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南昌會戰(贛北大爭奪)+中國抗日戰爭-衡陽保衛戰(夢斷衡陽城)兩冊

中國抗日戰爭-南昌會戰(贛北大爭奪)+中國抗日戰爭-衡陽保衛戰(夢斷衡陽城)兩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呂曉勇 著
圖書標籤:
  • 抗日戰爭
  • 南昌會戰
  • 衡陽保衛戰
  • 贛北爭奪
  • 夢斷衡陽城
  • 軍事曆史
  • 戰爭史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研究
  • 國共閤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ISBN:9787454121250
商品编码:13885612847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由呂曉勇、江聖*的《夢斷衡陽城(1944衡陽保 衛戰影像全紀錄)》全方位、多視角、全景式地記述 瞭1944年衡陽保衛戰的全過程。此役,中國陸軍**0 軍抗日官兵孤軍守城,擊退日軍三次大規模的進攻, 堅守衡陽47天,震撼中華。書中大量珍貴的曆史資料 圖片,讓讀者*加直觀地瞭解這段曆史。
本書兼具紀實性、文學性、史料性。
薛嶽對於日軍的動嚮掉以輕心。他認為,經過前 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已經不太可能再次對長沙地區發 動攻擊。趙子立不同意薛嶽的看法,他認為長沙地區 很快又會燃起戰火。可是,他說服不瞭任何一個有權 調動兵力的人聽信他的話。
蔣介石很不高興。因為他感覺他被美國人衊視瞭 。同樣作為國傢元首,蔣介石怎麼能接受羅斯福的命 令?看在美國援助的麵子上,蔣介石沒有翻臉。而是 用瞭一個“拖”字訣。
方先覺已經拜倒在日本美人的裙下?日本人一度 相信這是真的,他們放鬆瞭對方先覺的警惕。蔣介石 讓戴笠一定要把方先覺從日本人手裏弄齣來。蔣介石 很憤怒,心中下決心要把這個“叛將”處決,以儆效 尤,以正軍心。一旦等到方先覺真的逃瞭齣來,為鼓 士氣,蔣介石頒令授予其青天白日勛章。 目 錄

章  睏獸猶鬥

  一、“剃刀東條”圈定“一號作戰”

  二、大本營特急復電:不能輕易指示

  三、曠古大作戰

第二章  緻命的誤判

  一、徐永昌:日軍無理由打通平漢路

  二、薛嶽:日軍已不敢進攻瞭

  三、趙子立:薛嶽要誤事

  四、第9戰區戰鬥部署

第三章  算計與傾軋

  一、該由誰來守長沙?

  二、我纔不去給重慶守大門!

  三、守住嶽麓山,就是守住瞭長沙!

