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套裝-哲學大師人生智慧集:一套書幫你解決生活中的大難題(叔本華+阿德勒+榮格+弗洛伊德 套裝共7冊)

暢銷套裝-哲學大師人生智慧集:一套書幫你解決生活中的大難題(叔本華+阿德勒+榮格+弗洛伊德 套裝共7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素平,夢芝,張立娜,葉舟 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119861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612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纯质纸
套装数量:7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1.一套書囊括世界偉大哲學傢們的思想精華
  蘇格拉底、柏拉圖、尼采、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叔本華,七位偉大的哲學傢在不同時期分彆引領瞭世界心理學史的發展,並各自留下瞭很多永不磨滅的名著。他們的人生哲學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閃耀著不滅的光芒,他們的人生智慧影響瞭中外眾多哲學傢和文學傢,也指引著普通人前進的方嚮。這套書為我們全麵解讀瞭曆代哲學大師及其百年經典之作,讓我們能更好地吸取大師的思想精華,幫助我們從殘酷的競爭叢林中脫穎而齣,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
  2.百年經典!暢銷全球!
  《夢的解析》《無意識心理學》《人性的,太人性的》《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這套書集齊各位西方哲學大師的經典之作、精選他們的精彩語錄和哲思哲理,結閤當下實際加以解讀,化晦澀為易懂,為我們讀懂先哲、從偉人那裏汲取人生智慧打開瞭一扇門。每天讀一點,人生智慧就會多一分,生活也會變得更美好。
  3.一套書麵對麵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全部問題
  心理學傢赫恩肖認為,弗洛伊德讓心理學傢能麵對麵地幫助人類解決全部問題。在這套書裏,從各位大師身上,我們能學會如何洞悉人性、減少交際摩擦、避免無益的爭辯、贏得他人贊同與尊重,能提升自身氣場,增加成事能力,更好地成就自己。
  4.作者是知名心理谘詢師和作協會員,對哲學研究和心理治療有著獨到的見解
  張立娜為作協會員,對古典哲學有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得到過北大教授的首肯,曾齣版《潛伏筆記》《新懷孕時代》《拼爹時代》《暗訪筆記》《瑪雅筆記》《供體》《上一站民國》《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傳》等多部暢銷書,並簽售數部影視版權。
  劉素平係中國散文傢協會會員,遼寜省作傢協會會員,遼寜省葫蘆島市作傢協會會員,遼寜省葫蘆島市連山區作傢協會常務副主席。
  葉舟是一位心理學博士,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聘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齣版過眾多研究心靈成長的書籍,他的“一秒鍾煩惱解脫術”培訓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心理解脫師”。
  夢芝已齣版《年輕就要活得任性》《舌尖上的中國·古鎮篇》等書,後者一上市便位居新華書店暢銷榜前列,並入圍2015年世界美食圖書大奬賽。

內容簡介

  蘇格拉底、柏拉圖、尼采、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叔本華,七位偉大的哲學傢在不同時期分彆引領瞭世界心理學史的發展,並各自留下瞭很多永不磨滅的名著。他們的人生哲學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閃耀著不滅的光芒,他們的人生智慧指引著各行各業的名人、偉人和普通人前進的方嚮。這套書為我們全麵解讀瞭曆代哲學大師及其百年經典之作,讓我們能更好地吸取大師的思想精華,幫助我們從殘酷的競爭叢林中脫穎而齣,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
  《恰到好處的孤獨:每天讀點叔本華》
  叔本華,德國偉大的哲學傢,用意誌主義哲學開創西方現代哲學的靈魂人物,一生緻力於對人生問題的研究。
  《恰到好處的孤獨:每天讀點叔本華》結閤當代人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將叔本華的思想觀念進行瞭整理和歸納,有針對性地來解讀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幸與問題,藉偉人的思想來解決當代生活中的坎坷,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盡量過得幸福快樂。
  《你要清楚怎樣過好這一生:每天讀點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奧地利精神病學研究專傢,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本書從阿德勒的視角,結閤當下人關心的話題,從七個方麵去解讀人生,通過解析阿德勒的名言警句,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心理學傢所推崇的人生哲學,在聆聽豐富而實用的哲學思想的同時,讓我們找到成功的力量,幫我們從殘酷的競爭叢林中脫穎而齣,成為未來的社會精英。
  《誰說你一輩子隻能這樣瞭:每天讀點尼采》
  尼采,德國哲學傢,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傢,是現代偉大的思想傢和哲學傢之一。
  本書通過解析尼采這位德國“詩人哲學傢”的天纔思想和“瘋子般的狂語”,並結閤當下的實際進行分析,從七個方麵對人生進行思索探尋,使讀者能夠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取智慧,增強心智,幫助我們心靈睏境中尋求解脫之道。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每天讀點榮格心理學》
  榮格,瑞士心理學傢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一生緻力於心理學研究,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本書在介紹榮格心理分析成就的同時,也探求瞭他哲學思想背後的隱秘,立誌於給心裏迷茫,受到精神睏擾的人們提供指導和安慰。讓我們一起走近榮格,一起來分享生活、生命與存在的價值,領悟思想的隱秘與偉大,感受他內心強大的靈魂魅力。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
  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是影響西方思想理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各個方麵都有深厚的造詣,他的學術思想理論影響瞭一代又一代人,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猶如明燈一般給予我們正確的引導,使得我們更加優秀、更加智慧。
  本書總結瞭柏拉圖各個方麵非常優秀的理論和觀點,結閤柏拉圖的至理名言,深入解讀剖析,解答你心中的疑惑,提升自己的價值,升華自己的素養。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做選擇:每天讀點蘇格拉底》
  在翻開本書之前,我想問問你:你快樂嗎?你是不是每天都渾渾噩噩、毫無頭緒?你是不是經常覺得生活沮喪、工作有壓力、心靈得不到釋放?如果是,那麼,繼續看以下的內容。
  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開山鼻祖之一,是世界上*一個因為思想和言論被處死的哲學傢。本書重新探究瞭蘇格拉底的人生與智慧,聽一聽這位偉大的哲學傢告訴我們的活著的意義、什麼是愛情、在事業低迷時我們該怎麼做。
  本書有很多蘇格拉底講解的剋服人生睏境的詳細步驟,這有助於你能詳細地規劃自己。試試看,能不能讓你的人生發生質的改變?
  此書獻給正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的你。這是一部改變命運的書,希望你喜歡。
  《你的人格魅力終將成就你自己:每天讀點弗洛伊德》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傢、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
  本書以弗洛伊德的各期作品和生活經曆為綫索,從心理學、性學、美學、宗教學、哲學等方麵展開敘述,通過解讀弗洛伊德的作品,展示給世人一個“本我”的弗洛伊德,也將他深邃的思想用精闢、犀利的文字錶達齣來,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哲學的啓發。
  讀者讀這本書,對弗洛伊德思想將有全麵的瞭解。這種瞭解有助於讀者完善自身的人格,清除精神上的負能量,從而變得積極樂觀起來。本書對弗洛伊德思考的精細分析,能夠幫助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們解開各種睏惑:年輕者對性從茫然到探索,年長者對死亡從恐懼到接受,等等。恰如弗洛伊德自己說的那樣:“我隻是在解開一些謎題,揭開一部分真理。”

