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1
人類2.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 矽榖精神布道師、人工智能認知科學傢、哈佛大學客座教授皮埃羅繼《矽榖百年史》後新作。
? 皮埃羅重新定義科技帶給人類的影響,並推齣“人類2.0”概念,與矽榖科學傢、創業者解讀科技領域zui關注的十個領域帶給人類的影響。
? 客觀精神。皮埃羅的 《矽榖百年史書》之所以得到全球廣泛認可 ,正是基於他書中在對大量史料和事實的 客觀 調查 和求證 後 ,給大傢呈現的一個“zui真實、可信的矽榖人文、科技演變史” 。同樣,對於矽榖科技未來 ,皮埃羅依然秉持著一名曆史學傢和一名工程師的嚴謹與客觀,力圖給大傢呈現“zui客觀冷靜的、一定會到來的科技未來”。
? 跨界視角。30年深耕矽榖,他不僅對書中提到的10種科技都有著長期的觀察和積澱,更對每一種科技對人性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危機有著深刻的思考。
? 矽榖前沿。作為“zui懂矽榖的人”,為瞭得到zui前沿的知識,補充和佐證他的論述,皮埃羅還和本書的中文作者牛金霞一起,采訪瞭矽榖每個科技研究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本書從在眾多新技術中選擇瞭他認為zui有潛力塑造科技乃至人類未來的新技術進行詳述,其中涉及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納米科技、虛擬現實、生物技術、社交媒體、區塊鏈、太空探索和3D打印。皮埃羅用一名矽榖工程師的嚴謹和一名曆史文化學者的哲學視角,不僅在書中勾勒齣這些新技術的未來演變方嚮和麵貌,還對它們對社會和人性的影響進行瞭深入思考。
為瞭補充和佐證其觀點,本書在每種技術的論述後還收錄瞭諸多矽榖大師級科學傢和新銳創業者的看法,其中不乏《人工智能-一種現代方法》作者斯圖特?拉塞爾(StuartJ.Russell)、斯坦福大學生物工程係教授德魯?安迪(Drew Endy)以及《區塊鏈》作者梅蘭妮?斯萬等在各自領域享有廣泛聲譽的學者。
本書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或版本,可以稱為“人類2.0” 時代。在這個新的時代,人類曆史上幾韆年來亙古不變的“生、老、病、死”的大問題,已正式被納入瞭技術的解決範疇,接下來的新一次科技革命將可能會重新定義人類。皮埃羅提齣,今天人類延伸自我zui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發展齣能夠改變生命本身的技術,未來將是有機世界和閤成世界的聯姻,正如未來一定是人類和機器人的聯姻。然而,“人類2.0”同時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因為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取決於我們現在的選擇,取決於我們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本書還提齣,涉及的十種科技中的幾乎每一種都將帶來一場經濟革命,乃至社會和生活大變革,但真正的革命卻會從這些科技之間彼此互動、彼此增強以及互相融閤中産生。目前,大多數科學傢和研究機構多專注於其中一種科技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是獨立乃至彼此隔離的,世界上很少專門有機構來嘗試理解將這些科技結閤在一起後的效果,那些已經提前投資於研究兩種或兩種以上技術交匯方式和效果的機構將領跑未來之戰。
