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9考研心理學教材:專業基礎綜閤復習指南(312)

中公版·2019考研心理學教材:專業基礎綜閤復習指南(3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試研究院 著
圖書標籤:
  • 考研
  • 心理學
  • 中公
  • 教材
  • 312
  • 專業基礎
  • 復習指南
  • 2019
  • 研究生入學考試
  • 心理學專業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304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6164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考研心理学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字数:684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9考研心理學教材:專業基礎綜閤復習指南(312)》一、科學導讀,開篇運籌帷幄

本書每部分開篇的“科學導讀”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考生可以通過“考查目標”瞭解每章的重難點;詳細的“參考書目”羅列瞭有關心理學圖書的編者、齣版社和版本,考生可以閱讀這些圖書輔助復習,排除備考中遇到的問題;“考情地圖”則為考生呈現瞭該部分每章知識點在2009~2018年考查的題數和分數;編者根據豐富的授課經驗和對考研心理學的深度研究,為考生提齣“復習建議”,希望有利於考生針對性復習。

二、透徹講解,考點一手掌握

本書每章的“邏輯圖解”都對本章內容進行瞭宏觀梳理;“本章考情”則為考生列齣瞭2009~2018年試題的題型分布和主要考點;“考點梳理”對每個考點進行係統講解,幫助考生詳細、深入理解知識點,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提示考生復習重難點。

三、再現真題,洞察測試重點

在每章的“考點梳理”中穿插瞭“真題再現”,並給瞭齣題年份,已經更新到2018年真題。同時,為幫助考生鞏固所學知識,本書每章都細心編製瞭“重要考題”,有針對性地考查知識點,提升考生作答能力。配套的“答案解析”對題目的解題思路進行剖析,進一步加深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四、學科1+1,透析綜閤考點

隨著近幾年部分考題偏嚮於對知識的綜閤考查,此部分為考生總結瞭各科目內部結閤考查的知識點和科目之間結閤考查的部分,有助於考生在學科內部和學科間建立邏輯性的框架,對知識進行統領性的掌握,從而應對結閤考查的題型。

五、互動平颱,樂享增值服務

購書享有研究生考試自習室多樣增值服務,內含:核心考點免費學,在綫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讓考生可以搬著“自習室”,隨時隨地學習。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9考研心理學教材:專業基礎綜閤復習指南(312)》一書在內文編排上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學導論,共十三章;第二部分——發展心理學,共八章;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學,共五章;第四部分——實驗心理學,共五章;第五部分——心理統計,共三章;第六部分——心理測量,共兩章。
在每一部分的前麵都設置有“科學導讀”,講解瞭每個部分的考查目標、參考書目。並且在每一章中都設置有“邏輯圖解”“本章考情”“考點梳理”“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重要考題”五個版塊,幫助考生進一步瞭解考試情況、吃透考點、鞏固知識。
每部分(除第六部分外)的結尾是“學科1+1”,為考生總結瞭各科目內部結閤考查的知識點和科目之間結閤考查的部分,有助於考生對知識進行統領性的掌握。

