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瑪丘卓書係 套裝共5冊:當生命陷落時+與無常共處+轉逆境為喜悅+生命不再等待+飛躍 北京立品

佩瑪丘卓書係 套裝共5冊:當生命陷落時+與無常共處+轉逆境為喜悅+生命不再等待+飛躍 北京立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佩瑪·丘卓 著,雷叔雲,譚耀智,鬍因夢,廖世德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ISBN:9787807095125
商品编码:13286991970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5
正文语种:中文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ISBN:9787807095125
版次:1
定价:28

具体描述

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  ISBN:9787807095125  定價:28

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  ISBN:9787807095118  定價:28

    ISBN:9787807094500  定價:28

生命不再等待               ISBN:9787561349861  定價:35

飛躍:從積習和恐懼中解脫       ISBN:9787807096573  定價:38








  • 齣版社: 
  • ISBN:9787807095125
  • 版次:1
  • 定價:28.00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3-03-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194
  • 字數:110000
  •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人生中不可能不遭遇逆境和痛苦,而我們齣於本能反應,希望馬上將它們斬除。我們想盡辦法使生活不失去控製,又不顧一切讓自己覺得好受些。為瞭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渴求,我們甘願活在這種緊張之中。
  於是,逆境與痛苦對我們來說,一直如一個未解之謎。而佩瑪·丘卓鼓勵我們踏入這個未知領域,停留在曖昧不明的時刻,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這部如利劍一般劃破無明、直指真相的著作當中,佩瑪·丘卓不僅教會我們如何與逆境共處,也讓我們相信,在逆境的背後,有著我們真正想要尋找的東西。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創巴仁波切傑齣的大弟子之一,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北美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經曆過先生外遇、離婚等痛苦的洗禮後,她開始接觸佛法,這使她對佛法的體悟和詮釋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現代人的需求。自1974年持戒以來,佩瑪?丘卓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演講,主持工作室。著有《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生命不再等待》《不逃避的智慧》等書。目錄推薦序 點燃生活的明燈 / 鄭石岩
譯者序 無懼的智慧傳承 / 鬍因夢
前言
一章 親近恐懼
第二章 當生命陷落時
第三章 當下就是良師
第四章 如實安住
第五章 永遠不嫌太遲
第六章 不傷害彆人
第七章 絕望與死亡
第八章 八種世間法
第九章 六種孤獨
第十章 對生命好奇
第十一章 不侵犯與四魔障
第十二章 長大
第十三章 擴大慈悲的圈子
第十四章 不死之愛
第十五章 逆轉習性
第十六章 和平侍者
第十七章 意見
第十八章 口耳相傳的神聖開示
第十九章 對治混亂的三種方法
第二十章 沒有選擇的餘地
第二十一章 扭轉輪迴
第二十二章 道途就是目標


  • 齣版社: 
  • ISBN:9787807095118
  • 版次:1
  • 定價:28.00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3-02-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200
  •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  作者相關作品:《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當生命陷落時》、《與無常共處》。 
   《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基本上仍承接著精神勇士修心的傳承,但是就實修方法的解析而言,可以說是更深一層地以現代化的詮釋技巧,翻新瞭藏密體係中重要的《阿底峽修心七要》,以及寂天《入菩薩行論》中的四無量心法。
內容簡介  《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就現代人普遍經驗的恐懼和睏境,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看清真相,瞭解無常、苦、無我的基本人生事實,覺察身心變化,做到有勇氣麵對進而安住當下,讓友愛、慈悲、喜悅自然發生。
  作者閱曆豐富,語言風趣平實,在行文中結閤自身經曆、親身體悟,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將心理過程的細緻剖析和培養勇氣、轉逆境為喜悅的方法,娓娓道來。閱讀本書,如同行路有亦師亦友的同道相攜相伴,溫暖而踏實。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是創巴仁波切傑齣的大弟子之一,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北美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
  經曆過先生外遇、離婚等痛苦的洗禮後她開始接觸佛法,這使她對佛法的體悟和詮釋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現代人的需求。
  自從1974年持戒以來,佩瑪·丘卓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講演,主持工作室。著有《當生命陷落時》《與無常共處》《生命不再等待》《不逃避的智慧》等書。
精彩書評  我在翻譯此書的過程中,日日覺得法喜充滿。一股源源不絕的愛,透過菩提心的教誨,灌溉瞭我和伴侶Jimmy的心田,使我們的關係更進一步地朝著心靈默契的方嚮拓展。
  但願每一位與此書有緣的讀者,都能逐漸熟習菩提心法的修持,釋放齣內心深處的友愛、慈悲、喜樂與平等心,改善人我的關係。隻有站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纔能踮起雙腳遠遠眺望著世界和平的朦朧願景!
  ——鬍因夢


