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電工從入門到精通 電工書籍 電工接綫電路識圖 PLC編程語言變頻器技術

包郵 電工從入門到精通 電工書籍 電工接綫電路識圖 PLC編程語言變頻器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韓雪濤 吳瑛,韓廣興 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 著
圖書標籤:
  • 電工
  • 入門
  • 精通
  • 電路
  • PLC
  • 變頻器
  • 書籍
  • 接綫
  • 識圖
  • 編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6719
商品编码:1497166470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書名:電工從入門到精通

:99.00元

作者:韓雪濤 吳瑛,韓廣興 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2967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是專門介紹電工基礎知識及技能的圖書,特色就是通過學習可以將電工入門的**知識、實操技能在短時間內全部掌握。

本書有以下特點:

1.圖書在內容的製作上大膽進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創新,將傳統的“讀文”學習變成“讀圖”學習。

2.配置二維碼教學視頻,對重要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專門錄製講解視頻,對本書內容進行補充和強調。

3.全彩印刷,全圖講解,為讀者帶來學習的全新體驗,為初學者的入門學習帶來直觀的感受,確保學習者在短時間內獲得不錯的學習效果。

內容提要

本書采用全彩色圖解的形式,以電工行業的工作要求和規範作為依據,全麵係統地介紹瞭電工的相關知識。通過對內容的學習,電工初學者不僅可以輕鬆入門掌握電工的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深入掌握電工相關技能,並在工作中熟練應用,*終成為一名閤格的電工技術人員。本書內容包括:電工基礎入門、電子元器件、常用電器元件、電工識圖、電工計算、電工工具和電工儀錶、電動機、導綫的加工和連接、電工安全與觸電急救、電工焊接技能、電工布綫與設備安裝技能、電工檢測技能、電動機的拆卸與檢修技能、供配電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照明控製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電動機控製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變頻器技術、變頻器的使用與調試、PLC技術和PLC編程語言與PLC係統的安裝及調試等。本書對電工知識的講解全麵詳細,理論和實踐操作相結閤,內容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全書內容彩色圖解,層次分明,重點突齣,非常方便讀者學習。本書采用微視頻講解互動的全新教學模式,在內頁重要知識點相關圖文的旁邊附印瞭二維碼。讀者隻要用手機掃描書中相關知識點的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上實時瀏覽對應的教學視頻,視頻內容與圖書涉及的知識完全匹配,復雜難懂的圖文知識通過相關專傢的語言講解,幫助讀者輕鬆領會,這不僅進一步方便瞭學習,而且還大大提升瞭本書內容的學習價值。本書可供電工學習使用,也可供職業院校、培訓學校相關**的師生學習使用。

目錄

第1篇電工入門篇

第1章電工基礎入門(P2)

1.1電與磁(P2)

1.1.1電與磁的概述(P2)

1.1.2電與磁的關係(P3)

1.2電路連接與歐姆定律(P4)

1.2.1串聯方式(P4)

1.2.2並聯方式(P5)

1.2.3混聯方式(P6)

1.2.4電壓變化對電流的影響(P7)

1.2.5電阻變化對電流的影響(P7)

1.3電流與電動勢(P8)

1.3.1電流(P8)

1.3.2電動勢(P8)

1.4電位與電壓(P9)

1.4.1電位(P9)

1.4.2電壓(P11)

1.5直流電與交流電(P11)

1.5.1直流電與直流供電方式(P11)

1.5.2單相交流電與單相交流供電方式(P13)

1.5.3三相交流電與三相交流供電方式(P16)

第2章電子元器件(P19)

2.1電阻器(P19)

2.1.1固定阻值電阻器(P19)

2.1.2可變阻值電阻器(P21)

2.1.3特殊電阻器(P22)

2.2電容器(P22)

2.2.1無極性電容器(P23)

2.2.2有極性電容器(P23)

2.2.3可變電容器(P24)

2.3電感器(P25)

2.3.1固定式電感器(P25)

2.3.2可調式電感器(P27)

2.4二極管(P28)

2.4.1整流二極管(P28)

2.4.2發光二極管(P28)

2.4.3穩壓二極管(P29)

2.4.4開關二極管(P29)

2.5三極管(P30)

2.5.1PNP型三極管(P30)

2.5.2NPN型三極管(P30)

2.6晶閘管(P31)

2.6.1單相晶閘管(P31)

2.6.2雙嚮晶閘管(P32)

2.7場效應晶體管(P33)

2.7.1結型場效應晶體管(P33)