作者簡介

  葉舟,心理學博士、心理解脫師、思維健康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聘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齣版過《在北大聽解脫之道》《在北大聽包容之道》《在北大聽平衡之道》《快樂老人不生病》《心理解脫師》《國學九傢智慧》等研究心靈成長的書,在心靈建設上有許多獨到見解,其中“一秒鍾煩惱解脫術”培訓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心理解脫師”。

  張立娜,作協會員,資深理科女,自由撰稿人,對古典哲學有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得到過北大教授的首肯,曾齣版《潛伏筆記》《新懷孕時代》《拼爹時代》《暗訪筆記》《瑪雅筆記》《供體》《上一站民國》《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傳》等多部暢銷書,並簽售數部影視版權。

  劉素平,1989年畢業於遼寜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學士學位。多年從事文史、黨務、旅遊等工作,現就職於遼寜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政協文教體衛委。
  2009年開始文學創作。係中國散文傢協會會員,遼寜省作傢協會會員,遼寜省葫蘆島市作傢協會會員,遼寜省葫蘆島市連山區作傢協會常務副主席。

  夢芝,從事多年文學創作工作,在《人民日報》《羊城晚報》《大公報》《意林》等百餘傢報刊雜誌上發錶各類情感美文和哲理美文,更有多篇文章入選各地的中學試捲,發錶《妙手重生》《提拉米蘇》《梧桐花開》等多部長篇小說共400多萬字。
  已齣版《年輕就要活得任性》《舌尖上的中國·古鎮篇》等書,後者一上市便位居新華書店暢銷榜前列,並入圍2015年世界美食圖書大奬賽。

精彩書評

  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不要被眼前的睏境束縛瞭自己,不要相信當下的睏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阿德勒傢訓

  阿勒德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認的要大些,因為其他的理論傢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響。
  ——舒爾茨

  尼采需要的不是辯護,而是理解。隻有弱者纔需要辯護,而尼采卻不是弱者。
  ——周國平

  榮格是現代思潮中重要的變革者和推動者之一。要是忽略瞭他,也就遺漏瞭與這多難時代緊密攸關的整個思想。
  ——美國心理學傢C.S.霍爾

  弗洛伊德、達爾文和馬剋思可算是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
  ——T.H.黧黑

  弗洛伊德讓心理學傢麵對麵地解決人類的全部問題。
  ——萊斯利·赫恩肖

  如果誰想在今後三百年裏寫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瞭。
  ——E.G.波林

  弗洛伊德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他們的工作極大地影響到瞭不僅一個專業領域,還改變瞭整個的文化氣氛。
  ——雷濛德·番切爾

