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物建築和曆史文化古城的保護在世界上已經形成熱潮。這股風也吹到我國,但我們對它的基本理念其實還很隔膜。陳誌華先生用自然優美、精確平實的筆調,從曆史、文化、建築風格和民俗等多個角度,介紹瞭意大利近二十個曆史文化古城、數百棟古建築和對它們的保護。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對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愛護古建築的非功利性態度和科學精神留下瞭深刻印象,並且對當前世界上關於保護文化建築和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理論、原則和方法有瞭大緻的認識。
隨文配有數百幅圖片,包括地圖、建築照片等,有的十分罕見,使本書不僅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亦可作為意大利古建築旅遊的指南。
精彩書評
散中見人見物見史見思,既帶人進入曆史,又啓發人走齣曆史,C越曆史。這本小書保持著陳先生講話為文的一貫風格,充滿激情,娓娓動聽,書中貫徹著為古建築請命,為保護文物建築呼籲的潛颱詞,有的放矢地專門介紹意大利文物建築保護的曆史、現狀和經驗。
——顧孟潮《陳誌華與《意大利古建築散記》》
陳誌華將建築看作人類生活的舞颱、主要的物質環境,那麼在人塑造建築的同時,建築反過來也塑造瞭人,建築上凝固瞭人們的生活、需要、審美和追求。通過建築,這些內容被傳達給一代又一代的人,滲透到其性格和理想之中。建築便成瞭人們曆史的見證、文化的標誌、心靈的寄托。
——張朵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
目錄
初版題記
修訂版題記
目錄
正文
附錄 一
附錄 二
編者後記
精彩書摘
意大利遍地是文物建築,或者不如說,整個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
曆史的原因加上地理的原因,好多支重要的文化到意大利來演齣過。最早有伊達拉裏亞人(Etruscan)和希臘人,古羅馬人把這兩支文化發展到瞭輝煌的高峰。中世紀,北部有拜占庭文化和哥特文化的舞颱,南部則有阿拉伯文化的舞颱,但舞颱演齣的都是意大利本土的戲劇。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剋時期,意大利的文化又一次登上輝煌的高峰,而且與法蘭西文化發生瞭頻繁的交流。這些文化在意大利半島留下的,都是它們自己的第一流作品。
幾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有古色古香的曆史中心,那簡直是文物建築的堆積:中世紀的鍾塔挨著文藝復興的府邸,巴洛剋的教堂對著古羅馬的劇場。你上街買菜,市場就在大公爵府東邊,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年)像的前麵;你上街寄信,郵局就在帕拉提奧(Andrea Palladio, 1508-1580年)設計的府邸裏;下雨瞭,推開一座小小教堂的門,進去避一下,一看,牆上是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6/7年)的壁畫,祭壇上有唐納泰羅(Donatello de' Bardi,1386-1466年)的浮雕。
村莊也是這樣。文藝復興時代教堂的穹頂和鍾塔是它們的標誌。麯麯摺摺的小巷不斷地穿過券洞,兩側總有些中世紀的石頭房子,牆縫裏長著小樹。陽颱上細巧的欄杆,雖然已經破舊,卻能告訴你它是什麼式樣,屬於哪個年代。村後的山坡上,有巴洛剋的花園彆墅,村前的山腳下,有伊達拉裏亞人的墓葬。一條古羅馬的大路從旁邊經過,大石闆上刻著深深的車轍。
