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3
示弱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鬆,誰都不能保持一種百米衝刺的速度與狀態,那些能夠懂得控製自己的節奏,在適當的時候放慢自己的腳步的人,往往能夠取得堅持到終點的勝利。
★ 《示弱的力量》是一本講述示弱智慧的心靈成長書,書中用成功學和心理學的方式,與迷茫和倔強的年輕人分享示弱的姿態在生活、工作乃至兩性情感中所蘊藏的無窮力量。
★ 示弱,是一種禮讓、尊重和寬容,是一種處世的智慧,是用柔韌的姿態對待堅硬的世界。很多時候,堅強往往伴隨著粗暴,而降低姿態、有意示弱,卻能巧妙地避其鋒芒,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
★ 示弱,不是軟弱可欺,不是退縮不前,不是無原則的妥協和自我貶低,而是從此開始學著放棄本能性的反擊,去體諒,去相信。世界之所以那麼粗暴,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怎麼與它溫柔地相處。
★ 強者之強,不在於錶麵有多堅強,而在於能否把粗暴而堅硬的態度化為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容易受傷,不是內心不夠堅強,而是錶麵太過張狂。不必張牙舞爪地麵對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溫柔地與世界相處。
焦慮、憂鬱、憤怒、抱怨等負麵情緒,傳達的都是被傷害後的本能反擊。很多人之所以那麼粗暴,不是因為不願意溫柔,而是不知道如何纔能免於受傷;不是與周圍人難以相處,而是深陷於彼此粗暴傷害的惡性循環裏,忘瞭其實可以溫柔相處。所以,請改變心智模式,終止與世界彼此傷害的惡性循環,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所謂的幸福能力就是終止傷害本能而被動地循環下去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主動溫柔地與世界相處,世界將對我們報以溫柔。
《示弱的力量》是一部心靈成長書,可以幫你告彆被迫害妄想癥,用示弱的智慧與世界和諧相處。示弱包涵著你想象不到的力量,拒絕對立,擁抱優雅,你或者用逞強輸掉人生;更可以用溫柔得到世界。
楊程程,心理谘詢師,療愈世界的新銳力量。她,也曾是孤獨的刺蝟,因為路過瞭你的世界,所以懂得如何撫慰你的渴望與孤獨。她,相信幸福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得來,而在痛苦中亦可修煉齣屬於每個人的智慧與從容。
◎有一種智慧叫示弱。——馬雲
◎懂得大張旗鼓示弱的女人往往纔是最後的贏傢。——笛安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斯賓沙諾
第一章 你有多溫柔,就有多強大
少一點防備,世界沒你想象中那麼糟?/?002
你那麼不快樂,無非是計較太多?/?007
沒有誰會真的刁難誰?/?011
彆在無意中當一輩子刺頭?/?018
示弱,是對人生的經營?/?025
有一種溫柔,是我先對你好?/?034
控製他人,不如學會愛自己?/?044
真正的幸福是你有能力終止相互傷害?/?052
第二章 永遠要有心疼自己的能力
064?/?這個世界誰也不欠你,你也不欠誰
07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
078?/?有些路,隻能一個人走
083?/?你羨慕的人也許不是你想成為的人
089?/?因為脆弱,所以不肯示弱
096?/?讓你低到塵埃裏的人,不如趁早放手
102?/?拿得起放得下,不為過去的事掛心
第三章 生活對你粗暴,是因為你鋒芒太盛
一切皆理所當然,接受纔能改變?/?108
生活對你粗暴,也許隻是你以為的幻想?/?116
彆成為那個毀掉生活情趣的人?/?122
重說以德報怨的邏輯?/?127
無能的人最喜歡用交情綁架彆人?/?135
強人所難,怎麼能愉快地做朋友?/?140
愛自己,亦接納他人的幸福?/?145
世界需要我們的示好,人類需要我們的愛?/?151
第四章 弱者纔去逞強,強者都懂示弱
158?/?你想看見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166?/?強者纔有饒人力
175?/?不逞能也是一種力量
181?/?控製欲會把愛變成傷害
189?/?那些不閤理,其實理所當然
195?/?若是不理解,我們還可以尊重
200?/?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設定
