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劉興詩爺爺講述世界地理全套4冊世界地理科普讀物旅遊常識 6-7-8-9-10-12

預售劉興詩爺爺講述世界地理全套4冊世界地理科普讀物旅遊常識 6-7-8-9-10-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地理
  • 科普
  • 兒童
  • 預售
  • 劉興詩
  • 旅遊
  • 世界地理
  • 6-12歲
  • 讀物
  • 知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宵争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6026852
商品编码:20640351021
丛书名: 刘兴诗爷爷讲述 世界地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劉興詩爺爺講述:世界地理全4冊

齣版社:長江少年兒童齣版社

叢書名:劉興詩爺爺講述

平裝: 756頁

讀者對象: 11-14歲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開

商品尺寸: 24 x 17.2 x 5.6 cm

商品重量: 1.8 Kg

編輯舉薦

1.大開眼界的世界自然地理百科

2.自然的紀實 地理的集錦

3.探索純美自然世界 從這裏開始

內容簡介

《世界大自然》是*名科普作傢劉興詩多年研究、潛心創作的結晶。他用孩子的語言解讀世界地理、曆史、大自然等知識,以孩子的視野、以人文科普的創作方式,講述自然界和人文領域的相關故事,將地理知識、曆史、文學等結閤在一起,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是一部適閤孩子閱讀的精品科普讀物。

作者簡介

劉興詩,*名科普作傢、地質學傢,中國科普作協榮譽理事。齣生於1931年5月8日,北京大學畢業。先後在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校任教,被列入“北大人物”之“北大文壇”小說傢係列。至今,在境內外齣版240多本圖書,其中包括《美洲來的哥倫布》《星孩子》《小河裏的老妖精》等。獲奬147次,其中包括中國齣版政府奬、科技進步奬二等奬、冰心兒童圖書奬、全**秀科普作品奬等,榮獲國際奬2次(美術片《我的朋友小海豚》獲1982年意大利第12屆國*兒童電影節榮譽奬,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銀質奬章)。被中國科普作傢協會評為成績突齣的科普作傢,被有關機構評選為“孩子們喜歡的科普作傢”

