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心裏話

說句心裏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蕾蕾 著
圖書標籤:
  • 情感
  • 心理
  • 溝通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 傾訴
  • 治愈
  • 生活
  • 感悟
  • 隨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202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44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7-01
用纸:雅致纸
页数:2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心血管疾病高發、復雜、凶險、善變,患者敞開心扉,纔能給醫生更細微的病情反饋;醫生將心比心,隻想給患者更適宜的診療方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程蕾蕾,跟您說句心裏話,精準講述大眾天天問、常常錯的心血管防治知識。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支架”和“搭橋”有什麼區彆?

人工心髒瓣膜置換,“生物瓣”和“機械瓣”怎麼選擇?

房顫、心律不齊、二尖瓣反流這些癥狀代錶什麼?

《說句心裏話》科普心血管知識的同時,以深情的筆觸描繪瞭作者從醫二十多年的經曆,作者如何跟患者休戚與共,與疾病寸土必爭,還有那些陪伴在作者身邊的同事跟傢人的故事。


內容簡介

我國現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患者近3億,每10個因病緻亡的人中就有4個心血管病患者,這類疾病高發、凶險,但其實常起於細微之處,注意到這些小信號,疾病可防可控。例如醬油色小便、牙痛、腳腫、反復暈厥、手指麻木、高血壓突然變成低血壓等小問題,常常是心血管大病的先兆。

本書是一本心血管知識科普故事書,作者結閤行醫20餘年的臨床案例,分享一個個動人的醫患故事,講述極其容易被忽視的大病小信號,詳細講解如何對心血管疾病早判斷、早預防、科學就醫,有效管理健康。

血壓居高不下,問題可能齣在哪兒?

貧血人群為什麼要格外警惕心髒病?

IT男為什麼是心髒科醫生眼裏的紅燈人群?

高血壓突變低血壓,這種情況更凶險?

反復發作胸悶胸痛,為什麼做冠狀動脈造影和CT都查不齣問題?

……

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程蕾蕾,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Emory大學心內科博士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疑難心血管病變超聲診斷及心內科疾病診治。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等科研課題14項。以通訊或第yi作者發錶論文65篇,其中SCI論文16篇。

熱愛醫學科普,曆年來發錶醫學科普文章約200篇。齣版心血管科普故事書《醫生ZUIZUI懂你的心——心髒故事》,被評選為“2017健康中國年度傑齣科普作品”等。


精彩書評

心血管疾病疑難、復雜、凶險,但大多可防可治。精準講述大眾天天問、常常錯的防治知識,這些科普故事做到瞭。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 主任委員 葛均波


假如你覺得心髒有問題,請讀此書。假如你不知道心髒是否有問題,請讀此書。假如你被確認心髒有問題,請讀此書。它幫你增長知識,為你寬心。你就當此書是一枚救命的支架吧。

——作傢、上海市作傢協會副主席 陳村


目錄

第一章CHAPTER ONE 有一種微笑你不懂

自殺前,她一切如常/002

化療藥物引起的心肌受損大多不可逆轉/006

我隻是看上去很乖/010

醫生看病三法寶:語言、藥物、手術刀/013

貧血也能和心髒掛上鈎?/017

來自星星的孩子/020

在錯誤的時間重逢對的人/023

所有頑固性失眠都和精神心理相關/029

至少三分之一的心理障礙病人來自心髒科/036

第二章CHAPTER TWO 當醫生生病時

腎不好,心髒也好不瞭/042

實驗成功的副産品:病毒性心肌炎/047

醬油色小便?柳暗花明/053

中成藥也含西藥成分/059

跨越大半個中國,帶你來看病/066

離奇從醫定律:管啥病就得啥病/070

戰勝自己等於戰勝死神/075

酒精+抗生素=自殺/078

時間是最好的解藥/082

第三章CHAPTER THREE 是醫生,也是女人

急性心梗最佳搶救時機:起病2個小時內/088

因地製宜,基層醫院也能藥物溶栓/092

心髒兩處狹窄,為啥放三個支架/095

君子近庖廚,傢和萬事興/102

更年期,血脂升高靜悄悄/106

“掛羊頭賣狗肉”的心絞痛/110

三觀易碎,明白趁早/114

假如生活辜負瞭你/121

第四章CHAPTER FOUR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該不該找做醫生的親戚開刀/130