208?/?示弱也是一種力量,沒必要強撐
第五章 唯有柔軟能對抗世間所有的堅硬
心智模式決定瞭你過什麼樣的生活?/?214
誰都沒有義務遷就你的過分?/?222
模式可以切換,心智可以改變?/?227
放得下臉麵,自然更有情麵?/?231
你的妄自猜測多半是錯的?/?235
把好脾氣留給親近的人?/?243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248
有時候,幸福需要拐點彎兒?/?258
給彆人留點餘地,就是給自己留下退路?/?265
第一章 你有多溫柔,就有多強大
少一點防備,世界沒你想象中那麼糟
如果不把事物推演或細化到極緻,就無法揭露齣它本來的問題。所以,我會以一貫的方式盡力把事物推演或細化到極緻,來逼齣最真實的問題所在。雖然以此為基礎的變化不計其數,也因此産生瞭不計其數的接受和拒絕,但它並不妨礙我們把問題說清楚。
說起來,人生的睏惑如過江之鯽,每一個期待的落空都可能讓我們痛苦迷惑。但人生的睏惑又實在太少,以至於真要說穿,竟然隻需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計較、依賴。是的,計較、依賴,它們就是自私的基因。
我們隨時都在計較,得齣這傢菜更好吃,那個領導更和氣,某種顔色更好等一切結論,以幫助我們做齣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我們也隨時都在依賴,依賴父母的生養,依賴學校的教育,依賴工作的價值交換,依賴伴侶的幫助。我們的人生就在計較和依賴這個矛盾對立的統一體裏掙紮。
人總是在對環境進行選擇,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所以我們從一有生命那一刻起,就開始瞭計較,以自我感覺作為標準。我們時時對一切事物進行著不自覺的利害判斷,所以時刻都在計較。我們不與他人閤作,不與文明社會閤作就得不到一切生存資源,所以我們時刻都在依賴——在動物世界,成年的個體幾乎全都能夠獨立,不需要其他動物的援助。但人類幾乎隨時隨地都需要與同胞閤作、交易,以我所餘,換我所需。如果你是一個圖書編輯,你隻能編編書,除瞭空氣,你需要的一切,如水、電、食物等,都需要從他處獲得。你要與自來水公司交易,以保證你有水喝;你要與電力公司交易,以保證你有電用;你要從超市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市場取得自己需要的食物、衣物、網絡和書籍等;你甚至得與整個文明閤作,以利於更好地謀生。
假如你選擇待在偏遠、落後的農村,你就可能很難找到一份薪水讓人滿意的工作。齣於對利害的考量,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計算和比較;也是由於考慮到利害關係,我們必須與他人閤作,所以我們又相互依賴。本來,我們因為考慮到利害關係而相互依賴是可以同心同德的,但由於個體認知力與能力的差異,使得我們每個人對利害的判斷、需求與欲望都不一樣,一個人的蜜糖(慈愛的媽媽說多吃點肉纔長得高),可能是另一個人的砒霜(膩得孩子一見肉就想吐),所以,當個人計較與依賴的需要發生衝突時,矛盾就産生瞭。
比如媽媽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從經驗上感覺某種方式好→強迫孩子按她以為好的方式去生活,比如吃肉。孩子是她感覺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孩子吃不吃肉在媽媽心中就關乎利害:可憐的媽媽,把自己感覺中的利害當成瞭愛。孩子並不覺得媽媽想給的是愛,因為他隻感受到瞭被強迫,被傷害,在他的感覺中,隻有最直接的利害判斷,得到想要的,就是利,把他不想要的加強給他,就是害。
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些矛盾産生的根源,也不接受它存在的閤理性,所以都過得很痛苦。而我們的本能,對所有痛苦都有一套自我防禦體係,所以,任何讓我們産生痛苦的東西,都會成為我們攻擊的對象。你給我甩臉子,我必還你白眼;你的語氣不悅,我的話也不會好聽。這套反應體係對有些問題的處理是有效的。如,蜈蚣蜇瞭你,打死它,行。於它來說,你是暴力最強者,不需要與它閤作。但我們和周圍人的關係就不同瞭,沒有誰強到不需要與誰閤作,也少有人弱得毫無閤作的價值,自衛本能防禦體係隻適用於我們處於絕對優勢的少數情況,而不適閤於多數需要相互閤作的情況。
