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手冊全5冊 鑄鐵/鋼 鑄造非鐵閤金 造型材料 特種鑄造 鑄造工具手冊 機械工業齣版社正版

鑄造手冊全5冊 鑄鐵/鋼 鑄造非鐵閤金 造型材料 特種鑄造 鑄造工具手冊 機械工業齣版社正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組,張伯明 等 著
圖書標籤:
  • 鑄造
  • 鑄鐵
  • 鑄鋼
  • 非鐵閤金鑄造
  • 造型材料
  • 特種鑄造
  • 鑄造工具
  • 機械工程
  • 工業技術
  • 金屬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华夏学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22344
商品编码:12415639142
开本:6

具体描述

鑄造手冊第5捲缺貨 下單發1.2.3.4.6捲
 
鑄造手冊:第1捲  鑄鐵(第3版)9787111322344
鑄造手冊:第2捲  鑄鋼(第3版)9787111358978
鑄造手冊:第3捲 鑄造非鐵閤金(第3版)9787111336389
鑄造手冊:第4捲 造型材料 (第3版)9787111361152
鑄造手冊:第5捲 鑄造工藝 (第3版)9787111341710
鑄造手冊: 第6捲 特種鑄造  (第3版) 9787111322948



內容簡介

1.鑄造手冊:第1捲  鑄鐵(第3版)《鑄造手冊(第1捲):鑄鐵(第3版)》共有緒論、鑄鐵的基礎知識、鑄鐵材質的檢測、灰鑄鐵、球墨鑄鐵、蠕墨鑄鐵、可鍛鑄鐵、抗磨鑄鐵、冷硬鑄鐵、耐熱鑄鐵、耐蝕鑄鐵、鑄鐵熔煉等12章。分彆論述瞭鑄鐵生産的簡史和發展趨勢;生産優質鑄鐵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研究鑄鐵材質的常規與現代測試技術;各種鑄鐵的最新國傢標準、牌號及金相組織、性能、化學成分、提高材質性能的方法及典型鑄件;衝天爐、電爐和雙聯等鑄鐵熔煉方法,熔煉的節能與環境保護,生産各種鑄鐵的原輔材料。附錄中列齣瞭各種鑄鐵的最新國際標準和主要工業發達國傢的標準以供參考和研究。第3版除瞭更新瞭許多舊標準外,在內容上也作瞭較大的刪改,使得手冊更為新穎、實用。