心髒瓣膜病能開刀的,都是運氣好的/134

不開刀也能治好心髒瓣膜病的小夾子/139

盡人事聽天命,人生從容/145

不抱怨的世界光芒萬丈/149

何為大醫生?以一己之力造福韆萬人/153

房顫病人應該知道的左心耳封堵術/158

越親密,越需要界限感/163

第五章CHAPTER FIVE 鐵打的心包,流水的積液

高血壓突變低血壓?蹊蹺瞭/170

腳腫:不能忽視的大病小信號/174

縮窄性心包炎:可能逃不過一剪子/177

3毫米心包積液引發的大反轉/183

就算你是一泡烏,媽媽也愛你/188

這樣做,醫生纔能及時找到你/195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198

第六章CHAPTER SIX 嚮死而生

診療指南並非滿分/204

心髒科醫生眼裏的紅燈人群:IT男/208

監測血壓最好做到“四定”/214

高血壓的另類後遺癥:狂笑不止/218

跟著外科醫生抄病史——處處是坑/222

反復暈厥的真凶/228

醫學是否有止境/234


精彩書摘

“我去做瞭自體脂肪填充,”女病人指瞭指自己的眼眶,“然後,右眼忽然看不見瞭。”她說得有些麻木,估計這三天來病史已經重復敘述瞭無數遍。

我心生惻隱:“我真的不看眼睛。這樣吧,我幫您問問眼科的同事。”

眼科的同事聽我講完,連說沒戲,還說這是這個星期他碰到的第二例病人瞭。

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逐漸老化下垂。自體脂肪填充是當前挺熱門的一種美容技術,就是將大腿等部位的自體脂肪提取齣來,經過淨化處理,再注射到臉部需要填充的部位,改善皮膚的彈性和豐盈感。由於是自身脂肪組織移植,手術效果非常自然。做完手術,天庭飽滿瞭,法令紋消失瞭,蘋果肌也齣現瞭。不少女性趨之若鶩。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即便是自體脂肪移植填充也有並發癥和後遺癥。如果脂肪的用量過多或者注射過於集中,造成脂肪堆積在一起,會因供血不足導緻脂肪壞死、溶解、吸收,極易引發感染,齣現脂肪縴維化或鈣化。

花錢去美容,反而變醜陋,這還是小事。更可怕的是,如果在填充脂肪的過程中誤傷血管,就有可能導緻血栓形成。更有甚者,由於脂肪填充需要采用加壓操作,增大的局部壓力有可能把脂肪注入血管,形成脂肪栓子栓塞血管。

顔麵部的解剖結構復雜,血管極其豐富,麵部動脈常常與眼部動脈甚至顱內動脈具有交通支,在壓力的作用下,脂肪栓子很容易在血管內跑錯地方,釀成大禍。同樣,如今很多女性熱衷的玻尿酸注射微整形也會導緻同樣的悲劇。除眼部以外,如果栓子進入顱內的血管,甚至會導緻腦梗死。

“因為做美容造成眼部動脈和靜脈栓塞引起失明的,不是一個兩個瞭!你這個病人很可能是視網膜中央動脈脂肪栓塞,已經三天時間,華佗在世也迴天無力啊!”眼科同事十分痛惜,“女人真是愚蠢得很!”

我隻好對病人如實相告:“您的情況,可能比較睏難。”

他們不死心,那個男傢屬終於在一疊繳費單中翻齣一張紙,小心翼翼地遞給我,反麵潦草地寫著:“找心內科用尿激酶。”

看著這幾個字,我恍然大悟的同時啼笑皆非。

怪不得眼睛看不見瞭,他們來看心內科呢!

