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超越時空的音樂通史,一本“過時”的經典之作 朗 顧連理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超越時空的音樂通史,一本“過時”的經典之作 朗 顧連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音樂史
  • 西方音樂
  • 古典音樂
  • 音樂通史
  • 文化史
  • 藝術史
  • 顧連理
  • 音樂欣賞
  • 西方文明
  • 音樂理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48637
版次:1
商品编码:1562397593

具体描述

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在京東平颱上的圖書基本信息,僅作參考。
圖書名稱: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超越時空的音樂通史,一本“過時”的經典之作)
作者或編譯者: (美)朗 著,顧連理 等譯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 9787549548637
原價: 198元
齣版日期[僅參考]: 2014年6月
裝幀及開本: 精裝16K
頁數[僅參考]: 1150頁
其他參考信息: Tangren其他參考信息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此書是美國諾頓齣版社長期以來的看傢書和暢銷書,其內容之精當是目前國內已經齣版的音樂史圖書中首屈一指的作品,且文字漂亮,架構精妙,是不可多的經典之作。
原著於1941年在紐約齣版,隨即被公認是美國音樂學走嚮成熟的標誌性裏程碑著作。六十年來,《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不僅巳成為音樂史學領域的大師級經典論著,而且也被證明對文化史的研究作齣瞭突齣貢獻。就單個學者所著的單捲本音樂通史而論,至少在英語世界中,至今尚無任何著作在體現史傢的“纔、學、識”方麵堪與(西方文明中的音樂)相比。該書中譯本亦獲得國內翻譯界一緻好評。
如書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樂》旨在以“西方文明”為整體舞颱,展示音樂藝術在近三韆年(自古希臘至20世紀初)的漫長曆程中所扮演的戲劇性角色。由此齣發,《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將音樂置於極其廣闊的“大文化”背景中,用獨特的詮釋性批評和富於感召力的文字錶述考察瞭音樂如何參與、改變和塑造西方文化麵貌(反過來,音樂也同時被整體社會與文化的演變所影響)的曆史進程,因而獲得瞭極高的學術威望和榮譽。
本書譯者之一楊燕迪 教授曾說:“現在迴過頭捧讀這本名著,仍每每感到,作者在勾畫音樂蘊涵的精神寓意時,在傾聽音樂的“文化泛音”時,其眼界之宏闊、感應之飽滿、筆力之雄健、辭章之華美,都堪稱“大師級彆”。音樂絕不僅僅是美妙的聲響,其中迴蕩的是時代精神的脈動、社會心理的餘音和個人創見的智慧。《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一書的漢譯經過,恰恰就是音樂與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的有趣‘注腳’。”

作者簡介
保羅·亨利·朗(Paul HenryLang,1901--1991)原籍匈牙利。少年時代曾學習大管、研習作麯,但天生多方麵的文化興趣使他最終轉嚮音樂學。青年時代,眼看右翼政治勢力上颱,社會形勢惡化,同時受到作麯傢、民族音樂學傢貝拉·巴托剋的鼓勵,轉道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音樂學、比較文學和文化史)和法國巴黎大學(學習文學、音樂學、藝術史和美學)求學。雖然最後的博士學位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但整體的知識背景和思想基礎均源自歐洲。這種對西方(尤其是歐洲)文化傳統全方位的透徹瞭解和博聞強記其實是他日後撰寫《西方文明中的音樂》的直接前奏。