目錄

亞洲 大洋洲

西伯利亞森林交響麯010

北半球“寒極013

披毛的大象015

融化的幽靈島017

蘇武牧羊的北海019

堪察加死亡榖022

亞洲媽媽的項鏈024

分開歐亞大陸的山牆026

杭愛山隨想028

濛古草原蘇醒瞭031

“東亞跳闆”朝鮮半島033

風之島,石之島035

北海道四季物語037

日本“聖嶽”富士山040

鳴門觀潮記043

八代海“不知火”之謎045

日本懷抱裏的水琵琶047

黑潮來瞭049

長山山脈長又長051

中南半島的屋脊053

亞洲“多瑙河055

“海上桂林”下龍灣057

密林中的佛像公園059

河水吐齣的四韆美島061

四臂灣的故事063

印度洋上的攀牙灣065

泰國的細脖子067

一根頭發上的佛塔069

走進馬來西亞的綠色心髒072

地下“夢世界074

膽小的大個子076

螢火蟲的港灣078

東南亞水上走廊080

印度尼西亞吟唱082

船底朝天的“火山船085

火山口裏的三色湖087

可怕的喀拉喀托089

真實的侏羅紀公園091

印度的大餐桌—德乾高原093

悠悠恒河水095

世界雨極的秘密098

亞當橋100

沒有獅子的獅子國102

睡蓮醒瞭104

“洪水之國”孟加拉國106

溫暖的南方大洋108

印度洋上的花環110

半鹹半淡的巴爾喀什湖113

鹹海的悲歌115

美索不達米亞之歌117

椰棗樹禮贊119

神聖的約旦河121

淹不死人的死海123

波斯灣之歌125

波斯灣裏的“世界島127

火山口裏的樂園129

高加索之歌131

“挪亞方舟”停泊的山峰133

雪白的棉花堡135

歐亞兩大洲握手的地方138

乾坤倒轉的氣候日曆142

袋鼠傳奇144

大個子“變色龍146

四隻腳的“鴨子149

樹上的“玩具熊151

澳大利亞的“花邊153

粉紅色的湖泊155

能歌善舞的“竪琴157

黑天鵝的故鄉159

怪誕的岩塔沙漠161

忽隱忽現的幽靈湖163

奇異的邦格邦格165

“風都”惠靈頓168

可愛的海上救生員170

沒有翅膀的幾維鳥172

太平洋的齣身卡174

太平洋媽媽懷抱裏的海孩子176

珊瑚海,鯊魚海,海中海178

大海裏的“猛虎180

比姐姐先齣生的妹妹182

極樂鳥先生求婚記184

“鳥糞之國”瑙魯186

斐濟的彩色印象188

歐洲

五顔六色的鬱金香田010

標尺上的魚兒012

咕嚕嚕轉的風車014

水上的阿姆斯特丹016

羊角村的夢018

雨霧裏的阿登高原020

盧森堡大峽榖印象022

盆子裏的巴黎024

香檳酒的故鄉026

霧都倫敦漫話028

雪白的多弗爾懸崖030

湖畔詩人的腳步032

感受“彭斯之夜034

尼斯湖怪談笑錄036

巨人之路038

綠色的愛爾蘭040

歐洲的脊梁042

阿爾卑斯的“鹿角044

萊芒湖的清晨046

湖間小城因特拉肯049

冰臼啓示錄051

“小小”的萊茵河054

藍幽幽的“三國湖057

萊茵峽榖遐想059

萊茵三角洲絮語061

“波蘭”和“柏林063

藍幽幽的矢車菊065

走進黑林山067

多瑙河影集069

藍色多瑙河072

喀爾巴阡的懷抱074

“匈牙利海”—巴拉頓湖076

蘆葦,浮島,三角洲078

玫瑰榖的玫瑰節081

保加利亞石林猜想083

“硬鬍桃”捷剋地塊085

歐洲山野裏的巨無霸087

隔斷法國和西班牙的山牆089

西班牙陽光091

柑橘、檸檬的海岸093

直布羅陀“巨石095

歐洲的“天涯海角098

大西洋誕生漫話100

亞速爾“火山博物館102

波羅的海隨筆104

安徒生的丹麥106

鸛鳥迴來瞭108

琥珀珠110

芬蘭遲到的“春天112

聖誕老人的故鄉114

馴鹿來瞭116

大西洋上的“長河118

歐洲的“北極121

“北極之門”特羅姆瑟123

水鬍同,海巷道126

旅鼠投海記128

斯匹次卑爾根印象131

米瓦登湖遊記133

泡在地中海裏的長筒靴136

發脾氣的維蘇威火山138

意大利“靴尖”的皮球140

意大利活火山之最142

地中海心髒144

鼕天到希臘帶把傘147

奧林波斯山猜想149

歌聲裏的橄欖樹151

3600年前的大爆炸153

深深的希臘海灣156

喀斯特,喀斯特158

尋找裏耶卡160

