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大的成果是,以全新的數學工具——“循環因果律”為基礎,用全世界通用的數學語言將毛澤東軍事思想數學化和公理化,不僅重新發現和嚴格證明瞭這一軍事思想的空前偉大,而且使這一傑齣精神財富在當今曆史條件下重現光輝。
讀懂《chao越戰爭論》,雖不能讓你一定成為戰神,卻可以讓你具備戰神的頭腦!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全新的科學工具,完備地獲得瞭可以準確描述戰爭過程的真實因果規律,從而將籠罩在戰爭問題上的迷霧徹底吹散,將一切戰爭的謎底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通過建立“戰爭循環因果序列”、“戰策循環因果序列”和“戰爭成本收益分析”三大數學模型,重新分析、計算和解釋瞭曆史上的大量實際戰例。
這些數學規律本身都是**具體武器技術的。它們獲得瞭對戰爭過程空前精確和係統的理解,並使在過去相當大程度上隻是作為藝術、技術和哲學來看待的戰爭,真正變成與物理學相同的科學。
更進一步,本書建立瞭戰爭與和平的相對條件與絕對條件,從而為和平找到*現實可行的齣路。
作者簡介
汪濤,
純科學理論創始人。
南京郵電學大學電子測量專業學士,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專業碩士。
曾任中興通訊國際市場副總裁,
現任北京數碼視訊全球投資總裁。
天使投資人,多傢孵化器創業導師。
齣版著作:《通播網宣言》《生態社會人口論》《純電動拯救世界》
《chao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戰爭能被精確預測嗎?
第一節 戰爭理論隻有數學化纔能算科學
第二節 基本概念
第三節 戰爭的循環因果
第四節 逼近真實的戰爭——擊毀效率可變
第二章 戰爭的精確評估
第一節 戰爭維
第二節 評估武器的單項技術指標
第三節 評估武器的綜閤性指標
第三章 戰爭藝術的精確量化
第一節 提升戰爭獲勝能力的途徑
第二節 突襲及其應對方法
第三節 應對突襲的一般方法
第四節 其他獲取戰爭勝利的方法
第五節 戰術的最高境界——0傷亡及其類型
第六節 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的絕對優勢
第七節 0傷亡時間
第八節 戰略縱深
第九節 追求最傑齣的戰爭成就
第十節 預備隊
第四章 0 傷亡與戰爭維分割
第一節 坎尼會戰的數學分析
第二節 馬拉鬆戰役
第三節 再論戰爭維分割
第五章 勢均力敵的消耗戰
第一節 博羅季諾會戰
第二節 控製軍隊戰損崩潰點的重要性
第三節 該投入皇傢近衛軍嗎?
第四節 大國是不可戰勝的
第五節 不打無勝利條件戰役的重要性
第六節 分割
第六章 如何成為戰神?
第一節 淮海戰役是以少勝多嗎?
第二節 孟良崮戰役
第三節 孟良崮戰役真的存在反包圍險情嗎?
第四節 孟良崮戰役的戰爭維分割
第五節 國民黨軍隊潛在的正確應對方法
第六節 戰爭維與戰場
第七節 永恒的戰爭循環因果序列
第七章 作為特殊投資手段的戰爭
第一節 戰爭與和平
第二節 戰爭哲學的基本邏輯
第三節 戰爭成本與戰爭成就
第四節 不同戰爭成就的價值分析
第八章 戰爭成本與收益分析
第一節 效費比與安費比
第二節 武器係統的成本分析
第三節 增強防禦能力的成本分析
第四節 寓軍於民
第五節 附帶戰爭成就擴大化引起的後果
第六節 轉移政治收益
第七節 適閤采用戰爭手段的絕對條件與相對條件
第九章 人的要素對戰爭的影響
第一節 影響戰爭結束的要素
第二節 人的要素對戰爭的影響
第三節 影響戰爭意誌強弱的因素
第四節 抗美援朝為什麼選彭德懷為主帥?
第五節 模型評估結果
第六節 對戰爭的理性自知
第七節 知戰
第十章 戰策循環因果序列
第一節 戰爭從哲學角度看的本質與基本概念
第二節 戰策循環因果序列
第三節 為什麼以往的軍事理論會對戰役的勝負給予過高
評價?
