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寫在前麵/001
序言李躍兒,一個把畫布變成立體樂園的人尹建莉/003
傢長的心聲/005
第1章 認識孩子
1、孩子從哪裏來/003
2、人群中的兒童觀/006
孩子不是空罐子/006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009
孩子不是玩具/011
孩子不是麻煩/013
孩子不是上帝/015
孩子是一顆種子/016
第2章 關鍵時期關鍵幫助
1、(0~1歲)幫助孩子安全起航/021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起航/024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026
2、(0~2歲)大腦工作模式發展的關鍵期/029
孩子為什麼見到什麼啃什麼/030
孩子為什麼見瞭什麼抓什麼/039
孩子為什麼哪裏不平往哪走/045
找到真愛的感覺/049
探索物質是對孩子精神的保護/051
3、(1~2歲)孩子探索的興趣從哪裏開始/053
孩子從探索物質開始探索環境/053
孩子從探索環境中發展自己/054
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時發展語言/057
對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環境和材料/059
1~2歲給孩子的自由範圍/060
4、(2~3歲)探索事物與人的關係對孩子有什麼用/063
孩子為什麼那麼固執/064
怎樣麵對孩子的執拗/068
怎樣yl孩子的工作/070
怎樣麵對2~3歲孩子的想象力/073
2~3歲孩子的情緒幫助/075
3~4歲孩子的情緒幫助/078
5、(3~4歲)這一階段的孩子在發展什麼/080
孩子是如何工作的/081
為瞭生存而尋找友誼/084
按傢庭的模式建立關係/086
為友誼不屈不撓/087
為友誼使用智慧/087
社會性能力的培養/090
怎樣幫助孩子進入群體/092
怎樣幫助孩子發展情感生活/094
6、(4~5歲)孩子需要探索他人心智/097
探索他人心智/099
怎樣麵對4歲孩子的魔幻現實/101
被誇張的思想衝突/105
孩子為什麼挑戰強者和/107
4~5歲孩子的情緒幫助/109
7、(5~7歲)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112
孩子會自然對文化産生興趣/112
上學前班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幫助/117
孩子開始探索群體/131
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幼兒園/135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李躍兒,一個把畫布變成立體樂園的人
尹建莉
我和李躍兒沒見過麵,也沒聯係過。但她對於我來說不是陌生人。
早在幾年前,我在一傢書店看到一本書,是一位畫傢談她如何教孩子們畫畫,如何和孩子們相處的。那本書圖文並茂,很獨特的開本,更獨特的內容,充滿教育智慧。於是李躍兒這個名字給我留下瞭很深的印象。
當時,我對她的理解是“一位對教育有興趣的畫傢”。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讀瞭《窗邊的小豆豆》,對那所叫巴學園的小學心儀不已。它作為一個教育樣闆,給我示範和鼓舞,讓我懷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從未有勇氣在現實中去實現它。因為我知道,把一個理想從藍圖上搬到現實中,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決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後來,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乾這個大活兒瞭,真的在北京辦瞭一所巴學園,這個人就是李躍兒。
其實,辦個僅在大門口掛塊“巴學園”牌子的幼兒園,這不是難的;難的是把牌子後麵整個學園的氣氛一並做成巴學園的味道。
名稱有時是個唬人的東西,它經常會讓人産生幻覺,以為掛瞭羊頭的地方賣的應該就是羊肉;但事實證明,現在教育上的“狗肉攤”實在是不少。之所以齣現這種情況,一是辦學者的動機,二是辦學者的素質。鬍蘿蔔穿上錦盒也變不參,教育說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圍牆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沒有虔誠之態和感悟之心不可能做好。
巴學園,讓我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李躍兒。
從媒體對她的幼兒園的報道中,從她的《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瞭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個真正懂教育和愛教育的人。她的巴學園錶裏如一,在中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獨樹一幟,自信地堅持著自己的教育風格。
李躍兒作為一名畫傢,從教孩子繪畫開始,發現教育中的問題,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於是開始去做--當她的畫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時,她把畫布變成瞭一座立體樂園,讓孩子們真正走進來,和她一起去實現一種理想教育。她從繪畫轉行去做幼兒教育,這一轉身可謂“華麗”,現在的李躍兒,已變成瞭一位“懂繪畫的教育傢”。
李躍兒在辦幼兒園的同時還在寫書,她用這樣的方式把“李躍兒教育”這個品牌做齣影響,這不知會讓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為一個良好的範例,她的影響將會更大。
我們年齡相差不遠,且對教育有共同的愛好,在教育價值觀上有共同的取嚮。盡管我對她的瞭解都是從各種媒體上來的,但隔著紙張和電腦屏幕,我分明感受到瞭一份熟悉和知心。
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嚮李躍兒及其所做的事業錶達敬意,同時也用這些文字對她的新書齣版送上我的祝賀和祝福。
(注:尹建莉,教育專傢,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傢庭教育研究及谘詢工作,著有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把幸福還給孩子
書號:ISBN 978-7-5125-0553-7
作者:李躍兒
定價: 36.00 元/冊
齣版時間:2013.9
頁數:296
印張: 18.5
字數: 239 韆字
編輯推薦
“研究孩子”和“懂得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抓住瞭,所有的方法都是對的,抓不住,所有的方法都是錯的。
——李躍兒
兒童教育專傢李躍兒三十年心血之作,獻給全天下父母的級幸福育兒範本,傢長和老師不可不知的幸福教育觀。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彆的,那麼平凡的大人從何而來?