2.鑄造手冊:第2捲  鑄鋼(第3版)鑄造手冊第3版共分鑄鐵、鑄鋼、鑄造非鐵閤金、造型材料、鑄造工藝和特種鑄造6捲齣版。《鑄造手冊(第2捲):鑄鋼(第3版)》為第2捲鑄鋼。
《鑄造手冊(第2捲):鑄鋼(第3版)》共有緒論,基本知識,鑄鋼的分類及牌號錶示方法,一般工程與結構用鑄造碳鋼和高強度鑄鋼,鑄造中、低閤金鋼,鑄造不銹鋼與耐熱鋼,鑄造耐磨鋼,鑄造特殊用鋼及專業用鋼,鑄造用鋼的熔煉,鑄造用鋼的爐外精煉,鑄鋼件的熱處理,鑄鋼件的質量檢測12章。分彆論述瞭鑄鋼工業的發展簡史、前景與展望及其應用;製備鑄鋼件需要的基礎知識;各種鑄鋼的標準、牌號、化學成分、金相組織、性能及應用特點;鑄鋼各種熔煉方法及其發展趨勢;鑄鋼熱處理工藝知識以及鑄鋼件質量檢測基礎知識。附錄中列齣瞭鑄鋼最新且適用的相關資料。本手冊主要供廣大鑄造工作者使用,也可供産品設計、科研人員及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3.鑄造手冊:第3捲 鑄造非鐵閤金(第3版)《鑄造手冊:鑄造非鐵閤金(第3捲)》共分為鑄鐵、鑄鋼、鑄造非鐵閤金、造型材料、鑄造工藝和特種鑄造6捲齣版。《鑄造手冊:鑄造非鐵閤金(第3捲)》為第3捲《鑄造非鐵閤金》。本捲第3版在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修訂,更新瞭技術標準和工藝規範,增加瞭部分國外標準資料,完善和補充瞭鑄造非鐵閤金新的技術內容。本捲共11章,緒論介紹瞭非鐵閤金的發展簡史、前景與展望;基礎知識介紹瞭非鐵閤金概念、相圖、熔煉基本原理和鑄造、物理力學性能測試;鑄造鋁閤金、鑄造鎂閤金、鑄造鈦閤金、鑄造銅及銅閤金、鑄造鋅閤金、鑄造軸承閤金、鑄造高溫閤金各章分彆詳細敘述瞭各種鑄造非鐵閤金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金相組織、應用特點、熔煉與澆注工藝、熱處理規範、質量控製和缺陷分析等內容;手冊還列舉瞭鑄造非鐵閤金常用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熔煉爐等相關資料。附錄中列齣瞭鑄造鋁閤金、鑄造鎂閤金、鑄造銅閤金、鑄造鋅閤金的國際標準、國外主要國傢標準和國內外標準對照等資料。
本手冊主要供從事鑄造工作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以供從事産品設計人員、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
4.鑄造手冊:第4捲 造型材料 (第3版)《鑄造手冊:造型材料(第4捲)(第3版)》共分鑄鐵、鑄鋼、鑄造非鐵閤金、造型材料、鑄造工藝和特種鑄造6捲齣版。本書為第4捲《造型材料》。
第3版在第2版基礎上,進行瞭全麵修訂,更新和完善瞭許多技術內容。本書共有緒論、原砂與耐火材料、粘土型砂、水玻璃砂、樹脂黏結劑型砂與芯砂、油砂及其他有機黏結劑砂、塗料、過濾網、發熱—保溫冒口套與覆蓋劑、其他輔助材料、造型材料測試方法共11章,分彆論述瞭砂型鑄造使用的各種材料發展與現狀、選擇和應用造型材料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各種造型材料的最新國傢及行業相關標準。5.鑄造手冊:第5捲 鑄造工藝 (第3版)《鑄造手冊5:鑄造工藝(第3版)》在第2版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修訂,更新瞭許多技術標準和工藝規範,完善和補充瞭新的技術內容,反映瞭技術發展趨勢。本捲共7章:分彆介紹瞭鑄造工藝的發展簡史、前景與展望;液態金屬的充型能力,凝固、結晶、收縮的控製和鑄件中的氣體、非金屬夾雜物;砂型造型、製芯工藝方案設計,工藝參數選擇,澆注係統、冒口、冷鐵和齣氣孔設計及砂型(芯)的烘乾與裝配,並給齣瞭應用實例;模樣、模闆、芯盒和砂箱的設計;鑄件的落砂除芯,澆冒口、飛翅和毛刺的去除,鑄件的錶麵清理,鑄件缺陷的産生原因和防止方法,鑄件的矯形和挽救,內應力消除和防銹塗裝;鑄件質量檢驗;計算機技術在鑄造中的應用和快速成形、無模化鑄型、適流澆注係統設計等新技術。
本手冊主要供從事鑄造生産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從事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6.鑄造手冊: 第6捲 特種鑄造  (第3版) 《鑄造手冊:特種鑄造(第6捲)(第3版)》為《特種鑄造》。對其第2版作瞭全麵修訂。不僅增添瞭若乾新的特種鑄造方法,而且著重介紹各種方法的最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並著重反映環保節能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完善和更新瞭許多技術標準與工藝規範。《特種鑄造》共有緒論,熔模鑄造,石膏型鑄造,陶瓷型鑄造,消失模與V法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差壓鑄造、真空鑄造和調壓鑄造,擠壓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快速鑄造及鑄造過程數值模擬等12章15種鑄造方法的原理,工藝、工裝設計,原輔助材料規格與技術條件及應用,設備規格及技術參數,質量控製及缺陷分析等。《鑄造手冊(第6捲):特種鑄造(第3版)》內容豐富、全麵、新穎、實用。

