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蕪,原指蔓生的亂草,但在春迴大地之時,荒圃廢園,也自有爛漫的春光。《春在綠蕪中》所記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暫留之事。那夾帶在風中雨中的花草訊息,鳥蟲微語;那托付在雲上海上的願望紙鳶,魚書小箋。曾是我側耳傾聽,陶然神往的;曾是我欄畔所思,窗前所盼的。曾讓我的快樂之杯盛得滿滿的。
——鍾曉陽《春在綠蕪中》後記
《春在綠蕪中》一書結集的,是鍾曉陽創作《停車暫藉問》時期前後所寫的十四篇散文,記述作者在故鄉中國東北、居住地香港和求學地美國密歇根的交遊。除寫當年各地的風物外,更多的是細筆描繪人情,寫父母、寫姊妹、寫老師、寫親戚、寫朋友,也寫裏弄之間的販夫走卒,這些日常瑣碎的情事感悟, 摺射齣人性的簡樸與純淨。三十年後再版重印,鍾曉陽特意在每篇文末加入後記,交代書中人物的後續生活,是為對消逝青春的追憶與懷念。
##全书最不胜唏嘘的应该是后传了吧,尽管再回首也如永远的少女,但毕竟时过境迁,生命中很多以为天荒地老的事情原来也不过两三句话就能终结。钟晓阳明白自己的困顿,一如当初的放弃,情到浓时情转薄,但幸运的是曾经匆忙又热烈过。感激自己还有颗敏感的心。
评分##这个封面真赞。如果是中学时代看这书大概要打五星,现在过了那个时代
评分##我们是极端迷人的昨天 并且我们 今天将是更加毁灭。放在白蜡木书桌上 感觉无限搭配。装桢 书名当然还有文字 清新如溪水见底 磨圆的小石子 家人友人同学师长 种种人事 踩上去痛或通 都唤醒知觉。三重奏一并<淡江记>+<击壤歌>。时间从此无以为继。
评分##各种不忍看:年少时的思慕、摹写,在意与不自在,仿佛有另一个自己如影随形。文字是密集的“好”,而每篇的“后传”,或白描或无言。当时的月亮啊,隔着三十年如谜的沉默往回看……很感慨,写作当真是长期的战争,才华当然是要的,但与生俱来的一切都有用尽的时候,非得挣扎着、持续不断地写下去不可。
评分##文笔有可取之处,但文章太浅太浅。有听初中生范文之感。
评分##书名好,外加大头春作序,想也没想就买了,读完忍不住问一句,我十六七岁也是这般话痨吗?摘抄非常喜欢的一段:“世上的姻缘,有成的,有不成的,都总有一段绚烂的日子。姐姐如今正是身披绚烂。这时风霜雨露,动不动来骚扰搅混,晴有大晴,阴有大阴,因而喜时大喜,悲时大悲。它是开尽的花朵还要开,皱尽的眉头还要皱。然而我希望她更能面对和宝贵绚烂后的平淡,因为那才是更平实、更自然、更长久,才是真正的长相厮守。那时风雨静息,霜露消散,却是好花不瘦损,春花亭亭立。”
评分##叮叮咚咚
评分##隐约记得我读了,然后没读完送给朋友了
评分##果然还是有少年气的,可惜还不够茁壮。三星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