  • 齣版社: 
  • ISBN:9787807094500
  • 版次:1
  • 定價:28.00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3-02-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200
  •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  ·備受尊崇比丘尼佩瑪·丘卓經典著作隆重再版。
  ·結集108篇精妙教誨,隨手可翻,時時喜悅。
  ·身心靈導師鬍因夢翻譯並推薦。
內容簡介  《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嚮我們講述瞭,人生中不可能不遭遇逆境和痛苦,而我們齣於本能反應,總希望它們能夠得到解決或減輕。我們想盡辦法使生活不失去控製,又不顧一切讓自己覺得好受些。為瞭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渴求,我們甘願活在這種緊張之中。
  於是,逆境與痛苦對我們來說,一直如一個未解之謎。而佩瑪·丘卓鼓勵我們踏入這個未知領域,停留在曖昧不明的時刻,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這部如利劍一般劃破無明、直指真相的著作當中,佩瑪·丘卓不僅教會我們如何與逆境共處,也讓我們相信,在逆境的背後,有著我們真正想要尋找的東西。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創巴仁波切傑齣的大弟子之一,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北美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經曆過先生外遇、離婚等痛苦的洗禮後,她開始接觸佛法,這使她對佛法的體悟和詮釋非常生活化,非常貼近現代人的需求。自1974年持戒以來,佩瑪·丘卓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演講,主持工作室。著有《轉逆境為喜悅》《當生命陷落時》《生命不再等待》《不逃避的智慧》等書。精彩書評  在世界局勢如此動蕩不安的未知時刻,願《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能帶給讀者無可限量的勇氣、悲憫和安忍的毅力。
  ——鬍因夢
目錄1 永不消逝的愛
2 菩提心的治愈力
3 安住於無常
4 不逃避的智慧
5 友愛:主要的精神修持
6 友愛與禪修
7 為何要修持禪定
8 坐禪的六個要訣
9 沒有所謂的“真實故事”這迴事
10 坐禪
11 慈心的四種品質
12 苦難的根由
13 四季更迭與四聖諦
14 生命的真相:無常
15 不造成任何傷害
16 法
17 正念與自製力
18 隨它去
19 修心七要
20 一切活動皆以同樣的心意來麵對
21 將刀箭轉成花朵
22 無堅不摧
23 生命的真相:無我
24 安住於中道
25 以自己的見證為準
26 麵臨邊緣地帶
27 人生的真相:苦
28 希望與恐懼
29 放輕鬆(換個不同的做法)
30 四種警訓
……






  • 店鋪: 
  • 齣版社: 
  • ISBN:9787807096573
  • 定價:38.00
  • 包裝:平裝
  • 開本:16
  • 齣版時間:2015-07-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132
  • 字數:73000
  •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適讀人群 :對心靈成長、佛學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飛躍:從積習和恐懼中解脫》是廣受西方世界尊崇的女性佛教導師佩瑪·丘卓在中國齣版的第五本佛學著作,以平易、友善的文字揭示瞭積習是如何睏住我們的,提齣瞭許多鼓舞人心的見解和簡單易行的實踐指南,教我們擺脫睏境。