2.7.2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P33)

第3章常用電器元件(P34)

3.1開關(P34)

3.1.1電源開關(P34)

3.1.2按鈕開關(P35)

3.2繼電器(P37)

3.2.1通用繼電器(P37)

3.2.2控製繼電器(P41)

3.2.3保護繼電器(P41)

3.3接觸器(P41)

3.3.1交流接觸器(P42)

3.3.2直流接觸器(P43)

3.4傳感器(P44)

3.4.1溫度傳感器(P44)

3.4.2濕度傳感器(P45)

3.4.3光電傳感器(P45)

3.4.4氣敏傳感器(P46)

3.5保護器(P46)

3.5.1熔斷器(P46)

3.5.2漏電保護器(P47)

3.5.3過熱保護器(P49)

第4章電工識圖(P50)

4.1電工電路的識圖方法和識圖步驟(P50)

4.1.1電工電路的識圖方法(P50)

4.1.2電工電路的識圖步驟(P54)

4.2電工電路的識圖分析(P58)

4.2.1高壓供配電電路的識圖分析(P58)

4.2.2低壓供配電電路的識圖分析(P61)

4.2.3照明控製電路的識圖分析(P64)

4.2.4電動機控製電路的識圖分析(P66)

第5章電工計算(P69)

5.1電路計算(P69)

5.1.1直流電路計算(P69)

5.1.2交流電路計算(P70)

5.2單元電路計算(P71)

5.2.1整流電路計算(P71)

5.2.2濾波電路計算(P73)

5.2.3振蕩電路計算(P74)

5.2.4放大電路計算(P76)

5.3變壓器與電動機計算(P76)

5.3.1變壓器計算(P76)

5.3.2電動機計算(P77)

第6章電工工具和電工儀錶(P78)

6.1電工常用加工工具(P78)

6.1.1鉗子(P78)

6.1.2螺釘鏇具(P81)

6.1.3扳手(P82)

6.1.4電工刀(P84)

6.2電工常用開鑿工具(P85)

6.2.1開槽機(P85)

6.2.2電鑽和電錘(P86)

6.3電工常用管路加工工具(P87)

6.3.1切管器(P87)

6.3.2彎管器(P87)

6.4電工常用檢測儀錶(P88)

6.4.1驗電器(P88)

6.4.2萬用錶(P89)

6.4.3鉗形錶(P91)

6.4.4兆歐錶(P92)

第2篇電工提高篇

第7章電動機(P94)

7.1永磁式直流電動機(P94)

7.1.1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94)

7.1.2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95)

7.2電磁式直流電動機(P98)

7.2.1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98)

7.2.2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99)

7.3有刷直流電動機(P101)

7.3.1有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101)

7.3.2有刷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102)

7.4無刷直流電動機(P104)

7.4.1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104)

7.4.2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105)

7.5交流同步電動機(P109)

7.5.1交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P109)

7.5.2交流同步電動機的原理(P110)

7.6交流異步電動機(P111)

7.6.1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結構(P111)

7.6.2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原理(P113)

第8章導綫的加工和連接(P120)

8.1綫纜的剝綫加工(P120)

8.1.1塑料硬導綫的剝綫加工(P120)

8.1.2塑料軟導綫的剝綫加工(P122)

8.1.3塑料護套綫的剝綫加工(P123)

8.1.4漆包綫的剝綫加工(P124)

8.2綫纜的連接(P125)

8.2.1綫纜的纏接(P125)

8.2.2綫纜的絞接(P129)

8.2.3綫纜的扭接(P130)

8.2.4綫纜的繞接(P131)

8.3綫纜連接頭的加工(P132)

8.3.1塑料硬導綫連接頭的加工(P132)

8.3.2塑料軟導綫連接頭的加工(P133)

8.4綫纜焊接與絕緣層恢復(P135)

8.4.1綫纜的焊接(P135)

8.4.2綫纜絕緣層的恢復(P136)

第9章電工安全與觸電急救(P138)

9.1電氣設備的安全常識(P138)

9.1.1電氣絕緣與安全距離(P138)

9.1.2電能防護與安全標誌(P1140)

9.2保護接地與保護接零(P142)

9.2.1保護接地(P142)

9.2.2保護接零(P144)

9.3靜電的危害與預防(P146)

9.3.1靜電的危害(P146)

9.3.2靜電的預防(P148)

9.4觸電的危害與應急處理(P150)

9.4.1觸電的危害(P150)

9.4.2觸電的種類(P151)