溶栓治療是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另一種有效措施。也就是采用尿激酶、鏈激酶等藥物,通過靜脈輸液進入人體,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疏通冠狀動脈血管。跟急診冠狀動脈造影一樣,強調的是盡快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發病後12個小時內,采用藥物溶栓可以緊急開通梗死的相關動脈;如果發病超過12個小時,但尚在發病24個小時以內,並且仍有胸痛癥狀,也可以采用溶栓治療。

藥物溶栓在大部分基層醫院都能實施。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當地醫院不具備立即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植入支架的條件,可以先做藥物溶栓,為病人贏得寶貴的拖延時間,然後再盡快轉診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冠脈造影,與乾等著做手術相比,先進行藥物溶栓能挽救更多的心肌細胞。

溶栓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普遍,並不限於心內科。但是,針對不同的疾病,用藥方法存在差異。即便是心肌梗死跟急性肺栓塞也不盡相同,這個眼底中央動脈的溶栓怎麼做最閤適, 我心裏沒底。根據我的瞭解,溶栓藥物隻對既往有“三高”病史導緻的血栓性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起效,這位病人是脂肪栓子栓塞在血管裏,還真想不齣什麼溶栓藥可以把脂肪溶解掉! 還有,視網膜細胞的缺血存活期隻有數小時,現在溶栓還能産生多大效果?

我嘆瞭口氣:“對不起,我真的無能為力,要不,您還是去眼科看一下。”

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女病人還沒哭呢,女傢屬先放聲號啕:“這可怎麼辦?你這個傻妹妹啊!男人要走,讓他走就是瞭!把錢和孩子留下來,日子不一樣過嗎?腦子進水瞭去做什麼整容!這下好瞭,眼睛廢掉瞭!”

他們哭哭啼啼地離開,我的心裏也不好受。

就在這時,羅欣打來瞭電話。

“小羅,今天麻煩你瞭,我那個熟人進心導管室瞭嗎?”邵秀雲的性格我知道,怕她拿不定主意。

“程老師,您那位熟人要求做可降解支架。”羅欣的語氣有些無奈。

“啊?”邵秀雲真是糊塗!我指揮小羅,“把電話給她,我來跟她講。”

“蕾蕾,你們醫院不是有可降解支架嗎?能不能給……給老黃做那種支架呢?”

“不行的,邵姐,可降解支架還沒有正式使用,前麵一項臨床試驗剛剛結束,後麵的還沒開始,今天肯定用不瞭。”我連珠炮似的跟邵秀雲說,“老黃必須馬上、盡快做手術通血管,先把最關鍵的問題解決瞭。我會再跟您慢慢解釋的,現在您就聽我的吧!”

邵秀雲答應瞭。

冠心病依據血管狹窄程度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是很嚴重,血管狹窄也不嚴重,一般建議服藥控製病情進展;如果血管狹窄超過70%,則需要進行球囊擴張、斑塊鏇磨、血栓抽吸,並植入冠狀動脈支架;如果血管嚴重狹窄的範圍很長,或者用微創心導管方法很難疏通,或者病變位置不適宜植入支架,就要開胸做搭橋手術,也就是攫取自體下肢淺靜脈或者胸壁的血管,繞開病變的冠脈血管,把兩端血管連接吻閤。其原理跟南水北調差不多,將乾涸的河道徹底擱置一邊,重新開闢途徑引入活水。

目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應用相當普遍,就是手術時將類似螺鏇彈簧狀的人工支架安置在冠狀動脈病變處,經球囊擴張釋放或自膨脹方式支撐住血管壁,維持冠狀動脈管腔的開放狀態。

冠狀動脈支架有很多種類型,這些支架都含有金屬成分,俗稱金屬支架。病變的血管經疏通後,喪失瞭原本具有的彈性,同時破損的內皮暴露在血液中,很容易形成血栓,植入人工支架不但能起到支撐管腔的作用,支架內膜上覆蓋的藥物還可有效阻止血小闆聚集,預防血栓和斑塊再次形成。

金屬支架的療效較為肯定,但一旦選擇置入支架,就要做好帶一輩子的準備。很多人對植入金屬支架有顧慮,心髒都是肉長的,嵌入金屬異物,心理上不舒服;另外,狹窄的血管植入支架之後,將近十分之一的病人會再次發生冠脈狹窄,需要再次進行介入手術。在狹窄的支架內再植入支架並不罕見。然而,正常成人的冠狀動脈起始段的直徑最大也就5毫米,在已經狹窄並且放置支架的血管內支架套支架,難度可想而知。

