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師承學堂:讀過金匱要略》又名《讀過金匱捲十九》,為陳伯壇晚年於香港之作,作者脫稿後逝世。民國庚辰(1940)年五月,“伯壇中醫專校同學會”為紀念恩師將其齣版。
《中醫師承學堂:讀過金匱要略》對《金匱要略》原文逐條進行詮解釋義,係統地分析瞭各方的組成原理,配伍意義,功能主治及其適應證等。陳氏注重經文考證,更復以臨證經驗注經。其篇捲評述之詳,善用鋪陳排比,層層分析,首尾相應,在曆代《金匱要略》注傢中亦屬少見。
作者簡介
陳伯壇(1863-1938),字英晆,廣東新會人,近代嶺南著名經方派醫傢,主要著作有《讀過傷寒論》《讀過金匱要略》《麻痘蠡言》等。1924年於廣州教育南路書坊街主辦中醫夜學館,1930年於香港文成東街開設伯壇中醫專科學校,任校長。
目錄
漢張仲景卒病論捲一
原文之首第
痙濕喝病脈證治第二
栝樓桂枝湯方
葛根湯方
大承氣湯方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防己黃芪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白術附子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白虎加人參湯方
一物瓜蒂湯方
百閤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百閤知母湯方
滑石代赭湯方
百閤雞子湯方
百閤地黃湯方
百閤洗方
栝樓牡蠣散方
百閤滑石散方
甘草瀉心湯方
苦參湯方
雄黃熏法
赤小豆當歸散方
升麻鱉甲湯方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鱉甲煎丸方
白虎加桂枝湯方
蜀漆散方
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侯氏黑散方
風引湯方
防己地黃湯方
頭風摩散方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礬石湯方
漢張仲景卒病論捲二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黃芪桂枝五物湯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天雄散方
小建中湯方
黃芪建中湯方
八味腎氣丸方
薯蕷丸方
酸棗仁湯方
大黃(庶蟲)蟲丸方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甘草乾薑湯方
射乾麻黃湯方
……
漢張仲景卒病論捲三
漢張仲景卒病論捲四
漢張仲景卒病論捲五
精彩書摘
《中醫師承學堂:讀過金匱要略》: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日: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日: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髒準此。
開宗便知是仲聖之原書,兩揭未病字,已病有未病在,未病猶有未病在。遷流如是其卒,此卒病所以異於傷寒。三提肝之病,兩日實脾,兩日治肝,治肝補脾如是其要妙。患在四季邪風,不利於脾,而利用在肝。風為病之始,肝得氣之先也。日知肝傳脾,知生亦知死。知有間傳有七傳,傳字又與傷寒示區彆。傷寒有傳有不傳,且無所復傳。緣三陰三陽無勝不勝之分,傳邪者其偶。五行則傳於其所勝,傳之不已,而至死於其所不勝,傳邪者其常。大書日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由王而盛,由盛而實,經謂髒氣實而不能容,故還諸於腑,庶有人腑即愈之望。中工不解五行之實,與五邪之實不同論。邪氣實有實質,法當下。正氣實無實質,用以補不足,損有餘。復叮嚀之日,夫肝之病,當變通《內經》辛補之,酸瀉之之法,不用辛補用酸補,蓋辛勝酸,彼非酸有餘,乃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非徒補木,且酸以收風。日助用焦苦,火生苦,苦生心,焦火尤苦,正留火氣之有餘。益以甘味調之者,土生甘,甘生脾,以實土調實其木火,故實脾當先於治肝。日酸人肝,焦苦人心,甘人脾,對中工言之則如此;猶未寫入幾層理窟也。長沙詔我日:脾能傷腎,數句泄盡五行之秘矣。《韻會》謂運行於天地間,未嘗停息,故名五行。腎行鼕令者也,奈何腎氣微弱,則水不行,因水不行而連纍金氣亦不行。肺金又行鞦令者也。夫非不足於行也歟哉,鬍為乎肺腎則兩傷,而心肝脾獨無傷耶?得毋相剋之中,以土剋水,火剋金為最要耶!假令金水之氣盛,或行之太過,則四季之內,隻有鞦鼕無春夏矣。肝行春令,心行夏令,行生育者也。脾為中央土,運行於四時,宜乎木火土之氣無不行,金水之氣則不行之行。鞦收金,鼕藏水,雖不行而有土氣行乎其間,故被傷而無所害,非治肝補脾之要妙而何!此上工實脾之心法,法因虛用,非因實用。虛而不用則重虛,經日虛虛。實而誤用則重實,經日實實。欲不虛其虛,當補不足。欲不實其實,當損有餘。末二句推類以盡其義,語語先假定一中工為諦聽,注傢反疑酸入肝以下十五句,非仲景原文,類後人謬添注腳。又有謂十二句是述中工之誤之詞,由其看似不頂不接。以己見妄為之接,談何容易割斷仲景之文,中工且不曉,況又其次乎!
……
前言/序言
中國醫學二韆年來,沉沉長夜,能發明者絕少。近來西醫之說東漸,無識者益自暴棄,甚且自侮滅。能自振者已難,發揚光大更無論矣。竊嘗論之,醫門之仲景猶儒門之孔子也。孔子之道在六經,仲景之道在《傷寒》《金匱》。然孔子沒,秦漢以後,孔子之道晦。自仲景沒,魏晉以後,仲景之道亦晦。儒傢人人自謂能讀六經,究之讀六經而能明白者幾何人?醫傢自謂能讀《傷寒》《金匱》,究之讀《傷寒》《金匱》而能明白者幾何人?
先師陳伯壇先生寢饋於《傷寒》《金匱》者數十年,抱絕世聰明之天姿,加以博大精深之學力,後世醫籍靡不窺,而反本窮源,仍集中精神於《傷寒》《金匱》,著成《讀過傷寒論》《讀過金匱》。闡幽探奧,融會貫通,既以經解經,復以經驗證經。所以發明長沙之學為獨到,用能繼長沙之絕學,啓後學之津梁,長沙醫道之有先生不啻儒傢之有昌黎、紫陽也。《讀過傷寒論》早已印行,《金匱》則甫脫稿,而先生遽歸道山,及門弟子欲繼誌刊成之,鏇得周蘇群先生慨捐巨資,遂能蕆其事,是非錶揚,先師一傢之言實二韆年來醫學之結晶也。
中醫師承學堂:讀過金匱要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