目錄

《恰到好處的孤獨:每天讀點叔本華》
第一章 你的思想怎樣,世界就是怎樣
你的思想決定你眼中的世界 003
清高誤導思想 007
智慧是用來實踐的 010
感覺變,事物則變 012
看清自己 015
欲望與需求是人類的本質 018
健康永遠第一 022
堅信自我價值 025
所有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028
第二章 人生就是痛苦,但可轉化成幸福
跨越阻礙幸福的鴻溝 035
人生需要痛苦、憂愁 037
勇對痛苦,擁抱收獲 041
人生的計較與不計較 044
人生不是痛苦便是無聊 047
期望的少一點,幸福便會多一點 050
保持恰當的人際距離 053
挫摺是一種幸福 056
尋找自己的幸福 060
幸福取決於你的情緒 063
第三章 無法擁盡繁華,就讓自己淡泊以對
財富與名望讓人迷失 069
寜做健康乞丐,不做病疾國王 072
欲望綁架人生 074
淡泊壓力 077
懂得知足,就能得到快樂 079
不以物己而喜悲 081
羨慕他人不如做好自己 083
淡定培養寬容 085
第四章 人性本就險惡,提高修養來抵擋一切
隻有小人纔會幸災樂禍 091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壞人 093
禮貌是一種智慧 095
有錢無“質”身價低 097
不誠實的謙虛便是虛僞 100
協作意識實現不可能 104
有些事情不妨遺忘 106
珍惜朋友,不苛責他人 108
第五章 孤獨不可避免,索性學會享受
無法擺脫孤獨,就學會享受孤獨 113
遠觀生活之美 117
高處不勝寒 119
真理雖孤獨,但值得堅持 122
在孤獨中享受豐富的思想 124
享受你所擁有的 127
自身價值決定自我孤獨感 129
無法改變,何不盡情享受 132
第六章 無法挽留時間,就充分利用時間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 139
愚者耗費時間,智者把握時間 142
活在當下,勝於一切 145
不要在等待中失去一切 148
善用時間者,時間不會虧待他 151
懶睡是嚮死亡藉貸 155
“保鮮”你的時間 158
人生短暫,且行且珍惜 161
年輕時不虛度,年老時纔不會後悔 164
抱怨是最愚蠢的抗議 167
第七章 不受他人蠱惑,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思索盡顯生命意義 173
靠讀書學來的真理,並不屬於我們 176
思考性讀書 179
讀劣書不如不讀書 182
生活先於書籍,正文先於注解 184
瘋子與聖人 187
吸收智慧重要,付諸實踐更重要 190
來自朋友的逆耳忠言 193
你的思想你做主 196
思“天”事 講“俗”話 199
《你要清楚怎樣過好這一生:每天讀點阿德勒心理學》
Part1 阿德勒談人生
——人生價值的真正意義
人生活於意義之中 ………………………………002
角色伴隨著責任而存在 …………………………004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007
自我完善比接受教育重要 ………………………010
告訴你,過去的你不是你 ………………………013
認識自己,挑戰自己 ……………………………017
依賴是成功最大的敵人 …………………………021
認識充滿神秘感的“自我” ……………………025
一定要積極認定自己 ……………………………027
不要忽略瞭自己的潛能 …………………………031
Part2 阿德勒談靈魂
——讓心靈支配你的肉體
心靈和肉體是一種完美的閤作 …………………036
生存還是生活?這值得深思 ……………………038
殘缺中往往孕育著強大的靈魂 …………………041
學會讓心靈和肉體更契閤 ………………………044
不要讓自己的肉體缺乏意識 ……………………047
內心忠於自己所堅持的目標 ……………………049
肉體裏的意識纔是人生的寶藏 …………………053
剋服嫉妒,你會變得更強大 ……………………056
肉體的美源於心靈之美 …………………………059
認真地傾聽內心的聲音 …………………………062
人的高貴在於他有靈魂生活 ……………………064
Part3 阿德勒談勇敢
——讓自卑的心充滿勇氣
人因為自卑,所以發展 …………………………068
身體缺陷不是自暴自棄的理由 …………………070
自卑感將喚醒追求更高目標的願望 ……………073
懂得去自我認同纔會被認同 ……………………076
敢於嚮自己的弱點宣戰 …………………………079
充滿自信,你能麵對任何挑戰 …………………082
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動力 ………………………085
誰都可以擁有意義非凡的人生 …………………088
找一找我們的優勢在哪裏 ………………………090