可降解支架是當前正在研發的一種新型高科技産品。可降解支架不含金屬成分,替代以特殊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植入人體後會逐步降解代謝。大約兩年後,當人體自身的冠狀動脈經過重塑恢復成形,人工支架就完成瞭曆史使命,瀟灑地事瞭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從原理而言,可降解支架是未來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發展方嚮。

不過,這種新型支架當前還處於探索階段,並非盡善盡美。聚乳酸材質的支撐強度、分解時間以及支架內血栓形成等並發癥情況,都需要時間加以驗證。盡管可降解支架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取得瞭可喜的進展,但當前的共識還是建議病變較為簡單的冠心病病人植入聚乳酸可降解支架;如果病變範圍廣泛,那麼,選擇傳統的金屬支架更加閤適一些。

老黃需要緊急疏通血管,可降解支架尚未正式進入臨床,所以,今天肯定用不瞭。

剛鬆一口氣,我又想起一件事:“嵐嵐來瞭沒?”

邵秀雲的聲音低沉下去:“她不肯來……”

“唉,這孩子……”邵秀雲現在方寸大亂,我不能繼續這個話題,“邵姐,您彆擔心,手術請瞭我同學方大力。我這裏還有病人,一結束就去心導管室找您。”

緊趕慢趕,終於收瞭工。我跑到心導管室的時候,老黃已經做完手術被推齣心導管室,我迎麵碰上羅欣和方大力。

我靠近前去,方大力正在解釋病情呢。

心肌由左、右冠狀動脈提供血液。左冠狀動脈從主動脈根部發齣之後,很快分為左前降支和左鏇支。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左鏇支和右冠狀動脈三足鼎立,灌溉心肌。如果這三根血管都發生狹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支病變”。

老黃的前降支中段和右冠狀動脈起始段狹窄超過90%,方大力進行瞭妥善的處理,一共植入三根支架。

“為什麼兩個地方狹窄,要放三根支架?”老黃看上去氣色已經恢復。

“因為前降支的病變範圍比較長,而支架長度有限,一根支架不夠,所以放瞭兩根。”方大力解釋道。

“噢。”老黃接著問道,“前降支遠端心肌橋,收縮期壓迫約50%……心肌橋是什麼?”

“心肌橋就是一部分血管長到心髒的肉裏麵去瞭。”方大力迴答。

“血管難道不應該在肉裏麵嗎?”老黃聽不明白。

方大力那廝一看到我就撤:“程醫生會跟您解釋的,我後麵還有一颱急診呢!”

人體各個髒器都有血管,血管無論大小,肯定穿插在組織之內,不過,冠狀動脈獨樹一幟,匍匐在心髒的錶麵。

造物主非常神奇,冠狀動脈三支血管行走於心外膜下,錶麵沒有心肌覆蓋,漸行漸遠,不斷發齣垂直深入心肌的分叉,分叉又不斷發齣分叉,形成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如果冠脈血管夾在心肌中,那麼當心髒收縮時,血管就會受到壓迫,妨礙血液運行。

然而,有些人的某一小段冠狀動脈會跑到心肌裏麵去。在這種情況下,覆蓋在冠脈血管上的一束心肌縴維即稱為“心肌橋”。心肌收縮時,心肌橋會擠壓這一小段血管,可能引起遠端血供減少,進而導緻心肌缺血。

