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7
國傢智庫:中國能源與環境策略 [China Strategies For Energy & Environme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五大闆塊,凝聚8年國傢高端智庫生涯
■ 38篇報告,濃縮數載學術研究政策應用
■ 或係首次公開
■ 或曾影響國傢政策齣颱
■ 或成為國傢政策的一部分
■ 五大闆塊,凝聚8年國傢高端智庫生涯
■ 38篇報告,濃縮數載學術研究政策應用
■ 頂層設計: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
■ 能源謀劃:戰略資源、新能源;核能、水能、頁岩氣、潔淨煤
■ 環境策論:霧霾、汞汙染;氣候變化、綠色金融
全書分為五大闆塊,第一部分“頂層設計”屬於總論性質,包含瞭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的綱領性研究內容。第二部分“能源謀劃”、第三部分“環境策論”屬於分論性質。其中,在能源部分既有基於重要戰略資源角度的分析,也有專門針對新能源各個分項領域的深入研究;既有對核能、水能、頁岩氣和潔淨煤等重要能源品種的探索,也有基於國際經驗與視角的比較和觀察。在環境部分,本書直麵霧霾的危害提齣對策,也對汞汙染這一亟待重視和解決的汙染問題進行瞭係統梳理,也留下瞭對於氣候變化和綠色金融等問題的思考。第四部分“年度觀察”和第五部分“專題研究”屬於專論性質,係統記錄瞭對於資源與環境的連續跟蹤和思考,以及作者運用資源與環境研究理論,去解決國傢及地方發展過程中麵臨的具體問題的個人體會。
曾少軍
畢業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師從鄭海航教授,為該院首批經濟學博士學位獲得者。2007年進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從王名教授,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方嚮的博士後研究。主要專業學術領域的社會職務有清華大學清潔發展機製研發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啓航導師、中國氣象學會氣候經濟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是國際能源與氣候領域多種高水平學術期刊審稿人。主要研究方嚮為資源與環境,特彆是生態文明、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發展、新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公共政策與國傢戰略研究,是國傢高端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主持和參加國傢部委級重大研究課題20餘項,齣版《碳減排:中國經驗》《循環經濟發展研究:以廣西為例》《中國綠色發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我國海外重要戰略資源獲取策略研究》《中國能源生産與消費革命》等專著、閤著30餘部,發錶包括SCI、SSCI、CSSCI在內的學術文章100餘篇。
頂層設計
01 生態文明體製機製研究
02 綠色發展的國際比較
03 “低碳 ”發展戰略
04 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能源謀劃
05 我國海外重要戰略性資源獲取研究
06 我國“十二五”新能源發展建議
07 中國新能源民間投資第三方評估
08 民營新能源企業組織文化創新
09 我國光熱利用亟待提升技術、規範市場
10 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現狀與趨勢
11 我國光伏發電的“棄光”現象與對策
12 我國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建議
13 福島核泄漏與我國核電發展
14 我國水電開發的價值分析與路徑選擇
15 我國頁岩氣開發對策
16 我國潔淨煤産業發展策略
17 我國新能源國際閤作進展與對策
18 能源外交與中國麵臨的全球形勢
19 我國能源外交現狀與策略研究
20 中美新能源發展戰略比較
環境策略
21 剋霾對策
22 中國汞汙染治理
23 國際氣候製度與資金機製
24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運作模式及啓示
25 我國碳金融創新
年度觀察
26 2012全球能源與環境
27 2013全球能源進展與展望
28 2014全球能源新格局與中國策略——以“一帶一路”能源戰略選擇為例
29 2015全球能源發展與趨勢
30 2016全球能源形勢與中國策略
31 2017中國減排現狀與“低碳 ”發展前景
專題研究
32 中美能源與環境投資閤作
33 城鄉一體化與低碳城市發展規劃
34 水電流域綜閤開發與怒江生態廊道建設
35 黃河故道能源資源綜閤開發和環境保護
36 環渤海經濟區生態環境戰略
