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

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硃慶文 編
圖書標籤:
  • 中醫
  • 穴位埋綫
  • 常見病
  • 療法
  • 臨床
  • 醫學
  • 健康
  • 養生
  • 傳統醫學
  • 穴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0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75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字数:3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臨床中醫師、針灸師、美容師使用。
穴位埋綫療法適應範圍廣泛,具有“一次操作,長時針效”的特點,除傳統的胃病、呼吸道疾病等埋綫療法優勢病種外,目前這種療法還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痤瘡、黃褐斑、肥胖以及人體疲勞綜閤徵等。適應工作壓力比較大,生活節奏比較快的現代人。

內容簡介

穴位埋綫屬於針灸療法,具有“一次操作,長時針效”的特點,隨著新工具和材料的廣泛應用,穴位埋綫的技術操作難度已大大降低。除傳統的胃病、呼吸道疾病等埋綫療法優勢病種外,目前埋綫療法還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痤瘡、黃褐斑、肥胖以及人體疲勞綜閤徵等各類疾病。
本書以提高臨床療效為要點,係統總結眾多醫傢的經驗。分基礎篇和臨床篇兩大部分,基礎篇圖文並茂,介紹瞭穴位埋綫療法的適應證、器具、取穴方法、操作程序等內容,以便讀者從零開始掌握埋綫療法。臨床篇詳細介紹瞭六十種疾病的埋綫療法具體操作步驟。穴位埋綫療法在臨床應用中一般需要配閤其他療法纔能發揮更大作用,本書介紹瞭配閤其他療法的內容,以更讀者學習參考。
本書適閤臨床中醫師、針灸師、美容師使用。

作者簡介

硃慶文,男,醫學博士,副教授,中西醫結閤執業醫師。2007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2007年6月留校任教。生於4代中醫世傢,長於中醫脈診,擅用中藥外治。師從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蜀中名醫刁本恕教授。
先後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4項; 2009年獲“全國中醫外治學術發展突齣貢獻奬”,2011年獲“全國中醫師誦經典學名著活動標兵”稱號。發錶論文60餘篇。兼任《中醫外治雜誌》常務副主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外治方法技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小兒推拿外治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分會副秘書長等。為國醫大師孫光榮工作室學術秘書。

內頁插圖

目錄

基礎篇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 概述3
第二節 原理簡介4
第三節 適應證6
第四節 體位6
第五節 器具11
第六節 取穴原則12
第七節 取穴方法12
第八節 操作程序13
第九節 注意事項15
第十節 術後反應15
第二章 常用穴位介紹17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18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19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21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26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28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29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32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37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經39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41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44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47
第十三節 督脈穴位49
第十四節 任脈穴位52
第十五節 經外奇穴56
臨床篇
第一章 內科病癥62
第一節 咳嗽63
第二節 哮喘67
第三節 便秘77
第四節 泄瀉81
第五節 痢疾83
第六節 頭痛87
第七節 三叉神經痛92
第八節 癲癇97
第九節 胸痹112
第十節 胃脘痛116
第十一節 呃逆140
第十二節 脅痛141
第十三節 鬱證143
第十四節 痹證144
第十五節 腰痛159
第十六節 中風161
第十七節 麵癱165
第十八節 痿證170
第十九節 消渴171
第二十節 淋證173
第二十一節 眩暈175
第二十二節 不寐178
第二十三節 水腫180
第二十四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82
第二十五節 高脂血癥184
第二十六節 單純性肥胖癥186
第二十七節 膽道蛔蟲癥196
第二十八節 陽痿、早泄、遺精196
第二章 外科病癥200
第一節 乳癖201
第二節 肛裂203
第三節 腸癰204
第四節 痔瘡205
第五節 脫疽206
第三章 骨科病癥208
第一節 腰椎間盤突齣癥209
第二節 肩周炎215
第三節 肱骨外上髁炎217
第四章 皮膚科病癥219
第一節 蕁麻疹220
第二節 皮膚瘙癢癥223
第三節 白癜風224
第四節 帶狀皰疹225
第五節 銀屑病227
第六節 係統性紅斑狼瘡235
第五章 婦科病癥236
第一節 絕經前後諸癥237
第二節 痛經239
第三節 不孕癥242
第四節 女陰白色病變242
第五節 慢性盆腔炎243
第六章 兒科病癥245
第一節 遺尿246
第二節 水疝248
第三節 小兒麻痹癥249
第四節 腦癱250
第五節 小兒哮喘252
第七章 五官科病癥253
第一節 鼻炎254
第二節 喉痹260
第三節 耳鳴261
第四節 耳聾262
第五節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263
第六節 口腔潰瘍263
第七節 視神經萎縮(青盲癥)264
第八章 埋綫美容266
第一節 痤瘡267
第二節 黃褐斑271
第三節 肥胖273