心肌橋相當常見,大約10人中就有1人存在心肌橋。冠狀動脈CT和經心導管冠狀動脈造影術能夠診斷心肌橋。

“那我的心肌橋做手術瞭嗎?”老黃似懂非懂。

“心肌橋不用做手術。”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

大部分人的心肌橋範圍都比較局限,也就是一小段血管迷失瞭方嚮。通過調整藥物、生活方式和情緒,心肌橋導緻的癥狀是能夠得到控製的。心肌橋引起的心肌梗死並不多見。

“都這麼大歲數瞭,怎麼會有心肌橋?”邵秀雲跟著提問。

我扭頭看瞭看她。

邵秀雲比我大6歲,年屆半百,身材保持得不錯,跟十幾年前來我們醫院進修的時候沒啥區彆,就是頭發白瞭一些,臉色不太好。

要解釋心肌橋這碼事,從心髒的胚胎發育講起更容易理解。

大傢都知道,心髒是一個容納和推動血液流動的空腔器官。

不過,在卵子和精子金風玉露一相逢,胚胎的心血管係統剛開始發育的時候,可不是一下子就長得這麼規則。大緻而言,在正常胚胎發育的第一個月,心髒的冠狀動脈循環形成之前,胚胎心肌組織由心肌細胞和充斥其中的大小血竇組成,呈疏鬆的海綿狀結構。海綿狀的心肌組織裏的血液四通八達。

在胚胎發育5~6周時,心室肌從外嚮內逐漸緻密增厚,其中的血竇隱窩壓縮成相互溝通的毛細血管,形成冠狀動脈微循環係統,分彆與最外麵的冠狀動脈吻閤連接。也就是說,心髒一開始差不多是蓬鬆實心的一團東西,然後逐漸演變為密緻、光滑、規整的空心結構。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動物心髒都擁有完整的冠狀動脈血管係統。兩棲類,譬如蜥蜴,它們的心髒就沒有冠狀動脈,而是跟發育到一半的人類胚胎心髒差不多,心肌組織疏鬆呈蜂窩狀,依靠其中大小不等的血竇空隙進行血液循環。

由於不學醫的人對心血管的發育過程知之甚少,乍一聽聞都難以置信。老黃也不例外,吃驚地張大瞭嘴巴。我看到邵秀雲也露齣驚愕的神情,心裏暗暗嘆瞭一口氣。

很多事情,得知其然,然後知其所以然。從心髒胚胎的發育過程去觀察,有兩種看上去很復雜的心髒病就很容易理解瞭。

一種是心肌橋。因為心肌原本是一團發麵(而且是加瞭很多奶酪的發麵,當中存在很多空隙),然後再壓縮成形,在這個過程中,難免開個小差齣點小紕漏,把錶麵的冠狀動脈包進去一點點,形成心肌橋。

另一種是相對罕見的心肌緻密化不全。這種疾病多數有遺傳背景,往往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栓塞前來就診。心髒超聲是首選的診斷方法,他們的心室肌肉一部分呈疏鬆的不規則網狀結構,受纍的心肌運動能力明顯減弱。心肌緻密化不全的原因就是胚胎時期的心肌緻密化的過程齣現瞭障礙,一部分心肌沒有壓縮密實。

心肌緻密化不全是一類新病種,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心髒病學會將其歸類為未定型心肌病,2006年美國心髒病協會纔將其歸類為原發性心肌病中的遺傳性心肌病之一。


前言/序言

PREFACE自序

我們究竟為何齣發

寫完這本書,是在一個周日上午。上海終於結束瞭時而傾盆時而淅瀝的陰雨,陡然放晴,天空比任何時候都顯得壯闊遼遠。我關上電腦,歡喜地呼喚我女兒Happy:“媽媽終於寫完瞭,我們中午齣去吃飯!”

這是我的第二本心血管科普書。

跟第一本一樣,寫作花費瞭我三個月的業餘時間。寫作的所謂靈感和衝動,是謀劃已久的。行醫20年,令人動容的故事我可以信手拈來,但要把它們用文字錶達齣來,依然睏難重重。要預先篩選,然後在每一個可能與不可能的時間空隙裏奮筆疾書。將近一百天時間,分秒必爭,日夜兼程。

清晰地記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提綱是在診室草擬的。我在處方箋上列齣第四章的框架和人物,等迴診的病人進來,請她稍候,隨手在處方箋上寫下她的名字——我寫的就是他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告知病人和傢屬心血管知識、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過程中,我目睹瞭許許多多喜怒哀樂與悲歡離閤。那些人、那些事,永久地留在記憶中。

《有一種微笑你不懂》的後半截,寫於浦東機場。那天要去東北參加一個心血管病會議,因為暴雨,飛機一再延誤。等候超過五個小時,候機廳裏群情激昂的嘈雜變成瞭無可奈何的冷清,有人在睡覺,有人在看書,有人戴著耳機聽音樂。因為延誤而結識的朋友從問訊颱迴來,樂不可支地各自端著一碗方便麵:“快點帶登機卡去領!”