37 肇慶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38 廣西循環經濟指標可達性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世界有關國傢實施綠色發展的主要經驗和啓示
(一)世界有關國傢實施綠色發展的主要經驗
聯閤國環境規劃署認為,實施全球綠色新政有3個目標:從短期來看,促進全球經濟復蘇,保留和創造就業機會,保護弱勢人群;從中期來看,降低對於碳的依賴,遏止生態係統退化,使經濟走上一條清潔和穩定的發展之路;從中長期來看,促進可持續的、廣泛的增長,以及韆年發展目標的實現,到2025年消除極端貧睏。對大力實施“綠色新政”的西方國傢來說,除瞭上述目標之外,其實質還在於通過“綠色新政”迅速占領全球新一輪綠色工業革命的製高點,掌握未來全球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1.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領經濟復蘇
經濟學傢熊彼特認為, 技術創新帶動瞭世界經濟從一個周期的衰落走嚮下一周期的繁榮。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曆史來看,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同時醞釀著一次新的技術創新的浪潮,從而引發新一輪的産業變革,形成一批新興産業。最明顯的例子是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低迷之時, 以網絡和IT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帶動瞭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讓世界經濟走齣瞭滯漲,進入瞭繁榮。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西方發達國傢過去20年來主要緻力發展的以信息服務業和現代金融産業為代錶的虛擬經濟脫離瞭實體經濟的支撐,形成瞭一個五彩斑斕的泡沫。在這個泡沫幻滅之後,深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全球經濟再次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此時,在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背景之下已露端倪的、以新能源技術為核心的綠色産業,成為西方國傢尋求經濟復蘇、催生新一輪經濟繁榮的自然選擇。
綠色低碳産業涉及電力、交通、建築、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製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如果相關技術及産品在政府的引導下得到廣泛應用,在投資的推動下全球將形成一個數十萬億美元規模的實體經濟新産業,不僅能帶動世界經濟走齣睏境,並成為新一輪增長周期的‘領頭羊’”。與相應規模實體經濟對應的是,綠色低碳産業將極大地促進就業。如,根據《全球綠色新政政策簡報》的行業分析預測,全球建築行業每年的交易額高達 3 萬億美元,全球嚮節能建築的轉變將創造數百萬工作崗位;僅在歐洲和美國,用於提高建築物能效的投資就能額外産生 200萬~350 萬個綠色崗位。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全球預計到2030年的6 300 億美元投資將至少轉化為2 000萬個額外的工作崗位:風能行業內 210 萬個,太陽光電 (PV) 行業內630萬個,生物燃料相關的農業和工業內1 200萬個。
在如此前景之下,將綠色低碳産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恢復經濟增長、促進國內就業,成為各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發起“綠色新政”的首要戰略目標。
2.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可持續發展
從長期來看,轉變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綠色復蘇更深層次的背景。實踐與理論分析均錶明,當今社會發展不可持續的根源在於工業革命以來逐步形成的傳統經濟模式。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是隻在孤立的經濟體係內,從單純的經濟目標來衡量生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在這種模式下,人們以經濟利潤為唯一的、最高的價值目標。為瞭利潤,商品生産者和經營者努力去刺激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去鼓勵人們高消費,從而使生産力沿著索取、消耗自然資源的方嚮超高速地發展,導緻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日益無度。最終結果則是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産生的廢棄物越來越多,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在這種具有路徑依賴的經濟發展模式下,試圖在經濟體係內部進行調整來解決這一衝突是無濟於事的,人類必須盡快對整個體係的結構進行一場變革。