  四、長沙成為孤島

  五、以主力守嶽麓山

  六、第4軍第59師參謀長張國泰親述

第四章  追究責任

  一、惡戰之前

  二、記者的義氣

  三、誰承擔失利的責任

第五章  兩個人的競賽

  一、羅斯福的後通牒

  二、對敵國易,對友邦難

第六章  的希望

  一、委屈的蔣委員長

  二、先覺的方將軍

  三、泰山軍鎮守衡陽

第七章  軍令如山

  一、上不瞭的硬上

  二、攻不下也要硬攻

  三、擋不住也要硬頂

第八章  苦守

  一、苦守待援

  二、小衡陽大局麵

  三、艱難的決定

第九章  逃亡

  一、身為囚徒

  二、逃逸的督軍

  三、英魂迴傢

  四、兩位參戰將領的衡陽會戰親曆

第十章  得失與功過

  一、薛嶽的迴顧

  二、官員、民眾為衡陽請功

  三、為將軍正名

參考文獻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一、“剃刀東條"圈定“一號作戰” 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已接近尾聲,黎明即將到來。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齣現重大轉摺。
蘇德戰場,斯大林麾下的勇將們已經開始實施徹底粉 碎第三帝國的“十次打擊”。
美英兩國則著手開闢歐洲的第二戰場,1944年1 月21日夜,美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第8集團軍在意大利 安齊奧登陸,與此同時“諾曼底登陸”也進入倒計時 狀態。
太平洋戰場,1944年1月至2月間,美國陸海空軍 攻占吉爾伯特群島後,兵鋒直指日本太平洋國防圈前 衛綫東側的馬紹爾群島。這是美軍次攻入日本領 土。美軍憑藉強大的火力優勢,以犧牲2200人的代價 ,徹底擊垮瞭抱定“玉碎”信念的守島日軍,這條控 扼太平洋正麵的防綫被終突破。東條英機不得不痛 苦地承認太平洋*國防圈已被撕開瞭一個無法綴補 的缺口。自此,美國海空力量得以深入太平洋中部。
太平洋戰場的接連挫敗,引發瞭日本高決策層 的警覺。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為獲得 穩定的資源供應必須建立牢靠順暢的海上交通綫。為 此,“大和民族”已經付齣瞭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海 上運輸綫毫無疑問是日本的“生命綫”。1941年日軍 之所以用近乎賭博的偷襲行動進攻珍珠港,就是為瞭 徹底摧毀美軍太平洋艦隊,維護其海上運輸綫的安全 ,保證海洋擴張既定戰略的實施。但日本完全低估瞭 美軍的戰爭耐受能力,美軍迅速恢復瞭太平洋戰場的 軍力,並且穩紮穩打,節節推進,將戰綫一直延伸到 瞭中太平洋。
戰局發展到這一步,日軍大本營不得不麵對一個 他們不希望齣現的局麵——在太平洋戰場失敗的情 況下該如何堅持 “長期戰爭”? ENTRY: 諾曼底登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戰役之一。1944年6 月,參加大規模的登陸戰役的盟軍將士多達287萬人 ,而德國法西斯隻有60個師,每個師平均不到9000人 。6月6日,盟軍2395架運輸機和847架滑翔機,載著3 個傘兵師,嚮法國境內實施空降。英美數韆架轟炸機 猛烈轟炸預定登陸地點,海軍艦隻用重炮轟擊德軍沿 海陣地。從清晨6時半起,盟軍先後在法國諾曼底五 個灘頭登陸。8月25日,參加盟軍的法國第2裝甲師進 入巴黎。至此,諾曼底戰役勝利結束。
海上交通綫既失,陸上交通綫變得尤為重要。
1944年5月《廣西日報》即發文指齣: 美國海軍恢復和發展得那樣快,到現在竟已威脅 日本所有海上交通綫,將使它的“大東亞共榮圈”變 成一個攔腰被截斷的長氣球。敵人*稱他們的交通 綫為“輸血管”,這比喻現在反成瞭對於他自己的諷 刺。對於他那浮腫的大帝國,動脈的硬化或截斷將是 死癥…… 麵對這種威脅,日軍挽救輸血管絕癥變成瞭首要 的任務。日本已不能再通過沉重打擊美國海軍而確保 海上交通綫,則唯有盡其所能地為業已受傷的肢體去 另找一根輸血管——打通陸上交通綫。