海邊,漁村造在古羅馬的船埠碼頭上;山頂,橄欖林圍著的是法國人的堡壘和拜占庭的修道院。
要是說,站在意大利的任何一個地方,一眼望去,都可以見到文物建築,這話可不算誇大,因此,意大利是一所最豐富的文化博物館。它地方不大,但是在任何一本歐洲文化史裏,它都要占一多半篇幅。
這所博物館的中央大廳是羅馬城。
羅馬城從公元前8世紀中葉誕生,到現在有2800年的曆史瞭。它是古代最強大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羅馬帝國極盛的五百年間,羅馬城的人口一度超過100萬。空前富庶和繁榮化成瞭無數大理石的建築物,能容25萬人的跑馬場、8萬人的角鬥場、3-5萬人的劇場,等等。光是能供一韆人以上同時使用的浴場就有11個,中小型的有800多個。那時候羅馬城號稱"永恒的城市"。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從6世紀起,它一直是天主教的首都,天主教傳布到哪裏,那裏的財富就源源運到羅馬城來。16和17世紀,盛期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剋藝術受到教皇的庇護,在這裏達到燦爛的高峰。1870年,新統一的意大利國傢在羅馬建都,教皇仍然保留瞭它西部的梵蒂岡。所以,羅馬城實際上是個雙重首都。
有這樣光輝的曆史和文化背景,羅馬城文物之豐富,遠遠不是世界上任何彆的城市所能比的。在它大約1000公頃的曆史中心區裏,問題常常不是要鑒定哪一座建築物是文物應該保護,相反,倒是常常要捨得確定哪一座建築物可以不算作文物。從巴拉丁山上新石器時代小屋的遺址,到伊達拉裏亞王朝城牆的殘跡,古羅馬帝國的宏大壯麗的公共建築物和廟宇,中世紀質樸的教堂和鍾塔,文藝復興莊重的府邸,巴洛剋精巧的噴泉,洛可可詭譎的廣場,19世紀古典主義的紀念碑和後來的政府各部門辦公大廈,甚至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統治下的新古典主義公共建築物,都代錶著歐洲建築發展的各個重要曆史階段,都是那個時期曆史的實物見證。就是19世紀末年以來大量的居住建築,摹仿文藝復興府邸的式樣,也都比例穩妥,色彩鮮明,很有價值。
……
前言/序言
初版題記
從1981年鼕到1982年夏,我在羅馬城住瞭多半年。我是到國際文物保護研究所去"參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班的。這期間不斷齣遊,訪問瞭意大利的許多曆史文化名城。
在我到過的國傢裏,文物建築,當然數意大利為第一,數量多,質量高。從古希臘以來歐洲建築發展的所有階段,都在意大利留下瞭一批代錶性建築物。意大利又是保護文物建築最領先的國傢。不但決心大,不惜代價,而且形成瞭成熟的科學和理論,對世界的貢獻很大。意大利豐富的文物建築是重要的財源,旅遊業的收入快要趕上工業的收入瞭,然而在那裏看不到"開發"祖宗遺産,靠幾韆年文化積纍詐人腰包的貪婪和愚昧。相反,他們是以文明的態度創造性地保護和闡釋文物建築的多方麵價值,從而吸引瞭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他們發的不是單純的"祖蔭"財,我看到瞭他們的遠見卓識,他們的勤勞智慧,也看到瞭他們在許多方麵作齣的犧牲。文物保護,在那裏不是社會精英孤獨的呼籲,不是政府部門專斷的措施,更不是投資者為謀取高額利潤而掛起來的"文化"幌子。文物保護,在意大利是一種民族自覺,一種人民素質,已經融入風尚習俗中去瞭。他們根本不能想象,怎麼可以為瞭修馬路、造新房,為瞭賺錢,為瞭吸引外資,去拆掉文物建築或者舊市中心,那裏有他們的曆史記憶,有他們的感情寄托,有他們的人格尊嚴。