前言/序言

穴位埋綫療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是基於傳統中醫針灸療法原理發展起來的新興穴位刺激療法,是幾韆年中醫傳統針灸臨床實踐的新發展。利用各種方法將羊腸綫等異物埋藏於特定穴位,通過針具的即時刺激和羊腸綫等異物在穴位內部緩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針感效應”,産生刺激經絡、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調整髒腑,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綫屬於針灸療法,是針灸的延伸和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穴位埋綫的方式方法近年來也在不斷進步,由於傳統埋綫療法創傷麵積大,現在已經很少應用。目前,已經有多種一次性菌埋綫器問世,綫材亦有聚乙丙交酯(PGLA)醫用可吸收縫閤綫、膠原蛋白縫閤綫等在大量應用。隨著新工具和材料的廣泛應用,穴位埋綫的技術操作難度已大大降低,穴位埋綫療法正在飛速普及。
穴位埋綫療法的適應範圍廣泛,具有“一次操作,長時針效”的特點,除傳統的胃病、呼吸道疾病等埋綫療法優勢病種外,目前埋綫療法還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痤瘡、黃褐斑、肥胖以及人體疲勞綜閤徵等。適閤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
為係統總結近三十年來埋綫療法的進展,為埋綫療法嚮美容、亞健康方嚮的普及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我們特編寫瞭本書。本書從臨床實際齣發,強調以提高臨床療效為要點,係統總結眾多醫傢經驗,力求反映當代穴位埋綫療法的最新進展。
本書分基礎篇和臨床篇兩大部分,基礎篇圖文並茂,介紹瞭穴位埋綫療法的原理、適應證、器具、體位、取穴方法、操作程序、注意事項等內容,以便讀者從零開始掌握埋綫療法。臨床篇詳細介紹瞭62種疾病的埋綫療法,書中專門介紹瞭穴位埋綫美容的內容。
穴位埋綫療法具有很好的臨床作用,但是在臨床應用中往往需要配閤其他療法纔能發揮較好作用,本書以臨床實用為目的,在編寫過程中也介紹瞭配閤其他療法的內容,以便讀者學習使用。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全麵係統,內容新穎,簡明實用,體現齣外治的特色。由於我們知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10月於北京
《筋骨調和:從經絡認知到現代臨床應用的實踐探索》 一、 概覽與定位 《筋骨調和》一書,旨在為廣大醫藥從業者、養生愛好者以及對傳統醫學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筋骨調和理論與技術體係。本書不拘泥於某一特定療法,而是立足於中醫整體觀,從經絡學說的源頭齣發,層層遞進,剖析人體筋骨係統的生理病理機製,並在此基礎上,整閤瞭多種行之有效的調和筋骨的療法,尤其是著重於現代中醫臨床中的應用與創新。本書的特色在於其理論的嚴謹性、內容的廣博性、技術的實用性以及臨床的指導性,力求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為讀者提供一份有深度、有溫度、有價值的筋骨調和知識寶庫。 二、 內容深度剖析 第一篇:經絡源流與筋骨生息 本篇是全書的基石,我們將引領讀者走進博大精深的中醫經絡世界,並將其與人體筋骨係統的生理功能緊密相連。 第一章:經絡學說的脈絡梳理 1.1 經絡的起源與發展: 從《黃帝內經》的“經脈十二,絡脈十五”說起,追溯經絡理論在曆代醫傢的發展演變,闡釋其作為氣血運行通道、聯絡髒腑、溝通錶裏、傳導感邪、調節功能的核心地位。 1.2 經絡的組成與功能: 詳細介紹十二經脈(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及其循行路徑、所屬髒腑、陰陽屬性。深入解析奇經八脈(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的獨特功能及其與十二經脈的相互關係。 1.3 經絡與髒腑、氣血、津液的相互關係: 強調經絡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髒腑的生理功能、氣血津液的運行代謝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例如,肝經與肝髒的疏泄功能,脾經與脾的運化功能,腎經與腎的藏精功能等。 1.4 經絡的病理變化與傳變規律: 闡述經絡受邪、經氣阻滯、經絡空虛等病理狀態如何影響髒腑功能,以及疾病在經絡係統中的傳變規律(如錶裏傳、經絡傳、髒腑傳等)。 第二章:筋骨係統的中醫解讀 2.1 “筋”、“骨”概念辨析: 在中醫理論體係中,“筋”常指代筋膜、肌腱,與肝、脾等髒腑密切相關,主司運動、聯綴關節;“骨”則指代骨骼,與腎、骨髓相關,主司支撐、藏精。“筋骨”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在中醫外治、運動養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2 筋骨與五髒六腑的生理聯係: 深入探討“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等經典論述,揭示筋骨係統的健康與五髒六腑功能的協調息息相關。例如,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導緻筋攣、抽搐;腎精虧虛則骨失所養,齣現骨痿、骨質疏鬆等。 2.3 氣血津液對筋骨的濡養作用: 強調氣血是筋骨活動的能量和物質基礎。氣虛則無力推動,血虛則筋骨失養,津液不足則關節乾澀。 2.4 筋骨在人體運動與姿態中的作用: 從中醫角度解釋筋骨如何協同工作,支撐人體結構,完成各種復雜的運動,維持正常的身體姿態。 第二篇:筋骨調和的多元療法 本篇將係統介紹多種基於中醫理論、針對筋骨係統進行調和的療法,突齣其操作要領、適應癥、禁忌癥及臨床應用。 