目錄

第一部分 心理學導論(1)
科學導讀(2)
考查目標(2)
參考書目(2)
考情地圖(2)
復習建議(2)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3)
邏輯圖解(3)
本章考情(3)
考點梳理(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1)
重要考題(11)
第二章 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13)
邏輯圖解(13)
本章考情(13)
考點梳理(1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9)
重要考題(19)
第三章 意識和注意(21)
邏輯圖解(21)
本章考情(21)
考點梳理(2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30)
重要考題(30)
第四章 感覺(32)
邏輯圖解(32)
本章考情(32)
考點梳理(3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41)
重要考題(42)
第五章 知覺(44)
邏輯圖解(44)
本章考情(44)
考點梳理(45)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54)
重要考題(54)
第六章 記憶(57)
邏輯圖解(57)
本章考情(57)
考點梳理(58)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67)
重要考題(67)
第七章 思維(69)
邏輯圖解(69)
本章考情(70)
考點梳理(7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82)
重要考題(82)
第八章 言語(84)
邏輯圖解(84)
本章考情(84)
考點梳理(8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89)
重要考題(90)
第九章 情緒和情感(92)
邏輯圖解(92)
本章考情(92)
考點梳理(9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97)
重要考題(98)
第十章 動機、需要與意誌(100)
邏輯圖解(100)
本章考情(100)
考點梳理(10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07)
重要考題(107)
第十一章 能力(110)
邏輯圖解(110)
本章考情(110)
考點梳理(11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15)
重要考題(115)
第十二章 人格(118)
邏輯圖解(118)
本章考情(118)
考點梳理(119)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27)
重要考題(127)
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129)
邏輯圖解(129)
本章考情(129)
考點梳理(13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40)
重要考題(140)
學科1+1(143)
第二部分 發展心理學(145)
科學導讀(146)
考查目標(146)
參考書目(146)
考情地圖(146)
復習建議(146)
第一章 發展心理學概述(147)
邏輯圖解(147)
本章考情(147)
考點梳理(147)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51)
重要考題(151)
第二章 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153)
邏輯圖解(153)
本章考情(153)
考點梳理(15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63)
重要考題(163)
第三章 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與胎兒發育(165)
邏輯圖解(165)
本章考情(165)
考點梳理(165)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67)
重要考題(167)
第四章 嬰兒心理發展(169)
邏輯圖解(169)
本章考情(169)
考點梳理(17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78)
重要考題(178)
第五章 幼兒心理發展(180)
邏輯圖解(180)
本章考情(180)
考點梳理(181)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192)
重要考題(192)
第六章 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194)
邏輯圖解(194)
本章考情(194)
考點梳理(19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00)
重要考題(200)
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發展(201)
邏輯圖解(201)
本章考情(201)
考點梳理(201)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06)
重要考題(206)
第八章 成年期的心理發展(208)
邏輯圖解(208)
本章考情(208)
考點梳理(208)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14)
重要考題(214)
學科1+1(215)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學(217)
科學導讀(218)
考查目標(218)
參考書目(218)
考情地圖(218)
復習建議(218)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219)
邏輯圖解(219)
本章考情(219)
考點梳理(219)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21)
重要考題(221)
第二章 學習與心理發展(222)
邏輯圖解(222)
本章考情(222)
考點梳理(22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26)
重要考題(226)
第三章 學習理論(228)
邏輯圖解(228)
本章考情(228)
考點梳理(229)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41)
重要考題(241)
第四章 學習動機(243)
邏輯圖解(243)
本章考情(243)
考點梳理(243)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50)
重要考題(250)
第五章 知識的學習(251)
邏輯圖解(251)
本章考情(251)
考點梳理(25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58)
重要考題(259)
學科1+1(260)
第四部分 實驗心理學(261)
科學導讀(262)
考查目標(262)
參考書目(262)
考情地圖(262)
復習建議(262)
第一章 實驗心理學概述(263)
邏輯圖解(263)
本章考情(264)
考點梳理(26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70)
重要考題(270)
第二章 心理實驗的變量與設計(272)
邏輯圖解(272)
本章考情(273)
考點梳理(273)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88)
重要考題(289)
第三章 反應時法(292)
邏輯圖解(292)
本章考情(292)
考點梳理(292)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299)
重要考題(299)
第四章 心理物理學方法(302)
邏輯圖解(302)
本章考情(302)
考點梳理(303)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314)
重要考題(314)
第五章 主要的心理學實驗(316)
邏輯圖解(316)
本章考情(317)
考點梳理(318)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347)
重要考題(347)
學科1+1(351)
第五部分 心理統計(355)
科學導讀(356)
考查目標(356)
參考書目(356)
考情地圖(356)
復習建議(356)
第一章 緒論(357)
邏輯圖解(357)
本章考情(357)
考點梳理(357)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359)
重要考題(359)
第二章 描述統計(360)
邏輯圖解(360)
本章考情(361)
考點梳理(361)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371)
重要考題(371)
第三章 推斷統計(373)
邏輯圖解(373)
本章考情(374)
考點梳理(374)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403)
重要考題(403)
學科1+1(405)
第六部分 心理測量(407)
科學導讀(408)
考查目標(408)
參考書目(408)
考情地圖(408)
復習建議(408)
第一章 心理測量的理論(409)
邏輯圖解(409)
本章考情(409)
考點梳理(410)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424)
重要考題(424)
第二章 心理測驗及其應用(426)
邏輯圖解(426)
本章考情(427)
考點梳理(427)
本章易考易錯易混問題指導(442)
重要考題(442)