確立屬於自己的優越感目標 ……………………095
Part4 阿德勒談個性
——用完美性格麵對世界
阿德勒眼裏人的性格 ……………………………100
活著一定要注重個人魅力 ………………………103
自己的個性是成功的階梯 ………………………105
認清楚塑造自己個性的目的 ……………………108
積極的性格成就你的一生 ………………………111
人的性格都可以改造得更完美 …………………114
好性格是錘煉齣來的 ……………………………117
自己的性格自己來決定 …………………………120
換掉性格係統中的那塊短闆 ……………………123
Part5 阿德勒談睏苦
——敢於迎接人生的挑戰
睏難是通嚮成功的必經關卡 ……………………128
不服輸的人就會有希望 …………………………131
不幸的開始能讓人幸運地成功 …………………133
生命的真諦需要不滿足的精神 …………………136
生活中沒有注定的失敗者 ………………………139
執著是打破人生堡壘的力量 ……………………143
挫摺是社會賦予的獨特禮物 ……………………146
營造一個創造型人生 ……………………………149
有勇氣的人永遠不失自尊 ………………………152
Part6 阿德勒談交際
——不為人際關係而煩惱
締結友誼是人類最古老的願望 …………………158
用一生去嗬護你的友誼 …………………………161
充分理解朋友是社會關係的基礎 ………………165
隻有沒有教養者纔希望與人保持距離 …………168
極力營造歡樂的生活氣氛 ………………………171
快樂是彌閤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情感 ……………173
自私的人很難獲得他人認可 ……………………175
忽視身邊人即將其推嚮冷漠的世界 ……………178
閤作是開啓人格之門的鑰匙 ……………………180
以謙卑的心獲得更多的人贊揚 …………………183
Part7 阿德勒談情說愛
——讓愛情成就幸福一生
阿德勒說,愛是一種依附關係 …………………188
傢庭和事業相輔相成 ……………………………190
愛情和婚姻有閤作的一麵 ………………………192
生活中不能將伴侶理想化 ………………………195
婚姻也需要準備和學習 …………………………198
愛,一定要學會主動錶達 ………………………201
讓做傢務成為一種藝術 …………………………203
傢庭生活中,不需要權威 ………………………206
在婚姻中獲得愛的滿足 …………………………208
《誰說你一輩子隻能這樣瞭:每天讀點尼采》
Part1 尼采談心性
——錘煉強大的內心
學會運用直覺的力量對待世界 …………………002
趕走心理上孤獨憂慮的情懷 ……………………005
抓住命運,不要畏懼這個世界 …………………008
讓強大的精神力量給你注入動力 ………………012
積極心態是人生的隱形護身符 …………………015
意識是我們最好的成功伴侶 ……………………017
不讓環境對自己産生負麵影響 …………………021
改變心境就能改變你的生活 ……………………024
心靈沒有瞭從容,人生便會迷失 ………………027
心有多大,世界就會有多大 ……………………030
Part2 尼采談思維
——勘破世俗的謬見
放開思維的束縛,人生從想象開始 ……………034
創新是一個人的資本和能量 ……………………037
在守舊中滅亡,在求新中永生 …………………040
靈活處理問題,變末路為齣路 …………………043
不迷信經驗,懂得打破思維定式 ………………046
推開一扇門,就會獲得成功的世界 ……………049
人的可貴之處在於有獨創性 ……………………052
用靈活的心智去開創未來 ………………………056
不蛻皮的蛇隻有死路一條 ………………………059
成功者在大多數人之外 …………………………063
Part3 尼采談苦難
——讓自己成為太陽
誰說你一輩子隻能這樣瞭 ………………………068
每個成功都有個簡單的開始 ……………………071
不是逐一剋服,就是半途而廢 …………………073
每個動作都在寫就自己的曆史 …………………076
有希望和期盼,就會發生奇跡 …………………079
永不畏懼,永不放棄 ……………………………082
應對人生的睏境與挑戰 …………………………085
努力做一個執著的人 ……………………………089
博弈的人纔能獲得成功 …………………………092
Part4 尼采談真情
——找到幸福的秘方
有真愛,就是對他寬容 …………………………096
不做愛情中的自戀者 ……………………………100
猶豫是否結婚時的判斷性問題 …………………104
獲得愛,就得學會理解對方 ……………………107
愛的真諦是為兩者之間的差異喜悅 …………… 111
沒有愛就沒有生命 ……………………………… 114
心中有愛,生活就充滿快樂 …………………… 118
愛對方就要學會分擔 ……………………………122
愛,要給所愛的人帶來喜悅 ……………………125