如果我們留意一下,會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多數時候,我們隻會攻擊那些可以與之抗衡的對象。比如,一個和我能力差不多或沒有太多利害乾係的熟人給我臉色,我肯定也會甩臉子;但是,如果是我的領導,在我的心理和地位都處於絕對劣勢時,我還敢因為領導給臉色而甩臉子嗎?我本能的反應是,我哪兒又做錯瞭?這就像我在路上被一個人不小心踩瞭下腳,我會很生氣地瞪他;但一個人若要拿刀砍我,我第一反應當然是保命,接著會想,我到底做瞭什麼讓他竟然想要我的命。
小的痛苦,隻會讓我們去看自己哪兒受瞭傷,要怎麼反擊纔能平息我們的憤怒;大的痛苦纔會讓我們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問題,很多人最後開悟,就是因為他們的反省超越瞭本能的自我防禦心理反應模式。
其實,這套心智模式不完全正確,一個巴掌拍不響,無論多小的問題,都絕不隻是外界的問題。每一個細微的痛苦,都有我們自己的原因。就好比你走在某條路上,突然莫名其妙地掉進瞭坑裏,也一定有你自身失察的問題一樣,因為並不是所有走這條路的人都會掉到坑裏去。
要想人生之路走得順暢點,要想告彆那些細碎的、無處不在的傷害,我們必須擺脫本能的自我防禦心理反應模式,去學著認識我們意識中深藏的本能,去理解自己那些痛苦背後的真實心理成因,去接納這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世界,去包容那些他人因自我防禦本能而對自己産生的傷害,這樣,便可終止冤冤相報。
心安的歸宿,穩穩的幸福,你可以擁有。隻是,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重新建立一套心智程序。
你那麼不快樂,無非是計較太多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不痛快時和不痛快處。比如,明明是同事犯瞭錯,結果自己卻受瞭牽連;好端端地做著自己的事,突然受到彆人冷言冷語的譏諷;同樣的付齣,彆人得到瞭好結果,自己卻一無所獲……如果非要細數,隨隨便便就可以找齣令你生氣的理由。與其這樣計較著,煎熬著,倒不如豁達一點,告訴自己彆太在意,人生從來都不是等價交換。
幾經周摺,我的朋友天宇終於謀到瞭一份心儀的工作,有挑戰性,能發揮纔華,他已經做好瞭留在公司長遠發展的打算。剛入職的那兩個月,他興奮不已,感覺身體裏的每個細胞都充滿瞭正能量。與同事熟悉瞭之後,他也更加喜歡這裏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
那天,他與一位同事聊天,也許是聊到興頭上,兩人竟忘瞭辦公室聊天的“禁忌”,說起瞭月薪。比較之下,他發現自己的月薪比同事少瞭500元,而那個同事比他來得晚,剛入職一個月。
天宇的心裏開始不平衡瞭,不斷地嘀咕著:“他比我來公司還要晚,工作能力又沒我強,工資竟然比我還高。”因為心裏憋著氣,他敲打鍵盤的動靜也比平時大瞭許多。
那天之後,他說不清楚是什麼緣故,隻想“疏遠”那位同事,對工作也沒瞭之前的熱情和期待。那500元,奪走瞭他的自尊,奪走瞭他的平靜,也奪走瞭他的快樂。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沒有變,唯一改變的就是他的心——總覺得所得比彆人少瞭一些。
世上愛計較的人,不止天宇一個,我的另一個朋友陳涵也是個愛計較的人。自結婚以來,陳涵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舒心,經常生悶氣。丈夫的傢境一般,結婚時婆傢並沒有給她太多的彩禮錢,拍婚紗照,請婚慶,辦酒席,大部分錢都是丈夫和她攢的。因為這件事,陳涵一直覺得婆傢“虧”瞭她。
幾年之後,丈夫的弟弟也要結婚瞭。第一次與女方見麵時,婆婆給瞭女方1000元見麵禮。陳涵知道後很生氣,她想起自己初次登門時,婆婆的見麵禮隻給瞭500元,顯然是偏心。這件事壓在陳涵心裏,好幾天都沒給婆婆好臉色。
接下來,全傢就開始操辦婚禮。那場婚禮辦得很風光,當然花銷也不小。陳涵從丈夫那裏得知,辦婚禮的錢都是公婆拿的。她心裏更窩火瞭,晚上就跟丈夫吵瞭起來,說公婆明擺著就是欺負人。丈夫示意她小點聲,不要讓老人聽見,可她偏偏提高嗓門,故意讓公婆聽見,以發泄心中的不滿。
第二天,婆婆主動找瞭陳涵,說齣整件事情的原委:“你們結婚那會兒,咱傢的條件不好,你爸剛動瞭手術,傢裏沒那麼多錢,所以很多事都是你們倆掏錢辦的。說實話,我和你爸一直都覺得虧欠瞭你。老二結婚瞭,婚禮的錢是我們齣的,那是因為女方傢買瞭房子。咱傢娶媳婦,總不能還讓人傢給辦婚禮吧?我們把你爸單位那邊的小房子賣瞭,除瞭給老二結婚的錢之外,還剩下瞭一些,想給你們倆湊個首付……”婆婆的話還沒說完,陳涵就羞愧不已瞭,想起自己這些年的斤斤計較,與婆婆此時此刻的大度,儼然是天壤之彆。
太計較生活裏的小事,落得心胸狹窄、咄咄逼人的名聲;太計較工作上的小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耽誤瞭大事;太計較感情上的小事,對人持有偏見,影響彼此間的關係。計較來計較去,發現得到的不過是一肚子的怨氣,失去的卻是名聲、機會、感情和修養。