第三章:推拿按摩的筋骨疏導 3.1 推拿基本手法與筋骨作用: 介紹按、摩、推、拿、揉、捏、滾、抖等基本手法,並詳細闡述其對筋骨的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放鬆肌肉的作用。 3.2 經絡循行推拿法: 結閤經絡循行路綫,講解針對特定經脈(如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等)的推拿方法,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3.3 局部病癥推拿: 針對頸肩痛、腰腿痛、關節炎、肌肉勞損等常見筋骨病癥,提供詳細的局部推拿手法和治療方案。 3.4 推拿在康復中的應用: 探討推拿在骨摺、脫位、手術後的康復過程中,如何促進組織修復,恢復關節功能。 第四章:艾灸溫陽與筋骨舒展 4.1 艾灸的原理與筋骨效益: 闡述艾灸通過溫熱刺激,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扶陽固脫的功效,特彆強調其對寒濕痹阻、陽虛氣滯引起的筋骨酸痛、僵硬有顯著療效。 4.2 常用艾灸方法與技巧: 介紹艾炷灸、艾捲灸、艾盒灸等常用方法,以及迴鏇灸、雀啄灸、溫和灸等施灸技巧。 4.3 針對筋骨病癥的艾灸選穴: 結閤常見筋骨病癥(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齣癥、頸椎病、肩周炎等),推薦有效的艾灸穴位(如大椎、身柱、腎俞、關元、風池、肩井、足三裏、陽陵泉等)及其配伍。 4.4 艾灸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強調施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皮膚破損、高熱、孕婦等禁忌人群。 第五章:拔罐走罐的祛邪逐瘀 5.1 拔罐的原理與對筋骨的作用: 解釋拔罐通過負壓形成,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逐寒除濕,化瘀止痛。 5.2 留罐、走罐、刺絡拔罐等方法: 詳細介紹不同拔罐方法的適應癥、操作要領及效果。 5.3 針對筋骨病癥的拔罐選穴與配閤: 針對腰背部疼痛、肌肉痙攣、跌打損傷等,講解拔罐穴位的選擇,以及與推拿、艾灸的配閤使用。 5.4 拔罐的常見問題與處理: 如皮膚淤青、過敏等,並提供相應的處理建議。 第六章:中藥外治在筋骨調和中的妙用 6.1 中藥外治的優勢與分類: 闡述中藥外治避免瞭口服藥物的肝腎毒性,直接作用於病竈,效果顯著。將中藥外治分為熏洗、熱敷、膏藥、藥浴等。 6.2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中藥方劑: 介紹一些經典的中藥藥方,如獨活寄生湯、桂枝茯苓丸(外用)、消腫止痛散等,並詳細闡述其組方原理和藥理作用。 6.3 常見筋骨病癥的中藥外治應用: 熏洗類: 如針對關節炎、跌打損傷的舒筋活血熏洗方。 熱敷類: 如針對腰肌勞損、頸椎病的熱敷藥包配方。 膏藥類: 講解傳統膏藥的製作原理與現代改良,以及針對骨傷、跌打損傷的經典膏藥。 藥浴類: 介紹具有疏通經絡、緩解疲勞的藥浴配方。 6.4 炮製與使用注意事項: 強調中藥外治藥物的正確炮製方法,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皮膚敏感性測試和局部反應觀察。 第三篇:現代臨床實踐與展望 本篇將視角從傳統理論與療法轉嚮現代臨床,探討筋骨調和療法在現代醫療體係中的地位、創新與發展。 第七章:筋骨調和療法與現代醫學的融閤 7.1 筋骨病癥的現代認識: 結閤西醫對骨骼、肌肉、韌帶、關節等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認識,分析其與中醫筋骨理論的對應之處。 7.2 筋骨調和療法的循證醫學探討: 結閤已有的研究文獻,初步探討推拿、艾灸、拔罐、中藥外治等療法在緩解疼痛、改善功能方麵的有效性證據。 7.3 筋骨調和療法在康復醫學中的地位: 探討其在骨科、康復科、疼痛科等科室的應用,以及與其他康復手段(如物理治療、運動療法)的協同作用。 7.4 結閤現代科技的創新應用: 探討如紅外熱像、超聲診斷等輔助診斷手段,如何幫助更精準地定位病變部位,指導推拿、艾灸等操作。 第八章:疑難筋骨病癥的辯證施治 8.1 復雜骨關節疾病的辨證思路: 針對如強直性脊柱炎、係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關節病變、老年性骨關節炎晚期等復雜病癥,如何運用中醫整體觀進行辨證分析。 8.2 慢性疼痛管理中的筋骨調和: 探討筋骨調和療法在慢性腰痛、頸源性頭痛、神經病理性疼痛等管理中的作用。 8.3 運動損傷的早期乾預與後期康復: 針對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常見的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肌腱炎等,提供中醫早期乾預和後期康復的綜閤方案。 8.4 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製定: 強調根據患者的體質、病癥、生活習慣等因素,製定個性化的筋骨調和治療方案。 第九章:筋骨調和的未來發展與研究方嚮 9.1 理論研究的深化: 呼籲對經絡實質、筋骨生理病理機製進行更深入的微觀研究,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堅實的理論支撐。 9.2 療法技術的標準化與規範化: 探討如何進一步規範推拿、艾灸等操作手法,提高治療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9.3 臨床療效的再評價與推廣: 鼓勵開展更高質量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筋骨調和療法的有效性,推動其在國內外醫療體係中的普及。 9.4 預防保健與治未病理念的融入: 強調筋骨調和不僅在於治療,更在於預防。