在孩子的世界裏,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這樣簡單的快樂,然而,是誰抹殺瞭孩子的天賦、拿走瞭孩子的幸福,終讓他們變得和我們一樣平凡而庸俗?
李躍兒,這位酷愛藝術的女畫傢,潛心研究兒童教育三十年,創建孩子們的成長樂土“芭學園”,正在以快樂、賞識、自主、藝術……的方式,把屬於孩子們的幸福找迴來。
《把幸福還給孩子》融閤經典的案例分析、生動形象的語言風格,讓你在在實踐中輕鬆提升子關係的幸福指數。
媒體評論
李躍兒不僅精通教育,而且是講故事的高手。她讓我們入迷地讀著故事的同時,學習著怎樣做一名閤格的傢長。願天下父母都來讀一讀她的故事,學一學其中的道理,把幸福還給我們的孩子。
——小巫
與李躍兒相識相知的這七年,她給瞭我太多的幫助。對研究兒童發展規律的共同誌趣讓我們成為知己,芭學園成為我研究兒童性心理發展的個基地。在李躍兒的介紹下,我來到瞭電視颱、搖籃網、新浪網等媒體,從更高更大的平颱宣傳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曾經,我對她說:“你知道嗎,如果沒有遇見你,我的生命不會起飛!”
——鬍萍
李躍兒教育是快樂教育、賞識教育、自主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等等,但這都不能說明她的教育的本質。我們很難用任何一個分裂的詞來概括她的教育,但我們可以說,它首先是一種藝術的教育,更是一種越藝術的藝術教育;不隻是‘纔’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李躍兒的原則與經驗適用於所有的教育門類。”
——專傢評論
讀李躍兒的書總是這樣,恨不得不眠不休,真是如飢似渴,育兒的書以前也不少看,可是都沒有她的書讓我如此愛不釋手。這本書其實不單純是本育兒書,其受益的群體還應該加進教師、教委會成員,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不僅僅是孩子的父母,還有老師、教育風氣,是整個社會!父母是微弱的,看瞭這本書我們隻能盡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們在傢裏享受他們該有的幸福,來減弱整個社會給孩子帶來的剝奪、壓抑、損失。這本書裏有很多很美的課堂,很生動讓人動容的課堂,看瞭書我深的感觸是:我好想從新來過去當李躍兒的學生,跟她學畫畫,學藝術,我還衝動的想辭去工作去參加她的培訓,去當一名受她培訓的老師。
——網友評論
內容簡介
《把幸福還給孩子》是《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專傢李躍兒用心血凝成的關於愛育的宣言,分享三十年教育經典案例,願天下父母都來讀一讀她的故事,學一學其中的道理,把幸福還給我們的孩子。
教育與愛育的大差彆在於: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帶來壓抑、束縛,甚至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
李躍兒,這位由酷愛藝術的女畫傢,到在心將自己的常識傳授給下一代的老師和母,在經曆瞭太多傳統教育的失敗之外,終於大徹大悟;終於從高於孩子的“教育寶座”,迴到瞭自己也曾擁有過的藍天樂土;終於以平等的姿態,來看待孩子的成長;終於開始享受孩子們創造的多彩世界……
作者簡介
李躍兒 寜夏銀川人,兒童教育專傢、美術教育傢、油畫傢,曾為《父母》雜誌教育答疑專傢、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傢。
1982年,李躍兒在《譯林》上看到瞭《窗邊的小豆豆》,芭學園的種子在內心萌芽。
2004年,李躍兒芭學園在北京誕生瞭。
2004年,李躍兒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傢庭教育論壇“華錶奬”和“形象大使”稱號。
2006年榮獲“2006年中國幼兒教育百優十傑””(名)稱號。
2009年榮獲“2009中國民辦幼兒教育十大傑齣人物”稱號。
2013年1月22日,李躍兒老師作為“教育創新者”的代錶之一,參加瞭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並獲得“教育木蘭奬”。
近十年來,李躍兒芭學園不但得到瞭中國教育界和無數傢庭的認可,而且吸引來瞭世界各地的教育專傢,贊譽不斷。
讀者及購買者
讀者:傢長,教育工作者
購買者:大眾
目錄
PART 1 心靈的果凍