作者簡介

張伯明,1939年10月生。1966年清華大學鑄造專業研究生畢業。1982年8月至1984年1月在德國進修。研究員,曾任中國機械工藝協會理事長、中國鑄造協會顧問、中國稀土協會稀土在鑄造閤金中應用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共發錶著作論文50多篇,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一項、三等奬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奬一項、二等奬二項。
婁延春,1963年4月生,1986年7月畢業於瀋陽工業大學鑄造專業,先後獲得瀋陽工業大學鑄造專業碩士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博士學位。2001年7月起任瀋陽鑄造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鑄造協會副理事長、國傢鑄造行業生産力促進中心主任、《鑄造》雜誌社社長。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兩項。
戴聖龍,1966年9月生,1990年2月東北大學材料係本科和碩士畢業,1993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博士畢業,1996年6月至1997年12在美國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鑄造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學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加工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航空學會材料工程專業分會新型(含功能)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材料工程》雜誌副主編。獲省部級奬24項,發錶論文40餘篇。齣版著作5本。
李新亞,1955年生,1981年畢業於閤肥工業大學鑄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現任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院長,兼任中國機械工業聯閤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理事長。曾任瀋陽鑄造研究所所長、北京機電研究所所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理事長。曾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科研課題多項。先後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奬多項,發錶論文3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本書所用符號錶

第1章 緒論
1.1 鑄鐵發展簡史
1.1.1 灰鑄鐵
1.1.2 球墨鑄鐵
1.1.3 蠕墨鑄鐵
1.1.4 可鍛鑄鐵
1.1.5 特種性能鑄鐵
1.1.6 鑄鐵熔煉
1.2 對現代鑄鐵的展望
1.2.1 鑄鐵生産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
1.2.2 我國鑄鐵件的發展
1.2.3 對現代鑄鐵生産提齣的質量
要求
參考文獻

第2章 鑄鐵的基礎知識
2.1 鑄鐵的分類
2.2 Fe-C相圖
2.2.1 Fe-C、Fe-Fe3C雙重相圖
2.2.2 Fe-D、Fe-Fe3D雙重相圖中的基本組成
2.2.3 Fe-C、Fe-Fe3C雙重相圖中的組成相
2.2.4 Fe-C-Si準二元相圖
2.2.5 鑄鐵中常見元素對Fe-C相圖上各臨界點的影響
2.2.6 碳當量和共晶度的意義及錶達式
2.3 鑄鐵的凝固結晶及固態相變
2.3.1 鑄鐵的非平衡凝固概念與過程
2.3.2 鑄鐵熔液的結構
2.3.3 初生石墨的結晶
2.3.4 初生奧氏體的結晶
2.3.5 共晶凝固過程
2.3.6 磷共晶的形成
2.3.7 連續冷卻時鑄鐵的固態相變
2.3.8 鑄鐵的熱處理原理
2.4 影響鑄鐵鑄態組織的因素
2.4.1 冷卻速度的影響
2.4.2 化學成分的影響
2.4.3 鐵液的過熱和高溫靜置的影響
2.4.4 孕育的影響
2.4.5 氣體的影響
2.4.6 爐料的影響
2.5 鑄鐵凝固及冷卻過程中主要缺陷的形成原理及其防止
2.5.1 縮孔及縮鬆的形成及其防止
2.5.2 鑄造應力、變形和開裂及其防止
2.5.3 非金屬夾雜物和組織不均勻性及其防止
2.5.4 氣孔的形成及其防止
參考文獻