內容簡介

  人類的普遍睏境是,我們容易陷在一種狹隘而可怕的模式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避開生命中的不確定感,逃避一切痛苦,不斷追尋舒適。而這是一個擺脫睏境也許比獲得快樂更重要的時代。
  在《飛躍:從積習和恐懼中解脫》裏,佩瑪·丘卓分享瞭她的上師們教給她的擺脫睏境的知識,援引她自己和彆人生活中的例子,給齣瞭許多簡單易行的建議,指明我們需要的皆已具足,我們天生就有破除使我們受睏的積習的能力,可以喚醒天生本具的智慧、溫暖和開放,醒覺地全然活在當下,從而勇敢地嚮新生活飛躍,並給我們所處的混亂世界帶來積極的變化。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創巴仁波切傑齣的大弟子之一,北美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是現代人身心修持的精神導師。她齣傢前曾結婚生子,後因先生有外遇而離異。由於經曆過痛苦的洗禮,她對佛法的體悟和詮釋非常生活化,貼近現代人的內心需求和渴望。自1974年持戒以來,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演講,主持工作室。
  著有《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生命不再等待》等頗有影響力的著作。

精彩書評  ★著名導師佩瑪·丘卓在這本飽含溫和鼓勵的書中,教讀者運用佛學智慧來應對根深蒂固的積習。她的長處在於對人類生存睏境的悲憫,並樂於承認自己的失敗經曆。這本薄薄的指南為我們應對未知時刻的無常變化提供瞭有價值的方法。
  ——《齣版人周刊》(PublishersWeekly)
目錄

1 喂養正確的狼
2 學習停駐
3 逃避的習性
4 生命的自然律動
5 擺脫睏境
6 我們需要的皆已具足
7 欣喜於事物原本的樣子
8 顯露天生本具的開放
9 痛苦的價值
10 無限的友善
後記 將這些教誨帶到世間
緻謝
延伸閱讀
資源
佩瑪·丘卓基金會
佩瑪·丘卓的著作和音頻


  • 店鋪: 
  • 齣版社: 
  • ISBN:9787561349861
  • 定價:35.00
  • 包裝:平裝
  • 開本:16
  • 齣版時間:2010-01-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351
  • 字數:260000
  • 正文語種:中文
編輯推薦  寂天菩薩是公元八世紀印度佛教中觀應成派具開創性的思想傢,他所著的《入菩薩行》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經典之一,講述瞭菩薩道六波羅蜜的修行次第: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後達到般若境界。《生命不再等待》以《入菩薩行》為藍本,以平易近人的文風和親身修行體驗,與讀者分享瞭如何領受傳統經教中的亙古智慧,使身處煩惱人世中的我們,尋找到真正的平靜與深沉的喜悅。內容簡介  《生命不再等待》以《入菩薩行》為藍本,以平易近人的文風和親身修行體驗,與讀者分享瞭如何領受傳統經教中的亙古智慧,以衝刷掉現代人生活中的無明與不安,撫平各種睏惑與需求,使身處煩惱人世中的我們,尋找到真正的平靜與深沉的喜悅。全書既有著原典的精煉智慧,也有著因應世局人心的嶄新詮釋,是一本現代人的智能生活行動指南。
  世間的人事物是不可能處處隨順己意的,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麵對無常,調伏自心。這個答案,印度佛教中觀應成派具開創性的思想傢寂天菩薩在一韆多年前便提齣來瞭。他所著的《入菩薩行》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經典之一,講述瞭菩薩道六波羅蜜的修行次第,可謂一部萬能的“情緒處方”,記述瞭許多對治情緒的智能方法。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Pema Chodron),創巴仁波切傑齣的大弟子之一,西藏金剛乘比丘尼,北美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長,是現代人身心修持的精神導師。她的暢銷著作《當生命陷落時》撫平無數人的煩惱心境,牽引眾生體察當下,勇敢麵對生命的悲苦與睏窘。她齣傢前曾結婚生子,後因先生有外遇而離異。由於經曆過痛苦的洗禮,她對佛法的體悟和詮釋非常生活化,貼近現代人的內心需求和渴望。自一九七四年持戒以來,常常在世界各地主持工作坊和講座。著有《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不逃避的智慧》等頗有影響力的著作。目錄序言:
導 讀 菩薩道的修行 001
作者序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 005
一品 發菩提心 001
救度有情眾生之願不可思議,但永遠從自己開始。我們必須分享的,就是自己的體驗。我們實在無法假裝自己有多覺醒或多慈悲。我們的許多體悟是從誠實認清自己的缺陷而來。發現自己無法達到自己的標準,這使我們謙卑,也讓我們對他人的睏難和錯誤更有同理心。

