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獨特性源於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積澱、獨特的國情基礎、獨特的發展道路,其核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人民主體地位,體現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外交等方方麵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充分適應中國國情,使中國共産黨能夠擔當起曆史和人民所賦予的偉大使命,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曆史任務,使中國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為什麼管用》從發展成就、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世界貢獻等多個方麵揭示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心。對製度自信進行深度解讀,論證瞭製度自信的形成與發展、科學內涵、優越性及現實要求等,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人民的選擇,為實現“中國夢”保駕護航。對新時期黨員乾部如何加強製度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提齣瞭要求,供黨員乾部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人民日報社理論部,是人民日報社核心部門之一,匯聚瞭資深編輯記者專傢,主要負責人民日報第七版(理論版)的編輯工作。
目錄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奮力譜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楊勝群
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
何毅亭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陳晉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偉大夢想
吳德剛
深入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意義
李君如
二、中國的發展成就體現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優越性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寜吉喆
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與中高端發展
劉迎鞦
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經濟工作
曹遠勃
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濟與政治的辯證法
張宇
我國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製度保障
白暴力
使市場之手和政府之手優勢互補
郭飛
正確看待和堅持公有製為主體
鄧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先進性在於實現瞭黨的領導、人民當傢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深刻把握全麵從嚴治黨與全麵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
杜飛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展現獨特優勢和魅力
房寜 郭靜
推進國傢治理現代化的方嚮和路徑
秦宣
中國製度永葆活力之道
孫來斌
以製度自信推進國傢治理現代化
彭煥纔
四、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加快文化改革發展
雒樹剛
撥亮精神燈塔 引領民族復興
趙正永
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動力
張全景
中國軟實力的特色與力量
張國祚
比較文明視野下的中國文明特色
張國剛
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堅持黨的領導 構建新型基層治理體係
中共四川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製度是用來信任和執行的不是用來迷信和“買單”的
辛鳴
如何認識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
馬慶鈺
社會主義社會是共享發展的社會
李淑梅
改革是為瞭讓人更自由、社會更公正
陳劍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嚮
硃前鴻 劉偉
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好黨組織作用
李春根 歐陽靜
六、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韆年大計
以綠色消費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錢易
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世界意義
高世楫 王海芹
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發展轉型
潘傢華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鄧宏兵 張雨瑤
綠色發展彰顯大國擔當
歐陽輝
深刻認識綠色化的內涵與特徵
林柏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加強黨內監督是全麵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
汪永清
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落到實處
王東峰
堅持黨的基本路綫推動社會全麵進步
賈高建
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謝春濤
始終保持我們黨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
李洪峰
全麵加強黨的領導是奪取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鄧純東
全麵從嚴治黨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陶文昭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瞭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新貢獻
匯聚世界政黨共識 共建更加美好世界
宋濤
中國政黨製度的世界貢獻
袁廷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在國際比較中彰顯
李景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發展中國傢走嚮現代化的途徑
鄭長忠
中國道路的世界曆史意義
王明生
開闢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趙中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貢獻
任理軒
精彩書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為什麼管用》:
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事物發展的階段性主要錶現為主要矛盾的變化或矛盾主要方麵的變化。習近平同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最關鍵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也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徵。
在馬剋思主義發展史上,社會主要矛盾這一提法是中國共産黨的一大理論創新。1956年,在中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重大曆史關頭,黨的八大第一次明確提齣並闡釋“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瞭黨和國傢事業發展的重大曆史轉摺,反映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上,就是重迴黨的八大的有關錶述。鄧小平同誌1979年3月在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明確把什麼是我國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作為一個重大課題提瞭齣來,他說:“我們的生産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傢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齣把黨和國傢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的依據和前提。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正式對社會主要矛盾作瞭概括:“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從那以後,我們黨一再強調社會主要矛盾問題,並且都是將其同國情、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的曆史任務聯係起來講。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也是同國情問題、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問題緊密聯係的。
關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內涵大大擴展。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齣更高要求,而且從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角度提齣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麵的需要日益增長起來。也就是說,人民的需要從物質文化領域嚮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麵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特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為什麼管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