目錄
中譯者序
引言
第一章古希臘
音樂在美的聖殿中
神話時期與荷馬時期的音樂
詩、歌與器樂
“悲劇從音樂精神中誕生”
音樂社會學概觀
音樂科學
古代音樂的最後階段
第二章拜占庭
東部基督教的音樂
古希臘音樂與拜占庭音樂的比較
拜占庭教堂音樂與聖詩
第三章羅馬
第四章基督教早期教父時期
“中世紀”對“文藝復興”
基督教教會音樂的問題
基督教禮儀音樂的淵源和組成要素
崇拜儀式的組織結構·世俗音樂·基督教會的抵抗
基督教祭禮音樂的神學、哲學和科學基礎
第五章格裏高利藝術與它的影響範圍
格裏高利大教皇
不列顛的羅馬聖詠
卡洛林帝國的羅馬聖詠·凱爾特人的影響
格裏高利音樂的支係
格裏高利藝術的衰落
羅馬風格時期普世神聖藝術中的格裏高利聖詠
卡洛林時期的世俗音樂
音樂的理論、藝術和哲學觀念
第六章格裏高利藝術的進一步擴散
戲劇從禮儀中産生
抒’隋詩、戲仿詩文和打諢歌
中古抒情詩歌的音樂淵源
封建主義及其藝術
吟唱詩人
騎士抒情藝術的其他方麵
遊吟藝人
騎士藝術的衰落
普羅旺斯藝術所喚醒的意大利抒情藝術
英格蘭的吟唱詩人和遊吟藝人
戀詩歌手
第七章哥特風格
哥特風格的興起
復調的起源
早期復調的形式和手段
古藝術
羅馬式藝術與哥特風格
中古的音樂教義與理論
基督教會對復調的抵抗
法蘭西哥特風格對周邊文明的影響
第八章新藝術
中世紀秩序的崩潰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間
新藝術和古藝術
法國的新藝術
意大利的新藝術
14世紀的音樂實踐
音樂理論和美學的新趨勢
14世紀中對音樂的廣泛傳播和普遍欣賞
第九章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得到現代研究的確證
晚期哥特式音樂的最後體現
哥特因素和早期文藝復興因素的風格調和
英格蘭的影響
勃艮第樂派
新哥特風格的興起
佛蘭德斯音樂傢的遷移·15世紀的意大利音樂·法蘭西—佛蘭德斯作麯傢的崛起
16世紀音樂的問題
改革與復興——德國的人文主義·工匠歌手
德國藝術中的勃艮第與法蘭西—佛蘭德斯的影口嚮
德國作麯傢的解放
路德與德國的新教音樂
古典“尼德蘭”風格及其國際化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音樂
威尼斯樂派
意大利一佛蘭德斯風格
復調的最後綜閤·天主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帕萊斯特裏那
音樂一政治形勢的變化
樂器和器樂
器樂的種類與形式
文藝復興晚期的德國音樂
法國文藝復興的第二階段
鬍格諾教派及其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的西班牙及西班牙音樂
西班牙—佛蘭德斯樂派的閤唱作麯傢
都鐸王朝之前的英格蘭音樂
都鐸王朝早期的作麯傢
英格蘭的宗教改革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矛盾對音樂的影響
伊麗莎白一世時期和詹姆斯一世時期的樂派
聲樂
器樂
文藝復興的審美原則
文藝復興生活中的音樂
人文主義的反響——抒情戲劇的傾嚮·文藝復興音樂實踐麵麵觀
宗教改革運動的後果
音樂在大學裏
新世界中的音樂
第十章巴洛剋
文藝復興的衰退
宗教思想作為早期巴洛剋藝術的原動力
變化中的藝術理想
巴洛剋中的浪漫主義——戲劇
戲劇與詩歌、音樂的關係
音樂戲劇的前身
早期的音樂戲劇
濛特威爾第
宗教歌劇·清唱劇·喜歌劇
羅馬和威尼斯
17世紀晚期的意大利歌劇
作麯與演釋的新技巧:通奏低音·管弦樂隊·鍵盤音樂
器樂的原則與類型·意大利的小提琴樂派
“大巴洛剋”的時尚——天主教的教堂音樂
17世紀早期的西歐1378
新政治哲學對文學藝術的影響·路易十四風格
路易十四鼎盛時期的音樂
法國思想對歌劇的根本抵抗
琉特琴音樂與羽管鍵琴音樂
三十年戰爭
德國的巴洛剋音樂
德國的早期巴洛剋歌劇
社會力量的重新組閤
斯圖亞特王室統治下的英格蘭——革命與王政復闢
其他國傢中的巴洛剋
尼德蘭國傢
西班牙
北美
第十一章晚期巴洛剋
專製主義與啓濛運動
哲學背景
巴洛剋的音樂思想
氣質與感情類型說
理性主義·非理性主義·象徵主義
世俗主義:晚期巴洛剋的主導精神
晚期巴洛剋的歌劇
那不勒斯樂派
意大利歌劇在德國
意大利歌劇在英國
晚期巴洛剋的天主教教堂音樂
新教北方的宗教思想和音樂思想
教堂音樂與歌劇的和睦關係
晚期巴洛剋的器樂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閤唱作品
器樂作品
晚期巴洛剋的英國音樂
亨德爾
清唱劇
巴赫與亨德爾
……
第十二章洛可可—華麗風格—情感風格
第十三章古典時期
第十四章18世紀音樂的邊緣及其實踐
第十五章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交匯
第十六章浪漫主義
第十七章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
第十八章反潮流
第十九章19世紀音樂的邊緣及其實踐
第二十章通往現代之路
索引