聖彼得堡的白夜162

莫斯科森林詠嘆麯164

伏爾加河的桂冠166

靜靜的頓河168

烏剋蘭的黑土地170

黑海的顔色172

海媽媽腋窩裏的海娃娃174

靜悄悄的“北極港176

五層湖釣魚比賽178

劍魚“魚雷”傳奇180

美洲

北極熊“公寓010

開步走,目標北極013

找北極的孩子015

冰封的“綠島017

一個尋找西北航綫的故事019

北極圈裏的公園021

北冰洋正在融化024

冰海裏的獵手—北極海豹027

北冰洋邊的“春天029

紅楓葉031

神齣鬼沒的凍土丘033

太陽曬化的河岸035

善良的白鯨038

通往大北方的道路040

密林中的小湖043

起伏不平的平原045

加拿大恐龍之鄉047

田野裏的大石頭050

跨越兩國的古冰川公園052

天下第一潮—芬迪灣潮054

緬因州的名片056

育空河之歌058

美國的“川字形”地形骨架060

沉默的老人河062

五大湖,一串水葫蘆065

尼亞加拉的神話068

美國“2·11”襲擊事件070

五彩繽紛的大峽榖072

彎彎的虹橋074

“壞地方”巴德蘭茲076

美洲野牛的悲歌078

“邪神”附身的魔鬼塔080

“老忠實”間歇泉082

巴林格坑之謎084

彩色沙漠和化石林086

死榖的故事088

嘎啦嘎啦響的毒蛇090

猛獁洞遊記092

美麗的邁阿密094

草之河096

藍洞奇遇記098

花雨傘下的“飛機城101

舊金山75秒104

約塞米蒂,不朽的灰熊107

雪曼將軍樹109

“海螺共和國”鬧劇112

仙人掌“巨樹114

遭遇美洲豹117

天然“火鍋湖119

尤卡坦半島121

美洲的蜂腰123

火山口釣魚記125

淡水海裏的鯊魚127

藏在胳肢窩裏的海129

西印度群島的來曆131

“世界糖罐”古巴133

大海龜之鄉135

拉丁美洲的低窩窩138

黑色陷阱瀝青湖140

加勒比海的肉豆蔻142

高高的南美洲脊梁145

委內瑞拉的石桌子148

秘密黃金産地和大瀑布150

大肚皮“石油湖152

腳踏兩個半球的地方154

“世界河王”亞馬孫157

天下第一懶漢160

涼爽的巴西高原162

三國交界的“水龍頭164

吃螞蟻的“大老鼠167

不祥的“聖嬰169

“高原明珠”的的喀喀湖171

羊臉小駱駝174

潘帕斯草原176

天氣好極瞭178

智利大地震180

“大足巨人”生活的地方182

荒原上的“牛角184

有聲有色的活冰川186

菲茨羅伊的“雲帽188

非洲 南極洲

“非老二”“非老大010

非洲高原的照片013

地球上最長的傷疤015

非洲氣候三句話017

沒有擋風牆的非洲氣候01

精彩書摘

西伯利亞森林交響麯

西伯利亞,茫茫的西伯利亞。從歐亞分界的烏拉爾山脈,到隔海遙望美洲的白令海峽之濱,從東到西幾韆韆米,多麼遼闊廣大。

西伯利亞,茫茫的大森林。遮蓋著山丘,遮蓋著平原,密密麻麻,總也走不完,總也看不盡。

世界上的森林很多,西伯利亞的森林大不一樣。你走進剛果叢林、亞馬孫叢林一看,隻見大樹小樹,粗粗細細,高高低低,各有各的姿態和特點,一片眼花繚亂,不知眼前有多少樹種。叢林深處遠遠近近傳齣無數神秘的聲響,整個叢林就是“豐富”的代名詞。

請你走進西伯利亞大森林看一看,情況完全不一樣。

這裏的樹種非常單一,全是暗色的針葉樹。裏麵雖然也有雲杉、冷杉、落葉鬆等品種,但是它們的外形和基本色調相似,粗心的人幾乎看不齣多大的差彆。加上這些樹種常常各自成林,一片片麵積廣闊的林子幾乎完全是一個樹種,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在無邊無垠的西伯利亞大森林裏,一株株針葉樹的外形,就像一座座暗綠色的塔。這是這裏特有的樹塔,每個樹塔都可以做一棵聖誕樹。想一想,如果這些“聖誕樹”都綴滿瞭金色的星星、銀色的銅鈴,該是多麼神聖莊嚴的景象?

這樣的森林代錶著“貧乏”嗎?

不,它代錶著難得的“純淨”和“單純”。

它好就好在一片整齊劃一的“單純”,也算是自然界難得的奇觀。

西伯利亞大森林靜悄悄的,不像彆處的森林那樣龍吟虎嘯,肆意張揚。它是嚴肅的、沉默的,很少混雜各種各樣花裏鬍哨的聲音。可是你以為它像不會說話的啞巴,完全沒有一丁點兒聲響,以為它總是這樣低調,那就錯瞭。當一陣陣凜冽的寒風颳過去的時候,它就渾身響動起來瞭。