節 盲人摸象的時代
1.“笨孩子”的生産過程
小手拍一拍,小腳跺一跺
像孔雀的是右手,像公雞的是左手
課堂上一片喊聲
“笨孩子”的生産過程
簡單的辦法
2.草 原
草 原
草原有什麼
草原是什麼
之所以成為草原
腰部一刀
3.顯微鏡中看風景
讓學生“亂”起來
張冠李戴的頭
附和之附和
思維被綁架之後
一聲斷喝
顯微鏡中看風景
道路消失在路的盡頭
夕陽紅
4.盲人摸象的時代
九重天上
盲人摸象的時代
培養孩子,
第二節 張開全身毛細孔
1.我是李躍兒
下馬威
有個男孩叫王勇
我是李躍兒
救命稻草
2.曙光躲在烏雲背後
柳暗花明
“兒童遊戲”與“遊戲兒童”
曙光躲在烏雲背後
3.張開全身毛細孔
你從哪裏來
新大陸
張開全身毛細孔
第三節 心靈的果凍
1.四兩撥萬斤
第十九層地獄
說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
四兩撥萬斤
2.心靈的果凍
齣六關
營造一個氛圍
心靈的果凍
用靈魂照耀靈魂
3.蜀道之難
雲霧心中
大海無水
戀愛話題
蜀道之難
第四節 不要將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樣
1.不要將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樣
爬颱階的小男孩
背後的軍團
不要讓你的目光成為鐮刀
不要將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樣
不閤格的父母應該“下崗”
2.生命之樹
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
生命之樹
無法遏止的動力
同化與順應
學會傾聽
3.多米諾效應
你要哪個
創造力能不能教
國王號令全國
眼淚與冰淇淋
多米諾效應
PART 2高庚,你在撒謊
節 天上有個太陽
1.天上有個太陽
天上有個太陽
因陀羅網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智慧之光
見仁見智的差彆
教育難點
2.課堂上,我與孩子打瞭一架
課堂上,我與孩子打瞭一架
我坐在那兒看著他哭
關鍵時刻
小姨來到教室
好朋友經常要吵架的
第二節 孩子纔是你的教案
1.孩子纔是你的教案
彈指之間的匠心獨運
孩子纔是你的教案
老師是鞋,孩子是腳
輕輕地接,輕輕地遞
生命中沒有“更死”
2.我是鹿王
視死如歸
契 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是鹿王
第三節 逃跑的圓球
1.技術的輸入
技術的輸入
創造的實現
城堡的建造
2.逃跑的圓球
禪宗的方式
逃跑的圓球
轉型的竅門
第四節 高庚,你在撒謊
1.與大師約會去
與大師約會去
凡·高當牧師
凡·高當畫傢
凡·高的大皮鞋
凡·高的房子
凡·高的大樹
改造凡·高
2.高庚,你在撒謊
阿爾的太陽
風景歡宴
高庚,你在撒謊
凡·高,你也撒謊
不是糊塗,是傷心
美麗的陷阱
3.綢緞裏裹不住藝術
新大陸
綢緞裏裹不住藝術
光著身子的耶穌
4.給維納斯穿上衣裳
人體掃黃
貝殼裏站齣來少女
男孩子捂上眼睛,女孩子低下瞭頭
誰抱著女人
風動,還是心動
人體是一片彩雲
給維納斯穿上衣裳
接吻是“黃色”的嗎
5.孩子眼裏下大雪
誰來評說
孩子眼裏下大雪
野獸不是野獸
第五節 從概念到心靈
1.從個體到歸納
白雲吸住瞭眼睛
你發現瞭什麼
從個體到歸納
2.從歸納到心靈
進入故事
實體化的過程
從歸納到心靈
第六節 紅頭發安妮
1.讓形象在大腦裏動起來
一分之外
白象似群山
讓形象在大腦裏動起來
姑娘猶如陰影
2.紅頭發安妮
紅頭發安妮
胸針在藍色湖水中盤鏇
我是上帝
第七節 莫格太太的貓
1.莫格太太的貓
感性中的理性
理性中的升華
莫格太太的貓
韆難萬險
暴雨傾盆
2.人性的光輝
美好的東西
人性的光輝
思維混亂的
第八節 我看見幽靈從空中飛過
1.我看見幽靈從空中飛過
月亮鳥
哈利·波特的掃帚
我看見幽靈從空中飛過
天狼星
2.午後大海升起白雲
午後大海升起白雲
大鬍子叔叔
衝齣圍城
第九節 他為何如此緊張
1.他為何如此緊張
他為何如此緊張
大腦翻江倒海
2.顫動的神經末梢
顫動的神經末梢
滿天的星星
第十節 咀嚼彩雲
1.鑼鼓敲起來
心有幾兩重
鑼鼓敲起來
在玉龍雪山
血是有營養的
春天的一個早晨
2.咀嚼彩雲
伸手抓來的虛空
長著尖角的酸味
咀嚼彩雲
第十一節 請抓住你的影子
1.請抓住你的影子
天是紅色的嗎
請抓住你的影子
2. 讓孩子自己發現真理
讓孩子自己發現真理
第十二節 田園牧歌
1.浪子流浪在傢中
浪子流浪在傢中
貧下中農的感覺
2.田園牧歌
田園牧歌
陽光燦爛的日子
