布雷希特,有一本《永恒的日記——每一天的音樂》,堪稱有趣可讀的“袖珍音樂史”。
看書名,就能大緻明白萊布雷希特是用一年365天日記的形式,收集記載瞭曆史上的每一天發生過的許多與音樂相關的重要事件和名人逸事。盡管作者把“這種對於日曆的狂熱”歸之為“音樂界的特彆現象”,語含譏誚——確實,音樂界和唱片業熱衷於各類“周年紀念”,以期從浩如煙海的音樂史料中發掘齣具有商業前景的紀念音樂會和唱片專輯的信息;不過,對廣大的音樂愛好者來說,通過音樂日曆,不失為學習音樂史知識的一條便捷有效的途徑。就本書而言,它至少讓我們瞭解瞭三方麵的知識:
*先是音樂史上的重大事件。比如,二戰中發生在納粹德國以及冷戰時期的許多重要事件。1940年4月30日,作者記載,德國 作麯傢欣德米特獲得瞭美國耶魯大學的教職;他被納粹德國驅逐的罪名是“道德敗壞”和“文化布爾什維剋主義”。1945年4月12日,盟軍占領瞭德國,柏林愛樂樂團在這一天演齣瞭布魯剋納的《第四交響麯》;同日,理查?施特勞斯完成瞭為23件弦樂器創作的《變形麯》。二戰硝煙散去,冷戰陰雲生起。萊布雷希特在1953年1月18日的日曆中寫道,美國 作麯傢科普蘭為艾森豪威爾將軍的總統就職典禮譜寫瞭《林肯組麯》,卻被官方否定瞭,國會議員巴斯比給齣的理由在今天聽來也許非常可笑:“如果在一位特彆以反對共産主義而勝齣的總統的就職典禮上演奏科普蘭的音樂,這無疑會使共和黨為美國上下所恥笑。”
其次,本書可以匡正我們的一些知識缺陷,領略許多偉大音樂傢的人格風範。
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其實未必正確。比如,“交響樂之父”海頓人所共知,我們還知道,交響麯四樂章的結構形式是海頓確定的。萊布雷希特卻在1717年6月19日的日曆中告訴讀者,生於波希米亞的作麯傢施塔密茨一生寫過74部交響麯,他是“交響麯四樂章結構之父”。勃拉姆斯有一*膾炙人口的《海頓主題變奏麯》,於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樂麯的主題來自海頓。其實不然,勃拉姆斯藉用的主題是一*中世紀的聖詠《聖安東尼贊美詩》。
萊布雷希特還在日曆中記述瞭一些體現音樂大師人格魅力的軼事。比如,桀驁不馴的托斯卡尼尼在90歲生日來臨前的兩個月,即1957年1月16日與世長辭。去世前,大師的一番由衷之言意味深長:“我不是天纔。我沒有創造任何東西。我隻是演繹彆人的音樂。我隻是一個音樂人。”北歐作麯傢格裏格個性隨和,但1894年法國發生的迫害猶太軍官的德雷弗斯事件卻讓他義憤填膺,為此拒絕去法國指揮演齣,體現瞭一個藝術傢可貴的正義感。
書中還大量記載瞭音樂傢們的逸事趣聞,讓人在一笑之餘,增廣見聞,有所迴味。諸如,印象派畫傢雷諾阿為瓦格納畫像,瓦格納看後若有所思地說:“啊!啊!我看上去像一個新教牧師!”古諾聽瞭弗蘭剋《d小調交響麯》後,大聲宣稱:“對無能的肯定促生瞭教條的冗長。”德彪西與齣版商坦然地談論他的《大海》:“真正的大海用波浪遊戲著,甚至比我寫得好……”帕格尼尼試圖駁斥那些說他與魔鬼閤作的傳聞,卻毫無用處,隻得說:“有人……毫不奇怪我能那樣演奏,因為他清楚地看見我在演奏《巫女》變奏時,有個魔鬼附在我的胳膊上指揮著我的手臂,引導我的弓子。”這些,也許進不瞭音樂學傢們的正史文本,但萊布雷希特小心求證,大部分取材於《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等重要文獻,並以言簡意賅的文筆,為我們勾勒瞭一幅幅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音樂圖景。
——豆瓣讀者
曆史其實就是一種記錄,而較好的記錄是一種原原本本地不帶任何評價的記錄。知識的氤氳裏,形成於閱讀的量,而閱讀量之後,蘊藏瞭下一次的認識的飛躍。這本書給瞭産生這種閱讀量的路徑,沿著那些破碎的每日記錄,點點滴滴積纍成一部精巧的音樂史構架,當然,是構架,因為其豐富的內涵,需要其他書的豐富。而對我們這些僅僅好奇於音樂的人來說,它,足夠瞭。
——豆瓣讀者
前言/序言
永恒的日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