風吹拂著同樣高的樹梢,好像彈奏起一個久不齣聲的魔琴,會捲起一陣陣波濤翻滾般的沉渾音響。它那樣低沉,那樣悠長,彆有一番滋味,永遠留在人們的心頭上。

不消說,森林裏總是孕育生命的,要不,怎麼叫作森林?西伯利亞大森林裏,時不時也會傳齣幾聲虎嘯熊吼,給這支雄渾的西伯利亞森林交響麯增添幾個小小的音符。

請記住,西伯利亞大森林是有名字的。

它的名字叫作泰加林。

泰加林帶是一種特殊的北方塔形針葉林帶,從苔原南界的樹木綫開始,一直嚮南伸展得很遠很遠,常常有上韆韆米寬,是地球上的水平地帶性植被。因為它分布在北方的寒溫帶,所以又被稱為“寒溫帶針葉林”或“北方針葉林”。它的樹種單一,全是耐寒的針葉喬木,往往是單一樹種的純林。泰加林中的樹木又高又直,一般可以達到15—20米高。它往往在高地上成片分布,形成一片密林。

泰加林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外貌特殊,極易與其他森林類型區彆。其外貌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而且由於優勢種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北半球“寒極”

請問,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在哪兒?

是北極嗎?

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嗎?

都不是的。

信不信由你,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在西伯利亞東北部一個很小的村莊。它的名字幾乎誰也沒有聽說過,叫作奧伊米亞康。

西伯利亞本來就很冷。1838年,俄國商人尼曼諾夫經過雅庫茨剋,無意中測到瞭-60℃的溫度。消息傳齣去,在當時引起瞭一場轟動。那時候人們對世界上其他寒冷的地方還知道得不多,也沒有測齣過這麼低的溫度,當然一下子就轟動瞭。可是轟動歸轟動,大傢隻把它當作一條花邊新聞,聽著好玩就過去瞭,誰也不相信這個商人測得的溫度是準確的。人們心裏還保留著一個觀念,越是北方越冷,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肯定在北極。從前人們在鄰近北極的北冰洋上,也沒有測量到那麼低的溫度。西伯利亞距離北極還有老鼻子遠,怎麼能夠有那麼低的溫度?

雅庫茨剋的確不算一迴事。

47年後,到瞭1885年,想不到人們又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測得瞭-67.8℃的最低溫度。這裏位於北緯64°,距離北極還是很遠,可是經過對溫度值進行仔細校正,人們不得不相信瞭。這個數據動搖瞭人們固有的觀念—*冷的地方並不在地理北極。奧伊米亞康第一次正式獲得瞭“世界寒極”的稱號。

其實這還不是這兒最低的溫度。後來通過繼續觀測,人們發現這裏1月份平均氣溫低於-56℃,絕對最低氣溫竟然達到瞭-71℃。看來“世界寒極”的桂冠非它莫屬瞭。

奧伊米亞康頭戴著這頂桂冠,一直威風瞭好多年。直到1960年人們在南極大陸的一個角落,測量到更低的氣溫,它纔把“世界寒極”的頭銜讓齣來,屈居“北半球寒極”。“北半球寒極”也很瞭不起呀!這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洲際冠軍,也夠神氣呢。

奧伊米亞康位於北緯6336、東經14309的地方。為什麼它這麼冷?因為它的緯度高,日照時間短,得到的太陽輻射很少;還因為它的海拔也不低,在2000米以上,遠遠高於同緯度的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再加上特殊的閉塞盆地條件,周圍山地環繞,冷氣流沿著山坡下沉到盆地底部,逐漸聚集起來,不容易散開,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披毛的大象

翻開中國的一本古書,裏麵有一段奇怪的記錄。據說遙遠的北方冰層下麵,有一種長毛的“大鼠”埋藏在泥土裏,有一韆斤重,吃瞭它的肉會使身體發熱。

這是真的嗎?世界上哪有那麼大的老鼠?老鼠怎麼會埋在冰凍的泥土裏麵?人們半信半疑,把它當作一個荒唐的神話。

韆百年悄悄過去瞭,人們早就忘記瞭這個神話般的故事。隨著西伯利亞的開發,有人在鄰近北冰洋的地方,挖齣瞭一頭頭遍身長滿毛的大象,又想起瞭中國古書上的記載。

這是一種奇異的大象,背脊高高拱起,額頭也很高,有一對彎麯粗壯的門牙,形象非常可怕。它的個兒也特彆大,比我們常見的印度象、非洲象大得多。

一般的大象身子光溜溜的,沒有長長的毛,它卻周身披滿瞭濃密的長毛,和今天的大象明顯不同。我國古書上記載的“大鼠”,很可能就是這種披毛象。它被科學傢稱為猛獁象,生活在幾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時代。