鼓勵讀者將中醫的養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以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三、 目標讀者與閱讀價值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十分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中醫師、針灸師、推拿師、康復治療師等醫藥專業人士: 提供係統性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幫助其提升專業技能,拓展治療思路。 醫學院校學生: 作為教材或參考書,幫助其建立牢固的中醫基礎,理解筋骨調和理論的精髓。 對中醫養生保健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提供科學、易懂的筋骨調和知識,幫助其學習自我保健方法,預防和緩解常見筋骨不適。 慢性疼痛患者、頸肩腰腿痛患者: 提供有效的非藥物治療選擇,幫助其改善生活質量。 通過閱讀《筋骨調和》,讀者將能夠: 深入理解中醫經絡與筋骨係統的內在聯係。 掌握多種實用、有效的筋骨調和療法。 學會辨證施治,為不同病癥製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將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知識相結閤,提升臨床診療水平。 認識到筋骨調和在預防保健和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 本書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精美的插圖和詳實的案例,將深奧的中醫理論轉化為可理解、可操作的知識,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汲取知識的養分,又能感受到中醫智慧的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體檢中心的健康管理師,每天接觸到的谘詢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飽受各種亞健康問題的睏擾,比如睡眠不好、乏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等,這些問題雖然不屬於大病,但卻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我一直堅信“治未病”的理念,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溫和而有效的自然療法來幫助大傢改善身體狀況。穴位埋綫療法,我一直覺得它是一種非常符閤“治未病”思想的方法,能夠通過調理身體的經絡和髒腑功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我拿到這本《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非常期待它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實用的、易於推廣的治療方案。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針對常見亞健康狀態的穴位埋綫方法,比如,針對失眠的穴位組閤,針對乏力的穴位組閤,針對消化不良的穴位組閤等等。我希望書中能夠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配以清晰的穴位圖,指導我如何為谘詢者進行操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穴位埋綫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以及操作的安全性,讓我能夠更加放心地將這種療法推薦給有需要的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讓我能夠為谘詢者提供更全麵、更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中醫診所工作的推拿師,我的工作主要是通過手法來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改善功能。在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推拿效果不明顯,或者需要長期反復治療的患者,這讓我一直在思考,是否有更有效、更持久的輔助治療方法。穴位埋綫療法,我聽聞過,但對其瞭解並不深入。我手頭的這本《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拓展治療思路的契機。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地介紹,對於一些推拿效果不理想的常見病,比如慢性腰腿痛、頸椎病、或者一些內科雜病,穴位埋綫療法是否能夠作為一種有效的補充?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與推拿手法相結閤的穴位埋綫方案?比如,在推拿之後,是否可以選擇某些穴位進行埋綫,以增強療效、鞏固療效?我更希望的是,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通過穴位埋綫,患者的病情是如何得到改善的。我也想瞭解,在穴位埋綫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有哪些感受,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的反饋來調整治療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將現有的推拿技術與穴位埋綫療法有機結閤,為患者提供更全麵、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讓更多的患者能夠從中受益。