而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嚮,以傳統産業經濟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基本産業鏈,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發展起來的經濟形式,是産業經濟為適應人類新的需要而錶現齣來的一種狀態。綠色經濟將眾多有益於環境的技術轉化為生産力,並通過與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為,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如果說傳統的産業經濟是以破壞生態平衡、大量消耗能源與資源為特徵的一種損耗式經濟,那麼綠色經濟則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閤理使用能源與資源為特點的一種平衡式經濟。綠色經濟的齣現及其在各個國傢、各個領域的廣泛開展,標誌著人類已經摒棄瞭傳統經濟發展動力——利潤最大化,轉而形成瞭基於綠色經濟的嶄新價值觀——福利最大化。發展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標誌的綠色經濟,不僅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選擇,也被認為是人類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走嚮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
各國政府的“綠色新政”正是在加強對綠色經濟的引導和扶持,主動推動投資轉嚮綠色經濟領域。如英國從政策和資金方麵嚮低碳産業傾斜,積極支持綠色製造業,研發新的綠色技術;德國計劃增加政府對環保技術創新的投資,並通過各種政策措施,鼓勵私人投資,通過籌集公共和私人資金建立環保和創新基金;日本政府通過改革稅製,鼓勵企業節約能源,大力開發和使用節能新産品;美國的長期目標就是將發展新能源作為主攻領域之一,以促進美國經濟的戰略轉型。可見,各國的第二戰略目標正在於以應對金融危機為契機,改變人們的發展觀念,逐漸將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3.占領先機,掌握未來國傢競爭主動權
在應對金融危機和轉變發展模式之外,各國紛紛響應“綠色新政”的戰略動機還在於占領新一輪綠色産業革命的先機,掌握未來國傢競爭主動權。奧巴馬在入主白宮之初提齣“誰掌握清潔和可再生能源,誰將主導21世紀;誰在新能源領域拔得頭籌,誰將成為後石油經濟時代的佼佼者”,其中包含的遠期經濟戰略意圖顯而易見。歐、美、日、韓等國開始在“綠色新政”的旗幟下,大力鼓勵發展低碳綠色技術、培育相關産業,並在國際氣候談判、未來綠色産業標準等環節製定遊戲規則,意圖通過綠色低碳技術優勢和遊戲規則製定權來主導未來國傢競爭。
發達國傢首先做的是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作為綠色經濟發展的核心,確立自身綠色低碳技術在市場上的優勢。如歐盟各國大多數是核能和清潔能源技術的輸齣國,不但從政策和資金方麵嚮新能源、綠色技術領域傾斜,也通過積極推動國際性碳稅機製等,實現歐洲在全球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市場方麵的主導地位,由此保持歐洲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優勢和領先地位;美國力圖利用先進技術優勢,嚮全球推廣其技術、標準、産品,再次主導全球經濟的製高點和掌控世界經濟主導權;英國政府在預算中專門撥款扶持關鍵企業應對氣候變化,這些關鍵企業來自英國有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行業及地區,包括海上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碳捕獲及儲存,以確保英國在碳捕獲、清潔煤等新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西方國傢在國際氣候談判及全球貿易領域極力推動綠色、低碳話語,在其客觀上促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背後,也攫取瞭全球規則的製定權。它們站在“拯救人類共同傢園”的道德高地上,藉助上述話語和規則,通過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等手段打擊彆國産品競爭力、限製彆國發展。與此同時,發達國傢也希望通過這些“普世觀念”在全球的推廣,使得發展中國傢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技術應用列入發展目標,這樣就能擴大其綠色産業的全球市場。隨著哥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大會的幾近破裂,發達國傢更是大力爭奪在這方麵的話語權。因此,實施“綠色新政”,發展“綠色經濟”,也是在爭奪“綠色政治”的發言權乃至全球“綠色治理”的主導權。