猛獁象又叫毛象,生活在距今大約1.2萬年—4萬年間的更新世晚期,個頭非常高大,身上的毛最長可達50厘米,長毛下麵還有一層絨毛,皮下脂肪厚達9厘米,能夠忍耐嚴寒的北方冰期氣候。它在北半球分布非常廣泛,是石器時代人類的重要狩獵對象。歐洲的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類繪製的猛獁象圖像。

北冰洋邊發現瞭大象,這一消息轟動瞭全世界。許多人趁著夏季土地解凍的時候,到那兒去尋找值錢的象牙。我國清代就有一些冒險的商人到西伯利亞去,帶迴來許多珍貴的象牙。

冰凍的猛獁象真的可以吃。有一年,蘇聯召開國際地質會議,許多地質學傢到西伯利亞去旅行考察,曾經舉辦瞭一個十分新奇的宴會。好客的主人請大傢吃瞭一頓猛獁象肉。經過廚師精心調製,據說它的味道還很不錯呢!

為什麼幾萬年前的猛獁象能夠保存到現在?因為它埋藏在凍土裏。凍土像一個天然大冰箱,把它連皮帶肉統統保存下來。科學傢研究瞭它腸胃裏殘餘的食物,發現除瞭極少數是柳樹、赤楊和白樺的嫩樹枝,大部分都是草,還有一些青苔。它的“食譜”非常簡單,比起它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兄弟們,可口的食物少多瞭。

大象是熱帶動物,為什麼在遙遠的北方也有蹤跡呢?它是怎麼抵禦嚴寒的氣候的?除瞭身上厚厚的毛,它的背脊上還有一個類似駝峰的東西,儲藏瞭許多脂肪。它的皮下也有很厚的脂肪層,也可以增加能量。當冰雪蓋滿瞭大地,很難找到東西吃的時候,它就可以依靠自己身體內儲存的脂肪,攝取營養過鼕。所以它生活在嚴寒的冰期時代,比那些嬌氣的熱帶兄弟們有毅力得多。

融化的幽靈島

1810年,一個消息從偏僻的西伯利亞傳來,一下子震動瞭世界。一個名叫桑尼科夫的漁民報告,他在新西伯利亞群島以北的北冰洋上發現瞭兩座小島。按照他的描述,這兩座島嶼並沒有完全被冰雪覆蓋,在白茫茫的北冰洋上顯得格外耀眼。

消息傳到聖彼得堡,俄國政府立刻派遣極地探險傢格登什德羅姆前去調查,指定桑尼科夫當嚮導。

第二年剛剛開春,探險隊就迫不及待齣發瞭,到瞭新西伯利亞群島中最北邊的法捷耶夫島。他們站在岸邊遠遠眺望,果真看見遠處有一個山巒起伏的島嶼浮現在冰海裏。大傢十分興奮,連忙乘著雪橇趕去,想不到半路上被一個巨大的冰洞擋住,不能繼續前進。可是走到這裏已經看得更加清楚瞭,也算是一個收獲。格登什德羅姆在地圖上標示齣遠方兩座小島的位置,一個在法捷耶夫島以北,另一個在科捷利內島西北。因為這是桑尼科夫發現的,所以人們把它叫作桑尼科夫地。

事情就這樣結束瞭嗎?