後記:我和芭學園
附文:李躍兒緻孩子的信
序 言
推薦序
我與李躍兒 文/鬍萍
編輯要我給李躍兒的這本書寫一個序,等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卻不知道從何說起,與李躍兒相識相知的這七年,她給瞭我太多的幫助。曾經,我對她說:“你知道嗎,如果沒有遇見你,我的生命不會起飛!”李躍兒笑著說:“哈哈,如果我對你的這一點點幫助,就能夠讓你的生命起飛,那也太容易瞭吧!”……我想把我們相識相知的過程寫下來,保存在這本書裏。
2006年的8月,我應邀到山東濰坊參加一個會議,原來安排與我住一個房間的老師與彆人閤住瞭,負責人像是在安慰我:“我們安排李躍兒和你住,她是搞幼兒園的,你也是研究兒童的,你們肯定閤得來。”我心裏開始想象李躍兒的樣子,不知道這個人怎麼樣。半夜門響,知道是她來瞭,禮貌地起床問她需不需要幫助,她好像怕影響我,很快就上床睡覺瞭,我們沒怎麼講話。
第二天開會,我們在會場各自找到喜歡的位置,我喜歡坐前麵,一看她坐在後麵,我因為沒有什麼認識的人,總想與她套近乎——我們要在一個房間裏住上一周啊,這樣不講話太不是滋味瞭吧,於是主動與她打招呼:“坐前麵來吧!”從下午開始,我們坐在瞭一起。會場門口有人在賣李躍兒的書,很多人都買瞭,我也買瞭一本,請她簽名,她說迴房間再說吧,我很得意地告訴那些買書的人:“我和她住一個房間哦!”可是,至今我的這本書也沒有簽上她的大名。
晚上在房間裏,我趴在床上開始翻看她的書,李躍兒問我:“你的研究是什麼?”我將我的《成長與性》給她看,我同時在偷偷地觀察她的眼神,她很隨意地翻瞭翻我的書,然後告訴我應該如何進行對兒童性心理的係統研究,她告訴我在芭學園,有很多孩子齣現瞭性發展的行為,這些行為讓傢長和老師都感到睏惑,她邀請我到芭學園進行研究。
那一刻,我心狂喜,在我迷茫無助的時候,上天終於派天使來幫助我瞭啊!2005年7月,我被迫離開以前的小學,中斷瞭長達四年的小學生性心理和性教育研究,時隔一年,我有機會到芭學園研究0~6歲孩子的性心理發展,這是我期盼已久的機會啊!那天晚上我們一直聊到深夜。此後,對研究兒童發展規律的共同誌趣讓我們成為瞭知己,芭學園成為我研究兒童性心理發展的個基地。
從濰坊會議開始,我們倆隻要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以至於上洗手間的時間也不肯放過,隻要一個人在上洗手間,另一個人一定是在洗手間的門口站著,繼續交談,這個習慣持續瞭多年,我在北京住在李躍兒傢裏也是如此,鬍子(李躍兒的先生)一旦見到我們不放過洗手間的時間進行交流,就會提齣強烈的抗議:“你們能不能文明一點啊!”我們大笑,笑我們自己,也笑鬍子,然後繼續交流。
李躍兒告訴我:與孩子找到相處的感覺是進行兒童研究的步。在芭學園裏,我不知道該怎樣進入孩子們的世界,記得有一次看一個男孩在吃飯,我坐在旁邊,他看瞭我一眼,冷冷地問:“你看我乾嘛?!”我知道我坐在那裏讓他感覺到不舒服瞭,於是起身離開,不知道該坐到什麼地方,後來,我就找各種理由不去芭學園接觸孩子。李躍兒告訴我:“每個想和芭學園孩子打交道的人都會遇到你這樣的情況,我們的老師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找感覺,有的需要一年纔能夠找到與孩子相處的感覺。”我立即問:“我需要多少時間?”“半年左右吧,看你的瞭!”於是我心想:那我就咬咬牙吧,堅持一年不行就撤退。 一年之後,我纔終於找到瞭與孩子相處的感覺。
看到我已經找到瞭與孩子相處的感覺,李躍兒給我發來短信:“鬍貓,將有自慰行為的孩子進行係統研究,從傢庭、父母教養方式等等入手,可以先從芭學園孩子開始。”於是,我在芭學園進行瞭幼兒性問題的傢長問捲和教師問捲調查。這次調查成為我後來在全國20個城市進行兒童性發展行為調查的基礎。
2007年3月,北京李網網友的培訓中,李躍兒給我安排瞭講座,這是我次在公開場閤講0~6歲兒童性發展,這次講座讓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位網友認識瞭我,也瞭解到瞭我的研究,他們幫助我在全國各地開展瞭這個內容的講座,讓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孩子的性發展和性心理。之後,李躍兒教育網站開設瞭“鬍萍專欄”,讓我的案例收集擴展到瞭全國各地,與更多的父母有瞭直接交流,這對於我的研究有極大的幫助。在李躍兒的介紹下,我來到瞭電視颱、搖籃網、新浪網等媒體,從更高更大的平颱宣傳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至此,李躍兒將我逼上瞭“梁山”!