(二)世界有關國傢實施綠色發展的幾點啓示
1.政府領導力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基礎
此輪經濟復蘇被稱為“綠色新政”,呼應瞭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總統在經濟危機下強力的政府乾預。作為一個國傢的發展戰略問題,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必須對發展綠色經濟快速做齣反應;同時,發展綠色經濟所麵對的外部性睏境和初始成本也要求有市場之外的力量來推動。這兩方麵都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發揮領導和動員作用,在政治層麵形成強大的國傢意誌。在此基礎上,政府需要製定一套中長期規劃,通過設定發展目標來引導市場主體和公眾的預期,消除投資方的風險疑慮,鼓勵資金順利進入。此外,對於綠色經濟這一新興主題而言,還需要通過政策創新來剋服集體行動的睏境,激發市場活力。這些創新包括使外部性內部化的市場機製設計,如碳排放交易、政府補貼、補助等多種形式的利益補償和激勵機製。
2.技術創新是綠色經濟競爭力的源泉
如前所述,每一輪産業變革和經濟繁榮往往都是由技術創新引發的。隻有加強綠色技術的研發,纔能使綠色經濟的發展有穩固的基礎,並在未來國際貿易和全球競爭力中保持優勢地位。英、美、德等西方國傢在碳捕獲、潔淨煤、智能電網、低碳汽車、節能建築等綠色技術上投入瞭大量資金,以保持領先優勢。我國要在這一輪新的産業革命中抓住機遇,則必須在科技管理體製、科技投入等方麵做齣更大的努力,提供更強勁的激勵機製。
3.立足本國資源優勢,確立發展重點
在綠色經濟的全球競爭之初,必須結閤本國的資源稟賦和已有積纍,重點發展優勢項目。如在新能源領域,巴西的生物質能、法國的核能、德國的太陽能等都是其一段時間以來的優勢所在,也均是各自國傢綠色産業立足全球市場的重點發展方嚮。中國應結閤現實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特徵,重點發展潔淨煤和可再生能源,同時推動低碳和節能産品,推廣綠色生活方式。
4.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肩負大國責任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已經無法迴避在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等全球問題上的責任。既然如此,與其做被動的相關者,還不如成為一個積極的、負責任的參與者。隻有如此,纔能成為國際規則的製定者,維護自身的發展權和國傢利益,掌握未來的主動權。與此同時,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政策措施在全球範圍內也麵臨外部性,隻有通過國與國之間積極的協調與閤作,纔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稷下有策
——八年國傢高端智庫學術生涯迴顧
公元前370年的戰國時期,齊國稷下學宮以黃老之學為基礎,兼容並包,容納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傢天下有為之士,開一代學術風氣,鑄就瞭迄今為止我國思想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不朽豐碑。它既有官方的支持,又是一個民間顧問機構。當時,“稷下學士”無論其學術派彆、思想觀點、政治傾嚮,以及國彆、年齡、資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錶自己的學術見解,互相爭辯、詰難、吸收,形成“百傢爭鳴”盛況。更為可貴的是,當時齊國統治者采取瞭十分優禮的態度,封瞭不少著名學者為“上大夫”,並“受上大夫之祿”,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列傳》),“不任職而論國事”(《鹽鐵論?論儒》)。
2 400年後的公元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暴發的大背景下,剛剛從領導崗位退下的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先生,創建瞭一個注冊於民政部的社團組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以下簡稱國經中心),力圖在以學術為主的高校研究機構和以政策製定、宣導為主的各類機關政策研究部門之外,建立一個國際性經濟研究、交流和谘詢服務機構,一個集中經濟研究領域高端人纔並廣泛聯係各方麵經濟研究力量的綜閤性社團組織。隨後,國經中心牽頭召開瞭第一屆“全球智庫峰會”。當時,負責領導和組織日常研究的是來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原副主任鄭新立,負責國際事務交流的是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負責指導國內問題研究的是曉華,負責追蹤組織國際問題研究的是樊剛,其顧問、理事團隊,俱是響當當的人物,可謂群賢畢至。且因初創辦公地址在“西安門22號院”,被媒體形象稱為“離中南海最近的智庫”。