精彩內容及插圖
音樂在美的聖殿中
所有的文明民族中,古希臘人a 對“美”與“善”的親和關係具有最敏銳的感覺和理解。Kalokagathia 一詞體現齣美和道德相互統一的觀念。kalo 意為“美”,agathos 錶示“善”。兩者的先後次序說明,美更受人重視,但道德戒律緊隨其後,對美的原則頌辭贊禮。藝術的突齣地位受到普遍尊崇,藝術的實踐得到鼓勵。
對美的頂禮膜拜,可從希臘人的文學和造型藝術中勾畫齣清晰的概念。古人公認對荷馬與索福剋勒斯懷有深摯的敬意。手邊有許多優秀譯本的現代人同樣如此。希臘人曾對費迪亞斯和普拉剋西特利斯的雕塑錶示崇敬,隨著時光流逝,我們的這種仰慕之情有增無減。然而,甚至那些對希臘天纔無限仰慕的人,也很少停下來想想音樂——這門在現代生活中占據如此突齣地位的藝術。對大多數人而言,希臘人是一個有非凡天賦的民族,孕育瞭眾多的詩人、哲學傢、曆史學傢、雕塑傢和建築傢。至於他們的音樂傢,我們甚至想也沒想到過。
奇怪的是,與造型藝術方麵的天纔相比,古希臘人更看重音樂的成就。古典文學中難得涉及雕塑和建築,卻經常提到音樂。造型藝術沒有自己的繆斯神。在眾神的聖殿中檢視一番,如果想找到一個相當於阿波羅的美術之神,就隻能滿足於瘸腿的赫菲斯托斯瞭。其實,赫菲斯托斯隻是奧林匹亞山神的軍械士,眾神常常拿他當作嘲弄對象。希臘的國傢對音樂深懷敬意,極力推崇,在處理一切有關音樂的問題時充滿自信。製定音樂的觀念和原則被認為是國傢大事。音樂在生活的藝術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以緻俊傑高士通常被尊稱為有樂感的人,而粗民走卒則被貶為沒有音樂細胞的人。品達將吹管樂器大師米達斯譽為徵服人心的英雄;號角演奏傢赫羅多魯斯曾十次贏得奧林匹剋奬。柏拉圖雖然公開錶示討厭藝術,但他在《理想國》中仍用很多篇幅來討論音樂。
希臘人是敏感的南方民族,對音樂的感官性質反應強烈。他們的心中活躍著兩種靈魂,其一嚮往清晰、節製和中庸,其二導嚮奇想與狂熱—— 對狄俄尼索斯的崇拜。為此,他們不遺餘力宣揚阿波羅的理想:希臘人意識到,自己較易受到另一極端的影響。阿波羅與狄俄尼索斯的對立也反映在音樂領域中。平靜安詳的音樂與狂暴刺激的聲響形成對照,觀眾為之感染和激動。理查德·瓦格納掀起軒然大波時,同樣的爭端重又齣現。尼采被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張力所撕裂,將切身經驗寫進《悲劇在音樂精神中誕生》一書,其中阿波羅和狄俄尼索斯兩種音樂構成尖銳對峙。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