第3章 鑄鐵材質的檢測
3.1 鑄鐵化學成分分析
3.1.1 分析方法的分類
3.1.2 取樣和製樣的標準和方法
3.1.3 常用鑄鐵化學成分分析標準
3.1.4 碳硫分析
3.1.5 光電直讀光譜分析
3.1.6 熱分析
3.2 鑄鐵組織檢驗
3.2.1 金相試樣的製備
3.2.2 石墨檢驗
3.2.3 基體組織檢驗
3.2.4 碳化物檢驗
3.2.5 磷共品檢驗
3.2.6 共晶團檢驗
3.2.7 高溫金相組織檢驗
3.2.8 晶粒尺寸檢驗
3.2.9 彩色金相組織檢驗
3.2.10 組織定量分析
3.2.11 常用鑄鐵金相檢驗標準
3.3 鑄鐵現代分析方法
3.3.1 掃描電子顯微分析
3.3.2 透射電子顯微分析
3.3.3 電子探針X射綫顯微分析
3.3.4 X射綫衍射分析
3.4 鑄鐵物理性能測試
3.4.1 密度測試
3.4.2 綫膨脹係數測試
3.4.3 比熱容測試
3.4.4 熱導率測試
3.4.5 磁性參數測試
3.5 鑄鐵力學性能試驗
3.5.1 拉伸試驗
3.5.2 楔壓試驗
3.5.3 硬度試驗
3.5.4 衝擊試驗
3.5.5 彎麯試驗
3.5.6 壓縮試驗
3.5.7 彈性模量試驗
3.5.8 鏇轉彎麯疲勞試驗
3.5.9 平麵應變斷裂韌度KIC試驗
3.5.10 疲勞裂紋擴展速率和疲勞裂紋擴展門檻值試驗
3.6 鑄鐵鑄造性能的測定
3.6.1 流動性測定
3.6.2 體收縮測定
3.6.3 綫收縮測定
3.6.4 裂紋傾嚮測定
3.6.5 鑄造應力測定
3.6.6 凝固膨脹力測定
3.7 鑄鐵使用性能試驗
3.7.1 耐熱性能試驗
3.7.2 耐磨和抗磨性能試驗
3.7.3 耐蝕性能試驗
3.7.4 耐壓試驗
3.7.5 緻密性試驗
3.7.6 鑄造磨球衝擊疲勞壽命試驗
3.8 鑄鐵的無損檢測
3.8.1 用超聲波法測定球墨鑄鐵球化率
3.8.2 用超聲波法鑒彆鑄鐵石墨形態
3.8.3 用電磁法進行鑄鐵分選
3.8.4 鑄鐵件缺陷的無損檢測
參考文獻

第4章 灰鑄鐵
4.1 金相組織特點及其對性能的影響
4.1.1 石墨
4.1.2 基體
4.1.3 碳化物
4.1.4 磷共晶
4.1.5 共晶團
4.1.6 金相組織對性能的影響
4.2 灰鑄鐵的性能
4.2.1 力學性能
4.2.2 物理性能
4.2.3 使用性能
4.2.4 工藝性能
4.3 灰鑄鐵的冶金質量指標
4.3.1 成熟度及相對強度
4.3.2 硬化度及相對硬度
4.3.3 品質係數
4.4 提高灰鑄鐵性能的途徑
4.4.1 化學成分的閤理選配
4.4.2 改變爐料組成
4.4.3 鐵液過熱處理
4.4.4 鐵液孕育處理
4.4.5 低閤金化
4.5 灰鑄鐵的熱處理及其他處理
4.5.1 灰鑄鐵熱處理特點
4.5.2 灰鑄鐵常用的熱處理工藝
4.5.3 頻波諧波時效
4.6 灰鑄鐵的標準及閤理選用原則
4.6.1 灰鑄鐵的力學性能標準
4.6.2 灰鑄鐵力學性能與鑄件壁厚的關係
4.6.3 試棒與鑄件本體性能
4.6.4 閤理選用原則
4.7 典型灰鑄鐵件
4.7.1 高強度灰鑄鐵件
4.7.2 薄壁減磨灰鑄鐵件
4.7.3 D型石墨鑄鐵件
4.7.4 離心鑄造灰鑄鐵排水管
參考文獻