曾經問過李躍兒:“為什麼這樣幫我?”她說:“在我剛來北京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有人這樣幫助過我!”
在我尋找自己生命價值的那些年裏,我一直期盼能與讓自己生命起飛的知己相遇,為這樣的時刻,神讓我等待瞭五韆年,五韆年的修行,人生纔能得一知己,幸運的是,我等到瞭與李躍兒的相遇!
>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全麵升華版 )
書號:ISBN 978-7-5125-0516-2
作者:李躍兒 著
定價:32.00元/冊
齣版時間:2013.7
頁數:264
印張:16.5
字數:200韆字/冊
開 本: 16 開
尺寸:170*240*20
編輯推薦
十年的教育經典
三十年心血之作,190個經典案例分享
感動韆萬讀者的《窗邊的小豆豆》在中國生動的實踐
讀著這本書,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著,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李躍兒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人,所以她的書裏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
閱讀本書,就像聽一首好歌,歌詞被音樂包裹著,散發齣單純文字所不能企及的魅力。本書雖然不完美,但它像一塊璞玉,等待讀者們去雕琢。作為作者,我不能因為改變裏麵的某些看上去不完美的內容,而破壞瞭整本書的音調,或許那些音調對讀者更有用,因為我們人類需要感動。
——李躍兒
如果你想博覽教育群書,我推薦你先看這本《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如果你懶得多看書,隻想看一本,那我建議你彆的書都可以不看,卻一定要看這一本《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小巫
李躍兒教育是快樂教育、賞識教育、自主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等等,但這都不能說明她的教育的本質。我們很難用任何一個分裂的詞來概括她的教育,但我們可以說,它首先是一種藝術的教育,更是一種越藝術的藝術教育;不隻是“纔”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李躍兒的原則與經驗適用於所有的教育門類。
——專傢評論
我贊成李躍兒樸素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建議父母都來學一點兒童教育學知識,懂一點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找到適閤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快樂成長!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齣版總社
內容簡介
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書籍,不如說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關於愛育的宣言。
教育與愛育的大差彆在於: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帶來壓抑、束縛,甚至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
李躍兒,這位由酷愛藝術的女畫傢,到有心將自己的常識傳授給下一代的老師和母,在經曆瞭太多傳統教育的失敗之後,終於大徹大悟;終於從高於孩子的“教育寶座”,迴到瞭自己也曾擁有過的藍天樂土;終於以平等的姿態,來看待孩子的成長;終於開始享受孩子們創造的多彩世界……
作者簡介
李躍兒,知名美術教育傢、油畫傢;李躍兒教育創始人,李躍兒芭學園創辦人;後由美術教育轉入幼兒教育,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學前教育係特聘教授;曾為《父母》雜誌教育答疑專傢、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傢。
2004年,李躍兒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傢庭教育論壇“華錶奬”和“形象大使”稱號。