然後纔察覺到飢腸轆轆。

領好方便麵,泡上熱水,我仔細地再一次檢查瞭修改後的講座幻燈片,然後將寫好的故事存盤。浦東機場碩大的玻璃幕牆被湍急的雨水衝刷著,稍遠的景象影影綽綽,仿佛另外一個世界。泡麵的香氣難以抗拒。我收好電腦,在膝蓋上鋪上餐巾紙,摸瞭摸酸脹的脖子,那一刻,誠然快意。

這些病人的故事,是我人生經曆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些醫學知識,是讓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我而言,寫作是一種梳理、沉澱和總結。人海蒼茫,任何一種遇見都有因緣。我要用筆,記錄這些工作中細細碎碎的賜予。是每天麵對的病人,讓一個醫生的生命從單薄變得厚重。對讀者而言,充滿專業術語的科普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隻有從具體的病人的故事裏闡釋醫學知識,它們纔帶著煙火氣,纔能讓讀者從中獲得溫暖、習得知識。

所以,我寫得得心應手。纍,但快樂。作為一個每天因各種事務忙亂不堪的中年女醫生,在寫書這件事上,必須給自己列齣充分的理由,纔能執著地堅持下去。

在每本書的碼字過程中,我傢Happy爸爸都會用他的幽默方式給我加油:“你就當玩兒,寫得開心就行。萬一沒地方齣版,我們就去小區門口的打印店印刷一點,然後在客廳裏支個小攤,我跟Happy輪流捧著書走過去找你簽字,滿足你簽售新書的願望。如果嫌氣氛不夠,還可以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鄰居們一起過來!”可是,人生苦短,既然要在不到三萬天的生命裏,抽齣一百天的所有空暇做這件事,就必須不遺餘力、竭盡所能,讓文字不隻是為瞭感動自己,還要有益於他人。醫生的日常節奏實在太匆忙,而我不喜歡拖延,因此,我事先製定瞭時間節點,一節一節、一章一章順暢地推進。

然而,在寫到《嚮死而生》那一章時,我遭遇瞭前所未有的睏境。故事是現成的,人物的臉龐浮現在眼前。但是,我舉步維艱。光是開頭,就寫瞭三種,每次寫瞭再劃去。我好像被睏在瞭一個玻璃瓶裏,外麵一片光明,卻不知道齣口在哪裏。

寫完最後一個字,仿佛重生。

Happy狐疑地盯著我:“老媽,你不是說你寫作的時候最開心嗎?怎麼寫得這麼纍?”

那是因為,一個人最大的自由,是可以做真正喜歡的事。我們每個人最終都將隨風而逝,唯有內心樹立強烈的追求,明白為何齣發,纔會付齣汗水和心血去灌溉夢想之花。

不是隻有醫學需要活到老學到老,世間萬物,莫不如此。即便是興趣愛好,你若為它全力付齣,也是對生命的滋養和擴充。一點一滴,不斷提升和進步,讓人的本質趨於豐盈。

完稿之後的那頓午飯甘美無比。吃飯的時候,我給Happy講瞭兩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人傢。

前幾天,有個病人掛我的號,我看他右手綁著白色紗布綳帶,就問他為什麼受傷。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某些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血栓造成腦卒中等,均可引發暈厥,病人會摔跤受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醫生跟偵探是一樣的。病史,往往能夠提供最有價值的破案綫索。所以,打破砂鍋問到底是醫生的職業病。

他很開心地迴答:“哎喲,我退休以後練羽毛球,每年都參加比賽呢!前天跟大學同學一起打,他們瞎起哄,說我現在的身手跟以前念書一模一樣,我一開心嘛,縱身一躍,正好腳旁邊地麵不平,手一撐,好嘛,把右手傷到瞭!”

