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與品詞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填詞與品詞入門


田鬆林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922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5676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2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填詞與品詞入門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填詞與品詞入門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填詞與品詞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傳統文化愛好者,尤其是對宋詞感興趣的讀者。

◆精選詞牌。選編常見詞牌105個,依照小令、中調、長調列序,前麵有詞譜目錄,便於查閱。

◆放寬平仄。在不失詞的獨特風貌、音節點上平仄從嚴的原則下,適當放寬瞭可平可仄的範圍,使初學者易於抒發思想感情,依譜填詞。

◆詳細說明。對每一詞牌的結構、作法、要點、適於錶達的聲情及應該注意的地方,均在每一詞譜後的“說明”中加以扼要說明。

◆海量例詞。例詞除選用唐宋詞名傢名作外,還選用金元明清詞,尤其是近現當代名傢名作,以及青年作者的新人新作並作評析,語言細緻而精準,簡明而自然。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詞學、詞譜、詞韻三個部分。詞學部分簡述瞭讀詞填詞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詞譜部分選編瞭105個常用詞牌,並選用瞭970多首古今佳作作為詞例,並作簡評;詞韻部分對詞林正韻進行瞭改作,引用中華新韻進行瞭新編。

作者簡介

田鬆林

1937年生於南通市海安縣,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南通市書法傢協會會員。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退休後,田鬆林先生矢誌於詩詞書聯的學習和研究。他筆耕不輟,還在《中華詩詞》上發錶過詩作,著有詩文集《春草集》及續集。

他認為,學寫詩詞,既要有詩味詞味,又要閤乎格律。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為初學者創造瞭條件,在詞學、詞例、詞韻三方麵都有新見。他說,學詞並不難,“隻要肯登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詞學初階001
第二部分詞譜例選033
第三部分詞韻新編351

參考書目378
編後記380

前言/序言

一、詩詞並用

唐詩和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譽為“詞的時代”。雖然在反映時代的寬度和深度上,總體來說,宋詞比不上唐詩,但宋詞依然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要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就要堅持詩詞並用的方嚮。

詞與詩相比較,可以說各有韆鞦。詞可以用長短句,而詩用的是整飾句式;詞韻比詩韻寬,可以上、去通押。詞句可以不避俚俗,似乎作詞比作詩易。其實,詞在篇幅、句式、平仄、用韻等方麵很嚴,甚至比五言、七言近體詩還嚴。但詞在較為自由地、細緻地錶達復雜麯摺的思想感情方麵,又有它的優勢。清人所謂“情有文不能達、詩不能道者,而獨於長短句中可以委宛形容之”。(查禮《銅鼓書堂詞話》)“或問:詩詞何似?曰:詩若蒼顔老者,孤燈獨坐,雖葛巾布服,眉宇間使人想見滄桑,談吐揮灑,不矜自重,不怒自威。詞猶美艷少婦,微步花間,風姿綽約,雖釵鈿綺服,使人想見玉骨冰肌,顧盼間隱然怨訴,徒有憐惜,可遠慕而不可近接焉。”(王蟄堪《半夢廬詞話》)這就是說,詩莊詞媚。此外,詞的節奏鮮明,富有音樂性,這都是它的長處。但由於詞的篇幅有限,長調不過二百餘字,難以用來寫古體詩那樣的敘事抒情文字。近代詞學大師王國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人間詞話》)也正是詩詞各有所長,所以我們要刀槍劍戟,各用所長,宜於用詩的寫詩,宜於用詞的填詞。

二、讀寫並舉

學填詞必先善於讀詞。清代況周頤《蕙風詞話》說:“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望中,然後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靈與相浹而俱化,乃真實為吾所有而外物不能奪。”這種讀法,確實既有利於學習,又有利於創作。因為把自己融入其境其情,纔可以學到各式各樣的錶現藝術,作為自己創作的最好參考。

為瞭幫助初學者快速瞭解品詞和填詞的基礎知識,編者本著“求正容變”的精神,打破陳規,大膽革新。第一是選編詞牌。由於詞牌極其繁博,有660多個,本書則從初學者的實用性齣發,選編瞭常見的詞牌105個,依照字數的多少,即小令、中調、長調列序,前麵有詞譜目錄,便於查閱。

第二,在不失詞的獨特風貌、音節點上平仄從嚴的原則下,適當放寬瞭可平可仄的範圍,使初學者易於抒發思想感情,依譜填詞。

第三,對每一詞牌的結構、作法、要點、適於錶達的聲情及應該注意的地方,包括對偶句(含扇麵對)、疊句、句法均在每一詞譜後的“說明”中加以扼要說明,請初學者注意。

第四,凡列詞譜,其聲韻悉用符號錶示,填詞時徑可依據符號填詞。符號說明如下:

1.“平”——平聲字

2.“仄”——仄聲字(需分上、去、入者進一步說明)

3.“[平]”“[仄]”——可平可仄

4.“0”——押平聲韻

5.“|”——押仄聲韻(需押入聲韻者另加說明)

6.“||”——疊韻

第五,在每一詞譜的後麵舉有例詞。例詞除選用唐宋詞名傢名作外,還選用金元明清詞,尤其是近現當代名傢名作,以及青年作者的新人新作(包括新聲新韻),並略作簡評,以利初學者瞭解詞的發展,並從中吸取營養,知道在多數情況下,同一詞牌可寫不同題材,抒不同聲情,展不同詞風。故本詞譜亦有詞選之功能,本書書名“填詞與品詞入門”即含有此意。

三、雙軌並行

填詞怎樣用韻?清代吳人戈載所著《詞林正韻》,影響甚廣。詞學傢夏承燾先生指齣:“詞韻有清戈載的《詞林正韻》最通行。有四印齋本,《嘯園叢書》本。唐宋人作詞多有用方音葉韻的。戈載根據少數詞傢用韻之閤於唐宋韻書的定為規則,而對於用方音通協的概予排斥。其實他在當時所見到的詞書並不多,他的詞學功夫也不很深,這書的價值就同萬樹的《詞律》一樣,還需要我們改作。”(《讀詞常識》2000年4月新1版第95頁)

這種改作,最主要的就是2005年中華詩詞學會發錶的《中華新韻》(十四韻)。它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的韻書。既然在全國必須大力推廣普通話,作詩填詞也就必須以普通話為標準聲韻。這是韻律的發展方嚮。比如辛詞《鷓鴣天》“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傢”的“斜”,在吟誦時,就得讀古音“xiá”纔能與“傢”押韻,但今日作詩填詞,“斜”就應讀“xié”,押“皆”韻瞭。所以筆者力主作詩填詞應用新聲新韻。新聲韻裏是沒有入聲韻的,入聲已派入平、上、去三聲。但有些詞牌的詞譜原來要求“例用入聲韻”,怎麼辦呢?其實,“例用”,不是“必用”,不是絕對要用。例如,《滿江紅》《念奴嬌》《賀新郎》等常用的入聲韻詞牌,也是可以用上、去聲韻的,筆者特地選用瞭這類詞例,請讀者注意。但是正如詞學傢龍榆生先生所說:“大抵用入聲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韻者較淒鬱,貴能各適物宜耳。”(《唐宋詞格律》2010年3月第1版183頁)他還說:“至於蘇辛派詞人所常用的《水龍吟》《念奴嬌》《賀新郎》《桂枝香》等麯調,所以構成拗怒音節,適宜於錶現豪放一類的思想感情,它的關鍵在於幾乎每句都用仄聲收腳,而且除《水龍吟》例用上、去聲韻,聲情較為鬱勃外,馀如《滿江紅》《賀新郎》《桂枝香》等,如果用來抒寫激壯情感,就必須選用短促的入聲韻,纔能情與聲會,取得‘讀之使人慷慨’的效果。”所以,在需要錶達激壯慷慨的感情時,還須選用入聲韻。這就需要踐行“知古倡今,雙軌並行”的方針。已經慣用《詞林正韻》的,仍可用之;但在年輕人中,就應推廣新聲韻。新聲韻中,平、上、去聲韻自可押新聲韻(應注明),包括派入三聲的入聲字;須用入聲韻的,即用後麵筆者改作的入聲韻。



填詞與品詞入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填詞與品詞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存著慢慢看。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厚厚的一本,大緻一翻覺得不錯

評分

書不錯,買得值!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在燦爛的陽光中,在膝上攤開一本書,聞著薄薄的紙上散發齣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邊放上一杯水,聽風吹開書頁的美妙聲音。媽媽為瞭熏陶我愛讀書的品性,在傢的牆壁上安裝瞭一個紅色的小書架,我總是站在前麵,仰著頭看那些花花綠綠的小冊子,我知道,對書的喜愛,從那時起,就深深地印在瞭我的心裏。 無論是厚重肅穆的字典、精巧感人的小說、空靈芳馨的散文集,抑或是

評分

很好,值得一讀,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

京東正版,買書便宜,物流快。

評分

挺厚一本,從小喜歡詩詞,之前看瞭詩詞格律,自學的第二本。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填詞與品詞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