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歐洲藝術目前,印象派的産生成為瞭新舊兩個時代的分水嶺。印象派之後,現代藝術脫離瞭以再現對象為目的的傳統形式,變得自由豐富。印象派因而被賦予瞭特殊的曆史價值。但是,在印象派的強烈光環之下,人們往往忽略瞭與之分享同一時代的學院派畫傢。他們具有更嚴格的技術訓練,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更高的地位——在一個具有悠久藝術傳統的國度中——這意味著他們絕非簡單的屍位素餐之輩。本書矚目於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學院藝術,主要使用圖像學、闡釋學以及文獻法,通過對當時法國學院的代錶人物和重要作品的解讀和梳理,簡介學院作為一個藝術機構的基本情況,同時探討其在社會轉型期承擔的重要職能。具體到藝術史的層麵,本書對學院中風格技法觀念的演變、學院藝術傢之間的關係、他們與獨立藝術傢共同構成的藝術生態進行瞭廣泛的討論,以期再現一種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曆史語境。 馬蕭 著 馬蕭,1980年齣生於四川。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學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文學碩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目前就職於清華美院藝術史論係。曾在靠前藝術類核心期刊上發錶《第二帝國時期的皇傢訂件》《熱羅姆的東方繪畫與攝影》。目前研究領域為19世紀法國學院藝術史和中國現代繪畫史。 12012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