精彩書摘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瞭解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能夠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1.《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主編,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修訂版
  2.《普通心理學》,彭聃齡主編,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第4版
  3.《心理學導論》,梁寜建主編,上海教育齣版社,2011年版
  4.《社會心理學》,金盛華主編,高等教育齣版社,第2版
  5.《社會心理學》,侯玉波編著,北京大學齣版社,第3版
  心理學導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也是所有心理學科目的基礎,在試捲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在復習過程中,考生要正確理解與識記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能夠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復習時,考生要夯實基礎,重視基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建立起知識框架體係。同時,考生也可多關注當下的時事熱點新聞,嘗試用心理學的理論進行分析。
  第一章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規律的一門科學,具體來說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傳統的心理學將心理現象分為既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彆的兩部分,即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同時,心理學也研究社會心理。
  (一)心理過程
  人的心理現象是在時間上展開的。心理過程就是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發生、發展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認知(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誌過程。
  1.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注意是伴隨著心理活動過程中的心理特性或心理狀態。
  2.情緒情感過程
  情緒情感過程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的過程,它是人對客觀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樂、愛、憎、懼等。
  3.意誌過程
  意誌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的並為實現目的而自覺支配和調節行為的心理過程。這種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行為、以實現既定目的的心理活動,是人的意誌的體現,也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彆。
  在實際生活中,人的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誌過程相互聯係、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人的認知過程會影響人的情緒情感,而情緒情感過程又會反作用於認知,同時情緒情感過程與意誌過程也具有密切聯係。因此,三者都有其發生、發展及變化的共同特徵,是同一心理過程的不同方麵。
  (二)個性心理
  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整個心理麵貌,它是個人心理活動穩定的心理傾嚮和心理特徵的綜閤。如果說心理過程反映的是個體在某一心理成分上的特點,那麼個性心理則反映的是個體的多種心理成分組閤起來的特點。個性心理主要包括個性傾嚮性和個性心理特徵兩個方麵。
  1.個性傾嚮性
  個性傾嚮性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及對活動對象的選擇與趨嚮,它是人從事活動的基本動力,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
  2.個性心理特徵
  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人在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誌過程中形成的穩定而經常錶現齣來的特點,是個體多種心理特點的獨特結閤,集中反映瞭一個人的心理麵貌,主要包括能力和人格。能力是指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條件;而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許多成分,主要有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控製等。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1.含義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它是指對錶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係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産生和發展的規律性。
  2.類型
  觀察法可分為自然觀察、結構化觀察和參與觀察。自然觀察是在自然情境中觀察行為;結構化觀察是在實驗室情境中觀察行為;參與觀察是研究者作為觀察者參與到活動或情境中。
  3.適用條件
  觀察法一般在以下情況中采用:
  (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製。
  (2)在控製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齣現。
  (3)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製。
  4.評價
  (1)觀察法的優點:適用範圍較大;使用簡便;被觀察者處於自然狀態,其行為和心理活動較少或沒有受到“環境的乾擾”,所獲資料更真實;資料具有較多的“時間信息”。
  (2)觀察法的缺點:對某些現象難以進行重復觀察;所得結果難以進行精確分析;觀察時可能齣現不需要研究的現象;易齣現觀察者偏差,即由於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緻錯誤。
  (二)測驗法
  1.含義
  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量錶)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2.類型
  (1)心理測驗按內容可分為智力測驗、成就測驗、態度測驗和人格測驗。
  (2)心理測驗按形式可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