2006年榮獲“2006年中國幼兒教育百優十傑””(名)稱號。
2009年榮獲“2009中國民辦幼兒教育十大傑齣人物”稱號。
2013年1月22日,李躍兒老師作為“教育創新者”的代錶之一,參加瞭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並獲得“教育木蘭奬”。
讀者及購買者
讀者:關注育兒的傢長和教育工作者
購買者:初為人母的白領
目錄
PART 1
天使,
還是上帝 節 天使,還是上帝
1.身後的小影子
睡著瞭
醒來瞭
一聲鳥鳴
雨過花開
此花非彼花
的送禮方式
身後的小影子
欣賞美麗心靈
2.天使,還是上帝
感悟童心
在愛的基礎地上
當嬰兒如飢似渴的時候
心中的蓮花
天使,還是上帝
第二節 棍棒之下齣逆子
1.柔情如鋼
柔情如鋼
兒子的打工生涯
爸爸,我想對你說
2.棍棒之下齣逆子
大案背後
棍棒之下齣逆子
誰發動瞭二次世界大戰
靈魂的逃亡
3.智慧的愛與愚昧的愛
浪子為何不迴頭
智慧的愛與愚昧的愛
希特勒的成因
4.馴養兒子
穿越精神的時空隧道
一隻等待被愛的小狐狸
馴養兒子
第三節 迴頭一瞥的時刻
1.愛的裏程碑
女人為什麼要長奶糕糕
男人長的是雞雞
老師,我有個辦法
愛的裏程碑
2.雞毛撣子
雞毛撣子
他是英雄
幸福港灣
3.迴頭一瞥的時刻
猴群忽至
大限將臨
迴頭一瞥的時刻
砸 槍
山榖裏剩下一堆白骨
用愛占有孩子的靈魂
PART 2
誰拿走瞭
孩子的幸福
節 審問我們的價值觀
1.本·拉登是人纔嗎
本·拉登是人纔嗎
人纔公式
人格豆芽菜
四麵楚歌的中國學生
2.審問我們的價值觀
審問我們的價值觀
人先得是個人
頭頂上麵的紅櫻桃
綠化人心
3.漏網之魚
土村人
他的神色像羅馬教皇
驢糞蛋飄滿天空
漏網之魚
第二節 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1.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老師,我們不幸福
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在錯誤中成長
種菜的秘密
2.六重苦難
天纔在花叢中顫抖
六重苦難
圍剿與反圍剿
從心中長齣眾多的眼睛
托著狗臉唏噓感嘆
地下黨人走進迷宮
第三節 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迴來
1.一對驚恐的大眼睛
乞丐的啓示
幸福的概念
一對驚恐的大眼睛
請魯迅走齣墳墓
2.孩子七歲在偷“情”
偷竊者
孩子七歲在偷“情”
精神食糧
3.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迴來
王歡不會笑
魔鬼方程
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迴來
第四節 幸福的小籃子
1.把心帶迴傢
忙碌的鴿子
幸福成瞭
把心帶迴傢
2.用陽光化掉烏雲
找來的痛苦
一條河與一缸水
用陽光化掉烏雲
3.幸福的小籃子
幸福的小籃子
我的阿依夏
風景中沒有陌生人
PART 3
拯救,
還是教育
節 摧殘,還是拯救
1.摧殘,還是拯救
孩子心中的“好時光”
喂雞的原理
摧殘,還是拯救
2.“望子成龍”的挽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望子成龍”的挽歌
第二節 拯救,還是教育
1.拯救,還是教育
拯救,還是教育
二二為什麼得四
公式化的道德教育
2.天 職
天 職
兩難命題
內心指引與理智判斷
走齣心靈的峽榖
在仇人與病人之間
“天職”的另外一種解釋
3.司馬光砸缸
拿著瓦片走進課堂
急中生愚
請把搶救寫成故事
圈圈來瞭大吃一圈
司馬光砸缸
愉快的認字方式
第三節 教育,還是招數
1.上帝安排的音樂
打罵來自打罵的慣性
慣性來自心中的濛昧
濛昧製造不良的後果
上帝安排的音樂
你真酷
2.工廠流水綫上
韆分比、萬分比
卡爾·威特
工廠流水綫上
“奉獻”編織的怪圈
我不願做哈佛女孩
3.貪求永無止境
魚籽事件
貪求永無止境
與全傢舉杯慶賀
迷彩衣
框架之中
4.教育,還是招數
在底色前麵
教育,還是招數
附 文
李躍兒緻傢長的信
代 跋
傢有傻妻李躍兒
序 言
再版序
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又要再版瞭,這已經是第四版瞭。在齣版第三版時,我們擔心讀者不能領悟書中的內涵,於是把書中的某些章節打亂,重新組閤,又加上瞭關於每一章節的解釋,書的工具性增加瞭,但氛圍遭到瞭一些破壞。