9.4.3觸電的應急措施(P153)

9.4.4觸電急救(P154)

9.5外傷急救與電氣滅火(P156)

9.5.1外傷急救(P156)

9.5.2燒傷處理(P158)

9.5.3電氣滅火的操作(P159)

第10章電工焊接技能(P160)

10.1電焊管路(P160)

10.1.1電焊設備(P160)

10.1.2電焊焊接管路(P160)

10.2氣焊管路(P163)

10.2.1氣焊設備(P163)

10.2.2氣焊焊接管路(P163)

10.3焊接元器件(P166)

10.3.1電烙鐵與熱風焊機(P166)

10.3.2分立元器件的熱熔焊(P167)

10.3.3貼片元器件的吹焊(P170)

第11章電工布綫與設備安裝技能(P172)

11.1明敷綫纜(P172)

11.1.1瓷夾配綫的明敷(P172)

11.1.2瓷瓶配綫的明敷(P173)

11.1.3金屬管配綫的明敷(P174)

11.1.4塑料綫槽配綫的明敷(P175)

11.1.5鋼索配綫的明敷(P176)

11.2暗敷綫纜(P177)

11.2.1金屬管配綫的暗敷(P177)

11.2.2塑料綫管配綫的暗敷(P178)

11.2.3金屬綫槽配綫的暗敷(P179)

11.3安裝照明燈具(P179)

11.3.1普通照明燈泡的安裝(P179)

11.3.2日光燈的安裝(P180)

11.3.3節能燈的安裝(P181)

11.4安裝插座(P182)

11.4.1電源插座的安裝(P182)

11.4.2網絡插座的安裝(P183)

11.4.3有綫電視插座的安裝(P183)

11.4.4電話插座的安裝(P183)

11.5安裝開關(P184)

11.5.1單控開關的安裝(P184)

11.5.2多控開關的安裝(P184)

11.6安裝電動機(P185)

11.6.1電動機的安裝(P185)

11.6.2電動機的接綫(P186)

11.7安裝配電設備(P187)

11.7.1配電箱的安裝(P187)

11.7.2配電盤的安裝(P188)

第12章電工檢測技能(P189)

12.1電阻器的檢測(P189)

12.1.1普通電阻器的檢測(P189)

12.1.2敏感電阻器的檢測(P190)

12.2電容器的檢測(P193)

12.2.1普通電容器的檢測(P193)

12.2.2電解電容器的檢測(P194)

12.3電感器的檢測(P195)

12.3.1普通電感器的檢測(P195)

12.3.2電感綫圈的檢測(P196)

12.4二極管的檢測(P196)

12.4.1整流二極管的檢測(P196)

12.4.2發光二極管的檢測(P197)

12.4.3光敏二極管的檢測(P197)

12.5三極管與晶閘管的檢測(P198)

12.5.1三極管的檢測(P198)

12.5.2晶閘管的檢測(P200)

12.6開關與保護器的檢測(P201)

12.6.1開關的檢測(P201)

12.6.2保護器的檢測(P201)

12.7接觸器與變壓器的檢測(P202)

12.7.1接觸器的檢測(P202)

12.7.2電力變壓器的檢測(P203)

12.7.3電源變壓器的檢測(P204)

12.7.4開關變壓器的檢測(P205)

第3篇電工精通篇

第13章電動機的拆卸與檢修技能(P207)

13.1直流電動機的拆卸(P207)

13.1.1有刷直流電動機的拆卸(P207)

13.1.2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拆卸(P208)

13.2交流電動機的拆卸(P209)

13.2.1單相交流電動機的拆卸(P209)

13.2.2三相交流電動機的拆卸(P210)

13.3電動機的常用檢測方法(P211)

13.3.1電動機繞組阻值的檢測(P211)

13.3.2電動機絕緣電阻的檢測(P214)

13.3.3電動機空載電流的檢測(P215)

13.3.4電動機轉速的檢測(P216)

13.4電動機主要部件的檢修(P217)

13.4.1電動機鐵芯的檢修(P217)

13.4.2電動機轉軸的檢修(P219)

13.4.3電動機電刷的檢修(P220)

13.4.4電動機集電環(換嚮器)的檢修(P221)

第14章供配電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P222)

14.1供配電綫路的結構特徵(P222)

14.1.1高壓供配電綫路的結構特徵(P223)

14.1.2低壓供配電綫路的結構特徵(P224)

14.2供配電綫路的檢修調試(P225)

14.2.1高壓供配電綫路的檢修調試(P225)

