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傢“十二五”重點圖書《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楊可楨主編,高等教育齣版社)的學習輔導書。本書遵循第6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18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為課後習題詳解,對第6版的所有習題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名校考研真題詳解,精選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並提供瞭詳細的解答。
作者簡介
聖纔考研網,提供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3D電子書、3D題庫。
目錄
第1章 平麵機構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 復習筆記
1.2 課後習題詳解
1.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2章 平麵連杆機構
2.1 復習筆記
2.2 課後習題詳解
2.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3章 凸輪機構
3.1 復習筆記
3.2 課後習題詳解
3.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4章 齒輪機構
4.1 復習筆記
4.2 課後習題詳解
4.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5章 輪係
5.1 復習筆記
5.2 課後習題詳解
5.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6章 間歇運動機構
6.1 復習筆記
6.2 課後習題詳解
6.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7章 機械運轉速度波動的調節
7.1 復習筆記
7.2 課後習題詳解
7.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8章 迴轉件的平衡
8.1 復習筆記
8.2 課後習題詳解
8.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9章 機械零件設計概論
9.1 復習筆記
9.2 課後習題詳解
9.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0章 連接
10.1 復習筆記
10.2 課後習題詳解
10.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1章 齒輪傳動
11.1 復習筆記
11.2 課後習題詳解
11.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2章 蝸杆傳動
12.1 復習筆記
12.2 課後習題詳解
12.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3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13.1 復習筆記
13.2 課後習題詳解
13.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4章 軸
14.1 復習筆記
14.2 課後習題詳解
14.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5章 滑動軸承
15.1 復習筆記
15.2 課後習題詳解
15.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6章 滾動軸承
16.1 復習筆記
16.2 課後習題詳解
16.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7章 聯軸器、離閤器和製動器
17.1 復習筆記
17.2 課後習題詳解
17.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第18章 彈簧
18.1 復習筆記
18.2 課後習題詳解
18.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附錄指定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教材為考研參考書目的院校列錶
前言/序言
我國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國內外通用的權威教科書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參考教材,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試(特彆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培訓項目作為指定參考書。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課,我們有針對性地編著瞭一套與國內外教材配套的復習資料,並提供配套的名師講堂和題庫。
楊可楨主編的《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高等教育齣版社)被列為國傢“十二五”重點圖書,是我國眾多高校采用的機械類優秀教材,也被眾多高校指定為“機械類”專業考研參考書目。
作為該教材的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在參考瞭國內外名校名師講授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的課堂筆記基礎上,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部分對該章的重難點進行瞭整理,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瞭配套教材的知識精華。
2.解析課後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機械設計相關資料,對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的課(章)後習題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
3.精選考研真題,鞏固重難點知識。為瞭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並提供詳細的解答。所選考研真題基本涵蓋瞭各個章節的考點和難點。
與本書相配套,聖纔考研網提供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3D電子書、3D題庫。
購買本書享受大禮包增值服務:手機掃碼(本書右上角)。具體包括:①本書電子書(手機版、電腦版);②全國名校機械設計考研真題電子書。
聖纔考研網是聖纔學習網旗下的考研考博專業網站,提供全國各高校理工類專業考研考博輔導班【一對一輔導(麵授/網授)、網授精講班等】、3D電子書、3D題庫(免費下載,送手機版)、全套資料(曆年真題及答案、筆記講義等)、理工類國內外經典教材名師講堂、考研教輔圖書等。
聖纔學習網編輯部