完全不計較得失,有點不太現實,可若把計較當成瞭習慣,對任何事、任何人都計較,就未免顯得太過淺薄瞭。我們擁有細膩如絲的情感固然可貴,但偶爾也該有“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大氣。放開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一種生活智慧,也是一種可貴的修養。如此,纔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齣無限的喜悅與精彩。
沒有誰會真的刁難誰
剛工作的頭兩年,我的心理素質很差,動不動就與人發生爭執,雖然事後也知道,有些事情大可不必那麼較真,但當時心裏就是有口氣放不下。但自從我有效地對付瞭一個大傢都覺得很刺頭的人後,我突然發現,其實有時候,是我們太過較真,纔讓傷害發生。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所以在涉及對錯的問題上,我們格外在乎。那天,因被一個有被迫害妄想癥的客戶糾纏,我幾乎崩潰瞭。他不停地置疑我們公司的信譽,懷疑我們欺騙他,攻擊這個行業都是混賬……領導被他弄崩潰瞭,另一個接手工作的人也被弄崩潰瞭,現在,我也崩潰瞭,真的沒有見過這麼無理取鬧又不可理喻的人。你若有疑而問,我必如實作答。但是,被迫害妄想癥患者的最大毛病是他問瞭,也得到瞭解釋,但他偏偏不信,仍會不停地要承諾、保證,還附帶各種威脅……我氣得想哭,但又不能不繼續迴答他那些糾結的問題,應對他那些令人難以忍受的責罵。
由於過於氣憤,我開始說反話,我說:“是啊,都是我們不好。唉,對不起……”當我搜腸颳肚半天,幾個刻薄又惡毒的詞呼之欲齣的時候,他的態度突然來瞭個大轉彎,開始說理解我,說不是我的錯,然後錶示希望和我做朋友。
我好不容易想好的反擊之語,硬生生地被憋瞭迴去。原來,他並不是為瞭找事兒而找事兒,他的挑刺,隻是尋求理解的一種方式,隻要有人願意理解他,他也會理解彆人,願意平和地與人交流。這樣的結果,讓我有一些意外。愣瞭一陣後,我釋然瞭。他如此糾結,僅僅是希望得到尊重或被理解的感覺。早知如此,我可以更早地把這句話說齣來,你讓他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他就可能不再誤解你,甚至會理解你,有啥不好呢?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要急於去證明自己的正確,退後一步自然寬,我們完全可以先停止傷害、停止抱怨,那麼世界迴饋給你的,必將是更多的美好。
真的沒有想到,我和他竟然成瞭非常好的朋友。在我曾經的一段睏窘時光,他全心全意地幫助我,即使自那以後,我們並無多大的交集。和這個看上去特彆刺頭的人的交往讓我發現,其實,沒有誰會真的為瞭刁難誰而去刁難誰。很多時候,刺頭之所以成為刺頭,是因為他們感覺自己被攻擊、被傷害瞭。他們自己沒有能力處理這些非理性認知造成的自我傷害,於是加罪於外部環境。他們也不知道自己不斷發泄的受傷情緒,如抱怨、責罵、發脾氣或尖刻的批判等,都在不斷地傷害著周圍的人,而受傷的人齣於自衛的本能,又選擇瞭反擊,如此形成瞭一個惡性循環:自我傷害→發泄情緒引起的攻擊行為傷害瞭彆人→彆人反擊→被傷害→發泄情緒引起的攻擊行為傷害瞭彆人……
比如,一位有著依附型人格的傢庭主婦,喜歡要求彆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她渴望自己所依附的對象,能夠成為她肉體和心靈的雙重幸福保障。由於自小受這種不正確觀念的引導,她理所當然地認為,女人嫁人是為瞭吃口飯,養傢糊口是男人的事,隻要男人勤奮,隻要男人照她自以為正確的要求去做,她就一定會擁有自己那並不算奢求的小幸福。
可惜她的丈夫並不如她所願,見其他人的丈夫都在努力打拼時,她內心的期待落空瞭,一見著丈夫就開始抱怨他懶,順便把他過往的不是都連帶著數落一番。隨後,丈夫怒瞭,兩人開始吵架。由於辱罵已經不能發泄丈夫對妻子刻薄語言的憤怒,他狠狠地揍瞭她一頓。挨揍的恨與期待落空的失望,又讓這個傢庭主婦第二天重述苦難史與發泄傷害情緒……如此,我們便看見瞭一個長期遭遇傢暴的苦命女人和一個渣男。
我們總是對他人懷有不閤理的期待,一旦這些期待落空,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做齣情緒傷害反應,不知不覺地攻擊他人,傷害他人,被他人傷害……如此循環往復,唯一終止這一惡性循環的辦法是:放下對不閤理期待的執著,告彆自我傷害,因為執著於不閤理期待是自我傷害的根源。如果這名主婦能發現自己的期待是不閤理的,停止對丈夫的抱怨,這個惡性循環纔有可能被終結。
你也許會問,什麼樣的期待是不閤理期待呢?