第四節 參戰者規模對戰爭的影響
第十一章 戰爭能力的恢復與消耗
第一節 恢復能力對戰爭的影響
第二節 近程恢復——修復與轉化
第三節 遠程恢復方式
第四節 以恢復觀點設計的億噸級“航母”
第五節 消耗
第十二章 戰爭結束的層次
第一節 忽視結束的傳統戰爭理論
第二節 戰爭結束的五個層次
第三節 實際停戰
第四節 停戰閤法化
第五節 關係正常化
第六節 戰爭遺留隱患解除
第七節 完全結束
第十三章 善戰者不僅要贏 而且要贏得最高的利潤
第一節 戰爭沒有勝負 隻有互相的消耗
第二節 美國南北戰爭消耗分析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恢復與消耗
第四節 慘烈的蘇德戰爭
第十四章 科學地總結戰爭曆史
第一節 戰爭意誌
第二節 如何看待軍事能力
第三節 避免簡單的內部相互指責
第四節 戰爭的心理準備
第五節 從日本角度應得到的教訓
第六節 日本幾場相關戰爭的趨勢分析
第十五章 戰爭可獲利的條件與反恐戰爭
第一節 戰爭利益性條件分析
第二節 對戰爭正義性如何理解?
第三節 反恐戰爭
第四節 低烈度戰爭培育高烈度恐怖
第十六章 和平之路
第一節 誰打贏瞭?
第二節 中立國
第三節 隻有核武器纔能毀滅世界嗎?
第四節 現代戰爭 旁觀者勝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戰爭可以預測嗎?
第一節 戰爭理論隻有數學化纔能算科學
與其說戰爭是政治以另一種方式的繼續,不如更準確地說戰爭是利益以市場之外的另一種方式的繼續,而市場,不過是一種不流血的戰爭。因此,我們在今天更多見到“石油戰爭”“金融戰爭”“貨幣戰爭”的概念。戰爭隻是一種實現利益的手段,隻不過這種手段采用的是特殊的暴力形式。以和平的市場投資手段獲得利益現在已經可以有相對精確的計算,而對以戰爭投資手段産生的結果,以及它能夠獲得多少利益的計算還遠不能達到這種程度。
傳統軍事理論認為,戰爭的規律是軍事藝術和武器技術的結閤。一場戰爭或戰役會是什麼結果,是雙方英勇的士兵與指揮員的博弈。如果它的結果在進行戰爭之前就已經可以被雙方確知,那麼大多數戰爭可能就不會發生瞭。因此,絕大多數觀點認為對戰爭的規律研究不可能達到精確的程度。無論早期西方戰爭理論傢諾米尼還是剋勞塞維茨等,以及近代相當多的軍事傢都這麼認為。
但是,任何研究對象,如果不能以精確的數學進行研究,它就不可能成為科學。戰爭這個研究對象同樣如此。
關於戰爭,有兩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是發生或發起戰爭的原因——即為什麼要進行戰爭?這屬於戰爭的目的問題;二是戰爭開始後,其本身的運行規律是什麼?這屬於戰爭的藝術或技術問題。事實上,這兩個問題都可以進行精確的分析和研究。要對戰爭的原因進行精確的數學分析,需要對戰爭開始後其本身規律的做精確的分析。
無論對戰爭最終目的如何理解,一般來說,如果戰爭打不贏的話,一切戰爭目的都不可能實現。隻有戰爭最終獲勝,纔有可能談到從中獲得什麼益處。但僅僅是戰爭獲得勝利,並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從中得到益處,或者隻是獲得錶麵的戰爭政治利益,也可能因此埋下長久的禍患。如普遍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盟國對德國的條約過於苛刻,成為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戰爭本身的勝負並不完全等同於以戰爭為手段獲取的政治或經濟利益的大小。
更重要的是:有關戰爭哲學和藝術,這兩個問題精確分析的數學方法有非常大的區彆。戰爭勝利之後,如何從中獲取相應的利益,其精確數學分析方法,總體上可歸入常規的經濟學投入産齣比分析,雖然它們之間還是有重要的區彆。而戰爭本身的規律則遠非常規方法可以涵蓋,它必須用到循環因果分析。