14.2.2低壓供配電綫路的檢修調試(P229)

14.3常見高壓供配電綫路(P232)

14.3.1小型變電所配電綫路(P232)

14.3.26~10/0.4kV高壓配電所供配電綫路(P233)

14.3.3總降壓變電所供配電綫路(P234)

14.3.4工廠35kV變電所配電綫路(P235)

14.3.5工廠高壓變電所配電綫路(P236)

14.3.6高壓配電所的一次變壓供配電綫路(P237)

14.4常見低壓供配電綫路(P238)

14.4.1單相電源雙路互備自動供電綫路(P238)

14.4.2低層樓宇供配電綫路(P239)

14.4.3住宅小區低壓配電綫路(P240)

14.4.4低壓配電櫃供配電綫路(P241)

第15章照明控製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P242)

15.1照明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42)

15.1.1室內照明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42)

15.1.2公共照明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44)

15.2照明控製綫路的檢修調試(P245)

15.2.1室內照明控製綫路的檢修調試(P245)

15.2.2公共照明控製綫路的檢修調試(P248)

15.3常見照明控製綫路(P250)

15.3.1一個單控開關控製一盞照明燈綫路(P250)

15.3.2兩個單控開關分彆控製兩盞照明燈綫路(P250)

15.3.3兩個雙控開關共同控製一盞照明燈綫路(P250)

15.3.4兩室一廳室內照明燈綫路(P251)

15.3.5日光燈調光控製綫路(P252)

15.3.6衛生間門控照明燈控製綫路(P253)

15.3.7聲控照明燈控製綫路(P254)

15.3.8光控樓道照明燈控製綫路(P255)

第16章電動機控製綫路及檢修調試技能(P256)

16.1電動機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56)

16.1.1交流電動機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56)

16.1.2直流電動機控製綫路的結構特徵(P258)

16.2電動機控製綫路的檢修調試(P260)

16.2.1交流電動機控製綫路的故障分析及檢修流程(P260)

16.2.2直流電動機控製綫路的故障分析及檢修流程(P261)

16.2.3常見電動機控製綫路故障的檢修操作(P262)

16.3常見電動機控製綫路(P267)

16.3.1直流電動機調速控製綫路(P267)

16.3.2直流電動機降壓起動控製綫路(P268)

16.3.3直流電動機正/反轉連續控製綫路(P269)

16.3.4單相交流電動機連續控製綫路(P270)

16.3.5限位開關控製單相交流電動機正/反轉控製綫路(P271)

16.3.6三相交流電動機電阻器降壓起動控製綫路(P272)

16.3.7三相交流電動機Y—Δ降壓起動控製綫路(P273)

16.3.8三相交流電動機限位點動正/反轉控製綫路(P275)

16.3.9三相交流電動機間歇控製綫路(P276)

16.3.10三相交流電動機調速控製綫路(P277)

16.3.11三相交流電動機反接製動控製綫路(P278)

16.3.12兩颱三相交流電動機交替工作控製綫路(P279)

第17章變頻器技術(P280)

17.1變頻器的種類與功能特點(P280)

17.1.1變頻器的種類(P280)

17.1.2變頻器的功能特點(P283)

17.2變頻器的應用(P286)

17.2.1製冷設備中的變頻電路(P286)

17.2.2機電設備中的變頻電路(P287)

17.3變頻器電路(P288)

17.3.1海信KFR-4539(5039)LW/BP型變頻空調器中的變頻電路(P288)

17.3.2單水泵恒壓供水變頻控製電路(P290)

17.3.3恒壓供氣變頻控製電路(P293)

17.3.4工業拉綫機的變頻控製電路(P296)

第18章變頻器的使用與調試(P299)

18.1輕鬆搞定變頻器的使用(P299)

18.1.1變頻器的操作顯示麵闆(P299)

18.1.2操作顯示麵闆的使用(P300)

18.2變頻器的調試(P312)

18.2.1操作顯示麵闆直接調試(P312)

18.2.2輸入端子控製調試(P316)

18.2.3綜閤調試(P318)

第19章PLC技術(P322)

19.1PLC的控製特點(P322)

19.1.1傳統電動機控製與PLC電動機控製(P322)

19.1.2工業設備中的PLC的控製特點(P325)

19.2PLC控製技術的應用(P332)

19.2.1運料小車往返運行的PLC控製係統(P332)

19.2.2水塔給水的PLC控製係統(P336)

19.2.3汽車自動清洗的PLC控製係統(P342)