在這次齣版前,我試圖在版的基礎上對這本書進行一些修改,但看完全稿後,我發現自己無法在任何地方插筆。雖然寫這本書時,我們對教育的探索還不是很深,實踐經驗也沒有現在這樣豐富,但全書卻充滿瞭激情,貫穿全書有一種文學式的氣場。在讀這本書時,人會被籠罩在一種心靈的震蕩之中,這種感動會使讀者産生書中所沒有的心理內涵。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者朋友們可以邊看邊進行心靈創造,《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給讀者留下瞭心理空間,因此這本書就産生瞭一種效能,那就是:在讀這本書時讀者完成瞭屬於自己的心靈作品。
就像聽一首好歌,歌詞被音樂包裹著,散發齣單純文字所不能企及的魅力,《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雖然不完美但它像一塊璞玉,等待讀者們去雕琢。所以作為作者我不能因為改變裏麵的某些看上去不完美的內容,而破壞瞭整個書的音調,也許那些音調對讀者更有用,因為我們人類需要感動。
這本書開始於2000年,那時我坐在公園裏的一棵樹下,哇哇地開始瞭這本書的講述,我的旁邊坐著好友作傢蓮子,之後我的先生大鬍子老爹一個字一個字整理瞭整整一年,終於在2002年完成瞭這本書。這次由國際文化齣版公司照原文齣版,在時隔五年之後,這本書又一次以它本來的麵目麵對讀者朋友們,這讓我和先生感到非常欣慰,感謝國際文化齣版公司,感謝本書的策劃編輯王文俠女士。
文 / 李躍兒
推薦序
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次知道李躍兒,是在書店裏買到她的《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版),拿迴傢後一翻開,居然就放不下瞭,通宵達旦看完,而後飛奔到網上嚮所有的人推薦。這種愛不釋手的心情,隻有當年大學期間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時纔齣現過;這種恨不得讓所有的人都來讀的願望,卻是任何書都沒有讓我産生過的。
在這之前和之後看過無數的教育書籍,未曾有另外一本讓我如此激動和興奮。
看完書,我立刻給李躍兒寫瞭一封電子郵件,嚮她錶達我的敬仰之情,盛邀她來北京。很快我收到她的迴復,又很快她來北京找我。見麵後,我驚喜地發現,大李的皮膚黑得和我有得一拼;而後又驚喜地發現,這個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的人,教育理念居然跟我這個假洋鬼子不謀而閤!
可以這樣說,認識大李之前,我還隱約懷疑自己所推行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過於西化,不符閤中國老百姓的常情。認識大李之後,我堅定瞭這樣一個信念:教育這門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是跨越種族和文化的,普天下所有的小寶寶,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是相同的東西。
《父母》雜誌社采訪大李,就是在我傢進行的。這次采訪的內容,被我精心保存著。大李穿著我的一件紫色T恤,麵對鏡頭綻放她標誌性的笑容,心底的善良、胸中的睿智,都藏在那副皺起鼻紋的笑臉上。
後來,大李果然來北京發展,創立瞭“李躍兒芭學園”,我們倆也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在雜誌上寫專欄,一起為電視颱做節目,一起參加學術會議,也分頭在諸傢網站上進行嘉賓聊天。更多的時候,我們倆在電話上、在互訪中,一起討論孩子的事情。
這些年來,看到“李躍兒教育”逐漸得到廣大媽媽們的認同、接受和擁護,看到大李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看到巴學園日益壯大,我的喜悅心情難以言錶,而對大李的敬仰之情,更是與日俱增。在我看來,大李是真正獻身教育事業的奇人,是上天送給孩子和傢長的福音,她愛所有的孩子,無論這個孩子如何與眾不同。為瞭救治一些自閉兒童,她能夠做到徹夜不眠,抱著孩子安撫,第二天依然朝氣蓬勃地去工作。
大李開辦幼兒園,跟彆人開幼兒園不一樣,她是將整個生命都投入進去瞭。不僅僅管理幼兒園的所有細枝末節,不僅僅花費很多精力培訓老師,更是緊密地聯絡傢長、密集地培訓傢長,還利用網絡技術義務推廣她的教育理念。如此浩大的工作量,她單薄的身體,居然能扛下來,已屬奇觀。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的發展道路,充滿艱難險阻,有時風急浪大,每一處險灘,都足以擱淺甚至沉沒一條大船,但是李躍兒居然都穩穩地走過來瞭,不能不令人佩服。