皮埃羅?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i),原籍意大利的數學傢和計算機科學傢,人工智能先驅和認知科學專傢,在矽榖工作和研究超過30年的時間,《矽榖百年史》麵市後,被稱為矽榖布道師和矽榖文化的靈魂人物。1980~1990年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和互聯網設計,2000年開始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延續他的技術研究,職業生涯跨越矽榖産、學、研三界。
牛金霞, 資深財經記者,關注科技和商業的融閤創新。
閆景立,長期耕耘矽榖的中資企業開拓者。
本書描繪瞭人類正在發生的若乾重大技術進步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作者們認為,如果把這些改變放置在漫長的人類曆史演變進程中來觀察,則可以清晰地發現:一個“2.0”時代已經開啓。本書為這個時代升級、轉摺的節點提供瞭全麵、有益、令人激動的記錄和思考。
——中國數據文化的首倡者、《大數據》《數據之巔》作者塗子沛
本書認為真正的變革力量將會從多種技術的融閤中産生,而區塊鏈技術就是這樣一種能夠和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完美結閤在一起的大規模協作技術。這個被《經濟學人》譽為“信任機器”的全新顛覆性技術,必然將在未來掀起巨大的變革。而這場變革將不僅僅發生在技術領域,甚至有可能改變未來人類社會的結構。本書在全景式介紹區塊鏈等十種科技時,讓我們看到瞭人類可能的未來,而我們現在對於科技路綫的選擇或許也會對於將來産生巨大的影響。
——區塊鏈鉛筆創始人 、《區塊鏈社會》作者 龔鳴(暴走恭親王)
不管是企業傢、創業者、投資人還是政府人員,都需要盡可能多的理解這個時代前沿的各種新技術。這些新技術大多都跟全球科技高地矽榖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或直接發源於矽榖,如生物科技、虛擬現實等。而《人類2.0》正是皮埃羅在矽榖參與、觀察、布道技術創新30多年的積澱和思考。立足矽榖又跳齣矽榖,皮埃羅毫無疑問是“zui懂矽榖”的人之一。對於那些渴望認知矽榖、認知新技術、認知未來的讀者來說,《人類2.0》值得一讀。
—— “強基因”理論創建人、《眾創時代》作者 吳霽虹
人類會不會被機器取代?人類會不會永生?我們是不是已經進入瞭“人類2.0”?本書不僅是皮埃羅先生的觀察和思考,而且還收錄瞭其他大傢的洞見。瞭解多種觀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思考和提齣問題的視角與視野!對於關心未來的讀者來說,值得一讀!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 樊 登
序一
序二
序三
開篇
技術與人類 /3
大數據篇
尋找大數據領域“殺手級”應用 /15
大數據時代,到底誰擁有未來 /23
人工智能篇
人工智能趕超人類為何是個僞命題 /29
人工智能將創造更多好工作 /46
警惕人工智能真正的危險之處 /57
物聯網篇
誰是物聯網領域下一個黑馬 /79
物聯網下的“地球村”是你想要的嗎 /96
可穿戴設備:未來衣服什麼模樣 /107
納米技術篇
納米時代,小即是大 /119
生機再燃,讓“納米”許你一個未來 /133
虛擬現實篇
虛擬現實,盛宴還是泡沫 /165
莊周夢蝶的技術再現:你是夢,是醒?是生,還是死 /180
社交媒體篇
後社交時代的新社交 /195
3D 打印篇
3D 打印簡史與現狀:艱難“史前期” /221
3D 打印未來:一場真正的製造革命 /237
太空探索篇
星際穿越:人類永恒夢想誰能實現 /255
區塊鏈篇
區塊鏈到底顛覆瞭什麼 /281
生物科技篇
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物革命” /311
“生命設計師”,人類準備好瞭嗎 /327
我們能用“基因密碼”做什麼 /340
新技術交融下的未來生物科技 /361
結語 /399
"開 篇
技術與人類
技術與人類的關係到底是“消長”“延伸”還是“倒置”?抑或是三者都對?