精彩書摘

  《恰到好處的孤獨:每天讀點叔本華》
  你的思想決定你眼中的世界
  陰鬱而充滿憂慮個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須剋服的睏厄苦難多半是想象的,而歡樂漫不經心的人所遭受的睏苦都是實在的。因此凡事往壞處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擊,反之,凡事隻見光明一麵的人卻常常不能如願。
  ——叔本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哲人所闡述的思想應該是積極嚮上的,給予人們正麵的引導,其實不然,很多人對於哲學傢的思想都不甚理解,在大多數人眼中,哲學傢就是怪人。比如叔本華,就是一位頗富盛名的悲觀主義者。
  叔本華傢底殷實,但他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某一時期,他講的課沒有人去聽,齣的書也是乏人問津。叔本華並非不渴望成功,麵對命運,他憤怒過,也煩躁過,可他發現,這些都無濟於事。叔本華說:“我的著作所遭到的極度輕視錶明:或是我有負於當代生活,或是相反。而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意味著:剩下的隻有緘默。”沒有人會否定叔本華的纔氣,隻是他的思想與那個時代的德國資産階級相悖,試想一下,當時一個嚮往革命、充滿希望、富有朝氣的國傢怎會接受他的悲觀主義哲學?但叔本華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思想,不斷閱讀,以增長自己的內在。
  最終革命失敗瞭,革命勇氣也難重拾。一時間,各種曾被他們嗤之以鼻的心態侵襲而來,他們開始悲觀、不思進取,對革命也感到失望……1852年,叔本華齣版瞭《附錄和補遺》,通過這本書,人們開始去尋找叔本華以前的著作。此時,人們纔如夢初醒。原來他們此刻的心境,叔本華於30年前就提齣來瞭,叔本華也因此成為瞭大哲學傢。
  叔本華的悲觀並非自暴自棄,他的內在一直在成長,張方宇在《單獨中的洞見》中說:“如果你的內在一直在成長,你就能夠破土而齣,如果你隻是謀求外在的積纍,那麼你將會被埋得更深。”
  《聊齋》中有這樣一句話:“遇鬼,則與之鬥。勝之固佳,不勝,至多與它一樣。”道理其實很簡單,凡事多往壞處想,通常會收獲好結果。相反,真正的樂觀往往會陷入憂鬱。
  在大多數人的思維裏,積極樂觀的思想纔能引導人們快樂地生活,但總是活在樂觀裏,一遇到苦難就會無所適從。伏爾泰說:“快樂不過是夢,憂傷卻是現實的。”用叔本華的話來說,人的一生就是來受苦的。的確,一個人是否快樂,並不是看其曾享受瞭多少快樂,而是記錄其逃過的劫數。蘇軾便是其中的代錶,蘇軾的一生可謂顛沛流離,他曾被外放,即便有機會復職卻不得重用,因其耿直的性格而遭人陷害,引來瞭牢獄之災。蘇軾或許已經感覺到瞭死亡的臨近,於是,在入獄之前,他對弟弟說:“軾早衰多病,必死於牢獄,死固分也。”蘇軾認罪後便是在獄中等死,其內心極為悲涼,卻也越來越平和。幾個月後,蘇軾得以釋放,貶至黃州。或進或退,蘇軾自得其樂,並留下瞭更多的韆古絕唱。
  很多有所成就的文人學者都如叔本華一樣,他們奉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比如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還有,在《孟子·告子下》中曾記載: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由此看來,沒有誰的成功是在享樂中完成的,人上人是由苦中苦堆積起來的。保持一定的悲觀思想,有益於走齣痛苦。在悲觀的思想裏提練純淨的內心,那麼,即便是同樣的際遇,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很多人都覺得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所引發齣的是一種悲觀、失望的精神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種思想是極為消極的。可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從現實齣發,你就會發現,叔本華的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用悲觀的思想積極思考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並非是消極厭世,也有其積極的一麵。其悲觀思想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積極的思考。很多人在麵對苦難時,習慣依賴所謂的“上帝”,叔本華對其做瞭新的可能齣現的預示,使人可以獨立齣來。一個人是否獨立自主非常重要,不管依賴任何人都將會走嚮毀滅,擺脫依賴,即便一個人也要積極思考,活齣自己。
  ★用樂觀的意誌支撐悲觀的頭腦
  其實悲觀與樂觀同在,這看似矛盾,實則是一種極好的人生觀。魯迅在麵對生死時所錶現齣的既豁達又消極的態度,並不會讓人覺得難以理解。比如,他曾對朋友說:“我覺得那麼躺著過日子,是會無聊得使自己不像活著……我總這樣想,與其不作而多活幾年,倒不如趕快工作少活幾年的好,因為結果還是一樣,多幾年也是白白的。”乍一看這種思想並不為普通大眾所接受和理解,但從中也反應齣瞭在生死麵前,魯迅矛盾且獨特的理解。
  ★凡事多往壞處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A和B工資相等,A每個月都會將工資的三分之一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他總覺得人有旦夕禍福,省著點花是必要的,錢存到一定程度他便會拿齣一部分投資,小有收獲。B則是享樂主義者,凡事看得開,工資的大部分都用來吃喝玩樂,有時甚至會透支。朋友說他該存點錢瞭,要不然……可他不以為然,說:“不要為將來的事煩惱,凡事要往好處想,船到橋頭自然直。”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B的思想也沒錯,錯就錯在他過於樂觀且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悲觀不是讓你每天麵對生活唉聲嘆氣,相對的,樂觀也並非是讓你傻嗬嗬地等著天上掉餡餅。在悲觀中學會思考、懷疑與否定,纔能領略到生活的真諦,纔能在各種生活中選擇齣最適閤自己的生活方式。用悲觀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你會活得輕鬆些。
  《你要清楚怎樣過好這一生:每天讀點阿德勒心理學》
  積極的性格成就你的一生
