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恐怖主義資料研究(第二輯 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是全球恐怖主義係列研究的基礎和起點,以2010年1月1日為時間節點對案例進行時序劃分,以洲際空間為區域模塊對案例進行歸類,特彆關注全球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的恐怖主義發生的現狀和演變趨勢。由於案例數量和文字體量較大,《恐怖主義資料研究》先行分為一、二兩輯,包含以下幾個方麵:歐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澳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該書收集、歸納、梳理的恐怖主義案例,起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開始的1946年,截止於2017年12月31日。由於曆史的久遠和目前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解讀的多元化,有一部分案例沒有收進本書中;同時,書中收錄的有些案例是否應定性為恐怖主義犯罪案例或許存在爭議。但是,作為對恐怖主義進行係列研究的基礎資料,書中案例的數量、梳理的方法及歸納的種類對後續的研究奠定瞭基礎。
作者簡介
袁勝育,法學博士,教授,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海閤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閤作培訓基地”上海閤作組織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俄羅斯中亞、上海閤作組織、安全與反恐研究。
王淑華,遼寜警察學院教師,遼寜省法學會犯罪學會常任理事,側重於犯罪學和公共安全領域的研究。齣版監獄學專著3部,《監獄學典藏精義》《清末監獄改良源流》《外國監獄製度》。主持完成公安部、司法部、遼寜省教育廳、遼寜省社科等省部級專項課題5項,參與國傢重點研發計劃專項1項。
目錄
前言
一、歐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一)北歐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二)東歐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三)中歐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四)西歐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五)南歐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二、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一)北美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二)中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三)加勒比海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四)北部南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五)中西部南美淵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六)東部南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七)南部南美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三、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一)北部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二)東部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三)中部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四)西部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五)南部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四、澳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五、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一)東部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二)東南部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三)南部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四)中部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五)西部亞洲國傢的恐怖主義犯罪
精彩書摘
《恐怖主義資料研究(第二輯 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挪威首都奧斯陸市發生爆炸事件及附近於特島發生的槍擊事件共造成87人死亡,這是挪威自二戰以來爆發的最嚴重的暴力傷亡事件。挪威警方將這兩起事件定義為國內恐怖襲擊事件,並將爆炸槍擊案的一名男性嫌犯抓獲,嫌犯是32歲的挪威人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剋。2011年11月29日,挪威恐怖襲擊案的檢察官斯韋恩·霍爾登說,由法院指定的精神病學醫生判斷奧斯陸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事件凶手安德斯·布雷維剋患有精神病。2012年8月24日上午,萬眾矚目的挪威“7·22”爆炸槍擊案在奧斯陸地方法院宣判,判決認定布雷維剋“恐怖行為”罪名成立,判處其有期徒刑21年。
(2)2011年9月26日挪威以涉嫌發動恐怖襲擊罪名起訴一名中國籍維吾爾族人。2011年9月26日晚間,挪威檢察總長阿剋賽爾·布什提起針對三人的指控,這三人名字分彆叫作米卡埃爾·達烏德、沙灣·薩迪剋·賽義德·布亞剋和大衛·雅各布森。他們於2010年7月被捕,涉嫌策劃對曾刊登被指褻瀆先知穆罕默德漫畫的丹麥《日蘭德郵報》幾個辦事處發動恐怖襲擊。其中,現年40歲的米卡埃爾·達烏德是一名中國籍維吾爾族人,他被指曾在“基地”組織在巴基斯坦的一個訓練營接受炸彈培訓,並同意對《日蘭德郵報》的一個辦事處發動爆炸襲擊;另外兩人被指控在2009年加入瞭這起策劃,並主動幫助尋找製作炸藥的化學品。除上述指控外,達烏德及其另一名同夥還被指控策劃對丹麥一名卡通漫畫作者發動襲擊。據達烏德的律師講,達烏德還聲稱,他希望對在奧斯陸的中國大使館實施爆炸襲擊。上述三人的恐怖計劃都與2009年謀劃襲擊紐約地鐵和英國商場的“基地”策劃者有關,嫌疑人當時在巴基斯坦境內外交換電子郵件過程中暴露行蹤。如果罪名成立,他們將麵臨最高12年的徒刑。2012年1月30日,在奧斯陸,法庭判決3名嫌犯入獄服刑,40歲的米卡埃爾·達烏德監禁7年,38歲的沙灣·薩迪剋·賽義德·布亞剋監禁3年半,33歲的大衛·雅洛布森監禁4個月。