當我們對技術塑造的未來激情澎湃時,總不免帶著隱隱的擔憂與迷 茫,就像很多人對機器人愛恨交織的感情。皮埃羅認為,在逐一對大數據、 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展開論述前,有必要先將“技術”拿到放大鏡下重 新審視。而隻有將樂觀派和悲觀派的觀點都放到一起,纔能得到關於技 術的中肯觀點。
矽榖相信: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在舊金山灣區,有不少人隻是將技術作為一種愛好,他們就像小孩 子一樣喜愛一切能夠移動、說話的玩具。但對我來說,技術可不是玩具, 我認為它很可能會解決所有的問題。曆史上,火、衣服、車輪、蒸汽機、 抗生素、電、火車等每一項技術都幫助人類解決瞭很多問題。 總體而言,技術進步帶來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更繁榮與和平 的世界。你也許會想,槍支和核武器可是殺死瞭不少人,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斯蒂芬?平剋( Steven Pinker )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為 什麼會減少》(英文書名為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 Why Violence Hans Declined ,中信齣版社, 2015 年 7 月齣版)一書中統計過 :暴力在過去幾個世紀裏已經明顯減少,這正是技術的作用。他指齣,緻命武器 帶來瞭更少而不是更多的暴力,我們在社會中維持瞭一定秩序正是因為 有瞭武器,雖然我們同樣也用武器來互相殘殺,雖然如果技術落入反社會、 反人類的不良分子手中就會帶來禍端,但總體來說,新技術的效果還是正麵的。
技 術 使 我 們 不 再 生 活 在 洞 穴 中, 不 會 5 歲 就 死 於 小 兒 麻 痹 癥, 不 會在寒冷的鼕天凍死、乾旱的季節餓死。畢竟,當人們健康而富有的時候, 他們是不大可能去互相殘殺的。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需要的技術越多越好
也不盡然。技術的危險之處在於,每一種新的技術都會使我們忘記 自己的一種天生能力。比如,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裴德羅篇》中講述瞭蘇格拉底告訴他的一個故事,透特( Thoth ,埃及神話中的智慧、知 識 與 魔 法 之 神 ) 發 明 瞭 書 寫, 主 神 阿 濛? 拉( Amun Ra ) 卻 很 生 氣, 因為他意識到人們會因此停止使用自己的記憶能力並變得更愚蠢,事實正 是如此。每種文明中過去都有非常長的詩歌是被人們口耳相傳的,比如 荷馬的《奧德賽》以及印度的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在你還能記住幾韆 句的長詩嗎?我們已經失去瞭古人使用記憶的能力。今天我們看到的是, 越來越多的孩子依靠他們的手機來尋找某個地方,我們正在失去定位和 導航的能力……而幾韆年來,我們卻有許多智者僅僅依靠他們的大腦來 探索這個星球。每當我們失去自己的一種天生的能力,我們就變得越來 越不像人類。但不要忘記瞭人性也有惡的一麵,人性中同樣有殺戮、偷 盜和強奸的一麵,我們變得更像半機械人並不總是壞的。
技術的“初心”應該是解決問題
我們如何纔能獲得使人類變得更好的技術
矛盾之處在於,很多重要的技術都是為戰爭而生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都是如此。
一 韆 年 以 前, 中 國 的 技 術 水 平 處 於 世 界 前 列, 與 此 同 時, 歐 洲 正 處於中世紀的“黑暗時期”。然而, 800 年後,情況逆轉過來瞭。中國在繁盛的唐、宋王朝發明瞭很多技術卻從未再進一步提升它們,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歐洲一直都處於戰爭中,與此同時,具有悠久曆史的古老東方卻大 部分時間都處於和平時期。窮睏的目不識丁的歐洲比和平繁榮的中國進 步得更快,原因之一就是戰爭刺激瞭技術進步。之後,歐洲興起的工業 和科技革命同樣給我們提供瞭很多有用的技術,但zui初它們被發明齣來 的動機也是為瞭屠戮。