19.2.4工控機床的PLC控製係統(P346)

第20章PLC編程語言與PLC係統的安裝及調試(P352)

20.1PLC編程語言(P352)

20.1.1PLC梯形圖(P352)

20.1.2PLC語句錶(P357)

20.2PLC的編程方式(P359)

20.2.1編程軟件編程(P359)

20.2.2手持式編程器編程(P367)

20.3PLC係統的安裝與調試(P372)

20.3.1PLC係統的安裝(P372)

20.3.2PLC係統的調試(P382)

文摘



《現代電力係統運行與控製》 內容簡介 《現代電力係統運行與控製》是一部深入探討電力係統運行機製、控製策略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專業著作。本書旨在為電力行業的技術人員、研究學者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學習平颱,幫助他們深刻理解電力係統的復雜性,掌握先進的運行與控製技術,並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挑戰。 全書共分為十章,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由淺入深地剖析電力係統的各個層麵。 第一章 緒論:電力係統的演進與挑戰 本章首先迴顧瞭電力係統從早期單一發電機組到如今龐大、互聯的全球電網的百年演進曆程。通過梳理曆史脈絡,讓讀者理解電力係統發展的驅動力,例如工業化進程、技術革新以及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接著,重點分析瞭當前電力係統麵臨的幾大核心挑戰: 新能源的接入與不穩定性: 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雖然為綠色能源轉型奠定瞭基礎,但其固有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給電網的穩定運行帶來瞭巨大壓力。如何有效地預測、協調和平衡這些不確定性的電力輸齣,是當前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老舊電網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 許多國傢和地區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相當陳舊,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可靠性、智能化和高效性的要求。升級改造不僅需要巨額投資,還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精心的規劃。 電力需求的多樣化與極端事件的應對: 工業、商業、居民用電需求呈現齣日益增長和多樣化的趨勢,同時,極端天氣事件(如颶風、地震、熱浪)對電力供應的衝擊也日益頻繁和嚴重。電網的韌性、抗災能力以及快速恢復能力麵臨嚴峻考驗。 信息技術與物理係統的融閤(智能電網):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力係統正朝著智能化方嚮邁進。但如何安全、高效地集成這些新技術,實現數據共享、協同控製,同時保障網絡安全,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能源轉型與低碳化的壓力: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促使各國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不僅涉及發電端,還包括輸配電、用電側的全麵變革。 通過對這些挑戰的深入剖析,本章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引導讀者認識到理解和掌握現代電力係統運行與控製技術的重要性。 第二章 電力係統的基本原理與組成 本章係統地介紹瞭電力係統的基礎理論和核心組成部分。 電力係統的基本組成: 詳細闡述瞭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這五個環節的物理連接和功能關係。分彆介紹瞭不同類型的發電機組(火力、水力、核能、新能源發電)、高壓輸電綫路、變電站設備(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配電網絡以及各類用戶的用電方式。 潮流計算與電網分析: 深入講解瞭潮流計算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頓-拉夫遜法、PQ分解法等常用算法,以及如何通過潮流計算來分析電網的電壓、電流、功率分布,識彆過載或電壓越限問題。 短路計算與故障分析: 介紹瞭不同類型短路(三相短路、單相接地短路等)的計算方法,以及短路電流對設備的影響。這為理解電網的保護策略和故障恢復提供瞭理論基礎。 電網的暫態現象: 探討瞭電力係統中的各種暫態過程,如閤閘衝擊、接地故障暫態、甩負荷暫態等,以及這些暫態過程對電網穩定性的潛在威脅。 無功功率與電壓調節: 詳細解釋瞭無功功率在維持電網電壓穩定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常用的電壓調節手段,如調相機、靜止無功補償器(SVC)、靜止同步補償器(STATCOM)等。 第三章 電力係統的穩定性 穩定性是電力係統運行的生命綫,本章對此進行瞭詳盡的闡述。 穩定性概述: 定義瞭不同類型的穩定性,包括暫態穩定性、穩態穩定性和頻率穩定性。強調瞭穩定性分析在電網安全運行中的極端重要性。 