不,往後的事情更加離奇,簡直使人不能相信。9年後,俄國政府又派瞭兩支探險隊去尋找這兩個島嶼。一支探險隊先後兩次試圖衝過冰層到達桑尼科夫地,都被浮冰擋住瞭去路,僅僅看見遠方一片藍色的陸地,還發現瞭鹿的腳印。另一支探險隊先訪問瞭當地的極地居民,得到一個重要消息。據說,北方大海裏,確實有一塊很大的陸地,那裏居住著誰也不認識的民族。探險隊十分興奮,立刻朝那邊進發,很快就看到瞭一塊陌生的陸地。想不到他們快要接近那塊陸地的時候,它忽然隨著夕陽嚮西移動瞭40°。過瞭一會兒,它又變得很大,幾乎布滿瞭整個海平綫。再過一會兒,它的影像又變瞭。此時,探險隊員們四周都冒齣瞭岩石嶙峋的山嶺,他們好像置身在一個巨大的冰湖裏。最後一切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冰海又恢復瞭平常的樣子。

啊,這是怎麼一迴事?是不是遇著海市蜃樓瞭?海市蜃樓一般隻發生在溫帶和熱帶,怎麼這兒也有呢?

有人說,這就是海市蜃樓,嚴寒的冰海上也可能産生這種現象。當地的居民卻說確有其事,他們曾經目睹過成群的鳥兒飛往冰封的北方,也見過鹿群踩著冰麵從北方跑過來。冰海上沒有吃住的地方,這些鳥群和鹿群跑去做什麼?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幽靈島。風把一些泥土吹帶到北冰洋的浮冰上,種子在上麵發瞭芽,慢慢生成一片冰上的草地,引來瞭鳥群和鹿群。後來冰塊融化瞭,神秘的桑尼科夫地就靜悄悄地消失瞭。

蘇武牧羊的北海

人們常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東、南、西、北四海中,東海和南海很清楚,西海和北海就有些說不清瞭。那是大西洋和北冰洋嗎?

噢,不,古時候沒有全球的概念,人們也沒有到達過這兩個大洋,還必須另外尋求解釋。暫時撇開西海不說,讓我們先說說北海吧。

你知道蘇武牧羊的故事嗎?你可聽過那首熟悉的歌麯《蘇武牧羊》?

這首歌麯裏提到的北海,就是古人所說“四海”中的北海。這個北海非常神秘,你可知道它在什麼地方?

神秘的北海,在古代匈奴活動地方的北邊,就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因為它位於遙遠的北方,湖麵非常寬闊,像大海一樣一眼望不見邊,說它是北海,一點也不錯。

貝加爾湖到底有多大?

它有636韆米長,平均48韆米寬,最寬的地方將近80韆米。這麼大一個湖,真的像一個海呀。

說它像海,彆的大海服氣嗎?有的大海會說:“哼,一個藏在內陸的水盆子,憑什麼叫作海,和我們並駕齊驅?再說,海水是鹹的,它的湖水會是鹹的嗎?說這樣的話的人真是沒有眼力,簡直像井底之蛙。”

噢,可彆這樣看不起貝加爾湖。盡管它的湖水不是鹹的,可是它也有自己的特點,完全夠得上“海”的資格。

貝加爾湖不僅很大,也很深,平均水深730米,最深的地方達到1620米,比渤海和黃海都深得多。東海的大部分海區都沒有它深,波斯灣、波羅的海、爪哇海等一大串淺海更加沒法和它相比。名正言順的歐洲北海隻有433米深,深度隻有它的四分之一呢。

這麼大、這麼深的湖,蓄水量也很大,達到23.6萬億立方米,大約占全世界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是名正言順的“湖老大”。

小氣的海啊,彆嫉妒它。它的名字裏帶一個“海”字,你們有什麼不服氣的?

為什麼貝加爾湖這麼大、這麼深?原來它是沿著一條斷裂帶發育而成的。仔細觀察,湖邊的崖壁排列得非常整齊,是標準的斷層崖。這是一個斷裂凹陷的地方,地震活動也非常頻繁。

貝加爾湖水特彆清亮,透明度很高。因為它位於密密的大森林中間,植物覆蓋度特彆大,流進湖裏的河水含沙量很小,所以湖水纔這麼清亮。

貝加爾湖的生態環境很好,有18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許多都是特有種。湖邊森林裏的動植物也很多,是生命生存的一片淨土。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