第5章 球墨鑄鐵
5.1 金相組織
5.1.1 石墨
5.1.2 基體
5.1.3 碳化物
5.1.4 磷共晶
5.2 球墨鑄鐵的性能
……
第6章 蠕墨鑄鐵
第7章 可鍛鑄鐵
第8章 抗磨鑄鐵
第9章 冷硬鑄鐵
第10章 耐熱鑄鐵
第11章 耐蝕鑄鐵
第12章 鑄鐵熔煉 2.鑄造手冊:第2捲  鑄鋼(第3版)本書常用符號錶
第1章 緒論
1.1 鑄鋼工業的發展
1.1.1 鑄鋼件的齣現和鑄鋼工業的形成(1845~1940年)
1.1.2 20世紀40年代以後鑄鋼工業的技術進步
1.2 鑄鋼件的優點
1.2.1 與鍛鋼件比較
1.2.2 與焊接結構件比較
1.2.3 與鑄鐵件及其他閤金鑄件比較
1.3 鑄鋼件的應用
1.3.1 電站設備
1.3.2 鐵路機車及車輛
1.3.3 建築、工程機械及其他車輛
1.3.4 礦山設備
1.3.5 鍛壓及冶金設備
1.3.6 航空及航天設備
1.3.7 高壓容器設備
1.3.8 船舶
1.3.9 農用機具

第2章 基本知識
2.1 鋼的金相和熱處理基礎
2.1.1 Fe-Fe3C相圖
2.1.2 Fe-Fe3C係閤金的分類
2.1.3 碳鋼的鑄態組織
2.1.4 碳鋼在加熱過程中的組織轉變
2.1.5 碳鋼在冷卻過程中的組織轉變
2.1.6 碳對碳鋼顯微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2.2 鋼的閤金化基本知識
2.2.1 閤金元素在鋼中存在的形態
2.2.2 閤金元素對相圖的影響
2.2.3 閤金元素對等溫轉變麯綫的影響
2.2.4 閤金元素對鋼的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2.2.5 常用閤金化元素在鋼中的作用
2.3 影響鑄鋼性能的一些因素
2.3.1 鋼中常見雜質元素的影響
2.3.2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影響
2.3.3 鑄鋼凝固速度對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2.4 電弧爐煉鋼基本知識
2.4.1 電弧爐煉鋼方法的分類
2.4.2 電弧爐煉鋼中的爐渣
2.4.3 煉鋼中冶金反應的熱力學
2.4.4 煉鋼中冶金反應的動力學
2.5 感應電爐煉鋼基本知識
2.5.1 無芯感應電爐煉鋼原理
2.5.2 感應電爐煉鋼的優缺點
2.5.3 真空感應電爐煉鋼
2.6 爐外精煉基本知識
2.6.1 爐外精煉的重要作用
2.6.2 爐外精煉技術的發展
2.6.3 爐外精煉的特點和方法
2.6.4 爐外精煉的基本原理
2.6.5 爐外精煉技術在鑄鋼生産中的應用
2.6.6 純淨鋼精煉技術
2.6.7 爐外精煉技術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第3章 鑄鋼的分類及牌號錶示方法
3.1 鑄鋼的分類
3.2 我國鑄鋼牌號的錶示方法
3.3 某些國傢鑄鋼牌號的錶示方法
3.3.1 國際標準化組織(IS0)
3.3.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EN)
3.3.3 德國[DIN(SEW)]
3.3.4 美國國傢標準(ANSI/ASTM)
3.3.5 英國(BS)
3.3.6 法國(NF)
3.3.7 日本(JIS)
3.3.8 俄羅斯(ROCT)
3.4 各國鑄鋼牌號錶示方法對照錶

第4章 一般工程與結構用鑄造碳鋼和高強度鑄鋼
4.1 鑄造碳鋼
4.1.1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
4.1.2 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方法
4.2 -般工程與結構用高強度鑄鋼
4.2.1 國際標準
4.2.2 美國標準
4.2.3 其他國傢的有關標準
4.3 焊接結構用鑄鋼
4.3.1 國際標準
4.3.2 中國標準
4.3.3 日本標準
4.3.4 美國標準
4.3.5 德國標準
4.4 碳鋼的物理性能和鑄造性能
4.4.1 物理性能
4.4.2 鑄造性能
4.5 碳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4.5.1 鑄態組織
4.5.2 低碳(W(C)=0.2 %)鑄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4.5.3 中碳(W(C)=0.4 4%)鑄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4.5.4 高碳亞共析(W(C)=0.6 4%)鑄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4.5.5 高碳過共析(w(C)=1.2 0/0)鑄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4.5.6 鑄造碳鋼的斷麵效應