可以說,戰爭的兩個根本性的問題,體現為戰爭的外在目的和內在目的(或目標)兩個方麵。戰爭本身並不是終極目的,它隻是一個手段,這個手段所要達成的終極目的就是它的外在目的。而作為戰爭本身的運行,一切戰爭行為都要首先達成其內在目的或目標。剋勞塞維茨對這兩個目的都有深刻的分析,尤其對戰爭外在目的:“戰爭是政治以另一種方式的繼續”的論斷廣為人知。但事實上,更準確的說,戰爭的外在目的是為達成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等目標,並非僅僅以“政治目的”能夠概括。相比之下,剋勞塞維茨對戰爭內在目的的描述更為準確:戰爭的目的是消滅敵人的軍隊,或使其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
戰爭是一種特殊的投資行為。它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想獲得戰爭投資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隻有獲得戰爭勝利之後,纔能計算戰爭的投入産齣和利潤是否劃算。戰敗幾乎意味著毀掉一切,甚至亡國,能夠存活下來都隻能算僥幸,更談不上獲得任何政治和經濟利益瞭。因此,對戰爭本身規律的精確分析,對應的是戰爭的經濟可行性和成本,它從根本上決定瞭戰爭是否能成為政治和經濟利益有效投資手段。
通過離散循環因果序列方法,我們將把一切戰爭過程的精確結果,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麵前。
———————————————————————————————————————————
第二章 戰爭的精確評估
第一節 戰爭維
1. 直接的戰爭是在戰爭維中進行
當我們談論戰爭循環因果序列時,所提到的戰鬥單位數量和擊毀效率,僅僅是指實際參與戰爭的戰鬥單位。如果某一方僅僅是存在的戰鬥單位數量很高,但卻並沒有在戰爭發生時加入戰爭,那麼它們的數量就不具有實際意義,至少不具有直接的戰術意義。
我們把直接加入某個戰爭的戰鬥單位所涉及的時間空間範圍和其對應的所有戰爭資源,稱為是“戰爭維”。我們所討論的一切提升戰爭能力的途徑,全都是指加入到戰爭維中的戰鬥單位。因此,戰爭循環因果序列中的所有參數都是以戰爭維為定義基礎的。
例如,設R方有1000架戰鬥機,B有300架戰鬥機。但在發生某個空戰時,R方僅齣動120架戰機加入空戰,而B是180架加入空戰。那麼,實際的戰爭維就是由R方120架,與B方180架戰機構成,而不是R方1000架和B方300架構成。
因此,戰爭維是戰爭雙方有效擊毀距離、機動能力等所決定的空間和時間範圍。
很多在戰前分析兩國或兩軍的討論往往是不著邊際的。如會提到雙方軍隊各有多少,雙方武器各有多少。這些數據當然是有重要意義的,但實際交戰的結果卻往往完全齣乎這類紙上談兵者的意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真正決定實際戰爭中交戰成效的並不是宏觀的雙方實力統計數據,而是實際戰爭維中的雙方實力。
一般情況下,交戰雙方軍隊,其中一方的潛在戰爭維是以已方軍隊基地為圓心,以擊毀距離為半徑的圓。圓內就是已方的戰爭維。如果有多個基地,就是多個基地決定的戰爭維空間之和。
交戰雙方的戰爭維,是雙方戰爭維的重疊部分。如果以集閤論術語來說,就是雙方戰爭維集閤的交集。
在過去,戰爭進行的空間是用“戰場”“戰區”等概念來描述。但是,戰場和戰區並不是精確定義的數學概念,我們發現在很多戰例中,正是這些模糊的概念使參謀和軍隊指揮人員産生瞭極大的錯覺,並導緻瞭嚴重錯誤的指揮和決策。如後麵會重點分析到的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方麵的“中心開花”戰略,就是一個簡單將戰場和戰區等同於戰爭維而導緻的錯誤決策。
———————————————————————————————————————————
第三章戰爭藝術的精確量化
第一節 提升戰爭獲勝能力的途徑
1. 提升戰爭獲勝能力的理論途徑
根據戰爭循環因果序列,從理論上說,在戰爭維約束下,有以下最一般的提升戰爭獲勝能力的途徑:
(1) 提升戰爭維中我方戰鬥單位數量。
(2) 降低戰爭維中敵方戰鬥單位數量。
(3) 增大我方擊毀效率。
(4) 降低敵方擊毀效率,甚至追求使敵方擊毀效率降至0。
以下我們將分彆討論各種途徑。
4. 增大我方擊毀效率
發展擊毀效率更高的武器當然是最重要的途徑,如提升射擊精度、提升射擊速度、增大爆炸強度等等。這些都屬於長遠的方法。而在戰爭實際發生時,隻能充分利用當前的武器。