暫態穩定性分析: 詳細介紹瞭暫態穩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等麵積定則、詳細仿真法等。討論瞭影響暫態穩定性的因素,如故障類型、故障持續時間、機組齣力、綫路參數等。 穩態穩定性分析: 探討瞭電網在小擾動下的響應,包括功率極限、轉子角度偏移等。介紹瞭綫性化方法和特徵值分析等穩態穩定性判彆方法。 頻率穩定性與振蕩分析: 解釋瞭頻率波動對電網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調頻控製來維持頻率穩定。討論瞭電網中可能齣現的功率振蕩,並介紹瞭抑製振蕩的控製策略。 提高電網穩定性的措施: 提齣瞭多種提高電網穩定性的實際措施,包括增強發電機勵磁係統、配置FACTS(柔性交流輸電係統)裝置、優化負荷分配、改進繼電保護配置等。 第四章 電力係統的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本章專注於電力係統的保護機製,確保電網在故障發生時能夠快速、準確地隔離故障,避免更大範圍的停電。 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 介紹瞭二次迴路、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繼電器、斷路器等基本保護元件的作用。闡述瞭保護的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和可靠性等基本要求。 常用繼電保護原理: 詳細介紹瞭針對不同設備和綫路的保護原理,如距離保護、過流保護、差動保護、零序保護等。並對不同保護的適用場景進行瞭區分。 保護配置與協調: 闡述瞭如何在復雜的電力係統中閤理配置保護裝置,並確保不同保護之間、保護與自動裝置之間的協調配閤,避免誤動作和拒動。 安全自動裝置: 介紹瞭自動重閤閘、自動減負荷、自動切負荷、低頻減負荷等安全自動裝置的作用,以及它們在維持電網穩定運行中的重要性。 數字式繼電保護與微機保護: 介紹瞭新一代數字式繼電保護技術,包括其工作原理、優點以及在智能化電網中的應用前景。 第五章 電力市場與調度 隨著電力體製改革的深入,電力市場和調度在電力係統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電力市場概述: 介紹瞭不同類型的電力市場,如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以及市場參與者(發電企業、電網公司、電力用戶)的角色和交易方式。 電力調度基本原理: 講解瞭電網調度的核心任務,包括負荷預測、機組組閤、經濟調度、無功電壓協調等。 日前調度與實時調度: 闡述瞭日前計劃的製定過程,以及實時調度在應對突發情況、維持電網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輔助服務市場: 介紹瞭調頻、調壓、備用等輔助服務在保障電網運行中的重要性,以及輔助服務市場的運行機製。 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挑戰與機遇: 分析瞭電力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挑戰,如市場風險、價格波動、監管難題,以及其為提高效率、促進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 第六章 智能電網技術與應用 智能電網是未來電力係統的發展方嚮,本章聚焦於其關鍵技術與應用。 智能電網的內涵與特徵: 闡述瞭智能電網的定義,強調其“雙嚮互動”、“泛在感知”、“信息共享”、“靈活響應”等核心特徵。 先進量測體係(AMI): 介紹瞭智能電錶、數據采集係統等 AMI 的組成,以及其在實時監測、精細化管理、需求側響應等方麵的應用。 配電自動化: 詳細闡述瞭配電自動化係統的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包括故障定位、隔離、恢復等。 分布式能源接入與管理: 討論瞭如何安全、高效地將屋頂光伏、微型風電等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以及對其進行集中監控和優化調度。 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與儲能技術: 分析瞭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以及構建智能充電網絡、發展儲能技術(電池儲能、抽水蓄能等)在平抑負荷、提升電網靈活度方麵的作用。 電網信息安全: 強調瞭在智能電網環境下,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保障數據傳輸和係統運行安全的措施。 第七章 可再生能源並網技術 新能源的占比不斷提高,本章專門探討瞭其並網技術。 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概述: 簡要迴顧瞭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生物質能等主流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原理。 新能源的特性與並網挑戰: 詳細分析瞭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給電網帶來的挑戰,如電網頻率和電壓的波動、功品質下降、潮流不穩定等。 新能源接入的標準與規範: 介紹瞭國際和國內關於新能源接入電網的技術標準和規範,包括電網支持能力、一次和二次設備要求等。 新能源發電的功率預測與控製: 探討瞭如何利用先進的模型和算法進行新能源發電功率的預測,以及通過逆變器控製、儲能協調等手段來平抑其波動性。 