電子病曆上,赫然寫著他的年齡是73周歲——真是太讓我心水瞭——我當即問道:“我很喜歡寫故事,可不可以寫您?”

另一位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名譽所長陳灝珠院士。

因為上海市醫學會成立100周年,我有幸跟他老人傢麵對麵,客串記者進行瞭一次訪談。

陳院士是我國當代心髒病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我國心血管發展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是我國第一位成功實施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手術的醫生,那是1973年。那一年,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

陳灝珠院士1924年生,迄今還奮戰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在介紹完上海市心血管專科的恢宏發展史之後,我請他說說對今後醫學發展方嚮的看法和建議。

老人傢稍事停頓,說:“我覺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或許會對人類曆史,當然也包括我們醫學的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

93歲高齡的陳院士的這段話深深震撼瞭我。我多麼希望,當我老瞭,也能像他這樣,永遠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和對知識發展的關注(當然,前提是我得像他老人傢一樣長壽)。

衝動很容易,實施行動難。不懈追求和咬牙堅持會饋贈我們豐厚的迴報。我從來沒有係統學習過如何碼字,充其量也就是力爭當一名最會寫故事的心髒科醫生。但漸漸地,持續的寫作過程給我很多感悟,讓我從另一個側麵去觀察和思考自己從事的職業。就好比植樹,一棵一棵栽種的時候相當枯燥,但耕耘很久之後,倏然發現身邊湧現一片綠蔭,那情形真的令人欣喜。

感謝我的同事們。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能寫齣這麼多好看的故事?”那是因為,我每天都在跟中國最優秀的心血管醫生並肩作戰。我的夥伴們,以智慧和汗水澆灌著“上海中山醫院心血管”這棵大樹,使它欣欣嚮榮。我願跟他們一起,努力做一名兢兢業業的醫生,同時做一名仔細認真的觀察者和記錄者。

感謝中國科學院葛均波院士為本書作序。葛院士是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是享譽國際的心血管病專傢。他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心肌橋特異性超聲影像學診斷指標“半月現象”和“指尖現象”,主持研製瞭我國首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作為首位中國學者在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會議(TCT)上實施“逆行鋼絲對吻技術”,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經皮二尖瓣修復術……

我國高等醫科院校統一采用人民衛生齣版社的經典教材《內科學》進行教學。《內科學》的第五版、第六版主編是陳灝珠院士,目前正在沿用的第八版主編是葛均波院士。

陳院士和葛院士分彆是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名譽所長和現任所長。不要問我為什麼全中國幾代醫生讀著我院專傢主編的教材成長,有時候,我們上海中山醫院喜歡玩一點任性。

而我,喜歡把這個地方發生的故事寫齣來。

感謝我的傢人。我知道,無論我醫生當得好還是不好,碼字碼得好還是不好,你們都是我溫暖的後盾。盡管Happy時不時鄙夷地說:“老媽,你能不能跟其他媽媽一樣,弄個正常點的愛好?你看人傢老媽沒事就鑽研烘焙,而你呢,偏偏喜歡寫作!”——青春期的孩子,大傢都懂的。

不過,據說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於沒有自己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則是爸爸媽媽過得有滋有味,活成孩子的榜樣。

那麼——親愛的Happy,無論你長大以後從事怎樣的職業、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不管在彆人看來是好是壞,媽媽都希望你所做的事情是自己真正熱愛的。謹以此書獻給你像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的未來。

最後,感謝我的病人,在思維接近枯竭的時候,我想到瞭你們。我沉浸在迴憶裏,迴憶你們的一言一行,迴憶病情進展是如何峰迴路轉、跌宕起伏的,醫生的決定是如何影響一個人和一個傢庭的命運的,我們是如何抱成一團休戚與共的。往事自然就變成瞭文字,流淌在筆尖。我的這些文字,可能展示瞭你們曾經的苦痛,但我相信這些真實的故事,將惠及更多的人,警示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人。

程蕾蕾

2017年10月16日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