將當前最高擊毀效率的武器、最大規模地集中使用,是獲得在戰爭維中最大程度提升已方擊毀效率的核心途徑。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曆史上任何時期,創造最大軍事奇跡的優秀軍事傢們無一例外,他們的規律全都是相同的:都是最先將所處時代最先進的武器,最大規模地集中使用:
將冷兵器時代機動能力最強的騎兵、裝備擊毀距離最遠的弓弩武器,率先最大規模地集中使用,造就瞭成吉思漢的軍事奇跡。類似以大規模集中使用弓箭獲得軍事優勢的還有波斯帝國的軍隊。
將熱兵器時代最先進和擊毀能力最大的火炮,率先最大規模集中使用,造就瞭拿破侖的軍事奇跡。
將機械化時代最先進的坦剋、飛機,率先最大規模集中使用,造就瞭德國古德裏安閃電戰的軍事奇跡。
將信息技術時代最先進的精確製導武器,率先最大規模集中使用,造就瞭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的軍事奇跡。
將機動能力最強,擊毀距離最遠的飛機作為主導力量,就成為杜黑製空權思想。
將武器運載力最大,全球控製力最強的海軍作為主導力量,就成為馬漢製海權思想。
因此,戰爭的規律永遠在隨武器技術的發展而改變,但也可以說戰爭的真正數學規律永遠都絕對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如果還有下一個軍事奇跡,那麼它一定發生在最先將隱形戰機、無人機、高超音速武器、超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激光武器、高能武器等最大規模集中使用的軍事傢身上。
毛澤東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思想,不僅僅是強調強化數量優勢,而且特彆強調將火炮等,在當時擊毀力最強的武器“全部,或大部”集中使用的原則。在其實際作戰中,也包括將機槍等擊毀力最強的輕武器最大規模地集中使用。
徹底忘掉“遊擊戰”“運動戰”“陣地戰”“高科技戰爭”“大縱深作戰”“超限戰”“閃電戰”“閃擊戰”“五環理論”“空海一體戰”......這些錶麵上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無聊詞匯吧,隻要記住戰爭循環因果序列的幾個基本參數和相關的基本定義就可以瞭。所有這些錶麵上完全不同的戰爭,其數學本質上全都是一樣的。
有人認為現代武器裝備的齣現産生瞭全新的不同軍種協同問題,但這個問題其實從戰爭一開始齣現時就存在瞭。戰國時期戰車、步兵與騎兵的協同,坎尼會戰、馬拉鬆戰役等經典戰役中的步騎協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坦協同、空陸協同、今天的空天海陸的協同有什麼本質區彆嗎?一點都沒有,隻是換瞭技術裝備而已!
第六節 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的絕對優勢
從原則上說,以上7個0傷亡類型中,唯有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是一種可稱為“絕對的”的0傷亡,其他的0傷亡類型一般都很難達到“絕對的”程度。如:
突襲會將對手打個措手不及,但不排除很可能會有極少數正在值勤的軍人迅速做齣反應,並給突襲者以有效殺傷。
隱身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如現代的隱形戰機隻是減少雷達發現的距離,而不是讓雷達絕對無法發現。並且發現目標有很多途徑,甚至通過敵方隱形戰機起飛的機場,或打入敵方內部的情報人員來獲得發現目標的機會。甚至還可能因戰場上炮彈亂飛,誤打誤撞將其實並未被發現的隱形目標擊毀。
堅盾也是相對的,隻要敵方簡單加大武器戰鬥部的彈藥數量,就可加大擊毀能力,從而有可能突破堅盾的抗毀能力。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用一般常規的手榴彈是無法摧毀坦剋的,但如果簡單地將多個常規手榴彈捆在一起以成倍增大擊毀能力,就有可能將單顆手榴彈無法擊毀的坦剋摧毀。
崩潰和耗竭等顯然也都是相對的。一個軍隊整體上崩潰瞭,不排除其中有少數極為勇敢的軍人依然會抵抗到底。一個軍隊總體上彈藥耗竭,也不排除還有少量軍人手中的彈藥會發揮作用。
......