弱電網或離網情況下的新能源係統: 討論瞭在電網薄弱地區或離網環境下,如何構建穩定可靠的新能源供電係統,包括微電網的概念和控製策略。 第八章 電力係統運行的經濟性與優化 本章關注如何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化電力係統的經濟效益。 發電成本與電價機製: 分析瞭不同發電方式的成本構成,以及電價機製的設計對發電企業和用戶的激勵作用。 機組組閤與負荷分配: 介紹瞭如何根據負荷需求、機組齣力特性和燃料成本,進行最優的機組組閤,實現發電成本的最小化。 經濟調度原理: 詳細講解瞭在滿足電網運行約束條件的前提下,如何實現發電成本的最小化,包括基於拉格朗日乘數法和綫性規劃等方法。 綫損分析與降低措施: 探討瞭電力傳輸過程中産生的綫損,以及通過優化潮流、改進綫路設計、采用高效變壓器等方式降低綫損的策略。 需求側管理與需求響應: 介紹瞭需求側管理(DSM)的概念,以及通過價格信號、激勵機製等引導用戶在高峰時段減少用電,平抑負荷麯綫,提高係統效率。 第九章 特殊工況下的電力係統運行 本章深入探討瞭電力係統在非正常或特殊工況下的運行策略。 大停電的成因與恢復: 分析瞭可能導緻大停電的因素,如設備故障、自然災害、人為因素等,並詳細介紹瞭電網恢復的步驟和原則,包括黑啓動、局部恢復、整體恢復等。 直流輸電係統(HVDC)的運行與控製: 介紹瞭高壓直流輸電的原理、優點以及在遠距離輸電、互聯不同頻率的電網中的應用。重點闡述瞭其控製係統的特性。 互聯電網的運行與協調: 探討瞭多個電力係統互聯後帶來的運行優勢(如互補、提高可靠性)和挑戰(如同步穩定性、潮流耦閤),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跨區調度和協調。 電磁暫態分析與抗乾擾: 介紹瞭電磁暫態過程對設備的影響,如雷電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等,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 極端天氣下的電網應對: 針對冰凍、高溫、洪水等極端天氣,分析其對電力設備和係統的影響,並提齣相應的預警、防護和應急恢復策略。 第十章 電力係統發展趨勢與展望 本章著眼未來,展望電力係統的發展方嚮。 能源互聯網的構建: 探討瞭能源互聯網的概念、關鍵技術(如區塊鏈、邊緣計算),以及其在實現能源的廣泛互聯、優化配置、提升效率方麵的潛力。 人工智能在電力係統中的應用: 深入分析瞭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在負荷預測、故障診斷、設備狀態監測、調度優化等方麵的應用前景。 大數據分析與雲計算: 闡述瞭如何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挖掘電網運行數據中的價值,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和更智能的決策。 綜閤能源係統(IES)的集成: 討論瞭電力、熱力、燃氣、交通等不同能源係統的集成,以及IES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方麵的優勢。 麵嚮未來的電力係統設計: 展望瞭更加靈活、可靠、智能、綠色的電力係統藍圖,包括對新型發電技術、儲能技術、智能控製技術、先進材料等的研究方嚮。 《現代電力係統運行與控製》一書,通過係統性的理論闡述和前沿技術的介紹,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對現代電力係統的全景認知,並為應對未來的能源挑戰提供堅實的知識儲備和技術支撐。本書內容詳實,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適閤作為電力工程、自動化、新能源等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也是電力行業從業人員提升專業技能的必備讀物。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吸引瞭我,但讀完之後,我發現它在一些關鍵領域的內容深度上遠遠不足,甚至可以說是淺嘗輒止。例如,關於PLC編程語言的部分,書上隻是簡單地羅列瞭一些指令,卻沒有深入講解指令的功能、應用場景以及如何進行邏輯判斷和流程控製。我期望的是能夠看到實際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用PLC實現一個簡單的自動化流水綫控製,或者如何通過PLC對傳感器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書中提供的例子非常基礎,對於已經有一些PLC基礎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顯得過於“科普”,而對於初學者而言,缺乏足夠的引導,很容易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睏難。特彆是關於梯形圖、指令錶、SFC等編程方式的比較和選擇,書中幾乎沒有提及,這對於理解不同編程方式的優劣和適用性至關重要。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中提到瞭“PLC編程語言”和“變頻器技術”,我希望能在這兩個方麵獲得更深入的理解。然而,PLC編程部分過於籠統,缺乏具體的編程實例和調試技巧。例如,在講解“步進指令”時,書中隻是簡單地介紹瞭指令的功能,卻沒有提供如何利用步進指令來設計復雜順序控製的實際案例。對於變頻器技術,書中也隻是泛泛而談,沒有深入分析不同型號變頻器的特性和應用範圍,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评分

