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精)——2014中國好書榜獲奬圖書 第十屆文津奬獲奬圖書 | 作者 | 孫機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ISBN | 9787101099812 | 齣版日期 | 2014-07-01 |
| 字數 | 頁碼 | 432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成就,是我們這個東方大國五韆年輝煌曆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本國情,本應成為常識,傢喻戶曉。孫機先生以大傢的底蘊、曉暢的文筆,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基本知識,係統地呈現在這部書裏。 |
| 作者簡介 | |
| 孫機,1929年生,山東青島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中國國傢博物館研究館員、學術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國務院授予的特殊津貼,全國美協授予的“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傢”奬。著有《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中國古輿服論叢》《中國聖火——中國古文物與東西文化交流中的若乾問題》《仰觀集》等。 |
| 目錄 | |
| 一 農業與膳食 二 酒、茶、糖、煙 三 紡織與服裝 四 建築與傢具 五 交通工具 六 冶金 七 玉器、漆器、瓷器 八 文具、印刷、樂器 九 武備 一〇 科學技術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1. 孫機先生是中國國傢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在文物鑒定等方麵具有非常深的造詣,在文物界、考古界享有盛譽。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領域的讀者來說,要深入瞭解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曆史時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而《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樣一本以“物質文化”為切入點的書籍,恰恰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視角。《精》字可能意味著它在內容上更加精煉、詳實,而“2014中國好書榜獲奬圖書”和“第十屆文津奬獲奬圖書”的榮譽,更是對這本書品質的有力證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揭示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發展的脈絡和規律。我期待書中能夠係統地介紹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人們的物質生活差異,比如貴族的奢華與平民的簡樸,以及這種差異是如何通過物質消費體現齣來的。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物質文化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經濟、科技乃至思想文化所産生的深遠影響,從而幫助我們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成就。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方麵,總覺得那是一個充滿智慧和藝術的世界。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名為《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書,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封麵設計也頗有匠心,古樸的色調,搭配著一些精美的紋樣,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帶迴瞭那個遙遠的年代。拿到手裏,厚實的手感,精美的裝幀,都預示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書。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尋那些沉澱在曆史長河中的物質印記,去感受古人的生活氣息,去理解他們是如何用雙手和智慧創造齣璀璨的文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窗戶,讓我能更直觀、更深入地認識那個時代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審美情趣、他們的技術水平,以及這些物質形態背後所承載的深刻文化內涵。這本書獲得的榮譽也讓我對其品質充滿信心,這必定是一部經過精心打磨、內容紮實的學術力作。
评分當我看到《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本書的簡介,得知它是由湖北新華書店推薦並齣版的,這讓我對它的內容和傳播有瞭更深的信任感。新華書店作為國內重要的圖書發行機構,其推薦的書籍通常都經過瞭嚴格的篩選和評估。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涵蓋的範圍非常廣闊,從衣食住行到工具器皿,從建築藝術到生活習俗,都屬於物質文化的範疇。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將這些看似分散的元素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物質生活畫捲。我尤其希望能夠看到書中對一些具體器物的詳細解析,比如古代的傢具是如何設計的,當時的房屋結構有哪些特點,人們用什麼樣的炊具烹飪食物,又用什麼樣的餐具進食。我相信,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深入瞭解,我們纔能真正地走進古人的生活,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生存智慧。
评分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許多關於中國古代曆史文化的書籍湧現齣來,但真正能夠深入淺齣、引人入勝的卻不多。《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本書,聽說是獲得瞭“中國好書榜”和“文津奬”的雙重肯定,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瞭其學術的嚴謹性和內容的權威性。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站在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抽象的曆史概念轉化為具體的物質形態,讓我們能夠“看得見”古人的生活。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羅列器物的名稱和年代,更能深入挖掘這些物質背後的社會意義、經濟價值和文化象徵。例如,一件簡單的陶罐,它可能承載著當時人們的飲食習慣、儲存方式,甚至是祭祀儀式。一件華麗的服飾,則能反映齣當時的社會等級、審美風尚以及與外界的交流情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博學的導遊,帶領我穿梭於曆史的街巷,觸摸那些真實存在過的物品,聆聽它們訴說的故事。
评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手工藝有著深深眷戀的普通讀者,我總覺得在現代社會,我們丟失瞭太多寶貴的東西。那些曾經輝煌的手藝,那些融入瞭匠人血汗和智慧的器物,如今大多隻能在博物館裏纔能窺見一斑。這本書的齣現,恰似一股清流,讓我得以在文字和圖片中重拾那些失落的美好。《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的是陶瓷的溫潤,絲綢的華美,木器的精巧,還有金屬的剛毅。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夠詳細地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物質文化特色,比如唐朝的開放包容如何體現在其服飾和器皿上,宋朝的雅緻細膩如何彰顯於其瓷器和書畫用具中。我也很想瞭解,古人在製作這些物品時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工藝流程,這背後蘊含著多少代人的經驗積纍和技術革新。通過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更具體地感知中國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以及他們對美的極緻追求,從而引發我對當下製造業和傳統手工藝復興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