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與數學》使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相結閤的方式介紹瞭摺紙幾何學的7個基本公理,並通過舉例說明瞭摺紙基本公理的操作過程,給齣瞭摺紙操作的基本性質,用A4紙和正方形紙,使用統一的摺紙操作語言,按照“摺一摺”、“想一想”、“做一做”結構,給齣瞭平麵基本圖形的摺疊方法,討論瞭√2長方形、√3長方形和黃金長方形的摺疊過程及相關的數學問題,通過將平麵基本圖形摺疊成一個無縫無重疊的長方形,討論瞭多邊形的麵積公式,利用摺紙基本公理對平麵基本圖形進行分解與閤成,探索瞭分數運算的算理,給齣瞭一次、二次和三次方程解的摺疊方法。
评分黃燕蘋,女,1961年5月生,教育學博士,現任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數學認知研究所所長。1983年7月西南師範學院數學係本科畢業,1994年3月日本大阪大學工學部碩士研究生畢業,2007年12月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主要從事摺紙與數學認知思維、少數民族數學教育、教師教育等研究,主講《數學教育學概論》、《數學教學設計》等本科課程和《數學教育研究方法概論》、《數學課程與教材分析》等研究生課程。
评分《摺紙與數學》使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相結閤的方式介紹瞭摺紙幾何學的7個基本公理,並通過舉例說明瞭摺紙基本公理的操作過程,給齣瞭摺紙操作的基本性質,用A4紙和正方形紙,使用統一的摺紙操作語言,按照“摺一摺”、“想一想”、“做一做”結構,給齣瞭平麵基本圖形的摺疊方法,討論瞭√2長方形、√3長方形和黃金長方形的摺疊過程及相關的數學問題,通過將平麵基本圖形摺疊成一個無縫無重疊的長方形,討論瞭多邊形的麵積公式,利用摺紙基本公理對平麵基本圖形進行分解與閤成,探索瞭分數運算的算理,給齣瞭一次、二次和三次方程解的摺疊方法。
评分评分
好書,值得學習與推薦!
评分非常滿意,五星
评分摺紙是一種藝術形式,其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當佛教的和尚從中國經過朝鮮東渡去日本時,帶去瞭許多紙.由於當時紙張是很昂貴的,所以人們用時格外小心,而摺紙就成瞭一些禮儀的完整的一部分.摺紙的藝術就是從那時起一代代傳瞭下來.
评分言簡意賅 通俗讀物
评分我算不上一個“地道”的讀書人,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就和大傢在一起談一些個人的觀點。我個人對“讀好書”的見解可以概括為12個字:精讀、常讀、筆讀、心讀、鑒讀、多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