這不正是一個當代“稷下學宮”嗎?對於一個從中國一流大學公共管理專業博士後齣站的人來說,進入這樣的單位開展研究,做一名“稷下學士”,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於是,看到國經中心的招聘啓示後,我放棄瞭“985”高校和跨國公司的高薪誘惑,嚮國經中心投齣瞭簡曆。經過一百餘人參加的中文筆試、十來人參加的英文麵試競爭,我有幸成瞭首批錄用的六名研究人員之一。沒多久的一個下午,在西安門22號院的一個辦公室裏,尊敬的曾培炎先生來看望國經中心首批研究人員。我激動地站起來自我介紹:“總理好,我也姓曾。”培炎先生仁厚地微笑著握起我的手說:“我知道,你是清華來的。”刹那間,新型智庫的禮賢下士務實之風,使得我進入一個新單位的陌生感一下子沒有瞭。幾年後,國經中心搬到瞭永定門外大街五號的北京先農壇東門。我查閱瞭相關資料,“先農壇”,每年開春皇帝親領文武百官行藉田禮之所,壇觀耕颱前有一畝三分耕地,為皇帝行藉田禮時親耕之地。心下想,稷為百榖之長,帝王奉稷為榖神。然則國經中心遷址於此,暗閤“稷下學宮”之數,乃天意乎?抑或人為乎?“稷下學士”遊於此,真可“此地安,不思歸”瞭。
八年來,國經中心發生瞭許多變化,但我的研究方嚮與興趣的變化並不大。記得當初鄭新立先生主持學術討論會,要研究人員分彆介紹自己的研究背景與專長,我當時站起來說:“我來自清華公管,主要從事資源與環境,特彆是新能源與氣候變化的公共政策和國傢戰略研究。”中國作為一個轉型時期的大國,如何破解資源約束與環境治理的世紀難題,需要國傢高端智庫的研究人員深入探索。因此,除完成一些應急任務外,我始終堅持資源與環境的研究方嚮沒有鬆動。從“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預研重大課題中的“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低碳經濟研究”,到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廣西循環經濟發展研究”;從年度基金課題“生態文明建設的體製機製研究”,到“‘低碳+’戰略研究”,再到對外閤作的課題“中國綠色發展的公共政策和國傢戰略研究”,都可以看齣我對這一研究方嚮的堅持。
八年來,我在資源與環境研究領域始終與産業第一綫保持密切聯係。為瞭瞭解汞汙染的危害與治理過程,我應清華大學之邀赴日本熊本水俁汞汙染現場考察;為瞭跟蹤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我頂住壓力,牢記清華重視田野調查的傳統,始終參與行業各種交流活動,並與一綫企業傢保持密切聯係,從他們那裏獲得鮮活的數據與切實的信息,以保證自己的對策研究有的放矢,真實有效。
八年來,我在資源與環境領域緊跟國際研究前沿。為瞭替中國減排行業爭取最大利益,作為中國工商界首席談判代錶,我參加瞭聯閤國氣候變化大會工商界圓桌會議;為促進中新兩國智庫交流閤作,我應邀遠赴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做氣候變化領域“二軌”機製的學術演講;為加強中日雙邊交流,作為中國新能源代錶團成員,我在東京與日本環境大臣一起主持中日新能源産業高峰論壇。這些交流,為我每年跟蹤研究全球能源與環境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積纍瞭相當多的一手信息。
當然,八年來,我也一直在思考從中國傳統智慧中尋找未來的永續發展方嚮。我深切認為,中國道傢思想,蘊含極其豐富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刻思想。從道傢三玄,即《老子》《莊子》《易經》的樸素而深邃錶述中,時時可以窺見人類社會如何得以永續發展的思想光芒。將環境哲學與中國傳統道傢學說、中國傳統思想相結閤,探索齣一條中國永續發展的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態文明之路,應該是一名中國資源與環境研究學者的重大責任與重要方嚮。呈現在各位麵前的這本書,正是我按照上述學術路徑,在國經中心這個國傢高端智庫八年間的研究和思考成果。
全書分為五大闆塊,第一部分“頂層設計”屬於總論性質,包含瞭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的綱領性研究內容。第二部分“能源謀劃”、第三部分“環境策論”則屬於分論性質。其中,在能源部分,既有基於重要戰略資源角度的分析,也有專門針對新能源各個分項領域的深入研究;既有對核能、水能、頁岩氣和潔淨煤等重要能源品種的探索,也有基於國際經驗與視角的比較和觀察。在環境部分,本書直麵霧霾的危害提齣對策,也對汞汙染這一亟待重視和解決的汙染問題進行瞭係統梳理 國傢智庫:中國能源與環境策略 [China Strategies For Energy & Environment]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國傢智庫:中國能源與環境策略 [China Strategies For Energy & Environme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