  (3)心理測驗按測驗規模可分為個彆測驗和團體測驗。
  3.基本要求
  心理測驗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個測驗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地測量瞭所需要的心理品質。為瞭保證心理測驗的信度與效度,一方麵要對某種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麵要注意編製心理測驗時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4.評價
  (1)測驗法的優點:編製嚴謹;定量研究;施測過程易於控製;結果便於統計處理。
  (2)測驗法的缺點:難以揭示因果關係;靈活性差。
  (三)調查法
  1.含義
  調查法是指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自由錶達意見或態度。該方法廣泛地用於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
  2.類型
  調查法可分為:問捲調查和晤談法。問捲調查是采用事先擬定的問題,由被試按問題的迴答來搜集相關資料,以此分析和推測群體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狀態;晤談法是通過麵談方式搜集資料來分析和推測群體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狀態。
  3.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調查法需注意以下兩點:
  (1)取樣的代錶性,避免抽樣偏差。
  (2)被試的反應會受到社會贊許性的影響。
  4.評價
  (1)調查法的優點:易於運用;數據收集較快;結構化問捲還可以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法的缺點:不能揭示因果關係;被調查者可能沒有報告正確的信息。
  (四)實驗法
  1.含義
  實驗法是心理學研究中最有用的工具,它是指在控製條件下,研究者係統地操作自變量以觀察因變量隨之改變情況的方法。實驗法探討的是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其與觀察法的不同在於研究者可以積極乾預被試活動,創造某種條件使得某種心理現象得以産生並重復齣現。
  2.類型
  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和自然實驗。實驗室實驗是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進行嚴格控製的情況下實施的實驗;現場實驗是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控製,在人們正常學習和工作情境中實施的實驗,其實驗情境更符閤現實;自然實驗是在生活中自然狀態下發生的處理作為實驗操作而進行的實驗,有時也被當作調查法。
  3.評價
  (1)實驗法的優點:可揭示因果關係;可重復,可檢驗;數量化指標明確。
  (2)實驗法的缺點:易産生實驗者效應和要求特徵;實驗情境具有極大的人為性質。
  (五)個案法★
  1.含義
  個案法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它是指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
  2.評價
  (1)個案法的優點:可將個人作為整體來對待,進行較為全麵的瞭解;瞭解個體的特殊性。
  (2)個案法的缺點:可能因研究者的理論偏好而齣現偏差;研究結果缺乏普遍性,推廣需謹慎。
  下麵將五種研究方法的含義和優缺點以錶格形式匯總呈現。
  (六)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的目的在於描述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或特徵之間關係的強度。相關研究既能在自然環境中開展,也可在實驗室中進行。但需注意:相關本身並不等同於因果關係。
  三、現代心理學産生的曆史背景
  (一)曆史背景
  現代心理學誕生和發展有兩個重要曆史淵源,分彆是哲學和生理學。
  1.近代哲學思潮的影響
  近代哲學為現代心理學的誕生奠定瞭理論基礎。
  近代哲學是指17~19世紀歐洲各國的哲學,其中主要指法國17世紀的唯理論和英國17~18世紀的經驗論。
  2.實驗生理學的影響
  實驗生理學為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提供瞭實驗方法。
  生理學的發展,特彆是神經係統生理學和感官生理學的發展,對心理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産生瞭重要影響。
  (二)心理學的性質
  心理學是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的交叉學科,或稱中間學科、邊緣學科。
  四、主要的心理學流派★★★
  1879年,德國心理學傢馮特在萊比锡大學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走上瞭獨立的發展道路,即科學心理學正式誕生。
  (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1.代錶人物
  構造主義的代錶人物有馮特(奠基人)、鐵欽納。
  2.基本觀點
  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人的意識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這些元素有各種屬性,其他所有復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知覺由感覺構成;觀念由意象構成;情緒由激情構成。
  3.研究方法
  內省法:強調被試自己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內省需要專門的訓練。
  4.簡要評價
  構造主義使心理學擺脫瞭思辨的羈絆,走上瞭實驗研究的道路,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某
  (二)機能主義心理學
  1.代錶人物
  機能主義的代錶人物有詹姆斯(創始人)、杜威、安吉爾。
  2.基本觀點
  心理學的目的是研究個體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意識不是個彆心理元素的集閤,而是川流不息的過程。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的整體,即“意識流”,其作用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
  3.研究方法
  機能主義的研究方法是無須專門訓練的內省法、實驗法。
  4.簡要評價
  機能主義推動瞭心理學麵嚮實際領域的發展道路。
  (三)行為主義心理學★★
  1.代錶人物
  行為主義的代錶人物有華生(創始人)、斯金納、班杜拉。
  2.基本觀點
  華生於1913年發錶《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標誌著行為主義學派的創立。
  行為主義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實驗。行為主義還主張“環境決定論”,認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