機械設計基礎:理論精講與實戰演練 機械設計是工程技術領域的核心學科之一,其重要性貫穿於國民經濟的各個角落,從精密儀器到大型裝備,無不體現著機械設計的智慧與力量。要掌握這門學科,不僅需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原理,更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知識、提升技能。本書正是為此而生,旨在為廣大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習者,尤其是備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學子們,提供一套全麵、深入、實用的學習解決方案。 本書的編寫,緊密圍繞“機械設計基礎”這一核心課程展開,力求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的講解,並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您構建紮實的理論根基,同時培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理論精講——夯實基礎,理解透徹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機械設計基礎的各個知識模塊,力求做到: 係統性與邏輯性: 按照學科發展的脈絡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機械設計基礎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編排。從最基本的概念,如機械、機構、機器的定義與區彆,到復雜的傳動係統設計,層層遞進,確保學習過程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深度與廣度: 每一個知識點都將進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和數學基礎。例如,在講解軸承時,不僅會介紹不同類型軸承的結構特點和應用範圍,還會深入探討其承載能力、壽命計算、潤滑方式、安裝與維護等關鍵環節。同時,我們也關注學科的前沿發展和相關交叉領域的知識,以拓展學習者的視野。 清晰易懂的語言: 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闡釋。大量的圖示、錶格和實例分析,將幫助您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機械原理和結構。例如,在講解齒輪傳動時,會配以不同類型齒輪的三維模型圖,並結閤動畫原理,讓您清晰地看到其嚙閤過程和運動傳遞方式。 核心概念的強化: 對於機械設計基礎中的核心概念,如機構的自由度、杆件、副、運動鏈、平麵機構、空間機構、強度、剛度、壽命、可靠性、效率、潤滑、材料選擇等,將進行反復強調和多角度的闡述,確保學習者能夠真正掌握這些基石性知識。 理論聯係實際: 在理論講解的過程中,我們會穿插大量的實際工程案例,說明理論知識在實際機械設計中的應用。例如,在介紹螺紋連接時,會結閤汽車發動機、橋梁結構等實際應用,講解不同螺紋的特點和選擇原則。 重點難點突破: 針對機械設計基礎中普遍存在的學習難點,如機構的運動分析與綜閤、齒輪傳動和帶傳動的強度計算、軸的設計、聯結件的設計等,我們將提供詳細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幫助您攻剋學習中的“攔路虎”。 具體章節內容涵蓋: 1. 機械設計概論: 介紹機械設計的基本概念、任務、原則和方法,以及機械零件的一般要求。 2. 機構的組成、類型及其運動分析: 深入講解平麵機構和空間機構的組成要素(杆件、低副、高副)、自由度計算、運動鏈的類型及其應用。 3. 平麵連杆機構: 重點分析麯柄滑塊機構、四杆機構等的運動特點、設計方法和應用。 4. 凸輪機構: 講解凸輪機構的基本原理、型式、運動分析與設計。 5. 齒輪機構: 齒輪和齒輪傳動: 介紹齒輪的基本幾何參數、齒廓嚙閤的基本定律、漸開綫齒廓的特性。 直齒圓柱齒輪外嚙閤傳動: 詳細講解其強度計算(齒根彎麯強度、齒麵接觸強度)、失效形式、設計準則。 其他齒輪傳動: 簡要介紹斜齒圓柱齒輪、圓錐齒輪、蝸杆蝸輪傳動等。 6. 帶傳動: 概述: 介紹帶傳動的類型(平帶、三角帶、V帶、同步帶)及其特點。 V帶傳動: 重點講解其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傳遞能力計算、帶輪設計、張緊與安裝。 同步帶傳動: 介紹其優點、工作原理和應用。 7. 鏈傳動: 講解鏈傳動的類型、特點、工作原理、載荷計算和鏈條型號選擇。 8. 螺紋聯結: 螺紋及其基本參數: 介紹螺紋的種類、牙型、中徑、鏇嚮等。 螺紋聯結的受力分析: 講解螺釘、螺母的受力情況,包括拉伸、剪切、擠壓等。 螺紋聯結的強度計算: 重點講解螺釘的強度計算,包括軸嚮拉伸和剪切。 螺紋聯結的可靠性: 介紹防鬆措施。 9. 鍵聯結和花鍵聯結: 講解鍵的種類、受力分析、強度計算及花鍵聯結的特點與應用。 10. 銷聯結: 介紹圓柱銷、圓錐銷、開口銷等,以及其應用和強度計算。 11. 軸的設計: 軸的類型與功用: 講解傳動軸、心軸等。 軸的材料選擇: 介紹常用軸類材料的性能。 軸的強度計算: 重點講解軸在彎矩、扭矩和軸嚮力共同作用下的強度計算。 軸的剛度計算: 講解軸的變形與校核。 軸的臨界轉速: 介紹其概念和影響因素。 12. 軸承(滾動軸承): 滾動軸承的類型與結構: 詳細介紹球軸承、滾子軸承等。 滾動軸承的代號與選用: 講解如何根據載荷、轉速和使用壽命選擇閤適的軸承。 滾動軸承的當量壽命計算: 掌握基本公式和計算方法。 滾動軸承的安裝與潤滑: 介紹常見的安裝方法和潤滑方式。 13. 滑動軸承: 簡要介紹其類型、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 14. 聯軸器: 介紹剛性聯軸器、撓性聯軸器和特殊用途聯軸器的類型、特點及選用。 15. 離閤器與製動器: 講解摩擦離閤器、電磁離閤器、製動器的基本原理、類型和選擇。 16. 彈簧: 介紹螺鏇壓縮彈簧、拉伸彈簧、扭轉彈簧等,以及其設計計算。 17. 密封: 講解機械密封、油封等常用密封元件。 第二部分:課後習題與考研真題詳解——實戰演練,掌握技巧 理論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練習。本部分精選瞭大量具有代錶性的課後習題和曆年考研真題,並提供瞭詳細的解題過程和思路分析。 精選試題: 題目類型豐富,涵蓋瞭計算題、分析題、設計題等,能夠全麵考察您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詳細解析: 每一個題目都提供瞭由淺入深的詳細解析,不僅僅給齣答案,更重要的是闡述解題思路、關鍵步驟、公式應用以及易錯點提示。 技巧點撥: 對於考研真題,我們將重點分析齣題規律、命題趨勢,並總結齣解題技巧和應試策略,幫助您在考場上更加遊刃有餘。 易錯點提示: 針對學習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和易混淆的概念,在習題解析中進行特彆說明,幫助您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分層練習: 習題的難度和類型將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進行閤理安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幫助您逐步提升解題能力。 考研導嚮: 緊密結閤考研大綱,重點考察核心知識點和高頻考點,確保您的復習方嚮與考研要求高度一緻。 綜閤應用: 很多題目會將多個知識點融會貫通,考察您綜閤運用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部分的練習,您將能夠: 鞏固理論知識: 在解題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提高計算能力: 熟練掌握各種公式的運用,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 培養分析能力: 學會分析題目要求,找齣關鍵信息,確定解題思路。 掌握解題方法: 學習各種類型的題目解法,熟悉不同知識點的考查方式。 提升應試技巧: 熟悉考研題型,掌握時間分配和答題策略。 本書的特色與優勢: 權威性: 本書緊密結閤最新的教材和教學要求,內容準確可靠。 係統性: 理論講解與習題練習相結閤,形成完整的學習閉環。 實用性: 豐富的實例和考研真題解析,直接服務於學習和備考。 易學性: 清晰的語言和圖示,降低瞭學習的門檻。 全麵性: 涵蓋瞭機械設計基礎的幾乎所有重要知識點和考點。 無論您是初次接觸機械設計基礎,還是希望在考研的道路上更進一步,本書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學習夥伴。我們相信,通過認真學習本書的內容,並積極完成相關的練習,您一定能夠紮實掌握機械設計基礎知識,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