(3)2014年7月24日挪威發布恐怖襲擊預警。2014年7月24日,挪威有關部門發布預警,極端組織計劃近期在挪威境內發動恐怖襲擊。一個與敘利亞境內恐怖組織有關的極端組織計劃近期在挪威發動恐怖襲擊,但警方目前還未掌握恐怖襲擊計劃的策劃者、襲擊的時間、地點和目標等信息,他們將與反恐機構密切閤作,甄彆有關信息,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防範措施。挪威全國警察進入戒備狀態,加強瞭在邊境口岸、機場和火車站等地的武裝執勤。敘利亞危機發生後,挪威有50名宗教激進分子前往敘利亞參加所謂“聖戰”,其中一半人已經返迴瞭挪威,這些人將對挪威構成安全威脅。2014年5月,挪威逮捕瞭3名與基地組織有牽連的挪威公民。中國駐挪威大使館當天發布瞭旅行警示,提醒在挪威的中國公民提高警惕,加強安全防範。中國公民在挪威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及時嚮使館求助。4.丹麥的恐怖犯罪(1)2010年9月10日丹麥酒店疑遭恐怖襲擊案。2010年9月10日13時至14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約根森酒店發生一起爆炸事件,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丹麥情報機構說爆炸可能與恐怖活動有關。約根森酒店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距離哥本哈根最繁忙的通勤車站不過91米。警方隨後在全市展開搜捕行動,在酒店附近一個公園抓獲一名嫌疑人。這名嫌疑人40歲左右,看上去“來自歐洲或北非”,說英語,腰間纏有疑似爆炸物。丹麥警方認定,“基地”組織正在招募和訓練丹麥籍青年,策劃在丹麥發動襲擊活動。
(2)2010年12月底聯手挫敗恐怖襲擊案。2010年12月28日夜至29日,丹麥和瑞典安全部門展開聯閤行動,抓獲5名企圖嚮丹麥《日德蘭郵報》發動襲擊的恐怖嫌疑人。丹麥國傢情報機構負責人雅各布·沙夫,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一場即將發生的恐怖襲擊遭挫敗,幸虧實施這項逮捕行動,我們纔得以成功製止一次即將發生的恐怖襲擊。幾名嫌疑人可以被稱作宗教極端武裝人員,與國際恐怖活動網絡有關聯。這幾名嫌疑人打算進入《日德蘭郵報》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辦公室發動襲擊。
(3)2012年5月28日丹麥拘捕兩名恐怖襲擊嫌疑人。2012年5月28日晚,丹麥拘捕瞭兩名恐怖襲擊嫌疑人,並認為丹麥目前麵臨嚴重恐怖主義襲擊威脅。警方情報機構截獲瞭兩人關於恐怖襲擊的方法、目標和使用武器的對話,懷疑兩人正在策劃一起恐怖襲擊,於是對兩人實行拘捕。被拘捕的兩人為兄弟倆,分彆為18歲和23歲,均為索馬裏裔丹麥公民,在丹麥已居住16年。
(4)2015年2月14日哥本哈根市區恐怖襲擊案。2015年2月14日下午,在丹麥哥本哈根市區的一個文化中心裏,一名槍手從外嚮裏開槍射擊,緻使一人死亡、三名警察受傷。這起槍擊案意在刺殺當時正在文化中心參加討論活動的瑞典藝術傢維爾剋斯,他曾因發錶針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引起軒然大波。68歲的維爾剋斯言論如火,作風一直備受外界爭議。
……
前言/序言
自19世紀末以來,國際社會已經曆瞭四次恐怖主義浪潮: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無政府主義浪潮;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反殖民主義浪潮;20世紀70~80年代盛行的意識形態浪潮;肇始於20世紀80年代,以“9·11”事件為高潮的宗教極端主義浪潮。前三次恐怖主義浪潮和現在正在經曆的第四次恐怖主義浪潮顯然具有不同特徵:
(1)宗教動機和宗教目標不同。在前三次浪潮中,恐怖主義一般是世俗動機主導的,往往會為其所從事的恐怖活動尋找一個理性的政治理由。而在冷戰結束以後,宗教動機成為現代恐怖主義的主要特徵,在事實層麵上産生瞭與當今世界“完全不同的價值體係、閤法化機製、道德原則和世界觀”。
(2)追求的目標效果不同。在前三次浪潮中,恐怖主義在從事暴力活動時,一般在目標、程度和烈度上會與其所追求的目標相適應。特彆是在冷戰時期,恐怖主義經常錶現為一種“以行為來宣傳”的模式,恐怖主義活動如同為媒體準備的一個劇場一樣。但是,冷戰結束以後,特彆是“9·11”事件爆發以後,恐怖主義發生瞭巨大變化,其暴力活動及其所造成的傷亡結果,不僅僅是為瞭造成恐怖氣氛從而迫使有關國傢和國際社會讓步,同時也是為瞭實現其宗教目標。
(3)恐怖主義依賴的基礎不同。在前三次浪潮中,恐怖主義往往與國傢間的衝突有關,恐怖主義活動經常成為有關國傢從事非對稱戰爭的一種工具,恐怖組織也經常可以從有關國傢獲得援助,國傢是他們的依賴基礎。對於當時的很多國傢來說,恐怖分子有兩種:一種是“我們”的,另一種是“敵人”的。但是,現代宗教極端主義則不願意與任何國傢、特彆是現代世俗國傢為伍,他們“並不想在桌子上獲得一個位子,而是想徹底摧毀這張桌子和坐在桌子旁的每一個人”。所以,現代宗教極端主義已經站到瞭全世界的對立麵,很難從國傢層次獲得援助。這種情況下,很多宗教極端組織有時會從一些閤法工商業活動和慈善機構獲得資助,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隻能與販毒、走私和製售盜版商品等跨國有組織犯罪活動相結閤。
(4)存在的形式、職能特徵不同。在前三次浪潮中,恐怖主義以建立一個世俗國傢或世俗政權為目標,其組織結構也往往錶現齣與國傢類似的等級製特徵,經常擁有一個中心指揮體係。但是,現代恐怖主義由於目標不同,所受到的打擊和壓力也遠遠超過以往的恐怖主義,再加上全球化所帶來的信息流通便利,網絡、扁平化遂成為當代宗教恐怖組織的主要結構特徵,小型化、當地化、有自主行為能力的恐怖組織分支盛行。在當代恐怖主義的最大危險在於:宗教極端主義會像“蠕蟲”病毒一樣傳播,利用當地的資源建立自服務分支機構。這種分支並不需要等待上級組織的命令和指揮,本身具有資金籌集、行動策劃和從事恐怖活動的全部功能。恐怖主義的這種轉變,與美國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努力有關,在庇護場所被摧毀以後,基地、IS等大型恐怖組織的職能發生瞭重大變化,從具體策劃、組織恐怖活動,轉嚮對各國的恐怖分子和基層組織進行意識形態方麵的引導,主要發揮宣傳功能和示範效應。
恐怖主義資料研究(第二輯 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