第5章 鑄造中、低閤金鋼
5.1 低閤金結構鑄鋼
5.1.1 國傢標準低閤金結構鑄鋼
5.1.2 行業標準低閤金鑄鋼(JB/T6402-2006)
5.2 我國的中、低閤金高強度鑄鋼
5.2.1 鑄造錳鋼
5.2.2 鑄造矽錳鋼
5.2.3 鑄造錳鉬鋼
5.2.4 鑄造矽錳鉬鋼
5.2.5 鑄造錳鉬釩及鑄造矽錳鉬釩鋼
5.2.6 鑄造錳鉬釩銅鋼
5.2.7 鑄造鉻鋼
5.2.8 鉻鉬鑄鋼
5.2.9 鉻錳矽鑄鋼
5.2.10 鉻錳鉬鑄鋼
5.2.11 鉻鉬釩鑄鋼
5.2.12 鉻銅鑄鋼
5.2.13 鉬鑄鋼
5.2.14 鉻鎳鉬鑄鋼
5.2.15 銅鑄鋼
5.3 微量閤金化鑄鋼
5.3.1 釩、鈮係微量閤金化鑄鋼
5.3.2 硼係微量閤金化鑄鋼
5.3.3 稀土鑄鋼
5.4 國外的中、低閤金鑄鋼
5.4.1 歐洲標準(EN)中、低閤金鑄鋼
5.4.2 美國的中、低閤金鑄鋼
5.4.3 日本的低閤金鑄鋼
5.4.4 德國的低閤金高強度鑄鋼
5.4.5 俄羅斯閤金鑄鋼
5.4.6 法國工程與結構用鑄鋼:
5.4.7 英國工程與結構用鑄鋼:
5.4.8 瑞典非閤金和閤金鑄鋼
5.4.9 美國某公司典型低閤金鋼成分對照
5.5 低閤金高強度鑄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5.5.1 w(Mn)=1.5 %的鑄鋼
5.5.2 w(Mo)=0.5 %的鑄鋼
5.5.3 鉻鉬釩鑄鋼
5.5.4 鉻鑄鋼
5.5.5 鉻鉬鑄鋼
5.5.6 鉻鉬鑄鋼
5.5.7 鉻鉬鑄鋼
5.5.8 鉻鉬鑄鋼
5.5.9 鉻鎳鉬鑄鋼
5.5.10 鎳鑄鋼

第6章 鑄造不銹鋼與耐熱鋼
6.1 工程與結構用中、高強度馬氏體不銹鋼
6.1.1 有關標準
6.1.2 w(Cr)=13%、W(Ni)=4%左右的鑄鋼
6.1.3 沉澱硬化不銹鋼
6.2 耐腐蝕鑄造不銹鋼及鎳基鑄造閤金
6.2.1 耐腐蝕不銹鋼的品種
6.2.2 耐腐蝕不銹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物理性能
6.2.3 耐腐蝕不銹鋼的有關標準
6.2.4 耐腐蝕不銹鋼的物理性能
6.2.5 耐腐蝕不銹鋼的典型金相組織
6.2.6 耐腐蝕鎳基閤金
6.3 鑄造耐熱鋼
6.3.1 耐熱鋼的分類
……
第7章 鑄造耐磨鋼
第8章 鑄造特殊用鋼及專業用鋼
第9章 鑄造用鋼的熔煉
第10章 鑄造用鋼的爐外精煉
第11章 鑄鋼件的熱處理
第12章 鑄鋼件的質量檢測3.鑄造手冊:第3捲 鑄造非鐵閤金(第3版)
4.鑄造手冊:第4捲 造型材料 (第3版)5.鑄造手冊:第5捲 鑄造工藝 (第3版)6.鑄造手冊: 第6捲 特種鑄造  (第3版)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