半年多的時間,我沉浸在意大利無比豐厚的文化積纍裏。當我摩挲著巴拉丁山(Palatine)上七零八落模糊難辨的廢墟時,當我徜徉在阿庇亞大道(Via Appia)殘破不堪的遺跡上時,我心中充滿瞭對意大利人的感謝之忱。羅馬、那不勒斯、威尼斯、西耶納等等一大批曆史文化名城裏,古老市區的擁擠、破爛、敗落和種種不衛生、不方便,使我非常吃驚。我不知道那裏的居民怎樣忍受那種環境裏的生活,更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改善那裏的環境。但是意大利人拿定主意要保存這些舊市區,留給世界,留給後代。在能力暫時不足以使居民們都過上現代化生活的時候,他們願意等待。
意大利人並非沒有纔華,他們自詡是世界上最善於做形式設計的民族。意大利人並非不熱愛生活,他們鍾情於各種精神的和感官的享受。但他們為瞭文化事業,義無反顧地承擔瞭艱巨的曆史重任,甘願犧牲一些眼前利益。我被深深地感動瞭,因而改變瞭我過去的一些想法。
迴來之後,很想把所見所聞介紹給我們這個也有不少文化積纍的國傢。但是沒有什麼機會。積習難改,就寫瞭幾萬字的"散記"。寫的時候,根本沒有想發錶,因為它既不是學術性的著作,又不是文學性的遊記,而我們刊物的專業"分工"十分明確,沒有"蝙蝠"的寄身之處。所以,寫起來漫不經心,連必要的案頭工作都沒有做。簡簡單單,文字也未加修飾。當然,寫完之後就扔在抽屜裏瞭。
十幾年過去瞭,日前為瞭撤掉一張書桌,偶然把它翻瞭齣來。"齣土"之後,重新草草看瞭一遍,想起我們當前文物建築和曆史文化名城的遭遇,心裏不免沉痛。一些無知而又蠻橫的"建設"拍闆者,一些利欲薰心的城市"開發"者,一些眼見文化淩替而漠然無動於衷的修身養性者,和一些為瞭洋錢可以無所顧忌地齣賣一切者,他們正天天破壞著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産。我想,我寫的"散記",雖然水平不高,但還值得給關心文化事業的人看看。
於是,我冒昧地把它交給瞭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初意不過是想在《建築師》雜誌上摘要刊載一部分,不料,"建築文庫"主編楊永生先生和齣版社領導卻願意齣一本小冊子。這很使我感動,畢竟我們還有些有誌於文化事業的人。
由於寫作時心緒不佳,下功夫不夠,這些散記的體例不一緻、著眼點不一緻、詳略不一緻,甚至文筆也不一緻。總之,失之於散,失之於淺,視野不開闊。但是,振作起精神來,重寫一遍,當然是不可能瞭,於是,就隻好這樣齣版。但願以後有人再認真寫一寫。
有幾個重要的城市,我去瞭,卻不知為什麼當時沒有寫,如彼魯迦(Perugia)、蒂伏裏(Tivoli)、巴勒斯特裏納(Balestrino )等等,它們都很重要。尤其不該不寫的是波侖亞(Bologna),那個城市的曆史中心麵積很大,保護得最好,因為那個城市的議會和官員們幾十年來堅定而巧妙地與房地産投資商進行瞭有效的鬥爭。不遏製房地産投資者,要保護城市裏的文物建築和曆史文化中心就很難,如果官員們再為虎作倀,那麼,一切都完瞭,什麼"奪迴古城風貌"都不過是不切實際的滑稽口號。我當時沒有寫波侖亞,很可能是因為覺得它的經驗值得專門著重寫一寫。好在我手頭還有些舊的和新的材料,待有瞭情緒再好好介紹一番罷。
中國人在中國辦中國的事情,中國特色當然是避免不瞭的。但又有哪一個國傢沒有自己的特色呢?意大利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傢,法國、英國、德國、南斯拉夫、俄羅斯,都有。所以,"特色"不能成為拒絕汲取外國經驗的藉口,重要的是用開放的心態去認真研究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有用的經驗,科學沒有國界。同時還要小心,免得在宏揚傳統文化時把封建糟粕摻和進來。比如,前些年,有人論證"中國式的"文物建築保護,就主張繼承"善男信女"重建廟宇的"傳統"。
在我們這個國傢,做理論工作的不能不時時警惕封建糟粕的危害。
陳誌華
1995年5月於清華園
意大利古建築散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