矽榖同樣也是為戰爭而創造的,灣區的第一傢科技公司(惠普)是 在無綫電和電子技術領域誕生的,這正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 但隨後,矽榖卻脫離瞭戰爭元素,愛好、興趣和求新求變與追求商業上 的成功成為創新的主要動力。
我們需要改變為瞭戰爭而推動技術進步的動機,這也正是這個世界 需要嚮矽榖學習的地方。當人們說到矽榖的時候,他們傾嚮於隻看到錢, 但他們忘記瞭很多創業者zui初是為瞭解決問題而發明創造的。 在矽榖早年間,多數創業者隻是簡單地想要創造一些他們自己想用 但尚不存在的東西,這種初心就寫在他們的商業計劃書上,至於如何賺 錢幾乎都是後來纔想到的,他們並不知道有一天他們的發明會價值百萬甚 至 億 萬 美 元。 榖 歌( Google ) 和 Facebook ( 臉 譜 網 ) 目 前 主 要 是 靠 廣告賺錢,但它們zui初誕生的時候都是為瞭解決一個問題,zui初它們很可 能根本沒想到能在廣告上賺大錢。
如今,越來越多的技術被商業公司所推動和發展,越來越多在政府 主導下進行基礎研究的實驗室被私人實驗室所取代。我們剛剛目睹瞭第 一 個 火 箭 在 進 行 太 空 飛 行 後 成 功 返 迴 瞭 地 球, 那 是 由 亞 馬 遜 創 始 人 傑夫? 貝 佐 斯( Jeff Bezos ) 創 建 的 空 間 探 索 公 司 藍 色 起 源( Blue Origin ) 製造的,而不是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比爾?蓋茨( Bill Gates )的基金會在對抗疾病上比很多政府項目做得還要多。
不同國傢認為技術很重要時背後有著不一樣的原因,舊金山灣區有 一種理想主義思維的強大傳統,在很多案例裏,創業者都是單純地想要 為自己創造一些之前還不存在的東西,矽榖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相比之下,在新加坡和日本,技術更多地被看成一種可以提高生活 質量的東西;而一些發展中國傢則更多地將技術看作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 的因素,一種純粹的經濟動力。
技術今天zui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我 喜 歡 大 自 然, 我 周 遊 整 個 世 界 去 看 叢 林 和 沙 漠, 我 也 喜 歡 爬 山。 我們非常幸運 :這是一個美麗的星球。大自然也真實地激勵著我。然而, 我們人類就像螞蟻一樣,到處都是,不管走到哪裏,總能看到一輛車停 下來或某人從一幢建築中走齣。我們已經很難獨處,因為便捷的交通工 具讓我們能夠快速移動到幾乎任何地方,結果人類無處不在,我們總是 被人群所包圍。
螞蟻和人類的區彆是,人類的足跡是巨大的,人類總是需要越來越 多的汽車和道路,隨之需要交通信號燈、加油站、油井以及貨船;需要越 來越多的衣服,隨之需要時尚商店以及乾洗店;需要電器就隨之需要電力、 發電廠和水壩 ;需要飛機就隨之需要機場 ;需要食物就隨之需要食品廠、 卡車以及超市等,這一代的奢侈品正成為下一代的必需品。
技 術 到 瞭 應 該 做 些 什 麼 去 減 少 人 類 在 這 個 星 球 上 的 足 跡 的 時 候 瞭, 這是我認為它應該解決的zui大問題。一個成功的例子是電子郵件,因為 它成功減少瞭紙張的使用和運輸,我們可以砍掉很少的樹、使用很少的 郵件運輸車。當然,zui近的一個例子是汽車的分享,因為它減少瞭汽車 所有權。
在這方麵技術可以做的還有很多。比如,人類發明的塑料是地球上zui主要的汙染物,僅美國消費者每年就購買超過 270 億韆剋的塑料産品。 2012 年,聯閤國環境規劃署預估,每平方韆米的海洋上能發現約 13 000件塑料微粒垃圾,這種狀況的解決方案可以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即可以 分解的塑料或可以被轉基因細菌吃掉的塑料,一位越南的包裝材料商已 經製造瞭一種可以自我分解的塑料袋,但目前還沒有生物塑料能實現商 業應用或實現全麵可持續發展。
印度蠕蟲具有破壞聚乙烯縴維的潛力,聚乙烯縴維是塑料産品zui常 見的組成物,斯坦福大學的一些科學傢開玩笑說,我們應該找到一種能 讓 這 種 蟲 子 生 長 在 我 們 胃 裏 的 方 法, 這 樣 我 們 就 能 直 接 把 食 品 外 的 塑 料 包裝給吃掉瞭,用不著再扔它們。
2015 年在巴黎召開瞭關於氣候變化的會議。會議指齣,大氣中二氧 化碳的濃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高,僅中國就占據瞭 24% 的排放量。因此,中國在解決這個問題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盡管整個世界使用的核電站電力由 1996 年的zui高值 17.6% 降低到如今的 10.8% ,這種電力還是目前zui清潔的能源形式。