  在積極性格的支配下,他們完全可以激發齣蘊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緻。
  ——阿德勒
  為什麼有的人身處惡劣的環境,卻可以取得事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而有的人,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之中,卻隻能默默無聞、毫無建樹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問題的答案就是:性格不同。
  “人們之所以彼此之間有如此大差彆,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消極退讓;有的人堅韌不懈,有的人懦弱懶散……不同的性格往往造就不同的人生。”阿德勒這樣說。
  擁有積極性格的人,他們經常會以一種樂觀、進取的姿態麵對人生。即使是生活中遇到瞭巨大的挫摺,他們也能夠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頑強拼搏的精神來扭轉對自己不利的局麵。對這種擁有積極性格的人來說,他們更容易取得生活上、事業上的成功。而擁有消極性格的人,他們的人生則完全是另一種模樣。他們以消極、避世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挑戰,他們往往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環境、運氣以及他人。他們不會去主動改變自己生活中的睏境,而是寄希望於環境自己的變化,甚至於貴人的齣現。這種人往往沒有生氣、死氣沉沉,不會為瞭自己的目標而主動齣擊,即使機遇就在麵前,他們也會視而不見,任憑機會從自己的指縫間溜走。擁有消極性格的人,即使他們身處優越的環境之中,他們也無法利用這些優質的資源來取得人生的成功。
  在19世紀末,有三名歐洲的探險傢準備進行穿越北極的探險活動。他們來到瞭北極圈附近,準備駕駛雪橇進行探險。一開始,探險的進展情況非常順利,他們沒有遇到任何的睏難,眼看著離目標越來越近,他們每個人心中都十分興奮。可是當他們將要到達北極點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得惡劣起來。風暴夾雜著雪花,嚮他們劈頭蓋臉地砸瞭過來。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阻止瞭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隻好停頓下來,在極點附近安營紮寨,等待暴風雪的結束。
  可是一周之後,天氣依然是惡劣不堪,暴風雪沒有一點減弱的跡象。這時,其中一個人害怕起來,他嚮另外兩個同伴說:“即使明天天氣好轉,能夠為我們成功穿越北極提供良好的天氣條件,我們的糧食也難以為繼瞭。走不到極點,我們就會餓死的,還是迴去吧。”他失望、害怕的情緒很快傳染給瞭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也認為糧食已經不能維持到穿越北極,最好的選擇就是撤退。他們倆都錶示,如果明天天氣轉好,他們就將返迴。隻有第三個人不為他們的消極情緒所感染,他信心滿滿地說:“如果明天天氣好轉,我們完全可以繼續前進。我們可以在沿途捕獵海豹。這樣的話,加上我們所剩的糧食,我們完全可以到達北極點,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二天一早,天氣果然放晴。由於三個人的意見無法統一,他們隻得把糧食分為三份。前兩個人帶著他們的乾糧原路返迴瞭。第三個人則獨自上路,繼續自己的探險。靠著自己的那份糧食和沿途捕獵的海豹,第三個人終於完成瞭自己極地穿越的探險活動。
  試想,如果第三個人沒有積極進取的性格,他能完成如此輝煌的壯舉嗎?
  性格對人的一生,就是具有如此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性格也一直是阿德勒研究的一個重點。心理學中記載瞭許多關於性格研究方麵的案例,關於兒童性格發展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
  阿德勒幾乎一生都將自己關注的焦點放在瞭兒童性格發展的研究上。他跟自己的研究夥伴隨機抽取瞭一批兒童,並持續地關注他們的成長經曆。這項研究的時間跨度長達十幾年,從孩子們小的時候一直追蹤觀察到成年。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這些心理學傢就把孩子們的各種行為記錄在案。比如,遇到問題的時候,這些孩子當中誰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誰會在一旁無助地哭泣,等待彆人的幫助;遇到失敗的時候,誰會堅持去嘗試不同的方法,誰會將其置之不理;授課老師不在的時候,誰會做到自覺自律,而誰會敷衍應付……他們把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記錄下來,以備日後的研究。
  幾年之後,他們會再去對孩子進行觀察研究,以和前期的研究進行比較。這種研究持續瞭很長時間,最後的研究結果錶明:那些在幼兒園期間就錶現得積極、樂觀、勇敢、自律的孩子,在長大以後,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事業上,大都有著令人滿意的錶現。而錶現的消極、保守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則大多不盡如人意。
  阿德勒用科學的實驗觀察,再次為我們證明瞭性格在人的一生中何其重要。因此,務必使自己擁有一種積極的性格,這樣我們纔能以樂觀開朗、勇於開拓的精神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纔能獲得自己期望中的成功。
  《誰說你一輩子隻能這樣瞭:每天讀點尼采》
  每個成功都有個簡單的開始
  生活中的人們,如果想獲得成功,就要勇敢地冒險,勇於嘗試,這樣,你就有瞭做成功者的機會。膽量是使人從優秀到卓越的最關鍵的一步。
  ——尼采
  “成事開頭難,但再簡單的開頭,若不開始,便不會有進展。”這句話的含義是,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邁齣第一步,有開始,纔有發展的可能。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渴望得到成功,渴望開創自己的事業,但每每考慮到會有失敗的可能,他們就退縮瞭。因為他們怕被扣上愚昧的帽子,遇到彆人取笑;他們不敢愛,因為害怕要冒不被愛的風險;他們不敢嘗試,因為要冒著失敗的風險;他們不敢希望什麼,因為他們怕失望……這種可能會遇到的風險,讓他們畏首畏尾,舉步維艱,他們茫然四顧,不知道自己的齣路在何方,殊不知,如果你連第一步都不敢開始的話,你永遠不可能看到追求人生目標的路上的風景。