答案可能會讓你絕望:什麼樣的期待都是不閤理的期待。也就是說,我們對任何人、事都不可以有期待,隻要你有期待,期待就可能落空。隻要你有瞭期待,必然會希望齣現一個特定的結果。比如你約瞭男友半小時後見麵,你覺得你的安排是閤理的,因為他與你的距離隻有十分鍾的車程,但是他還是有可能會遲到甚至不到:堵車、臨時有急事等突發狀況會讓你的期待落空。
執著於不閤理期待就是執著於你一定要得到什麼。也許,你會說,我們應該在答應某件事的時候,確保它是可以完成的。你應該在做齣某個承諾的時候,確保它是能兌現的,否則你就不應該輕易承諾。聽上去似乎有理,但若真要“確保某個動作一定如預期完成執行過程”,那麼,我們幾乎就不可能做齣任何承諾或約定瞭。
比如,我們既然要上班,就應該在規定的上班時間,如9點前到達公司,因為你在與公司簽訂勞動閤同那一刻起,你就已承諾瞭不遲到、不早退。你住得遠,可以早點起床。如果你的路程需要一個小時,你7點齣發,就一定不會遲到。理論上,這是成立的。但你忽視瞭無數基本條件,要在7點齣發,9點到達公司,至少要滿足如下條件:
1.你身體在未來一段時間是健康的,不會突然病倒而無法起床。
2.你的居住地是有安全保障的,不會因為房子的突然事故導緻你受傷。
3.你所居住的城市在未來一段時間裏都不會齣現地震、風暴等一係列意外事件。
4.你開的車或坐的車,在未來一段時間裏,都不會中途拋錨,保證你可以在相對順暢的路上行駛到目的地。
5.司機或你都不會因為任何問題發生交通事故。
6.你公司的運轉在未來的某一段時間都沒有問題,你還可以繼續去。
7.從公司到你傢的區域治安沒有問題,確保不會因為被搶劫、偷盜或鬥毆等事故而耽誤你……
如此一來,我們不難發現,除瞭自己保證自己明天還願意(不一定能,且誰知道你第二天是否還願意呢?沒準夜裏你便想起公司的萬般不是,一賭氣便決定曠工呢!)起來外,你什麼也確保不瞭,你在無意中,便已經對一大堆狀況做瞭無能為力的承諾……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不會惡意做這麼一大堆不可能確保的承諾,但哪傢公司會要一個連不遲到不早退都不能保證的人呢?你必須做齣那些無力確保可實現的承諾,彆人纔會給你工作。
我並不想說我們不可以有期待,我隻想說,我們自以為閤理的、應該的事情,其實包含著無數不可抗力因素。我們除瞭盡力去做好,就是盡力去做好……至於結果,由它去吧。真正的遺憾是,由於害怕承擔我們不想要的結果而放棄瞭為我們想要的結果努力。若是真盡瞭人事,成敗如何已經不是我們的責任,任何事的最好結果,都得以無愧於心為基礎。
沒有誰會真的刻意刁難誰,若能放下對不閤理期待的執著,也許就能接受自己必須獨自承擔的一切,就能毫不計較地擁抱生命。隻有對一切可能性敞開懷抱,去理解,去接納, 示弱的力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推薦大傢讀一下,很不錯的書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低級盜版,韆萬彆買,我心疼著
評分低級盜版,韆萬彆買,我心疼著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低級盜版,韆萬彆買,我心疼著
評分受益匪淺!
評分推薦大傢讀一下,很不錯的書
示弱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