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J.M.庫切傳》提供給讀者許多有助於理解他作品的背景材料,其次,能夠讓讀者明白一個喜歡文學創作者從嘗試寫作到被世界接受的過程中所要走過的路。盡管傳記裏沒有理論化的說教,但是讀者可以通過庫切在澳大利亞、南非、美國、英國以及歐洲各國學術機構的教學科研經曆,瞭解到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國外諸多高校英文係的學科發展脈絡與學術爭鬥常態。除此之外,讀者可以通過閱讀這本傳記,來認識庫切是期望通過他的作品講述他的心聲。
從這本傳記中,您一定會找到一些曾經想知道的有關他的秘密,也會更加走近他作品創作的原點。
目錄
前言
第一幕
身世,青蔥歲月與初期創作(1940-1961)
第1章 “我的曆史迷宮”:祖先與根
第2章 童年
第3章 聖約瑟夫聖母學校(1952-1956)
第4章 開普敦大學求學時代(1957-1961)
第二幕
英國問奏(1962-1965)
第5章 倫敦與布拉剋內爾(1962-1965)
第三幕
美國(1965-1971)
第6章 得剋薩斯州奧斯汀(1965-1968)
第7章 紐約卅I布法羅(1968-1971)
第四幕
南非(1971-2001)
第8章 開普敦大學講師與《幽暗之地》
第9章 《內陸深處》與文字審查製度
第10章 《等待野蠻人》與國際認可
第11章 首獲布剋奬與一個《魯濱遜漂流記》式船難故事
第12章 喜悅與哀痛
第13章 自傳體文本,《動物的生命》,《恥》及爭議
第五幕
澳大利亞(2002年至今)
第14章 移民
第15章 諾貝爾文學奬
第16章 “澳大利亞”小說
第17章 “舞文弄墨”
後記
編者按
附注
精彩書摘
《J.M.庫切傳》:
塞繆爾·德比爾用兩位法國將軍的名字為他的兩個孩子起名:波拿巴和莫羅。當亞眠和平條約簽訂時,他真是喜齣望外,因為開普鎮又一次迴到瞭荷蘭手中。而它之所以迴到荷蘭人手中,是因為戰爭中荷蘭一直作為法國的盟國,對抗英格蘭。奇怪的是,庫切傢族的後人卻會有相當強烈的親英情緒,到瞭20世紀,會對南非白人民族主義側目而視,按理說他們傢的人是不應該與如此反英的德比爾傢族聯姻的。德比爾傢族的後裔——撒迦利亞.約翰內斯.亨德裏剋斯.德比爾(ZachariasJohannes Hendricus de Beer),昵稱紮格(Zaag),齣生於1858年。他是一個較為溫和的商人,在阿爾伯特王子鎮擁有兩傢商店,並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裏擔任教會執事、長老和書記員,此外他還在鎮議會任職。正是他的女兒列尼·德比爾嫁給瞭格裏特·麥剋斯韋爾.庫切,而紮格的妻子是加布裏埃爾·雅剋布斯·勒魯(Gabr。iel]acobus le Roux)的女兒。加布裏埃爾·雅剋布斯·勒魯的子孫裏齣瞭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傢——艾蒂安·勒魯(Etienne Leroux),其代錶作品是《西爾伯斯坦斯七日》(SeweDae bydie.Silbersteins)。就這樣,雖然細碎,但南非的這兩位重要的作傢仍然有親戚關係。
20世紀初,列尼在斯泰倫博斯學習鋼琴、風琴和小提琴。她是一位齣色的鋼琴傢,一直彈到90多歲。她在晚年給自己的兒孫輩講述她的父親當年在斯瓦特貝赫開設的貿易站,那個時候重要的斯瓦特貝赫關口正在修建之中,最終在1886年開通。她講到自己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有一天和父親在山上突然遇到暴風雨,是一個修路的犯人扛著她迴到瞭鎮裏。她傢有一柄銀勺,是當時的築路工程負責人托馬斯.貝恩(Thomas Bain)贈送的禮物。帕特裏夏·斯托拉(Patricia Storlrar)把這位負責人稱為“道路巨人”。在布爾戰爭期間,16歲的列尼曾因在英軍士兵麵前,公然演奏德蘭士瓦省歌而被軟禁傢中。
“麥剋斯韋爾”並不是庫切傢族舊有的名字,而是在格裏特·麥剋斯韋爾之後被使用的。人們很容易猜想,這是格裏特.麥剋斯韋爾的母親伊麗莎白·艾格尼絲·米爾斯嫁給其父時帶來的名字,但是米爾斯傢族中並沒有人叫“麥剋斯韋爾”。在一封既沒有注明日期,也找不到發信人信息的寄給I.M.庫切母親的信件殘片中,寫信人說道:“麥剋斯韋爾並不是傢人的名字,它來源於弗雷德裏剋.勞倫斯.約翰內斯.庫切的一位朋友,其人是開普敦麥剋斯韋爾和厄普公司的閤夥人。”這傢公司原本由約翰·埃本·麥剋斯韋爾(John Eben Maxwell)經營,但是到瞭19世紀末期,公司由他的遺孀和兒子羅伯特.米勒.麥剋斯韋爾(Robert Miller Maxwell,1862一1935)經營,當時的閤夥人是愛德華·約翰·厄普(Edward John Earp)。他們的經營內容主要是餐具和五金,當然可能也包括鐵匠的工具。也許因為弗雷德裏剋.勞倫斯.約翰內斯·庫切與麥剋斯韋爾一傢是如此親密的朋友,所以加上他們的名字,將兒子叫作“格裏特·麥剋斯韋爾”。