對此,日軍決策層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瞭這一點。
有人曾作過這樣的比喻:一個國傢就像一條船一樣, 船上有船長、槍炮長、輪機長、航海長……這些人都 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不能沒有冒著風雨站在桅杆上的 嘹望者,給全船的人發警訊、鳴警笛、敲警鍾。為瞭 保證船的安全,他必須站在桅杆上,拿著“韆裏眼” 看什麼地方有冰山,什麼地方有暗礁,什麼地方有風 暴…… 真田穰一郎,日軍參謀本部作戰科長,不愧為這 樣一位手握“韆裏眼”、發警訊、鳴警笛、敲警鍾、 冒著風雨站在桅杆上的嘹望者。早在1943年,美軍攻 占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時。真田穰一郎就預見到 瞭日軍可能喪失太平洋製海權的危險,並對戰局進行 瞭全麵、細緻、耐心的研究,終提齣在難以扭轉太 平洋總體戰局的情況下,日軍如能在中國大陸占有牢 固的立足點,與東南亞戰場聲氣相通,則足以支持帝 國的長期戰爭。為此,真田嚮時任總理大臣兼陸軍大 臣的東條英機提齣瞭建議:打通大陸交通綫。
日本東京總理大臣官邸。昏暗的燈光下,東條英 機神色凝重,掃視著坐在辦公桌對麵的真田穰一郎和 服部卓四郎,好像要從他們的臉上讀齣些什麼。後 ,東條的目光落在瞭桌上的一疊用牛皮紙信封裝裹起 來的厚厚文件上,信封上赫然標示著紅色大字:絕密 ! 東條英機,1884年12月30日齣生在東京山手區青 山一個軍閥之傢。其父東條英教乃日本陸軍大學首屆 畢業生,由一名下級軍官終晉升為中將,曾作為大 本營高級參謀參與指揮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1905年 日俄戰爭,號稱陸軍軍部裏屈指可數的戰術傢。其晚 年所著兵書《戰術麓之塵》被譽為日本陸軍寶典。東 條英機就是在這樣一個*崇尚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 道精神的傢庭中成長起來的。
東條英機效忠日本天皇,狂熱地鼓吹對外戰爭, 加之他精明強悍,獨斷專行,強調“閃電”效率,因 而贏得瞭“剃刀片”的綽號。東條英機的這個諢名恰 如其分,“剃刀片”準確描述瞭他那苛毒易怒的性情 、敏銳的軍事頭腦、尖刻的舌頭……但不論怎樣,“ 剃刀東條”在日本軍界的地位一路扶搖直上。
1924年東條英機晉升中佐後,升任陸軍省軍務局 的高級科員。1928年8月,晉升大佐,次年擔任步兵 第1聯隊隊長,不久任陸軍省參謀本部課長。“九· 一八”事變中,東條英機充當侵華戰爭急先鋒,積極 策劃侵華陰謀。
1933年,東條英機晉升陸軍少將,任軍事調查部 部長。1935年9月,齣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兼任關東 *備部長,為軍內統製派首領,從此踏上瞭飛黃騰 達之途。在此期間,他充分施展雷厲風行的鐵腕,大 搞“強化治安”、“整肅綱紀”,對中國東北民眾實 行恐怖的憲兵和警察統治,他的爪牙贏得瞭“東條憲 兵”的惡名。
1936年,日本的“皇道派”青年官兵發動“二· 二六”兵變,日本朝野震撼,作為“統製派”的東條 英機卻抓住時機,以“整肅綱紀”為名,通過排斥“ 皇道派”,獨攬陸軍大權,同時以此次事件來要挾元 老重臣和工商巨頭,操縱日本政局。1936年12月,東 條英機晉升為陸軍中將,次年3月,又齣任關東軍參 謀長這一要職,成為掌管數十萬侵華精銳武裝的核心 人物,從此擁有瞭實施其法西斯侵略計劃的資本。
P2-6                                      武漢丟失,國民政府上下震動。
蔣百裏和李烈鈞擔心蔣介石要投降,讓馮玉祥去勸蔣介石堅持抗戰決心。蔣介石的心情很不好。作為三軍統帥,他現在的處境*其狼狽。不過,他對抗戰還是有信心的。
想跟日本人妥協的不是蔣介石,是汪精衛。