  尼采曾經非常怕水。他看著朋友們在水中嬉戲,又羨慕又無奈,他覺得自己是個懦夫,朋友們笑著慫恿他:“不要因為怕水,你就永遠不去遊泳。”
  有一天,朋友邀請尼采一起去泡溫泉,這一次他鼓足勇氣下水瞭。尼采發現自己沒想象中那麼無能,但他還是不敢遊到水深的地方。
  “試試看,”朋友和藹地對他說,“讓自己沒到水下,看會不會沉下去!”
  於是,尼采試瞭一下。朋友說得沒錯,在意識清明的狀態下,想要沉下去,摸到池底還真的不可能。這真是奇妙的體驗!
  “看,你根本淹不死、沉不下去,為什麼要害怕呢?”
  尼采上瞭這樣一課,若有所悟。從那天起,他不再怕水。
  和尼采一樣,如果你也敢於跨齣第一步,那麼,你會發現,其實事情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難。美國著名拳擊教練達馬托曾經說過:“英雄和懦夫同樣會感到畏懼,隻是英雄對畏懼的反應不同而已。”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有時候,不願嘗試的原因是不願打破現狀。哲人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人有時最難突破的,就是自身的局限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那些處於睏境中的人最終會取得比那些已經取得溫飽的人更有作為。想邁開腳步大乾一場,又不捨得拋開自己現有的溫飽的保障,如此瞻前顧後,必定無所作為。
  據社會學專傢預測,未來的社會將變成一個復雜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高風險社會,如果人類自由行動的能力總在不斷增強的話,那麼不確定性也會不斷增大。你應該意識到,各種變化已經在我們身邊悄然齣現,勇敢地投身於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瞭,而如果你不趕緊積極行動起來,如果一直缺乏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如果你還沒被驚醒的話,就會被時代所拋棄,被那些敢於冒險的人遠遠甩在後麵。敢於第一、充滿冒險精神,是每個成功人士給我們的啓示。
  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在這個時代,墨守成規,缺乏勇氣的人,遲早會被時代所拋棄。處處求穩,時時都給自己留有退路,這是一種看似穩妥卻充滿潛在危機的生存方式。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每天讀點榮格心理學》
  分裂,一二號人格
  在那時,盡管我無疑仍然看不齣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之間有什麼差彆,盡管我仍然聲稱第二人格的世界是我個人的世界,但在背景的深處,我卻總是感到,除瞭我自己之外,還包括有某種東西。 ——榮格
  在背景深處,榮格嚮來知道自己是一個兩重人格的人。
  其中一個是父母的兒子,這個人上學讀書,不怎麼聰明,專心緻誌,學習用功,比彆的男孩穿得整齊乾淨。
  另一個是個大人——實際上是個老人,這位老人具有多疑、不輕信,遠離人世的性格,但是,他卻是最接近大自然,接近地球、太陽、月亮、天氣、一切生物,最主要的是接近夜晚,接近睡夢,接近上帝直接地作用於他身上的各種事情。
  可以說,第一種人格和第二種人格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貫穿瞭榮格的一生,但是,卻與“分裂的人格”或與一般意義上的精神分裂癥毫無關係。在榮格的一生裏,第二種人格具有最大的重要性。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榮格的兩重人格遺傳於他的母親。母親的兩種人格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白天,她是個可愛的小姑娘,晚上她便變得不可思議瞭。母親時而是個嘮嘮叨叨的女人,時而又成瞭富有古風詩韻的人。
  有一件事證明瞭榮格母親的兩重性。一天,大傢圍桌而坐時,談話轉到瞭贊美詩的麯調,這時母親喃喃低語道:“啊,您,我愛中之愛,您,可詛咒的至福。”榮格聽到後,驚呼:沒想到,母親也是詩人啊!
  母親這種好古的天性,在榮格身上也找得到。榮格喜歡母親的第二人格,因為,母親的第二人格是真實的,真實到令榮格顫抖的地步。
  而對於父親,情形卻不同。雖然榮格本來也想同父親探討一些嚴肅的話題,但他發現,父親是位信仰堅定的人,所以,他沒有那麼做。他不想讓父親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榮格隻是充分地利用瞭父親的小小圖書室。在圖書室,榮格無意中找到瞭一本1869年齣版的《基督教教義》,其實榮格最想找的是思想獨立的作傢寫的書。
  就在這時,母親的第二人格告訴榮格:“這些日子你一定得讀讀歌德的《浮士德》啊!
  “好啊!好啊!我正想讀呢?可是去哪找這本書呢?”榮格應和著說。
  “我們傢裏有,在你父親的圖書室裏。”母親用肯定的語氣說。
  於是,榮格真的把《浮士德》找瞭齣來。它像一種産生奇效的奇香那樣沁入榮格的肺腑,榮格如飢似渴地閱讀著。
  從小學時代,榮格就産生過這樣一個畫麵:他同時生活在兩個時代,是兩個不同的人。他覺得睏惑,同時也充溢著沉重的感想。他覺得他的兩重人格,也許多少和他從父母與親戚那裏聽到的,和祖父的許多故事有關。
  當讀到歌德的《浮士德》時,榮格迴想起他曾從陌生人那兒聽到過一個故事,那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傳言,說他的祖父是歌德的私生子。
  應該說,榮格對這個傳聞是滿意而愉快的,這是他之所以迷戀《浮士德》的另一個微妙的原因,好像它屬於一種內在的現實一般。然而另一方麵,榮格也認為這種傳聞很令人討厭。他認為此事趣味低級。然而,世界上有太多的傻瓜,他們以講述這種“匿名父親”的故事為樂,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說吧!嘴長在彆人的身上,又能怎麼樣呢?
  在榮格16~19歲之間的年月裏,使他陷入瞭睏境的迷霧慢慢消散瞭。他那沮喪的思想狀態也有瞭好轉。第一人格顯現得越來越清晰瞭。學校的生活和城市生活占去瞭他的時間,他收獲的是更豐富的知識,他開始擬訂讀書學習計劃瞭。
  榮格閱讀瞭一本哲學史簡論,他被書中一群哲學傢迷住瞭。
  他們是——畢達哥拉斯、赫拉剋利特、恩培多剋勒、柏拉圖、蘇格拉底、黑格爾以及叔本華……在這些哲學傢裏,黑格爾因為作品中的語言盛氣淩人而又不流暢,榮格隻好敬而遠之。榮格最欣賞的是叔本華。叔本華對世界所作的陰暗的描述,得到瞭榮格毫無保留的贊同。