我對這本書在“電工從入門到精通”這個承諾上,認為其“精通”的部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於已經有一些電工基礎的人來說,書中很多內容可能顯得過於簡單,缺乏挑戰性。例如,在講解“三相交流電”時,書中隻是重復瞭基礎的概念,而沒有深入探討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數、以及如何提高電能利用效率等更高級的話題。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麵對的問題,而書中卻鮮有涉及。

评分

我對書中關於變頻器技術的部分感到非常失望。標題中承諾的“精通”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書中關於變頻器的工作原理介紹非常簡略,更多的是對參數的羅列,而缺乏對這些參數背後含義的深入解釋。比如,關於載波頻率的選擇,書中隻是說“根據電機功率和噪音要求調整”,但卻沒有給齣具體的指導原則或者計算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錯誤的載波頻率設置可能會導緻電機過熱、效率降低甚至損壞。此外,書中對於變頻器的故障診斷和排除方麵的論述也極其有限,僅僅提到瞭幾個常見的故障代碼,而沒有提供詳細的排查步驟和解決方案。這對於一個需要獨立解決現場問題的電工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评分

作為一名即將踏入電工行業的學生,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學習到紮實的識圖能力。然而,書中關於電路識圖的部分,雖然給齣瞭不少圖例,但講解方式過於死闆,缺乏係統性。它更多的是展示瞭各種元器件符號和連接方式,但並沒有深入講解如何根據電路圖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判斷故障點,以及如何根據需求修改電路。例如,對於一些復雜的組閤電路,書中僅僅給齣瞭一個圖,然後就說是“某某設備電路”,卻沒有進一步的剖析。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從一個簡單的原理圖推導齣實際接綫圖,如何理解不同導綫的功能和顔色含義,以及在實際布綫時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包含瞭“PLC編程語言”和“變頻器技術”,我本以為會在這兩個方麵獲得更深入的理解。然而,令人遺憾的是,PLC編程部分過於概念化,沒有太多實際操作的指導。例如,在講到“中斷”時,書中隻是簡單提及瞭中斷的作用,卻沒有提供如何設置和使用中斷的實際案例。這對於需要編寫復雜程序來處理實時事件的工程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同樣,變頻器技術部分也缺乏對不同品牌、不同型號變頻器之間差異的介紹,以及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選型和調試技巧。

评分

本書關於“電工接綫”的部分,雖然提供瞭一些圖示,但其清晰度和完整性都有待提高。很多圖示過於簡化,缺乏必要的標注和說明,導緻讀者難以理解其具體含義。例如,在講解“ motor control circuits”時,書中提供的圖例並沒有清晰地標明接觸器、熱繼電器、按鈕等的具體型號和規格,也沒有詳細說明不同元器件在電路中的作用和相互關係。這使得讀者在實際接綫時,容易感到迷茫。

评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提升自己在電工接綫方麵的實踐能力。然而,書中關於接綫的指導,雖然列齣瞭一些常見的接綫圖,但整體而言,其詳細程度和實用性都遠未達到我的預期。例如,書中展示的工業控製麵闆的接綫圖,僅僅是示意性的,並沒有給齣具體的端子編號、導綫規格、以及每個接綫點所連接的具體功能。在實際工作中,這些細節至關重要。我希望能夠看到更具體、更貼近實際的接綫圖,例如不同類型電機的接綫方式、配電箱的接綫流程、以及PLC輸入輸齣模塊的接綫指南等。

评分

這本書在“入門”方麵做得還可以,但“精通”二字則顯得有些誇張。對於初學者來說,書中關於電工基礎知識的部分,比如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見的電工工具的使用,還是有一些幫助的。但是,當涉及到更深入的內容時,比如電動機的啓動方式、繼電器控製原理、以及一些基礎的電力係統知識,書中都顯得不夠詳盡。例如,在講解電動機的直接啓動時,書中隻是簡單提到瞭啓動電流大,但沒有詳細解釋為什麼啓動電流大,以及如何通過其他方式來減小啓動電流。這對於理解電動機的運行特性以及選擇閤適的保護器件非常重要。

评分

我非常看重圖書的“識圖”能力提升。這本書在這方麵確實提供瞭一些圖例,但其深度和廣度都存在不足。例如,在講解“邏輯電路”時,書中僅列齣瞭基本的邏輯門符號,而沒有深入探討如何用這些邏輯門來構建更復雜的控製電路,例如多路選擇器、編碼器、解碼器等。對於自動化控製領域來說,良好的識圖能力是基礎,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教學顯得有些“點到為止”,缺乏係統性的訓練和進階指導。

评分

东西到的非常快

评分

一般

评分

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评分

一般

评分

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评分

一般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评分

还可以,后面继续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