格裏特·麥剋斯韋爾在開普西海岸靠近韋德瑞夫的奧羅拉長大,而後與他的父母及十個弟弟妹妹搬到瞭塞雷斯。他的兄弟中有兩個會計,一個郵政局長,和一個銀行經理。盡管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但都是正直而受人尊敬的公民。格裏特.麥剋斯韋爾有點例外: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和農場主,在他的圈子裏,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可能是因為父親的財産被查封而帶來的財務問題,他在學校大概讀完七年級就到卡魯打工瞭。起初,他靠跑運輸謀生,後來在蘭斯伯格附近的古布站開瞭一傢小雜貨店。再後來,他到當地一個姓富勒的人的店裏打工,之後還娶瞭他的女兒為第一任妻子。這位妻子去世的時候,他名下的財産包括蘭斯伯格的一個店鋪和一個屠宰場,以及弗雷斯伯格路(後來的利烏哈姆卡)的一傢旅店和一個屠宰場。後兩項産業由兩個未婚的妹妹負責經營。從他首任妻子的遺産清算和分配單據上可以看齣,格裏特·麥剋斯韋爾與麥剋斯韋爾·厄普公司的交易頗多。像他的父親一樣,他與羅伯特·米勒-麥剋斯韋爾的關係也非常親密。弗雷德裏剋·勞倫斯·約翰內斯·庫切總是要求孩子們在給長子取名時加上“麥剋斯韋爾”。這種友誼的性質並不為人所知,但是很顯然,他們的情誼很深,弗雷德裏剋的子孫也都很尊重他的要求。
格裏特(或稱其為“格特”)續娶瞭小他15歲的列尼.德比爾之後,仍然生活在蘭斯伯格。他們前三個孩子都齣生在這裏。他也曾於1907年至1908年擔任過這個地方的市長。每到星期六,他經常乘坐火車到附近的馬傑斯方丹。在那裏,有一個很紅火的酒店,由年輕的蘇格蘭人吉米·洛根(Jimmy Logan)經營著。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旅行者,坐著牛車、馬車、長途汽車或火車光顧這裏,然後繼續嚮金伯利鑽石區域進發。洛根將他所在的村子開發成瞭一個美麗的維多利亞式的休養與度假勝地。歐洲人也會跑到這裏來,因為卡魯乾燥的空氣可以治療他們的肺病。開普敦著名的政治傢塞西爾.約翰.羅德(Cecil John Rhodes)以及英國的許多貴族都是這裏的常客。另外還有奧立弗.施賴納,世界名著《非洲農場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African Farm,1883)的作者,她不僅在那裏待瞭一段時間,後來還經常迴訪。她的一部主要著作《南非思》(Thoughts on South Africa,寫於1896年,但是在她去世後的1923年齣版)的構思就是在這裏完成的。布爾戰爭期間,馬傑斯方丹城外曾經駐紮瞭一個擁有一萬軍隊和兩萬馬匹的軍營,酒店的部分房間轉型為英國軍官的療養院,中間還修瞭一個小瞭望塔以偵察敵人。
作為一個狂熱的闆球運動員,格特非常喜歡參加洛根(同樣也是一位闆磚迷)每周六在馬傑斯方丹組織的闆球比賽。他的妻子列尼也是一個熱心的參與者,她總是站在球場上的所謂“自殺點”上。為瞭在南非推進闆球事業,洛根可以說是不惜工本。他曾經邀請英國闆球隊MCC到南非,而在他組織的主場隊裏,格特也是其中的一員。
幫助經營酒店和屠宰場的一個妹妹結婚以後,格特和列尼帶著他們的孩子搬到瞭弗雷斯伯格路(即利烏哈姆卡)。在那裏,他們買瞭第一輛汽車:BSA,有的時候為瞭找樂子,他們會以每小時15英裏的速度與火車賽跑……
……
前言/序言
關於J.M.庫切傳記的研究開始於2008年7月,當時我重新閱讀瞭他所有已經齣版的作品並初步查閱瞭相關文獻。我深知,我所研究的主體是一位著名作傢,是世界各地大學英語研究中的核心人物。關於他作品的碩博論文有五百多本,而研究他的小說的專著,也猶如雨後春筍般以各種語言不斷問世。12008年9月,我在南非格雷厄姆斯敦國傢英語文學博物館(NELM)裏查閱瞭大量關於庫切的研究資料。2009年3月,我到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親自拜訪瞭庫切本人,並在那裏對他進行瞭為期兩周深入細緻的采訪。在一位助手的幫助下,我大量復製瞭他授權我使用的文檔,並探究瞭那些仍由他本人保留的手稿。對於其他的更多信息,在庫切的幫助下,我與相關人士進行瞭聯係。2010年1月1日我開始著手撰寫書稿。在寫作過程中,我繼續調研,並於2010年4月到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訪學,那裏存放著大量庫切的手稿。22011年9月本書第一稿完成。
2009年3月我到阿德萊德采訪庫切時,他告訴我,最讓他擔心的是傳記中事實信息的準確性,但他絕不會乾擾我對事實數據的解釋。
從一開始庫切就錶現齣非常閤作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充滿熱情。對於我提齣的所有問題他都做齣簡潔的迴答,但他不想被拖入任何臆測之中,尤其關於他的作品該如何闡釋,他不發錶意見。就連我問他覺得哪位批評傢對他作品的評價最接近他的本意,他也巧妙地轉移瞭話題,避免對此類問題做齣任何答復。對於一些敏感話題,比如他與前妻菲利帕·賈伯(Philippa Jubber)之間的隔閡與離婚,以及兒子尼古拉斯的死亡和女兒吉塞拉的疾病,他毫不迴避,簡潔明瞭並盡可能客觀地迴答瞭我,不論真實情況多麼令人不安。
J.M.庫切傳 [J.M.Coetzee:A Life in Writing]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