但是,如果一方軍隊是躲在另一方武器擊毀距離之外,一般來說無論如何對方的攻擊都不會有任何意義,由此達到一種絕對意義上的0傷亡。它會形成隻有我可以打你,而你根本就打不著我的局麵。顯然,隻有當你根本就打不著我的時候,纔是真正絕對意義上的0傷亡。因此,追求更大的擊毀距離,是一種最為重要的獲得0傷亡作戰的類型。
製空權等之所以可以成立,除其機動性等優勢外,可以在更高的位置獲得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作戰是最關鍵的原因所在。防空作戰在擊毀距離上會很吃虧,因為嚮上射擊的彈藥因重力的作用,會使同樣彈藥的擊毀距離相對於平射時極大縮短。而從上往下攻擊,彈藥擊毀距離卻會比平射大大加長。飛機本身攜帶彈藥的飛行,也可看作是增加擊毀距離。地麵發射的導彈擊毀距離僅僅是其本身的射程,而通過作戰飛機發射的導彈,其擊毀距離是飛機本身的作戰半徑加上導彈的射程。當然,從0傷亡作戰角度來說,飛機本身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處在敵方大於自身彈藥射程武器的擊毀距離之內。但從飛機的基地角度說,受敵方攻擊的距離是飛機作戰半徑加上飛機攜帶武器的射程。因此,以空中平颱進行作戰,相對其他作戰平颱具有更容易形成戰爭維包含型的巨大優勢。
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是以己方武器更大擊毀距離為前提,這就是為什麼當前國際上對導彈武器齣口的射程指標如此敏感的原因所在。美國和前蘇聯簽訂在1987年12月8日簽訂的《中導條約》,將射程為500至5500公裏的中程導彈全部列入禁止部署和銷毀之列。1987年4月16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七國集團發起並成立“導彈及其技術控製製度”(MTCR: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該製度將主要參數超過300公裏射程/500公斤載荷的完整火箭係統、無人駕駛飛行器,及其生産設施、主要分係統、再入飛行器、火箭發動機、製導係統等全都列入I類最敏感項目禁止齣口。這種控製所帶來的後果就是:
擁有射程超過300公裏武器的國傢,就具有瞭對沒有超過這個射程武器的國傢進行戰爭維包含型0傷亡作戰的條件。這就是美國極力推動這一條約的原因所在。
———————————————————————————————————————————
第十一章 戰爭能力的恢復與消耗
第四節 以恢復的觀點設計的億噸級“航母”
1. 軍事建設的矛盾
一個國傢的國防安全從最嚴重角度來說影響到整個國傢的生死存亡。如果以這種角度來考慮,為國防安全投入就應相當地充分。但是,平時軍事供養成本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尤其長期纍積來看更是如此。如果投入過多軍費而沒有戰爭的話,這些平時軍事供養成本似乎又白花瞭。
從武器的角度來說,真正起擊毀作用的是戰鬥係統,但因為要提升運載係統的抗毀性而占用瞭極高比例的投資。
要掌握製海權,需要的軍費投資是極為龐大的。軍艦,尤其大型的軍艦費用極為高昂,同時無論戰時還是平時維護成本也都非常高。它們的生産周期即使在今天也非常長,對現代化的航母來說,從開始生産到真正形成戰鬥力,沒有幾年時間是很難做到的。即使在戰爭動員條件下,其生産周期同樣非常長。這樣,一旦在戰爭中被完全擊毀,其損失往往是難以彌補的。因此,以大型軍艦為基礎形成的製海權是非常剛性和脆弱的。一旦在很少幾場,甚至一場決定性的海戰中海軍主力被殲滅,可能就足以決定一個國傢戰爭中的命運。
因此,如果僅僅以專用軍事設備角度來考慮大型武器裝備的建設,是一種傳統的脆性軍事建設思路。
2. 以恢復觀念為基礎的柔性軍事建設思路
以上矛盾的關鍵之處就在於武器的戰鬥係統與運載係統的成本倒置。尤其在現代戰鬥係統的發展速度超越運載係統的防護能力條件下,這種矛盾會越來越大。如果我們設想一下,采用如下的軍事建設思路,將會有效地解決以上矛盾:
(1) 將軍費投入更多傾斜到戰鬥係統發展上。
(2) 運載係統盡可能考慮軍民通用化,從而極大降低平時軍事供養成本。
(3)
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