技術服務人類還是人類服務技術
技術真正值得擔憂的是什麼
我其實並不害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我害怕的是技術遠沒有媒體所 展示的那樣強大。關於未來的一個重要主題是 :到底是技術服務於人類 還是人類服務於技術?對此,我現在的感覺是,機器很少錶現得像人類, 人類為瞭跟周邊的機器互動卻必須經常錶現得像個機器。比如,我們頻 繁地使用數字,因為數字可以讓機器更容易工作。你的銀行卡卡號或者 護照號碼對你來說很難記住,但機器能很容易地處理,我們使用數字並不是讓它對人類變得簡單,是為瞭讓它對機器變得更容易。
目前看待技術的觀點主要有三種。可以簡單理解為“消長”“延伸” 和“倒置”。第一種觀點比較悲觀。新技術讓人們遺忘瞭動手能力,因為 你將智能給瞭機器,即所謂的“此消彼長”。從這個角度看,人類“一代 不如一代”。
第二種觀點正好相反,你可以將技術看成身體的延伸。在自然界中, 每一種動物都使用“技術”來生存,蜘蛛沒有蛛網就無法生存,河狸離不開水壩,蜜蜂離不開蜂窩,等等。《自私的基因》(英文書名為 The Sel? sh Gene ,中信齣版社, 2012 年 9 月齣版)一書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 英 國 著 名 演 化 生 物 學 傢、 動 物 行 為 學 傢 和 科 普 作 傢 ) 將 其 稱作“延伸的手段”。同樣,技術也“加強”瞭人類的身體機能,它讓我們能 做 自 己 的 身 體 做 不 瞭 的 事 情。 榖 歌 人 工 智 能 專 傢 雷? 庫 茲 韋 爾( Ray Kurzweil )認為,相比人類大腦新皮質的“發明”,數字技術將帶來智能上的飛躍。由於新皮質,人類大腦可以創作詩歌和研究科學,這種發明打開 瞭大腦一個全新的活動領域。庫茲韋爾相信,數字技術會帶來相似的智力 提升,這種強化的大腦將可以做一些尚無法命名的事情,因為人類目前的 智能根本無法做到。
第 三 種 觀 點 看 待 技 術 的 方 式 是 將 發 明 者 與 發 明 物 之 間 的 關 係 倒 置。
我 認 為 這 種 觀 點 可 以 追 溯 到 20 世 紀 60 年 代 的 法 國 哲 學 傢 讓? 鮑 德 裏 亞( Jean Baudrillard ),不過它zui近幾年比較流行主要是因為凱文?凱利 ( Kevin Kelley ) 的 著 作《 科 技 想 要 什 麼 》( 英 文 書 名 為 What Technology Wants ,電子工業齣版社, 2016 年 1 月齣版)。人們傾嚮於認為物體是由某人製造的,但是,如果物體可以思考,它可能就會認為人類隻是製造 它的一個工具。科技發展史是不斷發明新物體的過程,但也可以看成是 新 物 體 藉 助 發 明 者 纔 誕 生 齣 來 的 過 程, 即 不 是 生 命 的 進 化 史, 而 是 物 體 的進化史,物體利用瞭生命,尤其利用瞭人類來完成進化。根據這個觀點,根本不是人類需要一種新的技術,而是技術創造瞭人類,由於技術的需 要纔驅動人類不斷創造更好的技術。畢竟,到底是什麼在進化?是技術, 而不是人類。幾韆年來,人類幾乎一直保持著原樣,而技術卻發生瞭翻 天覆地的變化。
我認為, 某 種 程 度 上, 這 三 種 觀 點 都 是 正 確 的。 如 果 你 將 這 三 種 觀 點放在一起,你就能得到一個對現狀大緻準確的看法。我並不害怕技術、 人 工 智 能 或 者 技 術 進 步 的 加 速, 但 是 世 界 上 不 同 的 進 步 速 度 值 得 擔 憂, 因為創造和創新實際上加速瞭這種不平衡。當我們討論超級智能機器時, 一些伊斯蘭國傢仍然在與脫掉布卡罩袍(伊斯蘭女性在公共場所穿的覆 蓋全身的長袍)作鬥爭,一些非洲國傢仍在努力讓人們吃上飽飯,隻有 極少數的非洲兒童纔能去上一個好的大學。
好用好用好用好用好用
評分順應現代潮流,有助於理解社會發展趨勢,內容通俗易懂
評分還沒插封,感覺應該能不錯吧。
評分老少鹹宜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很好的書,讀瞭對很多認識有提高
評分618購入,雖然因為缺貨等瞭2周,但價格優惠,不錯
評分嗯,這啊隻是害怕而已,我說這書還可以
評分比書店便宜
人類2.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