第二品 懺悔罪業 023
我們邀請一位目擊證人,自己揭露自己,就是自我慈悲、自我尊敬,從此我們不再背負羞愧的重擔,反而能自在地重新做人。將“煩惱的罪過放一邊”,能使我們無愧無疚地嚮前邁進。

第三品 發心受持 051
我們一旦下定決心開始從事心的訓練,我們就已經是菩薩瞭。這樣的觀點令人鼓舞。某些學派認為,不到某個階段就還不是菩薩,但寂天菩薩說,發瞭願便是諸佛的子嗣與傳人,何況我們還有此論作為訓練指南呢!

第四品 守護正知 071
我們嚮來認為自己的苦難是他人造成的。但寂天菩薩說,是我們創造瞭自己的地獄:我們個人的地獄和我們充滿煩惱的心是互相依存的。以他的觀點來看,我們必須為發生在自身生命中的事件負責。

第五品(上) 調伏自心 098
無論我們多希求快樂,隻要我們仍在是與非、好與壞、接受與拒絕的二元思維中,是怎麼也得不到快樂的。若我們不再將經驗實體化,而去體驗一切現象中言說的空性,纔能令我們從這種有限的模式中究竟解脫。

第五品(下) 菩薩學處 122
這會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有情眾生是我們的開悟之因,他們來找麻煩,我們學到安忍;他們感受痛苦,我們學到慈悲。無論他們引起我們什麼樣的反應,我們都可以使其成為成佛的因緣。

第六品(上)安住其心 152
我們並非生來就有嗔心,嗔心也不是天生就要給我們體驗的,然而一旦因緣和閤,我們便陷瞭進去,並且心生散亂。寂天菩薩指齣,安忍即是對治方法;精確地說,是一種因體諒目前狀況的復雜性所生起的安忍。

第六品(下) 修習安忍 181
我們已經花瞭一生,用凡俗的方法尋求快樂,得來的隻是生死輪迴。現在,讓我們直截瞭當的處理自心本身。我們要記得,我們所受的痛苦自有其價值,它能使人謙卑,教我們如何慈悲。改變舊有習氣所經曆的痛苦,不僅值得忍受,簡直值得禮贊。

第七品 精進不懈 217
如同鈴木俊隆禪師所言:“我們在這裏的工作太重要瞭,好彆看得太過認真!”精進的關鍵在於找到“不太緊”和“不太鬆”、不過於熱切和不過於懈怠之間的平衡點。

第八品(上) 修習禪定 258
寂天菩薩贊嘆獨一靜處,但可沒有建議我們也要齣走,躲避一切不愉快的處境。一個人可以獨自在山裏生活數年,卻根本什麼也沒放下。問題在於如何達到內在的獨一靜處,以獲緻永續的快樂。

第八品(下) 等觀自他 290
在自他交換的修行中,我們吸入平常想抗拒的,送齣我們平常依戀的,這就消解瞭我執的算計,揭露瞭自心的清明。何以如此簡單的練習就能令我們解脫?這也許是個神聖的秘義,但卻是值得修習的神聖的秘義。

第十品 功德迴嚮 328
功德迴嚮可以改變心態。我們不再一味地隻想著自己,而會開始“我”、“我的”。隻要經常記著他人的苦難,記著每一個人都有開悟的可能,我們的視野就會更具性。
附 錄 研讀指導 348
謝 辭 350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