這些年來,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睏難的時候,都會時間想到大李,都會跟她訴說、討教,她每次都耐心地傾聽,細緻地幫我分析,真誠地鼓勵我。而她跟我訴說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睏惑,每一件事情都嚴重得足以令我這樣神經不夠堅強的人全綫崩潰,可她總是以那副細細柔柔的嗓音,輕描淡寫地說一說,還不忘幽默地調侃一番,多少塊絆腳石就那樣讓她貌似輕鬆地踢翻瞭。個中辛苦,可能隻有她自己知道,我們旁觀的人,怎麼也體味不瞭。
大李在全國各地,有無數的“粉絲”,這些擁躉都急切邀請大李去他們那裏辦講座、開分園,大李卻一概婉拒。她不願意分散精力,不急於擴張,隻想一心一意地做好北京的芭學園,讓“李躍兒教育”逐漸發展為一個全麵的兒童教育體係。
對讀者,我想說:如果你想博覽教育群書,我推薦你先看這本《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如果你懶得多看書,隻想看一本,那我建議你彆的書都可以不看,卻一定要看這一本《誰拿走瞭孩子的幸福》。
文 / 小巫
本書源起
捧給你一朵鞦天的雲
我很喜悅地說起李躍兒這個名字。
李躍兒生於20世紀某個愚人節,上天卻偏偏賜給她一顆聰慧的心靈。她大的天纔在於怎樣讓彆人快活。她能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芝麻綠豆炒得繪聲繪色、齣神入化,讓你樂得一塌糊塗。在她的身邊,庸常的生活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快樂礦藏。這絕不是我在誇張,不久,你就會從這本書中領略到她真正的風采。
我還想說的是,十年前,我是以李躍兒的先生徐曉平的朋友身份到她傢做客的。那是一個夏天。我喜歡睡在地上,躍兒給我打瞭地鋪,並在我枕邊插瞭一朵從牆角采來的野花,我便在那股芬芳中酣然入睡瞭。那是一個在我生命中被記住的美麗夜晚。
從那以後,我成瞭李躍兒傢的常客。李躍兒是個愛傢愛子愛丈夫的女人。當然,她也愛畫。一朵鞦天的雲,一棵老樹,一道悠遠的渠壩,在李躍兒的畫布上,都顯得典雅然,餘音裊裊。不過,你要是贊美她的畫,頂多能博得她的微微一笑;你要說她是賢妻良母,一定會博得一頓豐美的晚餐。
這個可愛的傢夥在做廚娘之餘,便是為一個名叫英英的鹹陽女人寫信,十幾年不間斷。這種古典的做派長時間贏得瞭我的嫉妒。李躍兒的文字也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常常讓英英全傢“三月不知肉味”。
李躍兒還有一項愛好,就是教孩子畫畫。每逢節假,她傢客廳裏塞滿瞭遍天下的“桃李”,躍兒被捧在中間,威儀四射,又滿目慈愛,傾聽孩子們講述外麵的世界。據說躍兒的學生連續十一年全都考上瞭大學,被中國各地的美術院校錄取瞭。
對此,我不以為然。我經曆過高考,我清楚能讓我考上大學的是什麼質地的材料。後來我畢瞭業,站在講颱上當起瞭老師。麵對一張張渴望的眼睛,我本該是清泉,可我的心卻像沙漠一樣乾枯。我羞愧地逃離瞭講颱,開始真正成為一名學生。我在書房、人群與山水之間修復著自己。我心靈缺奶的程度遠遠過瞭肉體。我被許許多多的老師教過,但沒被育過。近十年過去瞭,我依然如飢似渴。
1999年春天,李躍兒在電話中對我說,她綳瞭一百個油畫框,準備好好過過畫癮。她傢旁邊那個搖籃一樣的小湖快要被一個目光短淺的旅遊商糟踐瞭。
2002年鞦天,我迴到老地方,一見躍兒便要看畫。躍兒說,她搞教育瞭,不畫畫瞭。與其在畫布上挽留風景,還不如在孩子心靈中種植美的種子。
這時,我看見李躍兒渾身洋溢著舒展甜美的幸福,儼然一個被愛滋養過的新娘。
我情不自禁地說:好啊,搞教育好!
作為一個渴望被教育的人,我急迫地想瞭解她教育的內幕。
於是我們沒邊沒際地聊瞭起來,在客廳、餐桌、被窩、深鞦的落葉堆中,還有李躍兒的藝術與科學教育中心。
我傾聽瞭一個星期,我驚喜著,沉浸在一種可以稱得上是幸福的享受之中。我深深感覺到,這個女人的心靈深處確實充溢著一個可以育人的礦泉,也就是那種我在當教師的時候所欠缺的生動活潑、隨機施教的智慧,還有她那充沛的愛心。
愛是她教育的背景與根基,遠遠近近地環繞著她,祝福著她,使她不論從哪裏齣發都會迴到愛、迴到智慧的基點。她的一言一行都像春雨一樣滋潤著孩子的心靈,滋潤著她周圍的空氣……
我無法說齣更多的話,我隻要把那礦泉裏湧齣的幾滴水捧到你的麵前,也捧給這個教育的時代。同時,我也把如同鞦雲一般的李躍兒捧給你,滋潤你的心靈……
文/蓮子
质量一般,纸质粗糙!不满意!
评分还没看
评分质量一般,纸质粗糙!不满意!
评分质量一般,纸质粗糙!不满意!
评分质量一般,纸质粗糙!不满意!
评分还没看
评分质量一般,纸质粗糙!不满意!
评分还没看
评分还没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