吳城是南昌的前沿陣地。擁有製空權的日軍占據瞭很大的優勢…… 刁乃剋、謝中坤、徐華編寫的《贛北大爭奪 (1939南昌會戰影像全紀錄)》全方位、多視角、全景式地記述瞭1939年春夏之交,中國軍隊在江西南昌與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場充滿血腥的慘烈對決全過程。
豐富的曆史資料圖片,讓讀者*加直觀地瞭解這段曆史。
本書兼具紀實性、文學性、史料性。 目 錄  
章 風雨南昌
  一、風起雲湧
  二、蔣介石故地布防
  三、國際風雲
  四、南嶽軍事會議
  五、“艷電”齣籠
  六、都想先發製人
第二章 東綫戰場:吳城之戰
  一、水牛與水雷
  二、吳城之戰,大幕拉開
  三、望湖亭作證
  四、血鬥,在街頭巷陌
  五、吳城失守
第三章 西綫戰場:武寜之戰
  一、川軍麵對劊子手
  二、馬卸鞍阻擊戰
  三、血染棺材山
  四、武寜失陷
第四章 正麵戰場:血火修河
  一、較量早已展開
  二、不對稱的炮戰
  三、風中的魔鬼
  四、鮮血鑄起的防綫
  五、連失三城
  六、南昌,在戰火中悲泣
  七、日軍趁火打劫
第五章 南昌反擊戰
  一、反攻,反攻!
  二、空中反擊戰
  三、第1集團軍反擊戰
  四、第19集團軍反擊戰
  五、第74軍反擊戰
  六、第32集團軍反擊戰
  七、悲壯落幕
參考文獻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鑒於南京保衛戰被動防守的慘痛教訓,以及考慮到武漢三鎮在地理位置上不易防守的現實,蔣介石采納瞭中外軍事顧問的建議,一改過去守城阻敵的作戰方式,把防守重點放置在武漢外圍地區。
日軍自6月中旬發動攻勢以後,12日占安慶,繼之占領舒城、桐城、潛山、太湖,打通瞭安(慶)閤( 肥)公路,使北路日軍的進軍路暢通無阻。30日,馬當失陷,中方南綫又失去重要的防守門戶。為瞭保衛大武漢,武漢三鎮的幾百萬市民熱烈地獻金;為瞭保衛大武漢,無數熱血的流亡青年滿腔熱血地呼喚民眾起來自發打擊日軍。
麵對日軍如此大規模的進攻,蔣介石沒有被嚇倒。9月13日蔣介石在漢口接見英國代錶時,英國代錶嚮蔣介石探詢中國可否同意在漢口設安全區,並麵陳日本所提之苛刻條款。蔣介石堅決地迴答道:“凡有中國軍隊駐守的地方就是安全區。”斷然拒絕日本的無理要求,並強調指齣:“中國抗戰是自衛,也是保衛國聯盟約,英國既同為會員國,應徹底與中國閤作,驅逐此人類公敵。此種無理條款,英國根本不應轉遞。” 從10月初開始,隨著武漢外圍陣地一步步緊縮,各要塞基本上都被攻破,武漢撤退隻是早晚的事。就在這個時候,薛嶽兵團在萬傢嶺一帶給瞭當麵進攻之敵以殲滅性的打擊,共殲日軍3000多人。後來,武漢雖然陷落瞭,但國民黨軍在節節阻止日軍的猖狂攻勢下,徹底粉碎瞭日軍狂妄叫囂的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美夢。武漢一戰,日本人想消滅國民黨軍主力,以武力逼迫國民政府就範的企圖不但全部落空瞭,而且日軍不得不陷入長期消耗作戰的泥潭。
武漢之戰,其戰綫之長、時間之久、兵員之多、規模之大,超齣瞭人們事前的想象。
武漢會戰,國民黨政府在戰略上已經做瞭較為充分的準備,將大量的人員、工業設備、戰略物資、學校等全部轉移至重慶等大後方,為以後的長期抗戰奠定瞭基礎。中國抗戰由全麵抗戰初期的被動防禦階段,正在轉入與日軍相持階段。
從戰略上講,日本人完全是被“牽著鼻子”走的。“敵軍始終以一種狂妄的心理,以為我國不會展開全麵的抗戰。同時,且忽略瞭我領土遼闊的條件,故有3個月亡華的企圖,而對自身減弱的條件,毫無估計。結果,隨戰況的延長緻超載其戰略前進的頂點,仍不能殲滅我軍。所以在武漢會戰以前,其重要戰鬥的攻擊成分,本為94%,到武漢會戰以後,則衰退為 53%。至此,雖欲改取守勢,而實際上因戰略側麵的暴露與延長,不能不於全正麵與廣縱深受我不斷的消耗,不能不被動地自陷於坐以待斃的境地瞭。”(劉斐著《敵我戰略戰術之研究》) 下一步,日軍南下,必然組織攻打南昌和長沙。
眼下,如何守衛南昌,已經迫在眉睫。如何調動兵力實施南昌保衛戰略?第9、第3戰區如何協同部署?部隊如何整訓補充?南嶽會議該解決什麼重大戰略問題?這些都是中方所要麵對的和需要解決的緊迫而重大的任務。此刻,爆炸聲又起。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