  榮格這種哲學上的發展從17歲時起,一直延續到就讀醫學院之後的一小段時間。這使他對世界和人生的態度産生瞭一種革命性的改變。
  伴隨著心靈的成長,榮格過完瞭他的中學生活,同時,也將文化的最後成果定格為人格——兩重的人格。然而,這不是心靈成長的結束,也不是人格的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
  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擁有的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瞭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瞭不該堅持的。
  ——柏拉圖
  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抱怨,工作或生活為何如此地不如意,為什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經意間總會與一些優秀人士對比攀登,彆人有豪宅,我也要有,彆人有豪車,我也要有,這使得我們的生活大多時候總是在抱怨、自責,漸漸地失去瞭自己,成為消極思想和情緒的奴隸。
  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應該是用來享受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走,固執、鑽牛角尖可能會讓我們失去更多的東西,有些事情,越是在意,失去的也會越多,所以,我們應該懂得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擁有的。
  那麼,哪些東西該放棄?哪些東西該堅持呢?
  有這樣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老婆婆信佛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念好多遍,她每讀一遍,就會往盤子中放一粒黃豆。久而久之,念到後來,黃豆都會自動跳起來落入盤中。有一天,一位走江湖之人從她房前經過,看到她房頂有一道閃光,於是走到她念經的屋子前,聽到她在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牛”。
  不對呀!他雖然不懂佛教,但行走江湖這麼多年他也略聽一二,應該是“唵嘛呢叭彌吽”。隨後,他敲開門,告訴老婆婆“吽”不應該讀成“牛”。老婆婆也沒有辨彆對錯,就不假思索地改瞭過來,之後,她再讀六字大明咒的時候,黃豆不再往盤子裏跳瞭,房頂的閃光也不見瞭。
  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告訴瞭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候放棄瞭不該放棄的東西,你一定會失敗;堅持瞭不該堅持的東西,你可能很難成功。是否應該放棄和堅持,應該根據自身條件而定奪。分析一下客觀環境,你所堅持的東西是否有可能實現,是否有意義和價值,如果是,當然應該堅持,否則就應該放棄。不要盲目地聽從他人的意見,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的堅持。
  誠然,鍥而不捨是一種可貴的素養,不拋棄、不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不要一味地堅持,這樣做絲毫沒有作用,而是要迴過頭來選擇一條可以行得通的路,繼續發揚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樣我們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變通是一種智慧,總能夠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當一些東西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時候就應該放棄,在你放棄的一霎那,也許你會得到更多。俗話說:“成功的道路韆萬條。”此路不通就應該換一條路,不懂得變通的人要麼是傻子,要麼是愚蠢地固執。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灑脫。在人生的路上,有時候我們放棄一些該放棄的,會更加輕鬆,更容易攀登到頂峰。堅持一些該堅持的,我們會更加幸福和充實。
  放棄該放棄的,這是一種藝術,它不是逃避,也不是膽怯,而是明白瞭生活的真諦;堅持該堅持的,這是一種精神,它不是固執,也不是愚蠢,而是懂得瞭什麼是真正的價值。
  總之,該放棄還是堅持,是一種智慧的考驗,也是一種勇氣的錘煉。當你覺得有些東西該放棄時,是否用勇氣放棄;當你覺得有些東西該堅持時,是否還有勇氣繼續。成敗在一念之間,正確的放棄與堅持纔是成功的關鍵。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做選擇:每天讀點蘇格拉底》
  第七節 壞老婆使男人成為哲學傢
  娶一位好老婆的男人會幸福;娶一位壞老婆的男人會變成哲學傢。
  ——蘇格拉底
  誰都知道,蘇格拉底有一個潑辣刁蠻的老婆,這個老婆讓蘇格拉底很是頭疼,即使蘇格拉底後來隨著名聲迭起,在500人的會議中當過執政官,也就是當瞭“公務員”,這種國傢乾部給傢庭帶來瞭榮譽和地位,他的老婆依然沒有改變絮絮叨叨、吵吵鬧鬧的脾氣。麵對無禮攪三分的妻子,蘇格拉底不由得說齣一句讓天下所有男人力挺的至理名言:娶一位好老婆的男人會幸福;娶一位壞老婆的男人會變成哲學傢。
  沒想到,深沉穩重的蘇格拉底也有幽默的時候。這一次,直接就把自己也給搞幽默瞭。作為世界級的哲學傢,蘇格拉底可謂對婚姻生活參透瞭,他這句話的寓意很容易就看齣,他說自己的老婆不好,是個讓自己經常煩惱的人物,可是,你又不能離開她,整天在傢裏看著這個女人晃來晃去的,她還時不時製造點動靜齣來,兩手叉腰,看見蘇格拉底又在擺弄他那些破書,老婆就破口大罵,說你怎麼不經營點彆的事乾給我們增加傢庭收入呀,也讓我們過一過富裕的日子,你看隔壁的誰誰又買瞭一副黃金的手鐲。蘇格拉底不想和老婆吵,可是這個老婆經常挑事。守著這樣的老婆,不自殺就得成哲學傢,於是,蘇格拉底果真成為瞭哲學傢。
  ……

用户评价

评分

没啥必要买,没故事情节,太折磨人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没啥必要买,没故事情节,太折磨人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没啥必要买,没故事情节,太折磨人

评分

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