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樸實,但卻透露齣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我一直對中醫的療法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達到“不藥而愈”效果的方法。市麵上關於中醫的書籍不少,但能係統性地介紹一種具體療法的卻不多見。我之前偶然接觸到穴位埋綫,覺得它是一種既巧妙又省力的方式,能夠讓藥物在體內持續發揮作用,尤其對於一些慢性疾病,我認為會非常有幫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哪些常見病可以通過穴位埋綫來治療,具體的穴位選擇、埋綫深度、注意事項等等。我尤其關心那些不容易治愈、西醫治療效果不佳的疾病,比如頑固性頭痛、慢性胃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等,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和操作指南,那就太有價值瞭。我是一個中醫的愛好者,但並非專業人士,所以更希望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原理,避免過於晦澀的術語,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得懂。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安全性的問題,畢竟任何療法都有其適用範圍和禁忌癥,書中能夠明確地指齣哪些人群不適閤埋綫,以及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來最大程度地保證療效和避免風險。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瞭解和嘗試穴位埋綫療法的入門指南,讓我能夠更科學、更有效地運用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智慧的療法。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層衛生院工作的醫生,日常接診的患者中,有很多是慢性病患者,他們的病程長,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瞭極大的痛苦,也給醫療係統帶來瞭不小的壓力。近年來,我一直在關注和學習各種非藥物療法,希望能為患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穴位埋綫療法,我之前有所耳聞,覺得它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治療手段。我手頭上的這本《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單從書名來看,就非常吸引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穴位埋綫在治療常見疾病方麵的應用,比如,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腰間盤突齣等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疾病,書中是否有明確的治療方案?治療的周期大概是多久?效果如何?是否需要配閤其他療法?我更希望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內容,比如,具體的穴位定位方法,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要點,以及如何處理可能齣現的副反應。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臨床操作指導,幫助我更好地將穴位埋綫療法應用於臨床實踐中,為我的患者們帶來福音。另外,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埋綫材料的選擇、消毒以及患者術後的護理等方麵的建議,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考慮到的重要環節。

评分

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醫學充滿好奇心的普通人,尤其對那些能夠通過非侵入性或者微創的方式來調理身體的方法很感興趣。我聽說過針灸、推拿,也對艾灸有所瞭解,但穴位埋綫療法對我來說是一個相對新鮮的概念。我之前看到過一些關於穴位埋綫治療的宣傳,覺得它似乎是一種更持久、更有效的針灸方式,能夠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從而達到持續治療的效果。因此,我非常渴望能夠通過閱讀這本《常見病中醫穴位埋綫療法》,來係統地瞭解這項技術。我希望書中能夠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像講故事一樣,介紹穴位埋綫療法的起源、發展,以及它背後的中醫理論。我希望能夠瞭解到,為什麼某些穴位適閤埋綫,埋綫之後,藥物會在體內産生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它與傳統的針灸有什麼不同。我最關心的是,它能夠解決哪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比如,感冒後遺癥、過敏性鼻炎、痛經、或者一些兒童常見的疾病,是否都可以通過穴位埋綫來治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走進穴位埋綫的世界,讓我明白其中的奧妙,並且知道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去嘗試和體驗這種療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